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个问题:,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好吗精英艺术专修学 院校风怎么样?


  内容提要:自上世纪末,国内学界对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化,但较多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缺乏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历史的梳理与研究。本文大体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从大众媒介意识的初步培养正式开始发展形式及民国时期学界关于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等方面,对我国1949年以前的媒介素养教育萌芽进行初步的考察,以此来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本土化道路。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萌芽
  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产生于西方,因此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西方,呈现出一定的西方中心论的倾向。其实若就向公众进行大众传媒知识教育这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而论,从1815年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诞生起,中国便有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因子。自此以后,媒介素养教育的因素不断增长。
  1949年以前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萌芽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和方面:
  一、大众媒介意识的初步培养--以近代中文报纸为起点
  中国近代报业起始于1815年第一个中文近代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伴随着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我国报纸素养教育也拉开了序幕。在中文报纸产生初期,中国普通民众文化总体水平偏低,大多不知报纸为何物,于是当时的报纸承担了对民众普及报纸是什么及人们能利用报纸做什么这类知识的任务,主要目的是让民众接受报刊。随着报业实践的推进,论述报纸性质、功能?作用及报纸的采写编常识与新闻知识的文章日渐增多。另外,清末还出现了读报、讲报活动,为民众认识报纸提供了帮助。
  (一)、介绍报纸性质
  报刊产生初期,各大报刊都将报纸作为新生事物向受众介绍它的基本属性。
  如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1834年1月刊载了《新闻纸略论》一文。这是中文报刊上第一篇介绍西方报纸的专文,它论述了报纸的起源、性质及新闻自由等报纸的基本问题,是对民众报纸素养的一次显著的启蒙。
  1872年4月30日在《申报》第一号刊登的《本馆告白》中记述当今时事,文则质而不俚,事则简而能详,上而学士大夫,下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纸之善矣[1]介绍了报纸简明、通俗易懂并与日常生活接近之性质。
  同日《申报》的《〈申江新报〉缘起》中盖古书之事,昔日之事;而新报之事,今日之事也[2],指出了书报之区别。
  (二)、介绍报纸的功能与作用
  1815年8月5日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一文点明了报纸的教化作用:浅识者可以明白,愚者可以得成智,恶者可以改就善,善者可以进诸德……[3]。
  1878年《循环日报》发表了王韬的《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指出了办报对民众的三大益处:知地方机宜知讼狱之曲直辅教化之不及[4],提出报纸具有信息传播及辅助教育的作用。在1896年8月9日《时务报》第1册中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梁启超指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一谓也[5],点明了报纸的去塞求通、耳目喉舌作用……类似的介绍在近代报纸最初的发展时期较为普遍,对国民建立起基本的大众媒介概念奠定了基础。
  (三)、介绍报纸采写编知识
