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了100亩土地什么土地适合栽花椒树树可以向银行贷款多少钱

独木为树,双木成林,众木是森。

林业是以树木为基础的产业,但林业远远不仅于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从过去希望从森林中出产木材和山货特产等,到如今希望通过更多更好的林业系统生产力:制造出优美的生态环境、流淌出清澈甘甜的河水、播种出绿色致富的希望。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新时代的新林业,既要求做到守护好一方青山绿水,又能让当地百姓更快脱贫奔康。

除此之外,对于地处金沙江畔的金阳县来说,做好生态保护工作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和更高的要求——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优劣和生态林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整个长江中下游。

要同时兼顾好这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如何做?

金阳县因地制宜,交出了一份答卷——“绿富美”工程。

至1998年以来的20年,金阳县陆续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林业产业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等,对金阳县林业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林业发展的思路下,金阳大力发展“三棵树”经济及林业产业工程造林。合理高效的方法和措施,让这一方土地,绿了起来,富了起来,美了起来。

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将保护和发展的重任内化为全民护林、全民共建的“金阳行动”,用实践和成效给出了新林业时代的“金阳诠释”。

绿——“绿色银行”的金阳思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当下的主旋律,更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这其中,安全、美丽、富饶,应该是诠释这句话的关键词汇。天保工程实施的第一阶段,海拔落差大、山势陡峭的金阳县,就把“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适时提出新要求:全力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整治和保护“县城后山”,就是金阳县狠抓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的的重要一步。

被金阳百姓称为“县城后山”的,是矗立在金阳县城后面的一座陡峭高山。从山的半山腰望去,居住着5万余人的金阳县城顺着山势铺开。

整治“县城后山”的意义,不仅在于依托后山带来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居住环境,更因为它所处的位置,是至关重要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防线。

这其中的关键性,不言而喻。

要让后山生态又安全,首当其冲的,是需要植被的覆盖和建立群众自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2002年就在山脚下的金阳县林业局护林防护检查站工作的站长邱史且,带着他的队伍,用时间和成效见证改变了“县城后山”,“以前光秃秃的山,现在绿油油的,整治后就再没发生过一起泥石流了。”说起10多年的变迁,邱史且颇有感触,“现在每天都有很多居民上来爬山健身,走在绿荫遮蔽的山道上,很舒服的。”

这样的变迁,得益于护林防护检查站巡护员们24小时轮班不间断的巡山值守;得益于长期以来,坚持以多种方式开展的护林防火宣传,以及日复一日的入山登记工作;得益于重新播撒在这里的树木,和对一草一木的悉心呵护。

“县城后山”的变迁,是金阳开展生态保护的缩影之一。建立和稳定了这样防微杜渐的生态安全局面,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县和林业资源大县的金阳,开始着力思考打造“绿色银行”,真正实现生态绿色发展的有机结合。

贫困人口分布与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区域高度重叠,林业生态建设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存同样息息相关。这样一副牌,如何才能打好?

经金阳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以“今天人养树、明天树养人”为导向,全民动员加快绿色金阳建设,按照“低山河谷发展青花椒套种白魔芋、二半山发展核桃套种花魔芋、高山发展华山松套种牧草、套养畜禽”“三带”林业产业思路,大力发展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套种套养立体林业经济,每年整合4000余万元资金实施生态扶贫,确保做到宜种即种,应栽尽栽,全域覆盖。

瞬时,由金阳县林业局负责实施和推广的“三棵树”绿色发展行动,迅速在全县范围内层层展开。

用“绿色银行”解法,金阳县解锁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用新生态新思想新做法,书写了“阿伙金阳”的绿色致富故事。

富——“全域林业”的金阳精神

凉山人有着深厚的林业感情,作为林业大县的金阳人更是如此。

林业的发展和嬗变,对于金阳来说,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

天保工程刚实施的时期,让更多的百姓明白了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重要性。而与此同步推开的生态林业产业发展,除让金阳山川美了起来,也让更多的金阳人富了起来。

当然,这里的“富”并不是简单的指腰包鼓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指精神的富裕。

行走在金阳的山水间,你会发现:这里很难见到玉米、土豆等传统高山种植农业。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的立体生态林业——林上种植青花椒、核桃等;林下套种魔芋、白菜等多种经济作物;林间养殖畜牧家禽。

