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校风如何怎么样 校园环境、教学质量和学生生活体验?

最近高考报考刚刚开始想对学弟学妹,以及想要报考河南工大的同学说一些心里话。算是起到一个参考作用吧。我们这个高考分数,能选择的学校十分有限。我既然选择了工大,就没有后悔这一说。如果你家的经济条件还不错,又没有特别的专业要求,建议别来工大。去报考更高层次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也就是高收费专业。毕业证学位证和正常收费的同学一模一样,算是性价比很高了。如果阴差阳错来了工大,就别后悔,别抱怨,谁让咱往志愿表上填了河南工大呢。报志愿这么重要的事肯定是要各方面调查清楚了再做决定啊,别来都来了又这了那了,一天天的事多。说实话,河南工大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以及后勤保障。学风或者学习氛围比同层次的河师大/河农大/河理工要差了不少。但是如果你想学习,那河工大也是可以提供非常优质的学习环境。图书馆条件很好,座位预约系统也比较完善,很少出现占座现象。寝室楼里面也有24小时大自习室,如果分配到F区高层公寓住,那么每层楼都有24小时自习室。等到今年10月F02公寓建好之后,河南工大的住宿条件可以说是河南省最好,应该是没有之一的。唯一不能确定的因素,就是室友的分配,室友合拍了四年受益,室友不合拍了可能大学四年就毁在这了,甚至导致人生轨迹的改变。如果在寝室感觉不太行,请及时止损,换寝室或者出去住,都可以,千万别拖!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抱着不同的人生目标,只要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日常生活里的行为没有太多对错之分,每个人的行为都与他们的目标相适应,计较太多反而让自己不舒服。在这里,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来自与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想法。有的人是拆迁户,每月只需要收租就能过的很好,没什么追求,每天打打游戏追追剧,生活很充实。有的人是官员子弟,不用努力将来也能被安排一个好工作。有的人就是没有太多追求,想着大学放松放松,毕业随便打个零工维持生计就行。大学是一个两极分化非常明显的阶段,四年时间,可以改变人生的轨迹。大一入学,大家的高考分数接近,水平也差不多。四年之后,有人保送顶级名校直接读博,有人走入社会送外卖,干销售,端盘子,有人回去继承了千万家产,有人在父母的支持下做生意赚到了大钱。努力学习考研/考公/考编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请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慎重决定。不要看别人怎么怎么样,那是别人,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不要受别人太多的影响。有人可以一个月1.8w的生活费,同时交四个女朋友,每天花天酒地,你行吗?别人父辈,祖辈,甚至曾祖辈埋头苦干拼命努力,不就是想给自己的后代创造更好一点的生活条件嘛。秦始皇还是奋六世之余烈,你家行吗?所以说最关键的还是一句话“不忘初心”。还有一点很重要,大学不同于高中,大学老师的权力非常大,任何一个老师都可以直接决定你该门功课是否挂科,间接决定你是否能够顺利毕业。老师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老师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除非是那种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100%的科目。)千万千万不要得罪大学老师,不要顶撞老师,按时到课,别乱翘课,千万别挂科!如果有的老师实在是太过分了,那一定要等到你学位证毕业证都拿到手,把寝室都搬完,离校手续也办好之后,再去骂你讨厌的老师,而且别在上课的时候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直接去它办公室骂就行。先就说这么多了,有意咨询者评论区留言。}
现在是2021年的7月,目送着曾经热情的迎接自己入学的学长学姐们一个一个离开学校,奔向更好的前程,心里真的感慨万千,自己成为了准大四生。感谢学校提供给了我们暑假留校备战考研的机会,在家是真的学不进去啊。据我所知很多学校都是不允许返校的。周围的同学们有备战985例如中国农业、华南理工、中国海洋、西农等等的,也有211如江南大学、华农、南农、西农等等,打算留本校的也大有人在,大家都在为了未来努力的冲刺。我们都会有更好的明天的。————————————分割线————————哇 转眼就2020了,因为疫情在家休养生息了好多个月,今年情况比较特殊,高考完的孩子们这几天应该都在报志愿,或许能看到我的帖子,所以我再完善一下。许多人纠结专业问题,想说一下自己当年选择粮院选择食科的原因。因为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也比较娇惯地长大的,从来没住过宿,上了大学,就想选择一个经济发相对达些的城市或是各个省的省会城市。毕竟人往高处走,总想去更好的地方见识更多些。然而,分数条件限制了我,虽然工大是我的第四志愿,但是确实所有学校里综合生活条件里的No.1。首先是因为它在郑州,河南的省会,这些年的发展也算是比较快的,当时报志愿,老师帮我筛选的是河南理工,在河南本地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学校啦,但是地理原因限制,它位于焦作,妈妈有点舍不得我去(没有任何歧视,就是家长想让孩子去更好的城市)。