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束是中科院研发的是真的吗?

高考出分之际,梦想圆满之时。

可能想着马上要踏入新生活的大门了吧,学生们对大学的向往无尽膨胀,就要化作一腔热火从鼻孔喷出,可就在这时,几盆冷水劈头盖脸而来。

本应是修墙补漆,努力维持学校形象的时候,却偏偏很多学校内的老师和学生,接二连三的爆出了丑闻,让人闻之愤慨,思之心寒。

此前,上海外国语大学爆出,在人来人往的图书馆里,一位男学生对女生投药,还好及时发现,男生没能得逞,不过也让这位女生受到了深深的心理伤害。

如今,投药事件的处理结果还没有尘埃落定多久,中科院的风波又起,一位男生顶风作案,手段更加令人发指,他到底做了什么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学历高的人,总体上应该会比低学历群体的人品更高。因为我们受到了更高道德标准的灌输,也学习到更多知识,理应对世界,对人类更多一分尊重与敬畏。

但事实却告诉我们并非是这样,比如那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男生,他甚至是班长,学习成绩优异,得到过很多奖状,甚至是很多同学和老师心中的“好学生”。

可他却做出了趁女孩不在下催X药的勾当,又比如这次中科院的这位男生,好在被他针对的女生也和那位上外的女生一样警觉,发现了自己水杯被人碰过。

这次的事件同样发生在公共场所,不过是在实验室,女生做实验中途短暂离开了一下,回来的时候,发现水杯里的水变得有些浑浊,不太干净,这让女生起了疑心。

刚开始女生以为浑浊是因为天花板落下的灰,但又不太像。经过一番观察,女生发现杯子的位置好像有所改变,可能也是联想到月前上外的事情,她便找到了导师。

在对导师说明情况后,女生得到了查看实验室监控的许可,还好监控角度比较全,让女生看到了这件事的所有细节,和上外女生的遭遇如出一辙,自己的咖啡杯也被投了异物。

投放异物的人是一名男生,据调查,还是院里的研究生,和上外事件一样,这位中科院的男生和女生也没有什么交集,也不在一个课题小组,那么他到底为什么这么做,投放的到底是啥呢?

经过一番调查,男生向女生杯中投放的“异物”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但真相却令人十分作呕,男生投递的是被戏称为“蝌蚪”的不可描述男性产物。

往女生杯中投放这种恶臭东西,这种行为的性质简直用恶劣都不足以形容,引起了网友们的深深愤怒,当然,最感到无法忍受的是那位女生,直接举报到学校,同时报了警。

男生如今已经被上海警方行政拘留,但在网络上的讨论并没有结束,有自称中科院的知情人士进行爆料,表示这位涉事男生自称有抑郁症,可能会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因此所里想要息人宁事。

但也有该所博士生表示,以上传言有所偏差,所里的领导和研究生导师对于男生的行为都十分气愤,并没有打算包庇保护,而是坚持劝退男生,但所里没有直接做开除处分决定的权限。

如果要开除男生,只能等材料上报给国科大后,由国科大做出处分或者其他处理。因此,如今,我们能做的也只有保持热度,而后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以及国科大的回应。

大学,本应该是国家未来栋梁的摇篮,但一件件一桩桩恶劣的事件,却发生在这里。从造谣校内多名女生是J的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赵某晨,西南政法大学洗白唐山事件的刘某伟。

到如今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科院的两位男生,这些学生的学历都很高,理应被称为有识之士,可偏偏有了知识的人没有常识,没有正直的三观和共情,也控制不住自己作恶的嘴和手。

他们的行为不仅抹黑了自己的母校,抹黑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让与他们交往过的老师和同学蒙羞,也让很多对大学充满憧憬的学生产生了怀疑:大学……到底会把我们变成什么样?