  随着报业的兴起,报纸上开始发表探讨报刊采写和编辑经验的文章,以交流办报经验及提高办报人及报纸撰稿人的采编专业素质,吸引更多的人来读报、写稿。这是早期报纸素养教育的一种显著形式。
  如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就从微观的角度,指出书所讲道理,要如彩云一般,方使众位亦悦读也、察世俗之每篇必不可长也,必不可难明白,讲述报章写作技巧。
  早期对报纸采写编知识的介绍往往从介绍西方报纸开始并与之相交融,如王韬的《论日报渐行于东土》、郑观应的《日报》、陈炽的《报馆》等。在借鉴西方报界经验先例的基础上,国人开始提出自己的采写编的思想。
  如1872年4月30日在《申报》第一号刊登的《本馆告白》中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提出了新闻采集要求的猎奇性。
  1896年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写道:报之例当如何?……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6],对报纸体例予以了初步介绍。
  这段时期,通过发表论说、发刊词、报序、章程、刊例等各种方式,报纸向公众传达了越来越明晰、系统的采写编知识,提高了公众参与报纸工作的能力。
  现代报业时期,报纸自身开辟园地,对读者、公众进行采写编知识的教育就更加系统化、专业化了,并从报学知识转向全面的新闻知识的探讨。如《晨报》第6、7版特辟新闻纸问题号专版、《大美晚报》每周五设《记者座谈》、《解放日报》设《编辑室》,涉及新闻理论、新闻教育、报业管理与运作,成为读者与编者交流并获取新闻知识的重要平台。
  (四)、对报纸负面作用的批判
  近代报人不仅极力推崇报纸对国家强盛和民众素养提升的积极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部分报人已经逐渐意识到报纸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并发文以警醒读者,使其培养对报纸正确的辨识能力。1898年8月31日,上海《汇报》发表《论报章之弊》,指出当时报刊宣传的六大弊病:谤上、惑众、好异、导谣、失实、自欺。
  1902年6月22日,《大公报》第6号发表论说《原报》,其中的记载琐故,采访异闻,非齐东之野言,即秘辛之杂事,闭门而造,信口以谈,藏否人物,颠倒是非[7],指出当时报界存在追求奇闻逸事、记者不重视采访而信笔捏造新闻的状况。
  1903年9月17日,天津《大公报》发表社论《说新闻纸之职分》,对报纸为了招徕读者刊登毒蛇为大王之类的荒诞、迷信报道进行了严厉批判,以提高民众对这类报道的鉴别力。
  1904年3月2日,《大公报》发表社论《论今日中国之三大怪相》,对报馆的所谓怪相进行了揭露和批评。
  (五)、清末的读报、讲报活动
  清末,我国出现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官吏和士绅阶层为主体、城乡百姓为对象的读报、讲报活动。仅1901年至1911年间见诸记载的阅报、讲报所(处)就有220余家,可见当时民间的读报、讲报活动的兴盛。而且清末的阅报讲报活动具有较为规范的组织形式,多有固定的场所,并分为陈列各类报刊供阅读并备茶水座位,不取分文的阅报所(社、处)和配备专职或兼职讲解人员,以朝佣夕趁、不通文墨者为对象,侧重讲解报章的讲报处(所)[8],阅报所(社、处)扩大了报纸传播的范围,使更多的人能接触到报纸,讲报处(所)的日常活动为一般市民国民素养及报纸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这些读报、讲报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济南在四关四隅分设阅报处八所后,因阅报者日多又添设三处[9],即为其中一例。
  清末的读报、讲报活动,第一次将大众媒介和普通百姓密切联系在了一起,使报纸成为民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方法,并使这一点为民众所认同,从而大大加深了报纸在广大民众中的影响。这种形式在以后的历史时期演变为阅报栏、读报小组等,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媒介素养教育作用。
  二、电影素养教育简况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媒介引入中国,是在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随后,一些电影工作者,通过报刊进行电影评介和工作经验的交流,都对公众具有电影素养教育的作用。
