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有什么用处?

  有小伙伴想自考英语二,那么自考英语二相当于什么水平呢?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考英语二相当于什么水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考英语二相当于什么水平

  相当于公共英语三级的水平,它和英语四级考试的性质不太一样,但难度差不多。自考英语考核的主要是大家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英汉互译能力。

  如果是已经通过并拿到大学英语四级,或者公共英语四到五级证书的考生,是可以免考英语(二)的,另外部分专业也可以通过换考其他科目来免修英语课,只要学分达到了即可。

2012年4月自考英语答案尚未公布,参加12年自考英语考试的考生可随时关注出国留学网进行答案查询,编辑将在第一时间更新公布2012年4月英语科目答案。

 2011年08月08日 09时00分,《英语学习:2011年自考英语(二)必记单词词组21》由出国留学网英语编辑整理.

2011年自考一次过关秘诀!点击查看>>

}

  现在中国孩子学外语(应该是清一色学英语了)的年龄越来越小,基本上是从胎教就开始了。各类机构或者幼儿园如果不打出个“双语”的招牌,差不多就没法出来招生了。

  可是对于各种幼龄外语班趋之若鹜的父母们有没有客观地、独立地思考过,孩子早早地开始学外语,到底有什么好处?有没有坏处呢?我们先来一个简单的单选题。

  1、请您选出从小学英语的一条最大的益处(单选)

  (1)有益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

  (2)能学一口地道的发音

  (3)学外语的路很长,早开始才有足够的时间学成

  (4)在人类大脑学习外语的时间窗口关闭前学成

  (5)小孩学外语不费劲,比大了学容易

  (6)孩子学习外语的速度快,能够尽快学成

  2、如果有条件,您会尽早让孩子学外语吗?(单选)

  3、关于让孩子学外语,您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单选)

  (1)少儿外语辅导太贵了,学不起

  (2)自己无法在家创造外语环境让孩子学以致用

  (3)家人不觉得学外语有多大用处,并不支持

  (4)不知道如何提起孩子学外语的兴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第一条“有益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看起来似乎平淡了一点,象一句空话,可是我列出的选项里只有两条有足够的科研依据来证明命题的成立,这是其中一条,而且是唯一能够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条。

  相关的研究多出自于教育学领域,主要采用的是对比统计的方法,其数据或出自(美国等)学校系统的公开数据,或来自一些有设计、有控制的对比组实验项目,所有的研究数据都表明会两门或以上语言、或是很小开始学第二语言的学生各类标准化考试的成绩都比只会单一语言的对比组好。

  成绩的优势从三、四年级就开始显露,一直到大学入学的SAT考试都很明显,能够高出几个到二十个百分点,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类的学科,在数学和其他科学等各个学科都有明确表现。

  神经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证明早期学习外语的孩子脑灰质密度明显增加。

  脑灰质负责人类包括记忆、话语、感官知觉在内的信息处理,灰质密度增加对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结论可以得出,就是从小开始学外语,对于孩子大脑和智力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进而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所有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投票列表的第二条“能学一口地道的发音”也是被研究证据所证明的。

  一个人所学的第二语言,只有在青春期开始之前(大约11-12岁)学的,才能不带口音。

  这一条,很多人可以从日常生活里观察到,包括汉语的各个方言,要想说的不带口音,必须在这个时间点以前。

  人长大了再更换生活地点,当地的方言就说不好了。

  从神经语言学的实证角度出发,基本可以判定过了这个时间点以后,语言中枢的神经末梢上覆盖了一层膜一样的物质,可能是这层物质阻挡了地道口音的习得。

  可是地道口音这一条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或者说不太适合外语学习的环境。

  大多数的相关研究,都是在“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比如汉语为母语的人在美国学英语,学习者处在目的语的环境里,周围都是地道的语音。

  而汉语为母语的人在中国学英语的环境,被称为“外语”学习环境,周围都是汉语,孩子老师和父母的英语口音本身就是个问题,因此也不能奢求孩子学出地道的口音。

  所以十分遗憾,这一条明显的益处在中国的语音环境里无法兑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第三条“学外语的路很长,早开始才有足够的时间学成”。

  这个命题就开始真伪并存了,要区别对待。

  一方面,学成一门外语要多长时间不好界定,但是一般说7-8年总需要。

  另一方面,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学成了,这个也不好界定。

  如果看一下中国的现状,从大学生到大学教授,能够独立使用英语的比例极少,大多数显然没有“学成”。

  第四条“在人类大脑学习外语的时间窗口关闭前学成”。

  这个命题在科研领域是一笔糊涂账,无法得到有效证明。

  一般说来人类大脑有一个语言关键期,在2-12岁,错过了这个时期,语言学习就要有障碍,那些语言再也发展不起来的“狼孩”就是很好的证据。

  可是如果把这个“关键期”理论搬到第二语言学习里,就看不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了。

  第五条“小孩学外语不费劲,比大了学容易”。

  孩子不费劲,证据是什么呢?往往是一些很表面的现象给人的错觉。

  首先,孩子学习语音地道,这就给人一个印象他们容易学。

  其次年龄小的孩子,自我还没有形成,大人对他们的期望值低,一些很幼稚甚至不合适的语言现象,大人能够接受,不去计较,这样也显得孩子学习好像很容易,没有错误。

  但是孩子同时要学习成千上万的新知识、新概念,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第一语言,从大脑的负荷来说应该比大人更费劲。

  如果孩子学外语真的不费劲,那国内的父母们也就不用这个班那个班的送了,孩子自身就能像第一语言那样自己就把外语“捡”起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第六条“孩子学习外语的速度快,能够尽快学成”。

  这是一条完全的伪命题,所有的科研结果都证明成人学习外语的速度和效率远远超过儿童,而且年龄大的儿童又比小的快。

  领域内的所有研究成果和统计数据全部都在支持这个结论,年龄小的组只是在语音方面有一点点优势。

  成人成熟的认知体系、思维能力、背景知识、社会阅历,特别是成熟的第一语言系统使得成人的外语学习效率远远高过儿童。

  马克思51岁开始学俄语,而且很快学到了可以在图书馆阅读原文的程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我这里没有列出诸如“开阔眼界”、“更好地了解世界不同文化”这样一类的益处,这些是学习外语、特别是学成外语的好处。

  如果年龄大一些也可以学好外语,这些益处就不归从小早学外语所独家拥有,不在这里过多讨论。

  最终的结论很有意思,从小学习外语的最大益处竟然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孩子智力发展方面。有这样一条结论,就足以支持早学外语了。

  在外语要求十分薄弱的美国教育系统里,推动加强外语教学的科研佐证主要也就是这一条,但不幸的是近年来不景气的经济还是迫使美国学校大量地削减外语课程。

  反观中国,我个人就主张小学里的外语等同于“体美劳”课程就可以了。父母们也不必过于计较孩子在语言方面的细节,就当学个钢琴围棋一类的,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就足够了。

  本文转自王青博士博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语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