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sap运维转实施服务有专业的吗?

1.修改交货单状态 事物码:SM30 ; 表名:ztdlv_status 点运维后,选择行定位。

其中,锁定栏:锁定为1,关闭为2;

过账状态:需要发货过账为1,已经发货过账为2,冲销为3。2.查询及删除交货明细 事物码:ZYQ26_3 输入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组织,交货单号及件次号,先进行查询,查看查询到的系统中总数量是否与提供数量相符,如发现一致后,先导出数据进行备份,再点返回,选择删除数据,进行删除。3.集团订单下传后创建子系统订单时问题

ZSD37查询,集团订单创建者输入 *,查询所有。,输入需要修改的交货单号进进入后,查看对应订单的错误消息反馈,内部错误后的代码为出现错误的订单行项目号。双击错误的订单行可查询特性明细。然后用MD81进行模拟检查:MD81进入后输入相应的工厂,回车后输入物料号及订单数量(1即可),回车。再输入ZSD37中查询到的特性明细,一般先输入宽,厚,标准+a标识,有黄灯或红X时双击即可查询到错误,也可找数据中心进行查看。

SAP顾问如何写运维报告

2007年6月**实施了在建项目期的SAP应用系统,历时4个月的项目实施,于2007年十月正式上线。迄今为止系统已经正常运行了2年多。作为**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信息化建设在探索的过程中迈开了第一步,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是任何项目都会有问题和缺陷,关键是能否及时提出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并从问题中吸取教训。

通过对系统的全面检查以及现场的调研现在主要存在库存积压与帐帐不符两方面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诸多的,现分述如下。

1、项目实施期遗留问题

¨ 由于上线时间比较紧,期初数据导入全部采用财务总额导入。(例如:某设备分主设备一套,配套设备十套,导入时本应导入两个条目,但迫于时间限制在导入时没有按明细导入,从而导致后期核对差异较大)

¨ 个别外部顾问经验比较欠缺。(例如:在库存导入时移动类型冲销不匹配,导致报表逻辑错误,直到工程结算前调整过来)

¨ 由于我方是第一次做SAP项目,经验欠缺,人员能力薄弱完全受制于外部顾问。

¨ 项目实施期间业务人员本身并未明确提出需求,导致很多应该实施的功能并未实施。¨ 缺乏专职的关键用户和内部顾问,采用兼职的关键用户由于受时间和精力限制,并不能熟悉系统的操作,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量。

¨ 整个项目实施期、运维期都没有成立专门的数据组,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相关一系列问题没人负责,导致工程结算期出现很多数据问题。

有部分业务未按原定流程执行导致工程结算账面出现问题,经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业务流程:

¨ 工程部与采购部流程衔接问题,导致库存积压,具体体现在:工程部制定工程计划同时生成采购计划,但当工程计划设计变更时并未在系统中进行变更操作,同时也未和库房沟通,库房还按原有计划采购物资,不符合工程要求,导致大量库存有积压现象。另一方面库房按工程要求采购物资,但实际采购中并无此物资,进行替代采购行为,但并未和工程部门沟通导致替代料无法使用同时也造成库存积压现象。

¨ 采购收货流程未按原定流程执行,具体表现在:库房收货后,库管员由于未及时录入系统并且没有和采购员及时沟通,采购员在系统中查不出此类物资,于是进行重复采购,导致库存积压。

¨ 未按出库流程执行,导致大量使用白条出库,导致此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工程建设期时间紧促,采用白条出库先发料,后期补录出库单,但有大量白条并未补录,导致帐实不符。二是有部分库管员为了节省时间,在已知施工单位要领料未出库之前已经打印了出库单,而施工单位由于其他原因并未领料,于是导致帐实不符。同时也有由于人员更换频繁,大量白条丢失无法追回的导致账实不符。

¨ 生产领料已经开始,白条入库。¨ 出库单据已经丢失,然后说发出,在追回的同时再次买入造成库存积压。

在系统中也存在大量垃圾数据,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 物料编码重复即同一种物资编码不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物资名称不统一,例如:一根8号钢管各部门称呼不一,有些部门称之为8号钢管,有些部门就称之为9号,此现象导致在系统中维护的多个物料实际上是同一种物料,这样采购员在采购8号钢管时就会重复采购,导致库存积压现象。

¨ 设备运费处理应记入设备成本,但在系统中却新建物料,造成数据冗余。

财务:数据录入不完整,如:应付款漏录合同号,导致合同付款对应不上。

物资:库房系统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不熟练在工程紧张时期产生大量白条现象,同时由于人员更换频繁,在工作交接后根本没有进行系统操作传承,导致新近人员不会基本操作。

预算:预算员连系统最基本操作都不熟练,如:SAP能同时打开6个窗口,同时处理业务等操作都不会使用。从侧面了解甚至有个别业务人员登陆SAP系统都不会操作。

工程:工程合同未在系统内处理,在结算期所有合同的处理未在系统实现。

¨ 物料收发存报表差异存在较大,导致账面不平,经仔细查询属于上线期间系统配置问题,但同时也反应出财务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并没有发现报表错误,导致2年的物料帐与财务帐并未帐帐相符。此问题也反应出运维部门支持不够,缺乏运维管理机制,也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 物料分类账模块在系统上线期间配置只考虑工程发料业务,在项目后期由于业务变化导致产生大量差异无法调整,只能通过手工调整。

¨ 通过与原有金蝶系统对比,财务模块在应用过程当中发现很多功能并未使用(如:银行对账功能、科目余额表、帐龄分析表等),导致使用系统后反而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所以财务人员普遍反应系统应用效果不好,此问题反应出一线财务人员对业务需求不明确。

¨ 跨权限应用,表现在工程权限,采购订单跨权限审批。

2.5系统运维管理层面

¨ 没有严格的运维管理机制和运维流程,虽然建立了一些运维流程和管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严格执行,相比燃气项目我们的管理机制还相差甚远。