  1897年在《游戏报》第74号上刊登了《观美国影戏记》(作者不详),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篇电影评论文字。1897年,上海天华茶园放映影片时,曾在1897年7月27日的《申报》刊登广告,其中就对电影做出如下描述:此戏纯用机器运动,灵活如生,且戏目繁多,使观者如入山阴道上,有应接不暇之势[10],再如1895年5月2日上海《趣报》发表了观众一篇介绍西洋影戏的文章,堂上烛灭,方演台戏。第一出为......以上各出,人物活动,惟妙惟肖,属目者皆以为此中有人,呼之欲出也。[11]从这些描述可见国人最初对电影的模糊认识。当时,电影在国内外正由萌芽而向幼稚转变,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那时的报纸大多只局限于影片的预告及广告、新影院及电影公司、影星介绍,并未深入到电影艺术及技术等专门知识,并无专门的报纸版面或大众电影刊物刊载电影知识。
  1919年五四后,电影逐渐脱离戏剧的叙述与表现方式,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质,电影素养教育开始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上海的《新闻报》创设《电影周刊》一栏,专门介绍电影知识;1920年,《申报》开始刊载电影的评介文章,涉及当时电影界现状、影戏事业经营、电影学校、电影与通俗教育的关系、电影研究会、影片史,其文字以浅白、通俗见长,让读者在阅读报纸的过程中增加了电影学理知识。
  整个民国时期,为了吸引电影公司在其版面刊载广告,许多报纸开辟出一定版面来介绍影剧知识?刊登影剧评介,如《申报》的《电影专刊》、《时报》的《电影副刊》、《晨报》的《每日电影》、《中华日报》的《银座》、《新闻报》的《艺月》与《艺海》、《国民公报》的《戏剧与电影》、《民报》的《影谭》等,都能见到与电影相关的诸多文章,对国民认识电影、以批判的眼光鉴赏电影具有引导作用。
  由于电影工作离一般观众距离较远,受众的电影素养普遍不高,所以影剧评介仍是注重于电影一些基础知识的普及。以《民报》的副刊《影谭》为例,《影谭》开辟了《电影时评》、《映画列车》、《银色随笔》、《银色杂写》、《银坛小醮》、《谈影集》和《电影文章医院》专栏,既有长篇连载的电影戏剧论文,又有短小精悍的电影时评、杂感等与观众较接近的文章,成为国人探讨电影的园地。《影谭》不仅推介国内的电影,还开辟了《苏联电影导演专栏》,介绍苏联的电影事业、电影技术与艺术理论及电影作品,并对当时中国引入的苏联电影以集体执笔的方式,发表影评进行推介,让国人能逐渐具备对国外电影的鉴赏和评判能力。
  在二十世纪初还产生了一系列关于电影的期刊,如1921年在北京的我国最早的电影刊物《电影周刊》与《大众影讯》、《上海影坛》、《影戏杂志》等关于电影的大众杂志。这些早期的电影报刊,通过介绍一些电影欣赏及论述电影与戏剧差异的知识,培养了观众对电影的审美趣味,丰富了电影知识。
  除通俗化影剧刊物外,此外还有一些杂志专门致力于电影电化知识的推广,如:1936年12月5日创刊的《电化教育》,发表了大量探讨如何通过电影对国民进行教育并提高文化素养的文章,表明了国人对于电影素养教育的初步设想。如《教育电影化与电影教育化》、《电影教学的导论》等。该刊还刊出了关于电化教育研究及电教技术的文章,极其全面地介绍了电影教育理论及实践知识。部分影人为了满足大众对电影业的好奇与兴趣,开展了以电影剧本的写作和操作实务知识的普及为目的的社会化电影函授教育。1924年,明星电影公司的创办者之一周剑云和该公司的摄影主任汪煦昌等人开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并以根据从业实践经验编写的《影戏概论》、《导演学》、《编剧学》作为该校授课教材。学校对普通的电影知识、场面调度知识及专业电影知识都做了细致的讲授。
  三、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设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正式开始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设立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面向所有喜好新闻学的人士,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每周开展听课、练习、研究、议事等活动,内容涉及采访、编辑、排版、印刷等报纸工作及新闻选题、新闻通讯法、新闻组织等新闻学理论。由于新闻学研究会的大众参与性,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正式开始。
  此后,国内高校陆续成立了新闻学会或研究会,传播新闻知识。如中央政治政治学校新闻学研究会、四川大学新闻学会、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社等。这些学会经常举行会,邀请国内外新闻界人士,探讨新闻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向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在校师生、校友等进行初步的新闻教育。