实际上,只要是人多的地方,总会有几匹害群之马。虽然有这样败坏门风的人,但也总有为众人拾火抱薪者,因此,不是学校把我们变成什么样,而是我们想让自己变成什么样。

在进入学校之前,学生们就应该想清楚这个问题,这样遇到事情时,才会知道如何选择,才能守住自己的底线,而只有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才能最终走向那条自己期盼中的人生之路。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40年校庆庆典会场外广场校友合影
学院党委书记刘卫强主持学院校友座谈会

计算机教学部第一任主任杨学良教授回顾学院发展历程
第一任书记黄启玉老师讲述光辉岁月
计算所研究生部主任李琳主持第二会场青年校友座谈会
2013级学生会主席谢雪
观看“光辉岁月,继往开来”学院发展视频

2018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迎来建校40周年校庆日。当日上午,国科大于雁栖湖校区东区体育馆隆重举行了纪念大会,来自八方的校友、嘉宾同聚长城脚下、雁栖湖畔,共同为国科大庆生。

国科大计算机学院在40周年校庆之际,邀请了学院的离退休老领导、老校友以及前几届的学生代表回校参加校庆活动。14日下午,计控学院在雁栖湖校区学园二462、464教室举办校友座谈会,座谈会由学院党委书记刘卫强主持,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陈熙霖,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黄庆明,中科院计算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王晓虹,联想集团副总裁韦卫,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原主任、1978级校友阎保平,以及来自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计算所、等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百余位校友、嘉宾参加了活动。

座谈会开始,刘卫强书记致词感谢了各位领导、校友前来参加今天的活动,尤其是中科院研究生院计算机学部(国科大计控学院前身)的各位老前辈,他们为学院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值此国科大建校40周年校庆之际,老一辈的老师和校友欢聚一堂。一晃四十年而过,再次见到曾经一起欢声笑语的老友、曾经一起艰苦奋斗的同事,大家心中充满激动和感慨。

黄庆明副院长表示很荣幸能够邀请到在座各位参加40周年校庆 。四十年风雨兼程,国科大在不断改革和成长。从1978年的中科院研究生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部,到2001年重组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再到现在的国科大计算机学院,学院在一步步发展。国科大“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使得计算机学院得以大发展、大融合,学院相关学科评估也跻身全国前百分之二。

之后,陈熙霖副院长向各位老前辈、老领导汇报了计算机学院目前的教学情况。2014年,国科大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如今4年过去,首届本科生毕业,其中有62位本科生为计算机学院培养。这标志着国科大真正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完整的高等教育培养过程,而计算机学院作为本科生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支撑单位,参与了本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和管理,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为国科大新阶段的发展融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座谈会上,各位老校友、老领导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原计算机学部(计控学院前身)第一任主任杨学良老师首先回忆起几十年前计算机学院创立初期的故事,那时学院只有一间简陋的平房,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全部都是从无到有,从建机房到买机器,前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起了当时的计算机学部。当时我们制造了107计算机,被称为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希望这种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能被青年学子传承下去。

原计算机学部教授罗晓沛又接着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我一辈子都和国科大在一起,我的愿望是国科大越来越好,咱们要研究形势,搞大项目,不断强大发展。”

原计算机学部第一任书记黄启玉老师今年已经85岁高龄,她说道:“这40年,国科大在成长,我自己也在成长,今天的一切是我们艰苦奋斗得来的。为了未来的发展,大家要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团结一致,静心做事,高尚做人,才能够有发展有创新。”

1978级校友苏鸿根接着分享道,他自己是教计算机图形学,那会儿大家不分你我,一起学习工作成长,今天的成果都是奋斗拼搏得来的,学院就是自己的家,希望我们的计算机学院越来越发达。

除了老校友,很多计算机学院年轻的校友以及刚毕业的学生也回到了母校,为母校庆生。来自中科院信工所的谢雪,曾是计算机学院2013级的学生会主席,他觉得这一趟不虚此行。“重回母校,心中充满美好的回忆。2013年入学,我与国科大互相见证彼此的成长,更为母校今日的辉煌而自豪。国科大的是在国家需求的背景下成立的,家国情怀是每一个国科大校友在校园里能够切实感受到的。如今,国科大40周年校庆的震撼感直击人心我相信,国科大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前景可期。”

计算机学院2012级学生周鑫对国科大40周年校庆的所有话语都汇成两个词:震撼、温暖。他说道,他参加过自己中学的庆典、本科的庆典,但是国科大拥有的不仅仅是宏大的规模,还有深厚的底蕴、浓厚的学术气息,如此众多优秀的校友重回母校,让自己备受鼓舞。“时隔多年回到这里,回到雁栖湖,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的温暖。以前的学习生活经历此刻仍历历在目,十分怀念过去人、事,以及走过的每一条道路。国科大的发展变化让人自豪骄傲!”