¨ 原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与内部顾问沟通不够,许多达旗一线反应的问题并未重视,也没有解决,导致一线员工反应的问题越来越少,而实际发生的问题却越来越多。

¨ 维护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还与燃气项目组相差甚远。

¨ 管理层对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并未足够重视,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导致运维人员进步的激情不高。

1、补录数据,将没有录入系统的相关单据一次性补录,追回相关无手续单据入系统。

2、进行库存盘点,将差异进行账面盘盈/亏处理。

3、处理财务账面未分摊差异到材料成本差异。

4、建立运维机制,后期可以考虑外包方式。

五、通过问题得到的结论

在建设期间实施信息化要充分的考虑人员、机制、运维等多方面因素,如果上述要求达不到,通过信息化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有充分的评估。同时,由于在建工程项目的特点是建设周期长,物资种类繁多(18,000多种材料),工艺流程复杂,系统管理困难,通过应用SAP系统并结合SAP系统本身集中机制,即系统本身无法在前台调整(需要通过业务部门调账反映到财务),系统能够真实反映问题;另一个方面,由于金蝶系统并未集成(只是单一的财务系统),可以在系统前台手工调整物料帐和财务帐的差异,从而控制两者差异,但是这样做就失去了真实性。

锅炉烘炉、煮炉及试运行方案

锅炉本体安装结束,进入烘煮炉阶段亦即锅炉已基本进入了最后的调试阶段。为确保锅炉调试顺利进行,并确保锅炉将来的运行质量,特制定此方案,供调试中参照执行。同时,建设单位及安装单位会同锅炉厂及其他协作单位,成立锅炉启动验收小组负责锅炉的启动、调试、试运行的组织领导工作。以保证政令贯通,各工种职责分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确保启动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锅炉如期顺利、优质的竣工投产。

由于新安装的锅炉,在炉墙材料中及砌筑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份,如与高温烟气接触,则炉墙中含有的水份因为温差过大,急剧蒸发,产生大量的蒸汽,进二由于蒸汽的急剧膨胀,使炉墙变形、开裂。所以,新安装的锅炉在正式投产前,必须对炉墙进行缓慢烘炉,使炉墙中的水份缓慢逸出,确保炉墙热态运行的质量。

2、烘炉应具备的条件:

2.1、锅炉管路已全部安装完毕,水压试验合格。

2.2、炉墙砌筑及保温工作已全部结束,并已验收合格。

2.3、烟风道都已安装完毕,保温结束,送引风机均已安装调试合格,能投入运行。2.4、烘炉所需的热工电气仪表均已安装,并校验合格。

2.5、已安规定要求,在过热器中部两侧放置了灰浆拌。

2.6、烘炉用的木柴、柴油、煤碳及各种工具(包括检查、现场照明等)都已准备完毕。2.7、烘炉用的设施全部安装好,并将与烘炉无关的其它临时设施全部拆除,场地清理干净。2.8、烘炉人员都已经过培训合格,并排列值班表,按要求,准时到岗。

3、烘 炉工艺:(1).根据本锅炉的结构特点可采用火焰烘炉方法。①在燃烧室中部堆架要柴,点燃后使火焰保持在中央,利用自然通风保小火,燃烧维持2~3天,火势由弱逐步加大。

②第一天炉膛出口排烟温度应低于50℃,以后每天温升不超过20℃,未期最高温度

③烘炉后期约7~12天改为燃油烘炉,点燃油枪前必须启动送引风机。保持炉膛燃烧室负压要求。

④烘炉时间以14~16天,结束燃烧停炉。

⑤所有烟温均以过热器后的烟温为准。

⑥操作人员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烟温,严格按要求控制烟温确保烘炉质量。(2)、烘炉的具体操作: ①关闭汽包两侧人孔门。

②用除盐水经冷水系统向汽包内进水,并轮流打开各排污阀门疏水、排污、冲洗锅炉受热面及汽水系统和各阀门。

③有炉水取样装置,取炉水样分析,确认水质达标后,停止冲洗关闭各疏水、排污阀门。④向汽包内缓慢送水,水位控制标准水位±20mm。

⑤烘炉前,应适当打开各灰门和各炉门,以便及时排除炉内的潮气。

⑥在燃烧室中央堆好木材,在木材上浇上柴油点火,用木材要求烘炉2—3天,烘炉时,可适当开启送风机,增大进风量,以维持一定的炉温,保证烟温,确保将炉墙烘干。

⑦木材烘炉结束,可按要求进行油烘炉,此时,应增加送风机开度,微开引风机,关闭炉门、灰门,进一步提高烟温,烘干炉墙。

⑧定期检查各膨胀指示器、水位计,确保锅炉运行正常,如有异常发现,应及时汇报,妥善处理。

⑨定期定时检查,记录烟温,确保烘炉质量。

⑩由灰浆放样处取样,进行含水率分析,当灰浆含水率≤7%时,表明烘炉已达要求,后期可转入加药煮炉阶段。(烘炉曲线图附后)。3.烘炉注意事项: ①烘炉时,不得用烈火烘烤,温度的升速应缓慢均匀,要求最大升温速度小于20℃/天。②烘炉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汽包水位,使之经常保持在正常范围。

③烘炉中炉膛内的燃烧火焰要均匀,不能集中于一处。

④烘炉过程中可用事故放水门,保持汽包水位,避免杂物进入过热器内。⑤烘炉过程中要定时记录烟气温度,以控制温升速度和最高温度,不超过规定要求。二.煮炉

由于新安装的锅炉其受热面管系集箱及汽包的内壁上油锈等污染物,若在运行前不进行处理的话,就会部分附在管壁形成硬的附着物,导致受热面的导热系数减少。从而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另一部分则会溶解于水中影响蒸汽的品质,危害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工作压力小于9.8MPa的汽包锅炉,可不进行化学清洗,而进行碱煮炉。2.煮炉已具备的条件:

① 炉后期耐火砖灰浆样含水率小于7% ② 药、取样管路及机械已全部安装结束并已调试合格。③ 化学水处理及煮炉的药品已全部准备。

④ 锅炉的各传动设备(包括厂房内的照明设施)均处于正常投运状态,⑤锅炉、化学分析等各部分的操作人员均已全部到岗。

1)烘炉后期,灰浆样含水率小于7%,用排污将水位降到中心线以下25mm.2)2)NaOH 60Kg,NaPO4 60Kg混合配成20%的药液由加药泵打入锅炉内。

3)3)开启给水旁路门,向炉内送水,控制水位在中心线以上 25mm,停止进水,关闭给水旁路门,开启再循环门,进行煮炉。

1)再次检查锅炉辅机及各设备,处于启动状态,开启燃烧器前煤气阀,引风机,送风机等,适当调整风量。

2)向锅炉预备好燃料点火升压,当压力升到0.1MPa,敞开过热器疏水门,并冲洗就近水位计一只。

3)再次缓慢升压到0.55MPa,要求安装人员对所有管道、阀门作全面检查,并拧紧螺栓,在0.55MPa下煮炉24小时,排汽量为10%额定蒸发量。化验遇每隔4小时取样分析一次,并将分析结果通知运行有员。

4)根据现场确定全面排污一次的排污量和排污时间,排污时要严密监视水位,力求稳定,严防水循环破坏,并做好水位记录。

5)在第一期煮炉中,要求水位保持在+130mm下运行,运行人员对烟温、烟压、温度、水位及膨胀指示值等表计每小时抄表一次。

1)再次缓慢升压到达1.1MPa,然后对各仪表管路进行冲洗。在压力1.1MPa下煮炉10~12小时,排汽量为5%左右额定蒸发量。

2)运行值班人员应严格控制水位在+160 mm,并每隔2小时校对上下水位计一次,做好记录。

3)化验人员每隔断2小时取炉水验一次,炉水碱度不得低于45mgN/L,否则应加药液。同时根据经验通知,全面定期排污一次,在排污中要严格控制水位,要求水位波动小,并做好排污记录。

4)在1.1MPa压力下运行,测试各风机出力及总风压,并做好记录,同时要求运行人员应对汽压、水位、烟温进行调节、监视,必要时可用过热器疏水调节。

第III期:1)缓慢升压到1.87MPa稳定燃烧,控制水位+50mm,汽温380℃~400℃,在此压力下运行12~24小时。

2)打开给水旁路门,来控制其进水量,然后采用连续进水及放水的方式进行换水。3)根据化验员通知,适当打开排污阀,同时派专人监视汽包水位并及时联系。4)化验人员每隔1小时取样分析一次,并作好详细记录,当炉水碱度在规定范围内(一般≤18 mgN/L)时,可停止换水,结束煮炉。

1)加药前炉水应在低水位,煮炉中应保持汽包最高水位,但严禁药液进入过热器内。

2)煮炉时,每次排污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分钟,以防止破坏水循环。

3)在煮炉中期结束时,应对灰浆进行分析,一般第I其他结束,灰浆样含水率应降到4~5%,在第II期结束应到2.5%以下,若没达到,可适当延长煮炉时间,确保灰浆含水率达到要求。

4)运行人员及化验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操作,并做好详细记录。

1)煮炉结束,锅炉停炉放水后应打开汽包仔细彻底清理汽包内附着物和残渣。2)电厂化验人员及调试人员应会同安装单位人员检查汽包内壁,要求汽包内壁无锈蚀、油污,并有一层磷酸钠盐保护膜形成。

1、漏风试验的目的: 检查锅炉炉墙及空气流通通道的密封性。

2、试验时间:在煮炉结束后再次点炉进行整套试运行前。

3、试验方法: 采用干石灰喷流及蜡烛试风。

1)煮炉结束后,待炉适当冷却。

2)开启鼓风机,并在进风口加入干石灰,让其随同锅炉进风进入整个锅炉,微开引风机,保持炉膛正压。

3)将锅炉分成若干部位,主要包括炉膛、空预器、烟风道等,指定若干班组,检查各部位漏风情况。4)若发现有白石灰渗出,则该部位漏风,应做好标记,待试验停止后,再行修复。对某一部位若有怀疑,则可点燃蜡烛进行测风,以确定该部位是否漏风。

5)漏风的各处应做好标记,并做好记录,在试验结束后检修。

在炉膛正压的情况下,各被检查部位不漏风。

冲管是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蒸汽吹扫过热器、主蒸汽管道,并将这部分蒸汽排向大气,通过蒸汽吹扫,将管内的铁锈、灰尘油污等杂物除掉,避免这些杂物对锅炉、汽机安全运行造成危害。

本次冲管压力采用1.87~2.0MPa,流量不低于20T/H,温度350---380℃,蒸汽冲管分两期,第一期6---8次,第二期6---8次,冲管方式采用降压冲管。

1)煮炉结束,验收合格,关闭汽包阀门,调整进水操作,关闭再循环门。

2)启动给水泵,微开给水旁路门,冲洗汽包内残余化学药品,然后排污,其排污量由化学分析决定。

3)炉水取样分析,当水质达到要求时,停止冲洗。

4)将主蒸汽管道从母管隔离门前安装临时管道,接到主厂房外面,并在临时管道口安装“靶板”,靶板暂时可不安装上。

5)冲管管路:锅炉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截止门-----主汽门前电动截止门----主蒸汽管路---临时排汽管路排出。

1)向汽包里进水到-50mm,然后点火,缓慢升压。

2)当压力升到0.05MPa时,冲洗水位计并关闭空气门。

3)当压力升到0.2---0.3MPa时调整水位在+20mm,进行全面排污一次 4)试冲管三次,汽压在1.6—1.8MPa。

5)缓慢升压,调整风量和煤气量,严格控制烟温,当压力升到2.0MPa时,控制汽温380℃,打开过热器出口门,蒸汽流量应大于10t/h,采用降压式冲管。连续冲管 6—8次,每次冲管时间5分钟,间隔0.5—1小时,以便冷却主蒸汽管,使铁锈松脆。