山林的蓬勃生长、生态林业的有机结合、百姓的言行举止,定能让你感受到一股浓烈的,发自内心的热情造就的生态林业的和谐美。

这是一种欣欣向荣的务实精神。

也正是百姓这股子精神气,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方针引领,和县林业局的精准落实,助力金阳县生态林业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

派来镇的青花椒、马依足乡的白魔芋、南瓦乡特尔村的大红袍、丝窝乡的华山松、洛觉乡的核桃……一乡有特色,一村有一品。

“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中国白魔芋特产之乡”“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四川省首批“十大林业产业强县”、“西博会”最受欢迎展品奖等一系列知名林业产品和荣誉纷涌而至。

这是金阳人的骄傲,也是金阳林业人长期以来用坚持、创新、务实换来的努力成果。

——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理念,为扶贫增收定目标、扩规模。以扩大规模增量脱贫、科技支撑增产脱贫、品牌创建增收脱贫三步齐抓共享,推行“支部+协会”模式,强化品牌营销,大力发展农村专合组织。

——坚持“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目标,为扶贫增收抓绿化、促效益。强抓绿化造林和资源保护,把生态建设与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和改善人居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绿化造林扶贫、生态惠民扶贫、育苗供苗扶贫,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坚持“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举措,为生态扶贫拓空间、增效益。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拓展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空间,金阳县强抓资源恢复保护,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5.72%提高到现在的41.68%。金阳退耕还林工程助推青花椒产业发展模式,还成功入选全省100个成功典型案例。

美——“生态家园”的金阳未来

山川绿了起来,百姓富了起来,但生态林业发展更重要的意义,是要让家园长长久久的美起来。

金阳县位居川滇边界、长江上游,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让家园美起来”在这里,不仅指金阳县,而是辐射至整个长江水系的生态环境。因为,只有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打造生态家园,真正让全流域区群众安居乐业。

为此,金阳林业人一直在努力。

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生态保护。金阳县林业局长期坚持实施好林业各项工程建设,不断扩大森林植被,改善生存环境,充分发挥了森林生态功能。如此一来,不仅本地区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土地荒漠化、减少洪涝灾害、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维系了三峡库区、溪洛渡电站等大型工程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对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立足于现有的成效,金阳并未停歇。在新一轮的生态林业发展之路中,金阳林业有了更高更远的解法。

做大做强“1+X”生态产业。在精深加工、产品对外出口、低产低效林改造、品种改良、品牌创建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到2020年,全县林业生态产业基地面积突破200多万亩、总产值25亿元、贫困户人均收入1万元,真正把林业生态产业建成广大贫困群众的“生态家园”“康养保障”和“绿色银行”。

高位推进生态旅游产业。盘活利用生态资源,加快培育生态旅游产业。依托30万亩百草坡、10万亩索玛花海、金沙江高峡平湖等原生态自然景观资源,借力“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四川最具潜力森林康养目的地”品牌优势,采取“旅游+扶贫”模式,高位推进“环山、赏花、观云、游江、穿城”生态旅游路线打造,逐步形成赏索玛花海、品彝族文化、宿彝家新寨、食彝家风味的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全力助推生态旅游精准脱贫。

构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充分利用金阳县林业生态产业基础支撑,推进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业融合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单位能耗。深化拓展环境卫生整治的内涵和外延,倡导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通过长期以来的打造和实施,林业产业已成为金阳县重要的增收工程、生态工程和小康工程,金阳林业人将继续通过扶持生态产业发展,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金阳县林业局局长尔古曲呷说。未来,金阳全体林业人将继续发挥林业扶贫作用,让绿水青山成为财源不断的金山银山,奋力在脱贫攻坚战和生态林业发展中跑出林业“加速度”,打好林业“漂亮仗”。

“三棵树”金阳人的绿色摇钱树

再过几天,作为四川省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试点的金阳县,将迎来一件大事——全州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现场工作会将在这里召开。