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40年,是国科大建校40年。国科大诞生在“科学的春天”里,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40年,对一所学校来说,正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时刻,国科大将继续秉持“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科技创新人才,计算机学院也将进一步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核心,为学校、为国家培养更多未来计算机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供稿:苏琪 

国科大副校长徐涛院士致辞

2018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合影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程和平教授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初步建设方案

怀柔科学城科学教育区——国科大雁栖湖校区

上海长征医院主任医师刘士远

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研究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龚启勇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院梁栋研究员

2018年9月22-23日,2018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暨第一届人工智能雁栖高端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副校长徐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程和平教授,IEEE Fellow、国科大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熙霖研究员,IEEE Fellow、国科大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庆明教授,IEEE Fellow、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研究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教授,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健康总裁高传贵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西医院副院长龚启勇教授等150多位医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研究生出席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国科大计算机与控制学院承办,国科大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徐俊刚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地副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张成文副教授为大会共同主席。

徐涛副校长在大会致辞中说:““人工智能”现在很火,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向各个行业提供了强大的赋能作用。在众多行业当中,医学是一个数据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布局与应用,从去年到今年,我国也密集出台了许多医学人工智能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大大推动了我国医学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徐涛副校长还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医学领域的发展情况:”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以“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为校训、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大学。今年正值国科大建校40周年,本次大会也是重要的校庆活动之一,感谢各位来参加校庆活动。国科大在医学领域也有重大布局,2015年7月成立了存济医学院,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任理事长;2018年7月,由国科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三方共同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共同研究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标准和相关政策法规,培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还有,我校生命学院与北京大学共建“国家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同时,国科大计算机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都坚持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核心科学和关键技术,面向国际科学前沿,拥有包括智能信息处理、脑认知与智能医学在内的多个教研室和实验室。我们希望在医学人工智能方面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展开深入合作!”

从1950年图灵在《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中提出人工智能与图灵测试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2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以绝对优势获得ImageNet图像分类竞赛冠军,2016年AlphaGo战胜国际知名围棋棋手李世石,更是确定了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结合不断加强,相互促进,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医学人工智能也应运而生。

生物医学大科学装置将落地怀柔科学城

“我们希望能够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的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教授在报告中提到即将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建成的生物医学类大科学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该设施是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联合诸多单位与优势力量,共同推动申报与筹建的。该项目在2016年12月被正式列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10个优先建设项目之一,将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集中建设。

从分子到个体,该设施能够根据不同的成像模态获取不同的结构、功能和组成要素,从而更直观地展示出相关的生命信息。我们期待着这一宏大项目的竣工,也期待着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为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做出贡献。

该装置所在地——怀柔科学城,坐落于长城脚下、雁栖湖畔。科学城以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为核心,同时建设四个核心区。其中的科学教育区即包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怀柔科学城的建成,将更加有力地支撑国科大的教学科研工作。

“人工智能的职能是为医生赋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军教授在大会报告中提到。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提高医疗诊断与治疗的效率和准确率是医学人工智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以上海长征医院主任医师刘士远教授报告中提到的肺结节辅助诊断为例,通过大数据的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对肺结节CT影像进行智能检测与识别。这样一方面能够代替医疗人员进行重复性的工作,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除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在病例分析、精准手术、药物挖掘、医疗风险分析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廖宏恩教授研发的微创诊疗机器人,它有定向定位操作,又有可视功能,将来应用空间广阔。

人工智能帮助医生看得更清看得更远

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研究员在大会报告上提到,通过复杂的非线性运算,人工智能可以“看到”医学影像中更加复杂的一些新特征:小波、纹理、强度、模式……这些特征在人眼看来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对于深度神经网络来说,这些特征便是医疗诊断的关键,最终将疾病的特性联系起来。对CT、核磁等医疗影像来说,人眼只能识别轮廓、形状、大小这样有明确意义的特征,但对高维度的特征,人眼是无法识别的。同时,影像仪器为了方便医生,会将原始图像进行处理,这个处理过程会导致信息的改变或者损失。如果减少对原始影像的处理步骤,直接将原始的信息交给人工智能去解读、计算、分析,结果将会更加精准。从临床反馈来看,同是结直肠癌的淋巴转移预测,使用人工智能阅片可以将假阳性率从百分之七十降低到百分之三十。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确实能帮助医生看得更清、看得更远。