6)停炉冷却8---12小时以上,待过热器冷却。7)以照上述冲洗程序6---8次。8)然后,将管道出口装上“铝靶”,其宽度为排汽管内径的8%,长度纵贯内径。

9)依冲管程序再冲管3—4次。

10)关闭给煤机、鼓、引风机,取出铝板,甲、乙双方有关人员检查,铝板表面有无斑点,决定冲管是否合格,并做好记录。

5、注意事项及合格标准:

1)所用临时管的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被冲洗管的截面积,临时管应尽量短,以减少阻力。

2)临时管应引到室外,并加明显标记,管口应朝上倾斜,保证安全,放临时管时应具有牢固的支承承受其排空反作用力。

3冲管前锅炉点火升压过程中,应按锅炉正常点火升压过程的要求严格控制升压、升温速度。

4)冲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汽包水位的变化,尤其在冲管开始前,将汽包水位调整到比正常水位稍低,防止冲管时水位升高而造成蒸汽带水。

5)连续两次更换铝板检查,铝板上冲击斑痕粒度≤0.8mm,且肉眼可见凹坑不多于8点即冲管合格。

蒸汽严密性试验是锅炉按运行操作规程点火升压到工作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用以检验锅炉及附件热状态下(即工作压力)严密性的试验。

(1)锅炉严格按操作规程点火升压到工作压力。(2)重点检查锅炉的焊口、人孔和法兰等的严密性。(3)重点检查锅炉附件和全部汽水阀门的严密性。

(4)重点检查汽包,联箱各热面部件和锅炉范围内的汽水管路的膨胀情况及其支座、吊杆和弹簧的受力,位移和伸缩情况是否正常,是否有妨碍膨之处。

5)试验过程中,应确定一些部件进行测定,对水冷壁、过热器等壁温进行一次测量了解,有无管壁超温现象。2。严密性试验的缺陷处理:

1)对壁温有超温的,对管壁 的保温要重新处理到无超温为止。

2)检查中如泄漏,轻微处难以发现和判断的,可用一块温度较低的玻璃或光谱的铁片等物靠近检查,若有泄漏,待降压后处理。

3)蒸汽严密性试验无泄漏为合格,合格后应做好记录,并做好签证。

蒸汽严密性试验后,可对各安全阀进行调整。调整安全阀的压力以就近压力表为准,压力表经校验合格并有记录,在调整值附近若>0.5%,应做误差修正。

1、本锅炉安全阀动作压力和回座压力差如下: 动作压力:1)汽包工作安全阀:1.05×2.6=2.73 2)过热器安全阀: 1.05×2.45=2.572 回座压力差:安全阀的回座压力差为以上运行压力的4%---7% 1)汽包工作安全阀:0.1092---0.1911 2)过热器安全阀: 0.051---0.18

2、安全阀调整前的准备工作:

1)安全阀在安装就位前,应进行解体清洗、检查。2)安全阀内部的锁紧装置,调试前应拆除。

3)对安全阀的有关支架,排汽管道支架等应仔细检查,所用电动阀应试验一次。4)所有调整人员应了解安全阀的内部结构和调整安全阀的安全措施,进行组织分工,并做好噪声的防护工作。3.调整方法和步骤:

1)为了调节方便,宜采用不带负荷较正安全阀,即安排在冲管后升压阶段调整。2)升压及检查:

a冲管工作结束后要求运行值班人员,对锅炉机组全面检查,确定无异常后启动设备。

B升压过程严格控制升压速度,并按操作规程进行。

C.当压力升到0.1MPa时,关闭空气阀冲洗水位计一次,压力升到0.4MPa时,全面排污一次,压力升到0.5 MPa时,再次冲洗汽水管道,压力升到2.0MPa,要求全面检查锅炉及各设备确无异常时,继续升压,压力升到2.45MPa,必须派专人监视水位,再次冲洗汽包水位于计并上下核对,做好记录,压力升到2.57MPa时,调整向空排汽,检查电动阀是否良好(摇控),然后继续升压,将锅炉蒸汽切换到向空排气,调整风量、给煤量,继续提高汽压,第一个汽包工作安全阀。第二个校汽包控制安全阀,第三个校过热器安全阀。

D.汽包工作安全阀运行压力:2.57MPa,回座压力差0.247MPa——0.432 MPa,等安全阀动作后,立即减少煤气量,开大向空排汽泄压,并记录回座压力,验证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或达到最大允许值仍末动作,应有立即降压,交付安装人员检查,调整后重新校对。

MPag.`调整过程 中,严格控制汽温、水位变化,汽压控制可由向空排汽来调节排汽量。七、七十二小时试运行

锅炉机组在安装完毕并完成分部试运行后,必须通过72小时整套试运行。

(1)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对施工、设计和设备进行考核,检查设备是否有达到规定的出力,各项性能是否符合原设计的要求,同时可检验锅炉安装和制造质量,而且检验所有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特别是转动机械在运行时有无振动和轴承过热等现象。

(2)锅炉在试运行前,应进行锅炉的热力调整试验。(I)调整试验的 ①调整燃烧的燃烧工况; ②检查安装质量,有无漏风、漏水

③找出锅炉额定蒸汽参数和蒸发量达不到的原因

④)确定锅炉效率,获取锅炉在最佳运行方式下的技术经济特性(II)调整试验的内容:

(1)炉膛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风机及管道性能试验(2)炉膛吸烟风道漏风试验(3)安全阀校验及热效率试验 2.锅炉机组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 试运现场的条件:(1)场地基本平整,消防、交通及人行道路畅通。厂房各层地面应做好粗地面,最好使用正式地面,试运场应有明显标志和分界,危险区应有围栏和警告标记。