四川省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在全省仅有三个试点,金阳便位列其中。获得这样的示范引领效果,与金阳县发展“三棵树”立体生态林业密不可分。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金阳县立足县情,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围绕打造“100万亩青花椒产业重点县、80万亩核桃产业强县、20万亩华山松产业基地县”目标,大力推进“3+X”、大规模绿化金阳等生态林业工作。以“青花椒、核桃、华山松”这“三棵树”为重点,在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全州生态林业产业立体发展的排头兵。

9月4日,金阳县马依足乡马依足村、天地镇镇新寨子村、丝窝乡扎兰姑村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青花椒、核桃、华山松立体林业增收示范基地里,村民正在忙着采收、抢种、田管。三家合作社建设青花椒、核桃、华山松立体林业增收示范基地上万亩,并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村民自产自销,带动周边农户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产业。

“你看,这一片就是我们种下不到半个月日本进口的康根175高山蔬菜,目前的长势非常好,相信再过1个多月,这批高山大白菜就可到西南石油大学同学们的餐桌上了。”天地镇镇新寨子村村主任井木几火介绍说,这是金阳县因地制宜创出的“短平快”路子。林下种菜,解决了老百姓眼前的现金收入,施下的肥又解决了树木的需求,是一条双赢之路。新寨子村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核桃种植基地目前共有2000亩核桃,为了增强林地提质增效功能,全村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发展立体林业,8月初,核桃树下的“青薯9号”采收完,就种下了康根175高山大白菜。这批白菜收获后将全部运往定点帮扶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因此农户只管种出品质优良的蔬菜,销路不用愁。

目前,新寨子村、扎兰姑村、马依足村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分别为35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社员总数分别为170户、115户、298户,其中贫困社员分别为103户(占比60%)、69户(占比60%)、182户(占比61%)。全县3个试点造林专业合作社累计注册资金1050万元,社员总数519户,贫困户社员354户,贫困户占比均达到了60%,本村所在的贫困户参与率达到了100%。

“我们家四口人都在合作社打工,100元1天,现在已经连续干了20多天了,一年下来,收入应该不错,至少脱贫已经没问题了。”新寨子村贫困户马克达博说。

在金阳,和马克达博一样在合作社打工的还有很多,据统计,新寨子村、扎兰姑村、马依足村三个项目劳务费分别达到了35万元、210万元、51万元,劳务费分别占总工程量的59%、46%、49%,其中扎兰姑村合作社社员阿支里色、的兵里日(贫困户)在造林挖坑、背苗、种树中就分别获得劳务费16880元、14960元。

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就近就地打工赚到了工钱,又照顾上了家庭。三个项目的分红率占总投资额的10%以上,做实了村集休经济,解决了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问题。

这是金阳县鼓励引导林农发展立体林业,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和扶持农民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缩影之一。通过推广“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一批林业产业化致富带头人,极大地促进了金阳县林业产业的蓬勃发展。

金阳地处大凉山南坡,金沙江下游北岸,气候属亚热带的云贵高原——察隅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青花椒、核桃等林业产业的培育发展,也适宜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借助这一优势,金阳县按照“立足生存抓林业、立足涵水抓绿化、立足产业抓造林”的“三个立足”发展思路,成立试点带动性造林专业合作社,整合社会资金,开展植树造林、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与促进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相结合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民增收致富广开渠道。

金阳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产业发展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职责,细化目标和措施,逐层抓落实。建立完善林业产业发展信息服务系统,整合县内的扶贫开发、农业、水保等项目资金,与林业产业发展项目有机结合,捆绑用于林业产业建设;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广泛招商、民间筹措、金融贷款的多渠道林业发展投融资机制,更好更快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

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有利契机,巩固绿化成果、扩大绿化面积。坚持城镇、乡村绿化发展互动,深入推进“五个一”绿化工程建设,突出抓好集镇绿化、新村绿化、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和荒山绿化,把沿江、沿河、沿路、沿渠、沿堤等地段尽快绿化起来,让树林进城、上路、入村、入户。层层落实义务植树工作任务和职责,明确要求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每人每年完成义务植树造林20株以上,农村人口每人每年完成义务植树造林30株以上,并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逗硬奖惩。

与此同时,按照全州“1+X”脱贫攻坚生态产业发展规划,金阳将举全县之力,按照“全域林业”发展理念,把林业产业发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加速推进,充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青花椒、核桃、华山松及扶持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宜种即种,应栽尽栽,全覆盖。规划三年内新发展种植产业基地面积达105万亩。

