“VR”元年搅热传媒领域传媒,如何“+”出未来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杂志倾力打造的“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2016年9月总榜”今日发布。

9月综合传播力总榜显示,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继依旧位列前三甲,中国新闻网、环球网、央视网、大众网、央广网、中国日报网、光明网进入综合传播力总榜前十强。第11名至第30名依次是东方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搜索、国际在线、中国经济网、华龙网、北青网、四川新闻网、红网、海外网、中国江苏网、未来网、齐鲁网、长城网、千龙网、中国江西网、芒果TV网、观察者网、华声在线、界面。

PC端传播力总榜中,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依旧傲视群雄,占据前三;中国新闻网、环球网、央视网、央广网、大众网、中国日报网、东方网进入PC端传播力总榜前十强。中国青年网、光明网、国际在线、北青网、四川新闻网、华龙网、中国江苏网、红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搜索分列第11至第20位;海外网、齐鲁网、长城网、千龙网、华声在线、南方新闻网、中国江西网、芒果TV网、东南网、东北网亦有不错表现,排名第21至第30位。

移动端传播力总榜中,前三名仍是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网;观察者网、央视网、新华网、大众网、环球网、东方网、中国搜索分列第四至第十。光明网、中国军网、央广网、中青在线、中国经济网、中国江西网、红网、海外网、芒果TV网、南海网紧随其后,位列第11至第20位;西部网、解放网、浙江在线、北方网、环球人物网、未来网、看看新闻网、杭州网、齐鲁网、东莞阳光网排名第21至第30位。

微信传播力总榜显示,人民网、中国搜索、中国经济网夺得前三名;观察者网、环球网、大众网、洛阳网、中国新闻周刊网、中国新闻网、华龙网排在第四至第十。位列第11至20名的依次是澎湃新闻网、环球人物网、中国日报网、半月谈网、中原网、未来网、新华网、沈阳网、中国江西网、央视网;杭州网、党建网、看看新闻网、南海网、东莞阳光网、宜宾新闻网、名城苏州网、人民论坛网、央广网、中国网分列第21至第30名。

微博传播力总榜方面,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环球网依次位列冠亚季军之位;芒果TV网、澎湃新闻网、央视网、观察者网、光明网、新华网、中青在线进入微博传播力总榜前十强。第11名至第20名依次为央广网、中国军网、中国青年网、看看新闻网、法制网、正义网、国际在线、大众网、封面新闻、中国台湾网;第21至第30名分别为未来网、中国文明网、界面、海外网、环球人物网、新民网、中国搜索、半月谈网、中国警察网、海疆在线。

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榜以“树坐标,呈现网站传播实力,引领网络传播风向”为理念,更好地服务各级新闻网站发展。为方便沟通交流,《网络传播》杂志专门建立了榜单QQ群:,设置联系热线,电话:010-,邮箱:wangluocb@,指定专人解答各家网站和网友的问题。

(责编:宋心蕊、燕帅)

粗制滥造情怀耗尽 国产青春片何去何从?    经历了近三年的井喷,题材泛滥、故事狗血、制作粗糙的青春片,终于在一片吐槽声中逐渐失去了关注热度,甚至被业内认定为一个注定失败的类型。国产青春片未来出路何在?

自媒体智能分发平台蜂起 内容争夺激烈    如果说2015年是新闻客户端的高峰年,那么2016年各大网站掀起了自媒体智能分发平台的热潮。进入2016年以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各大网站、平台等对内容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内容创业者的影响如何?

}

移动互联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除了浏览器、APP应用和像微信这样的超级APP产品之外,第三方手机桌面也是诸多国内外科技公司竞相开发的领域,也正在成为第四大入口平台。

  在FacebookHome出现之前,手机桌面在全球虽已有不小的用户规模,却没有产生像前三种移动互联网入口那样激烈地抢食。当FacebookHome破局杀入,桌面大战一触即发。

  近日,美国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在FacebookHome发布会之后撰文指出:“Facebook将引发桌面市场的激烈竞争,它的界面设计十分华丽,但它和市面上现有的桌面产品有着截然不同的用户体验。FacebookHome看上去也是致力于优化原生的安卓系统界面,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提升的是Facebook的社交体验,而其它的桌面产品更多的是侧重提升效率和个性化体验。例如,来自中国的一家开发团队的GO Launcher,已是Google Play电子市场中最受欢迎的免费桌面产品。”

  这一段评论总结出桌面市场的两大阵营——刚刚进入的社交桌面和已经拥有2亿用户的个性化定制桌面,就如TechCrunch上文提到的FacebookHome和GOLauncher。


  桌面类产品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黄爱华:首先,FacebookHome还是一个App应用,它是让用户更加方便、更加快捷使用Facebook的应用。当然它与传统的应用不同之处在于,它总在系统最前端,随时在线,从产品形态上来说是锁屏和Launcher的结合体。

  记者:桌面产品在Android生态中的空间有多大?