(2)试运区的施工脚手架全部拆除,现场清扫干净,保证运行安全操作。(3)试运区的梯子、步道、栏杆、护板应按设计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4)新扩建部分的排水沟道畅通,沟道及洞盖板齐全。

(5)试运现场具有充足的正式照明,事故照明应能投入正常使用,并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6)试运范围的工业、消防及生活用水系统应能投入正常使用,并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7)各运行岗位应有正式的通讯联络设施。

3、下列系统中的设备、管道、阀门等安装完毕,保温完成。

锅炉范围内管道、汽水系统、疏放水、放汽系统、加药系统辅助用蒸汽系统、排污系统。

4、下列设备经调试合格:

(1)送风机,引风机经调试接速并符合要求。(2),热工测量,控制和保护系统的调试已符合点火要求。

5、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技术文件准备;

(1)电厂按试运方案措施,配备各岗位的运行人员及实验人员,并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运行操作人员应培训合格,并能胜任本岗位的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

(2)施工单位应根据试运方案措施要求,配备足够维护检修,并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维护检修人员应了解所在岗位的设备系统性能。并能再统一指挥下胜任检修工作,不发生设备,人身事故和中断试运工作。

(3)施工单位应备齐参加试运设备系统的安装验收签证和分部试运记录。

(4)编制调整试运方案措施,经试运指挥部审定后,应打印完毕,并分别进行了交底和学习。

(5)运行单位在试运现场挂符合实际的燃烧系统图,热力系统图,调试单位应在试运现场张挂试运,点火,升压等必要的图表。

6、锅炉机组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

(1)蒸汽系统:主气门经开关试验后关闭,隔绝门及旁路门关闭(指七十 小时试运前)。

(2)给水系统:给水门、给水旁路门及放水门关闭,给水中间门省煤器入口门开启。

(3)减温水系统:减温器手动门开启,电动门关闭。

(4)放水系统:各联箱的排污门,连续排污门门,事故放水门关闭,定期排污总门,连续排污一次门开启。

(5)疏水系统主气门前所有的疏水门及主气门后的疏水门开启。(6)蒸汽及炉水取样门,炉筒加药门开启,加药门关闭。(7)炉筒水位计的气门、水门开启、放水门关闭。(8)所有压力表一次门开启,所有流量表的一次门开启。(9)空气门开启(给水空气门可关闭),对空排气门开启。

7、检查所有的风门开关,并直于下列位置。

(1)引风机入口挡板经开关试验后关闭,出口挡板开启。(2)送风机入口档板经开关试验后关闭,风门关闭。

3、检查燃烧室内部无杂物:各部人孔门、检查门及防爆门完整,关闭严密。

4、检查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检查转动机械、轴承润滑油洁净;油位正常;开启冷却水水流正常,地脚螺丝及安全装置牢固。

6、与有关人员联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锅炉值班人员:给水管上水。(2)热工值班人员:将各仪表及操作装置置于工作状态,并负责更换点火热电偶。

(3)化学值班人员:化验炉水品质(4)电气值班人员:电器设备送电(5)准备好点火材料。

(6)检查点火把及煤气系统是否正常。检查与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按规程要求进行锅炉上水。

8、锅炉机组启动方法与步骤:

(1)得到值长的命令,煤气压力在6~15KPa方可点火;低于6KPa时,不得点火,通知高炉提高煤气压力,煤气压力煤气压力正常后方可点火;高于15KPa时,稍开放散阀降低煤气压力煤气压力正常后方可点火;否则不得点火,并汇报值长

(2)通知汽机、电气、化学、锅炉点火。

(3)开启引风机,保持炉膛负压-50—100Рa,通风吹扫时间不少于10分钟。(4)启动送风机,稍开送风挡板,调整炉膛负压-10—30Рa,若负压大,可开一个入孔门。

(5)用煤气检测仪检测炉膛内残余煤气量是否合格,若合格可进行点火工作,如有残余煤气继续吹扫,待检合格后方可点火。

(6)将火把点着从侧墙或燃烧器侧点火孔(或火把)伸至燃烧器出口。(7)将煤气依次送至燃烧器手动门,DN400电动调节门微开,开启燃烧器前手动门,热风门稍开,使煤气被点燃。

(8)当确认煤气已点燃且燃烧正常,可相应调整煤气量和空气量,注意燃烧情况,待燃烧正常,煤气手动阀开至最大位置,用电动调节阀,调走燃烧。

(9)点火成功后,可逐渐进入锅炉的升温、升压阶段,确保低压阶段的升压速度应缓慢。升压时间应足够长。

10)点火过程中注意监视燃烧情况,如发生灭火,应立即关闭所有的煤气阀,增大炉膛负压进行吹扫,吹扫时间不少于15分钟,确认炉膛内无残余煤气后,方可重新点火。

(11)在任何情况,不经过通风吹扫,不能强行点火。

(1)拌随着点火过程,汽压在不断上升,当汽压上升至0.05—0.1MPa时,冲洗炉筒水位计,并核对其他水位计指示是符合炉筒水位。(2)当汽压升至0.25—0.3MPa ,关闭汽包空气门,减温器联箱疏水门。(3)当汽压升至0.25—0.35MPa时,依次进行水冷壁下联箱排污放水,注意锅筒水位。在锅炉进水时应关闭省煤器再循环.(4)当汽压升至0.3MPa时,热紧法兰、人孔及手孔等处的螺丝,并通知仪表冲洗各表管。联系在征得启动小组领导同意后开锅炉主汽门旁路进行暖管,当压力升至0.6—0.7MPa时全开主汽门,关闭旁路门。(5)当汽压升至1MPa时,通知热工投入水位表。

(6)当汽压升至1.5MPa时,稳定压力对锅炉机组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部正常现象,应停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继续升压。(7)汽压升至2.0MPa时,定期排污一次。