到2020年,金阳县“三棵树”种植面积将达200万亩,立体林业产业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森林覆盖面积达60%。使农民真正实现“林上有果摘、林间有畜养、林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的增收格局。

守望百草坡39年——阿苦什体

海拔3000余米,森林面积38万亩,草地面积30万亩,金阳河的发源地——这里是金阳县百草坡省级自然保护区。

两张年代久远的木制单人床,一个同样属于上个时代的木柜。这里是百草坡省级自然保护区高峰保护站,房间的主人,是已经守护了百草坡39年的守林人阿苦什体。

1979年,百草坡牧场建成,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阿苦什体,也跟随40余名管理人员从波洛牧场调至百草坡牧场,扎下木棚开始牧场工作。

2000年,随着金阳县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百草坡牧场一夜转变为百草坡自然保护区。阿苦什体也从一名牧场工作人员转变为了守林员。

即便如此,在过去的39年间,几乎从未有人称阿苦什体为守林员。因为,人们都明白,很难找到一个词来诠释他风雨无阻39年的坚守故事。

如果真要给阿苦什体的工作加一个称谓,“守望者”一词应该更能浸润他的坚持与承诺。因为“守望”饱含着的是守卫与渴望。

39年以来,金阳县百草坡省级自然保护区高峰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唯有阿苦什体一人,以场为家,执着护林,春夏秋冬,全年无休。

阿苦什体的主要工作是巡山和开展护林防火宣传。

巡山,是阿苦什体除去偶尔的其他工作安排,每天都坚持做的事。早晨8点,背上一个空水壶、带上一块荞面馍馍或者两个煮洋芋,阿苦什体就出门开始巡山工作了。因为长期行走在山林间,即便是已满63岁,阿苦什体仍可达到10分钟走1公里路的速度。而他这一走,就要到晚上8点才回到保护站。

此外开展的护林防火宣传工作,有这样一个数据可以窥见一斑:2004年以前,百草坡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未通公路。阿苦什体需行走6小时的山路到县林业局领500张护林防护宣传单,再背着这500张宣传单回到保护站。而这500张宣传单,重达80斤。

步行,成为了阿苦什体守林工作的重要方式。一直到现在,阿苦什体每年仍会穿烂5双胶鞋。而他所有工作裤的裤脚,也因为长期行走磨出了破洞。

除长期行走之外,阿苦什体还有过一次长达8天的特殊经历。2008年冬,百草坡大雪封山,门前堆起的雪足足超过1.5米,公路也因此中断。在这8天里,阿苦什体一人被困在保护站内,靠着炉火烧的水和院子里的一只鸡度过漫长的雪夜。被困的第8天,半山腰高峰乡两位村民经过保护站,发现了阿苦什体。看到房间里无任何食物,两位村民立即返回家中,背来了一口袋荞面,让阿苦什体有了粮食。

在阿苦什体守望百草坡的这39年间,百草坡无一起森林火灾发生,无一起乱砍滥伐事件出现。

一个个平凡而又让人敬佩的故事,串起了阿苦什体39年的守望。今年5月14日,省政协副主席、州委书记林书成在百草坡调研工作,林书记握着阿苦什体的手说,“你辛苦了,你把这里保护得好!”话语不多的阿苦什体很是触动,郑重向林书记承诺:将继续守护好百草坡,直到自己倒下的那一天。

其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阿苦什体早已开始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林业人的承诺。2004年,阿苦什体已到退休年龄,但他不愿离开百草坡,主动申请继续守护这里。同时,为确保百草坡能一直有人坚守,他早早地就让自己的大儿子也成为了百草坡的一名守林员,“我守不动的时候,儿子继续干。”

阿苦什体,就这样用最朴实的方式,把新时代的意义和林业人的传统精神,在这里守望、传承了下来。

回望万亩百草坡上他的背影,感动和敬佩油然而生,久久不能忘怀。

尔古解法:大山深处的致富带头人

金阳的九月,秋色正好。在位于金阳县城东部马依足乡特普洛村的千亩青花椒种植基地里,被当地百姓称为“摇钱树”的青花椒树生机盎然、硕果累累。当地“致富带头人”尔古解法带着50余名村民正在青花椒树林间忙碌着,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去年青花椒产量不错,收了2680斤,收入10多万元,今年稍微差一点,收获了1800斤。”特普洛村的“致富带头人”尔古解法谈起花椒的收成,满脸笑容。