  黄爱华:从GO桌面在全球市场已有的发展规模和用户接受程度来看,桌面产品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需要被探索和挖掘。未来,桌面市场将会一直存在,特别是当Facebook这样的巨头加入后,将会有更多针对不同目标用户群、更加垂直类的桌面应用出现。比如亚马逊,它也可以做一个自己的桌面,深度整合其电商平台。甚至Instagram、Zynga这样的平台也可以做垂直类型桌面,关键是如何更好地把用户引导到产品和服务上去。

  记者:现在FacebookHome完全架在Android系统上面,您觉得这对Google会有什么影响?是否存在利益竞争?尽管Google一直在强调Android是开放平台。

  黄爱华:基于手机入口的竞争可以预期,而且越接近用户,竞争也会越激烈。谷歌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是为了抢占搜索以及应用分发的重要入口。FacebookHome则直接将入口放到最前面,想让更多手机用户第一时间接触到Facebook的服务。有了这个入口,未来更方便加入一些新的业务,比如搜索更直接竞争就出现了。假如FacebookHome在NewsFeed里面插入广告,也会和Google的AdMob产生直接竞争。当然,在Facebook Home发展到较大规模前,很直接的对抗应该不会出现。

  FacebookHome的诞生——桌面市场的确立

  记者:国内外的桌面产品已有很多,除了3G门户GO开发团队开发的GO桌面,小米、360、腾讯等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手机桌面产品。Facebook的加入会为这个行业带来哪些改变?能否介绍GO桌面目前的情况?

  黄爱华:虽然桌面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总体来看,整个市场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尚在初期。Facebook这样的巨头加入,确立了桌面具备移动成为移动互联网继应用市场、超级App和浏览器之后的又一个第一层级入口。


  记者:在国内我们用不了FacebookHome,但它会不会吸引到国内更多的社交网络服务商或者应用服务商模仿FacebookHome,一起涌进手机桌面市场?

  黄爱华:相信FacebookHome的出现会对业界有一些启发,应该有不少厂商会去尝试。桌面市场的确立,也会催生很多垂直化应用。

  记者:TechCrunch谈到以GO桌面和FacebookHome为代表的桌面市场两大阵营,您是否能分析下GO桌面跟FacebookHome从定位、功能、市场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和优势?在Facebook Home对桌面市场的冲击下,GO桌面是否有相应的计划或策略调整?

  黄爱华:GO桌面跟FacebookHome的目标用户群不一样。FacebookHome目标用户群是使用Android手机的facebook用户,而且是重度社交用户。GO桌面现阶段的目标用户群是希望手机操作体验更具个性、更便捷高效的Android手机用户。从规模来看,FacebookHome的目标用户大约是两亿,而GO桌面现在已有近2亿的用户。从产品技术形态上来说,GO桌面跟Facebook Home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应用,而是介于系统OS和应用层之间,相对偏底层的应用。从这点上来说,它们是比较类似的。不同的是,Facebook Home的社交定位使得产品对性能要求很高,因此机型覆盖较窄,目前只有较高档的智能手机才可使用。而GO桌面针对大部分Android系统的手机和平板做了专门适配,因此可以在更多设备上流畅运行。

  可以透露的是,GO桌面早就计划为社交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入口,目前GO桌面和基于GO桌面的锁屏产品在技术上已有针对社交入口的研发和调整。FacebookHome的出现,更坚定了GO桌面在用户垂直化需求方向上的尝试。


  Facebook的野心——重新定义手机

  记者:您觉得像FacebookHome这种产品,包括国内以后会越来越多的类FacebookHome产品,它们会不会有一天改变手机用户的习惯,对手机进行重新解构或者重新定义手机?

  黄爱华:FacebookHome意图创造了新的用户使用习惯,如果这个用户习惯被大部分接受的话,也就是以社交为核心的信息连接时代来临,那么智能手机作为个人计算中心的传统定位会随之发生改变。

  记者:虽然现在我们仍然热衷于在App端,但FacebookHome现在就做到把用户的社交行为置于APP之上,您觉得App是否会在未来被FacebookHome这样的桌面产品取代?

  黄爱华:目前,手机仍是以应用为中心的模式,信息入口为多个独立应用。将其转向为以个人社交关系为中心,这的确是颠覆性的改变。正如扎克伯格在发布会上一直强调的,移动端人与人的关系开始改变,这种关系也更为突出了。

  但是,桌面产品取代App,我不太赞同这个说法。因为,即使对FacebookHome来说,用户完成社交行为、接收信息流之外,仍然还有其他功能和需求需要被满足。目前来看,只是从入口的表现方式上,将App的概念弱化,放到信息流之下的一层。所以App会受影响,但不会被替代。

  事情的另外一面是,App的爆发性成长,的确造成了入口及信息碎片化,用户需要的服务和数据被割裂至众多应用中无法连接在一起。FacebookHome意图在入口形态上更加统一,假如能将App里面包裹的信息整合到用户的社交网络里面,这将会影响到未来的手机的重新解构。

  记者:您觉得发布FacebookHome真正的目的在哪?

  黄爱华:首先,Facebook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人使用移动设备,而Android平台占有率也超越了iOS。Facebook最终还是希望占据更多的移动设备,让更多成为Facebook用户。无论用户最终使用FacebookHome,或者其他桌面入口,这些都不是他最看重的。所以我认为FacebookHome的目的,还是通过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占据用户和信息入口。

  记者:从商业价值实现上来讲,Facebook是会延续自己的商业模式,还是会用社交关系建立起来一个商店进行分发模式?

  黄爱华:我觉得除非FacebookHome的占有率到一定规模,Facebook应该不会涉足应用分发,用户规模才是其关注的重点。毕竟,当全球以亿计的用户在移动端使用Facebook的时候,商业模式就不再是一个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域传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