(9)当汽压升至2.35MPa,冲洗锅筒水位计,通知化学化验汽水品质,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10、启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参加运行人员除严格遵守运行及安全操作规程外,特别强调以下各条:(1)在上水过程中应检查锅筒,联箱的孔门及各部的阀门、法兰、堵头等是否油漏水现象。当发现漏水时应停止上水并进行处理。当锅筒水位升至锅筒水位计的-100mm处,停止上水,以后水位应不变。若水位有明显变化,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2)锅炉的升压应缓慢:

按规程规定,锅筒锅炉的首次升压应缓慢平稳,控制饱和温升大于50℃/小时,锅筒上下壁温差小于50℃,而该锅炉的特点是升温、升压速度较快,是否能够满足远程要求,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运行经验,建议先按以下速度控制待实践后再进行调整。

整个升压过程控制在3—4小时左右,升温速度要均匀,监视和记录,如若达不到上述要求时,亦可参照压火控制燃烧的方法调整升温升压速度。(3)锅炉的并列应注意:

①并炉时保持主气压力底于蒸汽母管压力0.05—0.1MPa,若锅炉汽压高于母管压力时,禁止并炉。

②并列时蒸汽温度应低额直30℃保持较低的水位,燃烧稳定。应注意保持汽压、汽温等参数,并缓慢增加蒸发量。

③在并列过程中,如引起母管的汽温急剧下降时或发生蒸汽管道水冲击时,应立即停止并列,减弱燃烧,加强疏水,待恢复正常后重新并列。④并列后,应对锅炉机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点火到并列过程中的主要操作及新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有关的记录簿内。

11、试运行消缺及再次24小时运行。①锅炉试运行结束,应对运行接断的缺陷(当时无法消除的)分析原因进行消缺。②消缺后按以上操作程序再进行二十四小时试运行。

③整机试运行合格后,按《火力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验收规程》办理整套运行签证手续和设备验收移交工作。

④,整套72小时运行结束,应将下列施工技术文件移交甲方。a.全部的安装验收记录、签证、分部试运行(试验)记录。b.主要设备缺陷及其修改记录或处理意见。c.主要设计缺陷及其修改记录或处理意见。d.主要施工缺陷及其处理意见。e.72小时试运记录。f.施工未完成项目表及其处理意见。g.72小时试运行总结。

为了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确保系统硬、软件稳定、安全运行,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制度包括信息机房管理、服务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变更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控制。

1.1、各单位信息机房按规定配备防静电地板、UPS、恒温设备、温湿度感应器、消防设备、防鼠设施等相关基础设施。

1.2、各单位机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度)对机房硬件设备设施进行巡检,以保证其有效性。

1.3、各单位机房应建立相关的出入登记、设备机历登记、设备巡检、重大故障等记录,并认真填写。

2.1、严禁非机房工作人员进入机房,特殊情况需经信息中心批准,并认真填写登记表后方可进入。

2.2、进入机房人员应遵守机房管理制度,更换专用工作鞋。

2.3、进入机房人员不得携带任何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电磁、辐射性、流体物质等对设备正常运行构成威胁的物品。

3.1、操作人员随时监控中心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规程进行操作,并及时上报和详细记录。

3.2、未经批准,不得在机房设备上随意编写、修改、更换各类软件系统及更改设备参数配置;

3.3、软件系统的维护、增删、配置的更改,必须按规定详细记入相关记录,并对各类记录和档案整理存档。

3.4、机房工作人员应恪守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泄露信息资料与数据。

3.5、机房内严禁吸烟、喝水、吃食物、嬉戏和进行剧烈运动,保持机房安静。3.6、严禁在机房计算机设备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聊天、玩游戏),对外来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等),做到先杀病毒后使用。

3.7、机房严禁乱拉接电源,应不定期对机房内设置的消防器材、烟雾报警、恒温设备进行检查,保障机房安全。

4.1、机房的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脱岗,遇特殊情况离开时,需经机房负责人同意方可离开。4.2、机房工作人员在有公务离开岗位时,必须关闭显示器;离开岗位1小时以上,必须关闭主机及供电电源。

4.3、每周对机房环境进行清洁,以保持机房整洁;每季度进行一次大清扫,对机器设备检查与除尘。

4.4、严格做好各种数据、文件的备份工作。服务器数据库要定期进行双备份,并严格实行异地存放、专人保管。所有重要文档定期整理装订,专人保管,以备后查。

5、运行管理 5.1、机房的各类计算机设备,未经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编写、修改、更换各类软件系统及更改设备参数配置。

5.2、各类软件系统的维护、增删、配置的更改,各类硬件设备的添加、更换必需经负责人书面批准后方可进行;必须按规定进行详细登记和记录,对各类软件、现场资料、档案整理存档。

5.3、为确保数据的安全保密,对各业务单位、业务部门等送交的数据及处理后的数据都必须按有关规定履行交接登记手续。

5.4、部门负责人应定期与不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并作为人员考核之依据。

1.1、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以及通信设备是信息网络的关键设备,须放置在机房内,不得自行配置或更换,更不能挪作它用。

1.2、服务器机房要保持清洁、卫生,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除系统维修和维护时间外,要保障服务器24小时正常运行。

1.2、不得在服务器上使用不安全的软件、U盘和移动存贮设备,使用上述设备前一定要先做好病毒检测。

1.3、不得利用服务器从事工作以外的事情,无工作需要不得擅自拆卸服务器零部件,严禁更换服务器配套设备。

1.4、不得擅自删除、移动、更改服务器数据;不得故意破坏服务器系统;不得擅自修改服务器系统时间。

1.5、定期进行服务器系统扫描,及时关闭可疑的端口与服务,经常查看服务器运行日志,检查服务器磁盘空间(或其它存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服务器异常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