称尔古解法为“致富带头人”一点都不为过。他和花椒“结缘”已久,早在2004年,他便开始通过贩卖花椒挣钱。

“那个时候,尽管金阳县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种植青花椒,但是成片成规模的不多。因为做花椒生意,我经常往云南昭通、重庆江津等地方跑,看到了很多种植青花椒脱贫致富的典型。当时就有回乡种植青花椒的想法了。”2006年,尔古解法看准机会,一口气把自家的20亩地全种上了青花椒。

随后几年,由于常年和花椒打交道,对花椒种植技术相当了解,他的20亩青花椒长势良好。但成功的天平似乎没有站在尔古解法的这一边,2008年,老天爷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全国各地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冰冻灾害,金阳也不例外。

“当时就剩下一株,其他的全部被冻死。从那以后,村里就再也没有人愿意种青花椒了。但我就不信年年都会遇到这样糟糕的天气,我把20亩地再次种上了青花椒,只不过这一次是我自己从我们县派来镇找来的种子,自己育苗种植。”面对自然灾害,尔古解法没有退缩,而是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信心反而更足了。

青花椒属灌木,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椒香浓郁、麻味纯正等特点,加上特普洛村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合栽植,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栽种两年后,20亩青花椒树开始挂果。尔古解法也收获了种植青花椒的“第一桶金”。

此后,尔古解法加倍用心种植青花椒,还不断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村里的贫困家庭跟着自己一起种植青花椒。

看到尔古解法种植青花椒挣了钱,村里一些村民开始向尔古解法讨教种植技术,并开始种植。2011年,尔古解法动员和引导村里33户人,整合80余亩土地,注册成立了金阳县东方青花椒核桃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着当地村民走上了林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刚开始不是很愿意,大家都习惯了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认为地里面就该种这些,但我作为村支书,有义务也有责任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尔古解法说,成立合作社后,种植户多以自产自销,他只在其中起对接销售,提供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渐渐地,特普洛村青花椒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青花椒,通过从事青花椒产业村民们实现了脱贫致富。

至于青花椒的销路,尔古解法有信心也有法子。“我们的青花椒供不应求,完全不愁销路,种青花椒的效益一年好过一年。每年到了青花椒采摘期,不少中间商都来村里收购青花椒,或提前几个月就开始电话预定了,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

在尔古解法的带动下,更多的贫困户通过种植花椒,奔向了“致富路”。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荒山种植什么好?一些山区,不够特色不能作为旅游景点,无法开展经济。那么荒山就不能给人们带来利益么?当然不是,只要找到合适的种植项目,多家调用资源,荒山也是一块宝地!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有哪些山区农村种植好项目!

荒山种植什么好?种植红心

红心猕猴桃是一种集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高级营养保健水果。其营养丰富,被称为 果中之王 。红心猕猴桃皮光无毛、果肉金黄、果心鲜红美丽。口感甜酸清爽、香气浓,具有甜瓜、草莓、柑橘的混合风味和香气。每667平方米栽160株,株行距2米 2米,一般株产30~40公斤,667平方米产值15000~20000元。苗价每株15元,30株起邮;50株以上每株13元,千株以上每株10元。

荒山种植什么好?种植药都树型金银花

该品种是以大叶木本金银花中自然产生的优良株系为基础,与南方优良品系金银花杂交,再经无性繁殖、提纯、复壮而育成的金银花新品种。具有花蕾齐、产量高等优点。金银花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资源,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巨大,价格年年上涨。当年栽种、当年开花,现药市行情每公斤150~230元。种植效益高,667平方米产干花180~260公斤,还可产枝叶30000公斤,枝叶是牛、羊、猪等的好饲料。667平方米产值可达数万元。株行距1.5米 2米,667平方米栽220株。苗价每株10元,30株起邮;50株以上每株9元,千株以上每株6元,万株以上每株3.5元。