后来就发现了河工大,不仅可以有上床下桌(大一不行,到了大二才可以住),空调暖气都是基本配置,食堂什么的也都特别干净,所以就果断的选了!当时在各种app上调查了一下,都说食品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粮院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是亲儿子(哈哈哈),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呆过重点班,实验班之类的,就想着,自己也要体验一把被重点培养的感觉,就首选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很多人可能会纠结,粮食工程和食品工程选哪个,在这里想提示一下,工大的粮食工程虽然是全国第一,但是有一部分原因是,全国只有大概十所学校开设了这个专业(入学教育的时候辅导员原话)。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全国也是排得上号的,但是肯定比起中农、江南大学、华南理工这些学校还有许多差距。我当年报志愿原本填的是粮食工程,但是我老师让我改成了食品工程,考虑到了就业问题(仅供参考啊,只是我的个人经历)河工大的前身是郑州粮院,工科专业其实更多的是看专业排名,我校比较出名的毋庸置疑就是食品专业,就像前面提到的河理工——它比较出名的是挖煤专业,大家也要好好看自己想学的是什么专业什么类型。粮院带给我们的好处很多,比如,我们的老师有很多都是行业里的大牛,可以接受他们的指导,也提供给我们许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各个类型的比赛啊什么的,(我知道的挑战杯、互联网+、盼盼杯、安琪酵母杯……)都会有很多本科的学生们组队参加。还有一种重要的东西,叫做人脉!!因为我还没毕业,都是听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说的,以后去到哪个食品公司,中粮啊中储粮啊益海嘉里之类的知名企业,都有许多我们的校友在里面,在各个岗位上,所以招聘的时候他们也都很喜欢招工大的学生。食品这专业就业形势确实一般,去网上一搜,全是劝退的,不过讲实话,你们去搜哪个专业,也都这样,做什么都难。点开这个的,多半是在校生或是还没入学,好奇薪资待遇什么的很正常,可这些东西都是因人而异的,假如你真的有能力,薪水啊待遇啊都会水涨船高的。自怨自艾的只是不满足现状又不肯去改变的人。毕业后工资三四千的很多,上万的也不是没有,修行看个人罢了。况且或许你们要考研、你们要转行,这些东西还是未知数。想要毕业立刻领着五位数啊或者更多的,还是别来了————————————分割线————————算是最新版答案了吧!!作为一个小石坝(18级)也开始觉得自己老了,明明去年自己入学时各种招新迎新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现在,自己也开始在筹备开学的迎新工作了。对于学校的印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真的有校友或者即将入校的萌新看到,我希望,你能努力去热爱它,就算讨厌它,也请怀着善意以让它更好而做出客观的批评指正,而不是无用的谩骂。关于学校的整体环境,工大还是很漂亮的,说实话确实不大,一开始去的时候经常迷路,但是熟悉了以后觉得从东门到西门的距离实在是蛮近。春天的时候看到满校园盛开的花,
图书馆后身的湖,操场上放松身心的人们。一直很喜欢在自己心情压抑的时候慢慢地走在学校的小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茂盛的绿植,觉得能忘记好多烦恼。关于学习方面。其实我想说的一句话是:工大人的迷茫,在于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这也是我听到一个很优秀的学长说的一句话,被我擅自改编了。我听到很多人说,他要考研,他要创业,他要做什么什么,可是却从不肯脚踏实地的去读书,去请教,去实践。如果你迷茫的话,先让自己忙起来,去做有意义的事情。(看些书,学学英语,或者弄一些小技能)到了对的时间你会知道该怎么做的。很感谢我的学院——粮油食品学院。我所学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老实说,在我们上高中的时候,经常会幻想自己未来的专业和职业,而食科就是我想破头也想不出来会学的专业。因为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很多人都说粮院是学校的亲儿子,可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没有什么具体的感受。但是课业的压力确实很大,每周基本上没什么空挡,白天都是满满的课,对化学不太感冒却不得不投入学习中,哭唧唧TAT。不过学院的活动是真的很多,对于我们的8号楼真的是实名夸奖!有哪个楼的教室能配备1到2台柜式空调?必须是我们学院的八号楼啊!为了让自己对学科更加热爱,在大一下半年就加入了老师的实验室,(一般人都是最早大二才加的)所以大一下半年,只要是课余时间,基本上我人都在实验室里。院里的学习氛围还是不错的,看你想要的是什么了,你可以有许多和你一起打游戏的同伴,但是当你想好好学习的时候,总是能发现认真努力地学霸在身边。很多同学都想努力考研去更好的211.985。总之感谢它,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不是有点像学院就读感受了鸭)关于生活方面重头戏是宿舍,学校对宿舍的分配套路很神奇,男生的话,有可能可以从大一开始,住四年宽敞的四人间,不过大部分还是要住一年四改六的。女生要住1-2年四改六,我们学院我这届的妹子们比较幸运只住了一年,17级的学姐们住了两年,按照规律,下一届的学妹们应该还是两年。四改六的宿舍,一开始住进去还可以,越往后东西越多,就觉得有点拥挤。但是好在有空调有暖气,在郑州没有空调连睡觉都能被热醒很多次的。。