人工智能助力多模态诊疗

在传统影像学里,精神分裂患者的头部CT与MRI等检查结果看起来往往与健康人群无异。因此,医生很难借助传统的影像辅助检查方式帮助确诊,更不必说辅助治疗了。那么,精神分裂患者是否存在可观测的脑部生理结构改变?通过“多模磁共振”技术,华西医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华西医院龚启勇副院长在会后访谈中提到,华西医院已经在应用多模磁共振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评价。不仅如此,多模磁共振技术还可以识别出各项功能活动对应的脑部区域位置。未来,医学还可能采用靶向电极,精准刺激病变点的方式,对精神疾病进行干预治疗。

据了解,多模磁共振技术的核心便是使用人工智能将不同的影像序列融合在一起,让深度神经网络从多种不同的信息中提取、组合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通俗的理解就是,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医生需要大量不同的影像和诊疗报告才能确定病情,然而这个工作量是巨大的,准确率也不一定高。但是有了人工智能的支持,今后只需要将病人的各类核磁图像输入计算机,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一个置信度高的结果。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国科大声音

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国科大与全国各地116个培养单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赢”。近年来,随着科教融合的不断深化,国科大已依托京内外高水平培养单位成立了38个科教融合学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是国科大的培养单位之一。国科大研究生导师、深圳先进院研究员梁栋在报告中谈到了传统MRI(磁共振成像)全脑血管壁成像的问题:“传统MRI所需时间较长,对于患者来说始终保持静止较难做到,尤其是对于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而轻微的移动又会降低采样的精度。”梁老师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目前课题组的研究方案: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缩短了MRI所需时间,并将二维成像转化为三维成像,更加准确与直观地呈现出全脑血管壁的影像。这些研究工作目前已申请了多项专利,其中不少技术已经应用到了临床实践中。

同样,孵化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医学研究中心的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也在医学影像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实验室主任、国科大博士生导师田捷研究员的带领下,实验室在分子影像、功能影像、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智能医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无论是医学还是人工智能,或是医学+人工智能,国科大都在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医疗行业不断注入新的力量。未来,国科大将继续聚焦于人工智能在医学及其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探索创新,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国科大方案”。    

     2018年9月23日下午7时,大会共同主席徐俊刚教授宣布历时两天的2018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胜利闭幕,并宣布2019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将在浙江大学召开。(华雪、崔亦凡、刘翼豪供稿)

2018年7月2日晚,计算机与控制学院迎校庆40周年系列活动暨第五届“唱响果壳 闪耀雁栖”草地音乐节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西区操场隆重举行。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党委书记刘卫强老师、学生主管张少真老师,计控学院和众多兄弟学院的老师同学们近1300人欢聚一堂,共享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整场音乐节气氛热烈,观众饱含热情并通过微信、现场抽奖的方式积极互动。

音乐节以“唱响果壳 闪耀雁栖”为主题,共分你好雁栖、记忆雁栖、再见雁栖3个篇章。音乐会开场的原创视频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来的精彩瞬间,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为现场营造了温馨、和谐、热烈的氛围。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一场视觉盛宴就在这个平静而不平凡的夜晚上演,姑娘们用热情火辣的舞蹈《Lip & Hip》拉开了音乐节的序幕。接着,计控学院的刘卫强老师和张少真老师首先为同学们送上温暖的寄语。随后,涵盖歌舞、走秀、民族乐器等多种表演形式的25个精彩节目陆续上演每一个节目都足够用心、足够美好,不仅展现了青春风采,更是表达了同学们对雁栖生活的依依不舍!

歌曲《你的微笑》开启了音乐节的第一篇章——你好雁栖。第一篇章中有歌曲,有舞蹈,给观众带来了极致的视听享受。

歌曲《阳光宅男》以活跃的曲风、朗朗上口的歌词、积极的态度嗨翻全场,平凡美好值得反复回味。吉他指弹《告白气球》清新随意,浪漫气息满满。舞蹈《My Lemon Baby》热情洋溢,充满了青春气息。歌曲《暖暖》清新脱俗,甜蜜温暖,带来了夏天的感觉,配上纯净的女声,给人幸福的感觉。《香榭丽舍大街》,无可抗拒地带出人们对浪漫情调的向往,听来令人回味无穷,历久弥新。情歌串烧串起《Let Her Go》《Always Online》《有点甜》《遇见你的时候星星都落到我头上》《追光者》,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共鸣。舞蹈《No No No》灵动的舞步,潇洒的舞姿,舞台上挥洒着的是生气勃勃的青春。