1.6、管理员对服务器管理员账户与口令应严格保密、定期修改,以保证系统安全,防止对系统的非法入侵。

1.7、对服务器数据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系统数据的泄露、丢失及破坏。1.8、及时处理服务器软硬软件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对所有工作中出现的大小故障均要作详细的登记,包括故障时间,故障现象、处理方法和结果。

1.9、双休日、节假日,要安排专人在机房值班,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处理。

2、服务器病毒防范制度

2.1、服务器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病毒防范意识,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发现病毒立即处理。2.2、未经上级管理人员许可,不得在服务器上安装新软件,若确需要安装,安装前应进行病毒例行检测。

2.3、经远程通信传送的程序或数据,必须经过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2.4、及时关注IT行业病毒防治情况和提示,根据行业提示调节服务器安全参数,避免服务器被侵袭。

2.5、建立病毒防护体系。在系统执行拷贝、运行等操作前,检测文件是否感染病毒,发现病毒自动清除或由管理员选择处理。

2.6、定期实施静态杀毒,对服务器统一杀毒处理。发现系统遭到严重病毒攻击并形成一定破坏时,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同时向信息中心反映情况,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最大限度控制受损面。

3.1、服务器的数据库必须做好备份,定期(如每周或每月)做好日志文件的备份。服务器内的重要数据做好不同介质存放,确保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3.2、每月定期检查备份数据,如有损坏,及时重新备份。3.3、备份的数据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管地点应有防火、防热、防潮、防盗等设施。

3.4、建立双备份制度,对重要资料除在服务器贮存外,还应拷贝到其他介质上,以防遭病毒破坏而遗失。

1.1、系统投入使用前,依据公司的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原则,结合该应用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特性,信息中心组织系统使用部门共同制定该系统的应用方案。

1.2、系统出现问题时由资产归属单位自行负责管理、维修和维护;出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将异常现象、发生时间和可能的原因作详细记录,并立即提交给信息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1.3、系统账号及权限由使用单位进行管理,确需技术支持时,信息中心可对使用单位进行指导。

1.4、权限中的账号中的信息、数据按规定划分,用户可根据其账号的权限进行阅读、使用。使用单位根据用户的职责权限编发账号,每个用户对应唯一的账号,禁止使用他人账号,否则造成的后果由使用者和账号泄露者共同承担。

1.5、系统中的管理员账号和权限,经使用单位提请信息中心授权后,方可使用。

1.6、信息系统用户离职、调动时,其使用单位必须向信息中心出具离职、调动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由系统管理员及时对其账号进行撤销或修改。

1.7、系统使用的相关资料应有使用单位进行保存,在信息中心进行备案。

2、应急处理 2.1、在信息系统准备阶段,由承建商、使用单位、信息中心三方共同编制紧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信息系统发生紧急情况时,由信息中心依据紧急预案,向有关部门和公司领导及时通报故障情况。

2.2、系统发生故障时,由信息中心依据紧急预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抢修,最大限度的降低故障带来的损失。

2.3、应急处理结束后,信息中心应认真总结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过程和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案。2.4、信息系统应急处理详情见附表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3.1每周对关键业务数据进行备份,确保业务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地转储到备份介质上,备份介质需标明备份日期和备份内容,严格控制知悉此备份的人数,备份的数据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3.2对备份数据进行登记管理,备份可采用磁盘、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3.3、涉密文件和资料备份应严加控制。未经许可严禁私自复制、转储和借阅。对存储涉密信息的磁介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密级及保密期限,并视同纸制文件,分密级管理,严格借阅、使用、保管及销毁制度。

3.4、新系统上线运行时必须做好系统的完全备份,根据业务频率和数据的重要程度做好增量备份。

3.5、技术人员每周将备份上传至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管理人员对备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3.6、技术人员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并做好相关记录。

4.1、信息系统的更新、升级及重大变更需上报机电管理部审批,审批完成后方可执行;若需中断业务时需向公司总调度室汇报批准后执行。财务、全面预算等重要保密系统需经财务系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改,操作过程必须详细记录。4.2、信息系统变更的实施需报机电部审核批准后执行,变更实施需由信息中心组织实施,系统管理人员负责具体操作,变更过程必须详细记录并保存。

4.3、当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异常情形时,系统管理人员应立即上报业务主管部门,由业务主管部门启动“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联合信息中心负责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故障处理。4.4、信息系统的新系统接入或旧系统删除操作需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4.5、信息系统的变更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系统管理人员不得擅自进行软件的删除、修改等操作,不得擅自升级、改变软件版本,不得擅自改变软件系统的环境配置。

4.6、系统变更程序必须遵循与新系统开发项目同样的验证和测试程序,测试通过后方可进行变更,必要时还要进行额外测试。

4.7、各信息系统相关设备资料(系统驱动、设备说明书、系统授权书等)要按照相关技术档案存储制度保存,以备查看。

4.8、对信息系统的备品备件必须详细记录,保证数量及型号满足系统应急,如有缺失必须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并做好标签,明确功能。

五、信息系统应用控制:

5.1、针对手工录入、批量导入、接受其他系统数据等不同数据输入方式,系统将自动对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校验。

5.2、系统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做好信息系统安全工作,各信息系统的口令、密码要求严格保密,严禁擅自更改或泄露系统访问授权。

5.3、强化输出资料分发控制,确保资料只能分发给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

IT运维IT 运维管理

所谓 IT 运维管理,是指单位 IT 部门采用相关的方法、手段、技术、制度、流程和文档 等,对IT 运行环境(如硬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等)、IT 业务系统和 IT 运维人员进行的综合管理.IT 运维管理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设备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应用/服务管理:对各种应用支持软件如数据库、中间件、群件以及各种通用或特定服 务的监控管理,如邮件系统、DNS、Web 等的监控与管理;

·数据/存储/容灾管理: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备份和恢复;

·目录/内容管理:该部分主要对于企业需要统一发布或因人定制的内容管理和对公共信息的管理;

·资源资产管理:管理企业中各 IT 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这些资源资产可以是物理存在 的,也可以是逻辑存在的,并能够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

·信息安全管理:目前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据的国际标准是 ISO17799,该标准涵盖了信 息安全管理的十大控制方面,36 个控制目标和 127 种控制方式,如企业安全组织方式、资产 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营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管理等;·日常工作管理:该部分主要用于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 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手段.