荒山种植什么好?大红子山楂

山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山楂除鲜食外,可制成山楂片、红果酱、果脯、山楂酒等。一般667平方米栽160株,株行距2米 2米,定植后2~4年开花结果,盛果期667平方米产5000公斤以上,产值超万元。苗价每株12元,30株起邮;50株以上10元,千株以上8元。

荒山种植什么好?新高山葡萄

该品种为高山葡萄变异株中选育出来的新株系。新高山葡萄 抗病力强、不用套袋,7月中旬转色成熟,可在树上自然挂果2~3个月。由于该品种是闭花授粉,在开花前完成受精授粉过程,恶劣的气候条件对坐果无影响,因此可以年年丰产。667平方米栽22、33、66株三种方式,成熟时,正处在桃梨结束和柑橘还未成熟的市场空当,是中秋和国庆送礼佳品(价格高)。摘下后,果穗半个月不掉粒,极耐储运。苗价每株26元,30株起邮;百株以上20元,千株以上15元。

荒山种植什么好?有机米

有机米只是一个概念,实质是无污染,无化肥,环保安全的100%好米。虽然我们尚谷农业的寒土地有机米拥有29项有机转换产品认证,但是我们控制有机米产出的核心却在于一站式负责,从负责粮食产地的农民绑定最后销售的每一袋米,每一袋米上都会标注所有流程的负责人,一旦发现非真正有机米,立刻可以追溯责任,所以寒土地的有机米,不光有资质认证,更有一整条的责任价值体系。当今中国消费层次是不断提高,需求也更偏向于绿色健康的产品,米每个人都要吃,但是是不是安全对于一些高端人群就非常重要。他们宁愿购买价格较高的有机米,也不会选择价格低廉的普通米。而且最近送米也成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时尚潮流,而有机米就是最好也最有价值的礼物。

荒山种植什么好?中药材

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这给中业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是中药大国,中药材纯属 国宝 。中国的汉药、藏药纯属天然药物,副作用小,疗效确切。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却一直沿着化学合成药的思路去发展。相比之下,中药材具有优势,尤其是随着天然药物、回归自然等风靡世界各国,中药材将有极大的市场需求。药材种植业前景非 常乐观,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中药材市场、制药、出口等成大幅上升事态,几十个中药材品种需求量以万吨计算,我国第三季度中药材出口2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00%左右。中药治病治本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商机。

荒山种植什么好?特种玉米

特种玉米是具有较高经济、特色种植营养和加工价值的专用玉米品种,如鲜食玉米、药用玉米、观赏玉米等都属于特用玉米。通过深加工,特色种植特用玉米的终端产品可实现较大幅度的增值,种植效益高。因此有 增值玉米 之美称。

至今世界上对特用玉米的培育、特色种植种植历史已有100多年,其中美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近年来随着粮农增收要求的提高,特色种植以及玉米功用专门化的加强,种植特用玉米今后也是中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种植什么挣钱?为此,近年来、特色种植科研等部门均对特用业给予了较大支持。部分领域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抢占自己的地盘,投资大小丰俭由人,回报可观。

荒山种植什么好?种植太空1号板蓝根

板蓝根为常用大宗药材之一,667平方米产值2000元左右,用种量3公斤,种价300元。

荒山种植什么好?花椒新品种 大红袍

花椒不但是高效经济作物,而且还是围园护院的 卫士 ,特别是近年新育成的品种 大红袍 ,高产又优质,枝、叶均带锐刺,栽植2~3年便可形成一道胜过铁网砖砌的绿色围墙,人畜难入,猪羊绕道。此外,该花椒树耐热抗寒,抗病虫危害,各地可种。播种当年株高可达1~1.5米,以后把高度控制在3米以内,便可形成一道理想的绿色围墙。该花椒667平方米可产叶250公斤、果实50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明显,且产量和产值随树龄而逐年增加。既围园又增收,一举多得,一次栽种,受益20年以上。按株行距2米 2.5米定株,667平方米栽130株。苗价每株10元,30株起邮,50株9元,千株以上6元,量大可优惠。

扫描——让荒山荒坡变成金山银坡

更多相关项目,请点击-栏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土地适合栽花椒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