第二篇章“记忆雁栖“在舞蹈《Havana Me Too》中开始,动感的歌曲带劲的舞步,感受青春的热烈。

接下来的歌曲《乌克丽丽》电子嘻哈曲风,清新欢快,如同轻灵可爱的林籁泉韵。走秀表演可称得上是本次音乐节的一大惊喜,同学们踩着优雅的步伐走上来,跟着动感的音乐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青春活力。歌曲串烧《红豆》《想把我唱给你听》《房间》《情非得已》清新惹火,用温暖的声音,将大家带入了那个美好的初恋的年纪。原创舞蹈《敲代码不如跳舞》伴随着欢快音乐节奏的跳踢扭转,剁点腾跃的精彩表演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歌曲《Shape of You & Attention》给人带来了热恋中的喜悦,一切都是那么的浪漫与美好舞蹈《Have My Money》姑娘们妖娆的舞步灵动的眼神,展示了上届青春的魅力。歌曲《空白格》以磁性的声音娓娓道出阙阙心事。歌曲《Sugar》吵闹欢快但又纯净美好,满了一种爱情的甜蜜感。

音乐节现场不仅有火爆的节目,更是穿插设置了三轮抽奖。在场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参与微信抽奖,屡屡将现场气氛炒到最热!

在铿锵有力,激情澎湃的舞蹈《创造101》中,进入了音乐节的第三篇章“再见雁栖”。歌曲《If You》使用吉他、长笛、古筝、小提琴多种乐器伴奏,悠扬的旋律,组合的默契,造就了完美的视听盛宴。吉他钢琴弹唱《平凡之路》清澈的嗓音与缓慢抒情的节奏相融,充满淡淡的温暖及忧伤,在安稳的旋律感中享受平静与纯真,感受青春的力量。歌曲《历历万乡》踏遍万水千山总有一地是故乡,细腻的唱腔,让人不禁沉浸在惆怅的氛围中。

这时,天空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但是,精彩仍在继续!

歌曲《烟火里的尘埃》自弹自唱,每一句都是惊艳,每一句都将全场点燃。吉他弹唱《后来》和《再见》歌曲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同学的心弦,诉说着离情别绪。原创歌曲《怀北以北》,钢琴、非洲鼓、吉他伴奏完美融合,磁性的嗓音让人沉醉,明明还未离别,就已开始怀念

操场入口处各种学生活动的照片墙,班级合影横幅上的同学签字,寄给未来自己一封信的“时光慢递”邮箱,留下了同学们对雁栖校园生活的无限留恋和无悔青春的记忆。

一期一会,一会一生,今日的别离,是为来日更好的相聚。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迈过坎坷的经历,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将喜怒哀乐化为沉甸甸的一壶美酒,举杯共诉雁栖时光的点点滴滴。

最后,感谢计算机与控制学院领导、老师的指导与支持,以及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祝贺第届“唱响果壳 闪耀雁栖”草地音乐节圆满成功!(张鲁培供稿)

学院院长李国杰院士致辞
学院副院长黄庆明教授介绍学院情况

学院党委书记刘卫强介绍党团建工作和学生工作

教学主管杨林春老师介绍教学管理规定和课程要求

学生主管张少真老师介绍学生管理规定和要求

金秋九月,美丽的雁栖湖畔,来自全国各高校的8000多位优秀本科毕业生,进入国科大开启了研究生学习的征程。2018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在雁栖湖校区西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分会场同步直播。来自17个培养单位的827位新生和20余位来自院所融合研究所的领导、研究生部主任、院所融合办公室的老师、计算机学院老师等参加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党委书记刘卫强主持。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院长李国杰院士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李院士首先欢迎同学们来到美丽的雁栖校区,来到拥有全国乃至世界顶尖计算机专业研究水平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不仅有强大的院所融合师资团队、优秀的学科评估水平,而且学院的主承办研究所计算所还致力于科学技术应用发展,培养了一批成功的上市高技术公司,包括联想、曙光、龙芯中科、中科晶上、中科天玑、寒武纪等,深入产学研结合,引领国家高科技发展。国科大为同学们在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李院士鼓励我们的同学要珍惜科学院优秀的学习和科研资源,努力构筑自己的梦想。接着,通过结合自己学生时代的真实范例,勉励我们的新同学,尽快完成自己从大学生到研究生的转变,即从被教育转变为自我教育,从学习知识、应对考试转变到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李国杰院士还特别强调了人格和素养的培养,希望同学们注重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端正态度,磨练耐心和毅力,培养洞察力,树立高贵的人格和品质,做祖国发展的合格建设者。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副院长黄庆明教授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国科大和计算机学院的历史和具体情况,阐述了学院的学科发展状况,教学组织情况,以及学生培养的具体模式。刘卫强书记先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学院本部的老师和各班班主任,然后介绍了党团建设要求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和公益活动,鼓励同学学业和科研上努力进取、勇于创新,集体生活中诚实守信、热情助人、勇于担当,在国科大度过充实并有意义的研究生生活。教学主管杨林春老师给新同学详细介绍了教学管理、课程学习各项规定及要求。学生主管张少真老师介绍了学生事务组织和管理的详细规定和要求,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安全进行教育。