(据说河南别的学校除了郑大和我们基本都没有空调的)而且还有独卫,男生住的EF区因为离浴池远,所以有热水,可以在宿舍洗。其实浴池也还不错,都是单间刷卡。就是走过去走回来要花时间,排队可能也需要时间。不过在我看来各有各的好,EF区虽然可以洗澡,离地铁站也近,但是离我们的一餐二餐三餐都远,旁边的小吃街,个人感觉不好吃也不干净也不便宜。这个后面会介绍的哦。(详细的可以看贴吧里面,比我说的全面很多)然后说的就是食堂了,不是都说吃在工大嘛,所以学校的餐饮做的还是不错的。一餐、二餐、三餐、食来运转、EF区美食一条街,我最喜欢的就是前面三个餐厅,听说第四餐厅也要建了,不知道我能不能赶上。一餐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是学校的门面,还是很气派的。而且一餐非常干净,质量还是有保证的,毕竟学校的王牌是食品。听好多朋友说,二餐三餐里面隐藏的美食更多,后来我也确实常去探索解锁各种小吃。食来运转和小吃街不常去,一是因为远,二是因为感觉没有前面三个餐厅卫生。不过既然是学校里面的食堂,肯定还是比外面要强还有要强调的一点,河南工业大学又叫做河南有空调大学,就是因为到处都有空调,在一整周最高温度都能到39度的郑州,空调真的是不可少的!!关于课外活动学校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社团,大一的时候,我也陆陆续续参加了很多活动。不要说学校不给你机会,只能说是你没有抓住它们。我参加过演讲与辩论协会的演讲比赛,确实很锻炼自己,觉得自己对演讲挺有兴趣的。还参加过院里青协(算是粮院第一大社团了吧)不少志愿者活动。学校一年一度的盛事——校运会,提到它,作为粮院人,我很自豪,蝉联了十二年的冠军,学院要求,全员参与,上学期十月到十一月训练20天左右,下学期三月初到四月底依然是训练,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的挺苦的,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六点十分就到操场来时跑步,不停的跑(我选的项目是长跑)但是当时真的是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每次跑完步休息的时候是真的很快乐。很感谢那段时光。算是挑战自己做出的一个决定吧。在这里也想小小的打一个广告。粮油食品学院的挤压膨化俱乐部,是全校唯一一个科研性质的社团,在这里,我们只谈美食,平时的小活动就是聚在一起做美食,大一的时候做过辣条,米粉,肉丸子,月饼。我们的社团很团结友爱,气氛也非常的欢快,名副其实的吃货聚集地。(嘻嘻由于换届我已经变成看看学姐了,就把联系方式删掉了)我对一位同学的话印象非常清晰,你来到工大,一定会有自己的组织,不管是加入了学生会或是某些社团又或者是艺术团等等,你会遇到那群和你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所以请不要迷茫。等我有空再上图吧,就先更到这,如果真的有人看到并提问,我会再更的。}
2022年4月8日 | 人在上海,疫情封控在家写这篇回答的时候刚刚大一,对大学生活,对未来,对人生,充满了热情和幻想。转眼间已经过去七年了,工大是我的起点,也承载我最最怀念的一段时光,在这里想记录下毕业后的故事,也希望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参考。大学四年,其中有一半的时间我在准备出国,毕业后去了英国,念了一所不好不坏的大学,2020年11月顺利毕业,落脚上海,进了一家不好不坏的公司,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短短一年半的时间,我经历了就业、跳槽、结婚、疫情。生活仿佛一帆风顺,顺理成章,但是心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焦虑。试用期的时候担心自己没办法转正,过了试用期厌烦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找工作期间焦虑没有公司联系自己,拿到offer后担心自己被鸽,入职后又开始一轮新的循环,再也没有大学时候的心安理得和优游自在。当然,凭借自己的努力立足在社会,得到他人的认可,拿着一份还算不错的收入,我也获得一些成就感。落户安家立业,上海这座城市也带给了我或多或少的归属感。拥有自己的爱人和自己的小猫咪,也带给了我不同于学生时代的小确幸。深夜乱语,不知所云,希望看到这篇回答的小朋友可以珍惜自己的校园生活,享受当下,不被一些不值得的事所困扰,比如感情啦,同学关系啦(毕业工作后会发现,这些都没有什么好苦恼的),好好享受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吧。以下是原回答工大15级的小学妹一名,在从市里回工大的公交车上,无聊至极,坐车晕的天翻地覆,献上自己的第一条回答T.T来工大三个月,过的相当舒服是不用说,新闻专业,外卖行业十分发达,没课的时候不想出宿舍。很自由也有很棒的老师,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工大的人,无论学长学姐,同学,卖水果的叔叔阿姨,还是食堂学校工作人员都很亲切啊。这学校不是很棒的学校,如果我能有更好的选择我也不会来这。但是,我想说的是,可能它不是那么好,但是绝对对得起我高考的分数和我甚至有点浑浑噩噩的高中。在学校里我很快乐,最开始来报道的时候我以为学校很大,后来对教学楼和道路熟了以后发现其实有点小的,但是我以为它很大的时候并没有很爱它,当它在我心里慢慢变小,我对它越来越熟悉,每一栋楼和店铺都成了我生活里的一部分,我不能再听到别人说它不好。可能对于我来说无论在哪个学校上学体验都是一样的,就是接受它,然后快乐的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工业大学校风如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