}

有人说,十年是一个轮回,其实根本用不了那么久,五年就够了。

五年的时间里,能变成一个领域内的专家,也能变成一个无所作为的人;能成为用户可信赖的企业,也能从业界消失。

2013年,世纪互联全资子公司——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独家运营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和Power BI在中国的业务。五年时间,世纪互联蓝云不仅走出了一条可信之路,也成为了国外云服务商落地中国的示范。

蛋糕大监管严,与本土企业合作成国外云服务商入华良策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8 年)》显示,我国市场保持 50%以上增长。2017 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 691.6 亿元,增速 34.32%.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 264.8亿元,相比 2016 年增长 55.7%,预计 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 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902.6 亿元。

从数据来看,中国云计算市场前景广阔,诱惑之下,微软、亚马逊等国际知名公司也纷纷布局并发力中国市场。然而,出于对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考虑,中国政府对于微软、亚马逊等国际公有云厂商落地中国有着极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因此,选择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成为国外云服务商落地的良策,例如亚马逊AWS与光环新网和西云数据合作、SAP与中国电信合作、甲骨文与腾讯云合作等等。

同样,微软作为一家国外公司,选择了和世纪互联合作。2012年,微软与世纪互联达成协议,将云技术和产品交付给世纪互联运营。2013年,由世纪互联运营Microsoft Azure和Office 365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国际性公有云品牌,拉开了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大幕。2014年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和Office 365服务投入商业运营,2016年由世纪互联运营的Power BI服务登陆中国。

五年探索,五大合规保障

目前,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和Power BI的业务均由世纪互联全资子公司——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来运营,负责完成所有的产品运维和服务工作,包括数据中心的管理、系统平台运维、客户技术和商务支持、合规咨询以及客户BOSS系统。

此外,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由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和Power BI在国内已拥有五大合规保障:

1.设备安全:所有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均由中国公司生产制造;

2.监管合规:拥有运营所必须的增值电信业务牌照,包括IDC、ISP、IRCS、ICP等;还加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信标委,NITS)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加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信安标委,TC260)WG4、WG5、WG6、WG7、SWG-BDS工作组以及数据中心联盟全权理事和可信云工作组;

3.运营合规:云服务仅由被授权运维人员(包括一线及二线支持人员)提供服务,外国公司员工不能访问客户数据;

4.数据安全:所有用户数据及设施均位于中国大陆,没有与他国或中国大陆境外地点通过直连网络连接;

5.资质认证:通过了 Azure 等级保护第三级和Office 365等级保护第三级的定级备案及年度测评、国际标准认证ISO27001、ISO20000和ISO27018 认证,获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可的针对云计算服务服务商的多项可信云服务认证,如下图所示,截至目前,蓝云微软云共完成11项可信云服务认证年度审核:

落地中国,专业化运维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近几年频繁发生的云计算安全事故表明,数据安全是云计算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上云后的企业,往往在安全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短板,因此,云服务商除了帮助企业上云,还需要保障其上云后的基础设施安全,协助企业解决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以及业务安全等问题。

云计算让运维发生根本性变化,云运维服务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运维角度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云环境下,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都已不是单服务器的运维,而是综合了整个风火水电,到网络、机架、电源、云操作系统、虚机、虚拟化、云PaaS层面的所有部分,比如世纪互联蓝云,就相当于把整个数据中心变成巨型服务器,并在这个巨型服务器上进一步部署云操作系统。

BI遵循微软全球统一标准的技术架构和运维规范,率先提供有财务保障的SLA服务承诺。此外,为了充分消除广大用户(特别是政府和企业)所承担关于安全合规方面的风险,保障各机构的分工,实施完整有效的安全防护及合规措施。世纪互联蓝云还从资质认证、法律法规解读及专业团队方面给予客户众多安全性和合规性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产品优势、降低成本并提高IT敏捷性。具体来看:

一、软硬件兼备的运维保障体系:硬件设施运维包括设备主机硬件及环境保养、系统性能日常维护、系统故障检测及排除、数据配置以及设备巡检;软件运维服务包括操作系统及应用部署服务、操作系统平台监控、操作系统升级、补丁服务、代码级排查、版本管理业务流程监控、中间件维护以及数据备份。

二、7x24x365的卓越服务响应:提供99.9%的网络可靠性,与微软全球同步的云平台可用性保障,还有专业团队7x24x365小时的快速响应服务。

世纪互联蓝云运维团队提供7*24*365小时快速响应服务

三、三级客户响应:世纪互联云平台通过客户响应流程服务(Tier0),将客户需求分配成商务支持(Tier1-3)和技术支持(Tier1-3)两类,分别有相应的技术团队进行分级解答,同时,为了能够满足特殊性、临时重大需求,还成立了专门的专家组进行分类回答。

四、全面网络服务管理:提供网络环境监测、网络性能监测、网络实时监控及行为分析,抵御DDOS攻击等网络管理。

五、运营支撑系统: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 公有云平台为了保证多租户公有云服务在中国的成功落地,在微软BOSS系统的标准上定制了符合中国商业客户需求以及使用习惯的BOSS系统,保证网络的快速反应及网络服务的连续稳定运行。整个商务与运营支持系统还使用了高可用数据备份方式,保证在极端环境下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业务的持续性。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与时间发展,中国云服务商开始加力出海,国外云服务商也在想方设法抢占中国市场。但因为中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规的监管,国外云想要在中国落地,并非一件易事,但不容置疑的一点是,像世纪互联蓝云一样,走合规可信之路,做有资质、有技术、有服务的“三有企业”是不会错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ap fico顾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