林姝副教授代表全体老师为欢迎新同学致词,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国科大磨练意志品质,做有志青年。孙乾同学代表全体新生同学发言,表达了刻苦学习、修身立志、奉献社会的远大理想。

开学典礼结束后,计算所研究生部的领导和老师在会场对计算所269位新生进行了入学教育。

    在此次开学典礼上,同学们不仅对国科大计算机与控制学院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有了全面的认知和掌握。而且充满了对崭新学习生活的热情,充满了对专业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渴望。奔向理想的风帆已扬起,同学们,加油啊!(林姝供稿)

教工支部考核及集体学习

67日下午14:30,计算机-网安学院教工党支部在中关村东平房130会议室召开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和支部考核大会,并组织学习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支部书记杨林春老师首先向支部党员做了学年度支部工作总结报告。杨老师从政治理论学习、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党员及非党员教工各类活动、支部组织建设、学院统战工作等几个方面对过去一学年期间支部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并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改进措施。随后,支部党员同志和学院非党员教职工分别对党支部过去一学年的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结合党员、群众的意见及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支部书记组织各位党员完成支部量化考评表的评分工作。

20172018学年度,计算机-网安教工党支部整体氛围积极向上、团结温暖,关心学院每一位老师。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结合我党最新理论思想和学习要求,支部组织了多次集体学习活动,先后学习了十九大精神、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修订党章等,不断提升教工的理论素养和对国家热点的关注。在十九大精神学习中,支部有14位党员老师参加了学生支部集体学习研讨和学习感悟交流,指导学生支部对十九大精神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并在学习会议上发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大家在学习中不走过场,各抒己见,认真参与,发言踊跃,经常意犹未尽,使支部党员思想水平不断提升,支部同志间增进了解、共同进步。

支部积极组织策划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172018学年度计算机学院教工党支部先后组织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参观活动、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到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活动等,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先辈革命意志。在组织参观活动的过程中,支部关心到每一位教职工和郊区教职工,并带领非党员老师一起参加,加强了学院党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所有教师的组织归属感。

由于多校区办学的客观原因,支部在活动中总有部分老师不能按时参加,如何克服客观因素的影响并组织适合我们自身情况的特色活动仍需思考和尝试。比如应加强教师参与公益性活动的组织工作。建议每个教工党员深入学生班级每年参加1-2次学院党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公益性活动,提前告知老师每学年学生公益活动的安排情况。党支部还可以组织老师们参加学校绿化队植树、配合工会小组长组织老师们课间休息时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和运动等,组织更多样的集体活动,增强大家的凝聚力。组织各项活动前后注重宣传总结,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多做思考总结。

支部整体评议工作完成后,每位党员结合自己过去一年的现实表现,从思想上、工作和党的理论学习及贯彻落实等方面依次发言总结,作出了自我评议。随后与会支部党员投票选出了本学年的优秀党员。

民主评议工作完成后,计算机-网安学院党委书记刘卫强老师带领教工支部成员一起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集体学习《新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从摘编里八个专题、一百八十十八段论述中,摘选二十余段论述认真学习。针对科技创新,我们需要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我们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结合专业解读,刘书记向大家明确学习要点,并要求各位党员同志会后结合参考资料深入学习。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刘卫强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中,其精髓是: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和“四个自信”。带领大家一起再次学习“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每位党员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定不移的贯彻和落实。(李东杰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院沐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