  民国时期还产生了众多的新闻群众团体,如报界协会、报界公会等,这些新闻群众团体经常举行新闻讲座、座谈会、讲演、报告等,共同研究和探讨各种新闻学话题。如1927年,成都新闻记者协会开办了新闻记者暑期讲习班。1936年,成都市民众教育馆及青年会主办的业余学校都开设了新闻班,由报界著名人士授课。1942年1月,中国新闻学会筹办了学术讲演,邀请中外新闻界专家、学者演讲。1944年5月,三民主义青年团四川支团直属一分团在少城公园民教馆设立青年新闻班,传播新闻知识。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会刊--《新闻周刊》于1919年4月20日出版,成为我国最早传播新闻学知识的重要期刊。此后,《新闻学刊》、《报学月刊》、《新闻学季刊》、《新闻学周刊》、《集纳批判》、《北京平民大学新闻学系季刊》、《报学季刊》、《报人世界》等新闻刊物纷纷创刊。这时的专业期刊主要致力于新闻知识的普及与业界人士的相互交流,如:民国十八年三月初版的《报学月刊》在序言中谈及本刊任务为:首析新闻之本质,次述新闻纸与人生之关系,末论我国新闻事业不振之原因[12]。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研究会主编的《新闻学季刊》在创刊词中写道:如何使新闻事业之本质数量增加,如何解决此时此地新闻界所遇之特殊困难,……待报界之共同讨论共同研究,而新闻之定期刊物尚矣[13]。这个时期新闻专业期刊读者面已较广,新闻学教育已经开始社会化。如上海新闻记者社创办的《新闻记者》每期都刊登读者来信,且对所提问题均做解答。如在第一卷第二号上,有一封署名为一非的读者来信,他自称是新闻事业外圈的人写信询问:用什么方法采访新闻和写稿,可以避免乡豪保长们的恶感?编辑人员回复道:把公正两个字去对付他们,依着真理凭着舆论不抹杀事实,这是最重要的态度[14],这就在无形中向广大受众传输了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等原则。一些非新闻类文艺刊物如《前途》、《青年界》、《读书月刊》都特设新闻研究专栏。有的刊物虽未设新闻专栏,却也经常发表新闻学论文,如《东方杂志》、《国闻周报》、《文化建设》就属此类。
  随着民众对媒体和新闻兴趣的高涨,各种社会化的新闻教育方式如函授、夜大、自修、训练班、进修班及在职新闻干部培训等逐渐发展起来。
  如1925年上海新闻大学设立了新闻函授部,报名者达700多人。同年,上海新闻文化界开办上海新闻专修函授学校,学制为6个月,第一期招收学员就达200人。1929年9月,重庆新闻学研究所开始招收学员,学制3个月。1930年,成都的黎明社、中华通讯社联合组织新闻函授社。1932年6月,上海新世纪也设立了新闻函授科,分为本科、选科及研究3类。1933年1月,申报新闻函授学校建立,对爱好新闻学的人士进行培训。1939年,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与中央宣传部合作筹办新闻专修班,招收学生100名。1946年9月,四川大学夜校新闻专修科招考学生44名,学制3年。孙伏园讲授了《新闻与文学》、《报刊各种文体研究》等。1946年9月和1948年10月,中国新闻学院开办函授班和函授学院,学制均为半年,共招收国内、海外学生共130人。各类新闻团体、院校提供的社会化新闻教育,为希望获得新闻专业训练的青年提供了必要的新闻知识与经验。
  据统计,1920年-1949年全国新闻教育机构总计60余所,其中10余所为社会化新闻教育机构,如湖南自修大学新闻学科(1921年)、新闻大学函授科(1931年)、申报新闻函授学校(1933年)、中华新闻补习学校(1937年)、战时新闻工作讲习班(1938年)、新华社新闻训练班等[15]。这些社会化新闻教育为国民认识、理解传媒,提高媒介素养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广播素养教育的发展
  1923年,上海大来公司私设广播电台,成为我国广播之始。为了使广播事业得到发展,它利用《大陆报》刊登了大量介绍广播的文章,人们逐渐认识并认同广播,然后接受通过广播获取信息的方式。《大陆报》有关广播知识的文章,是我国广播素养教育的开端。此后报纸上不断有介绍广播的文章出现,如1925年10月10日,《申报》刊出《无线电之有利于中国》一文,精确地说明了无线电广播的作用。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非常发达。在1929年8月5日新公布的电信条例中,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交通部或其委托机关之核准,得由地方政府公私团体或个人设置为条件,允许开办民营广播。于是民营广播蓬勃发展,至1937年,全国百瓦以上的广播电台已达到51座。广播事业的勃兴,带来了广播素养教育的普及。
  与此同时,一批有关广播事业的专业期刊也随之产生,对受众进行辅助性教育。如1934年9月,由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编印的刊物《广播周报》问世,既传播了无线电广播知识,同时又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素养。由交通部成都广播电台编辑的《广播月刊》等也对民众认识广播发挥了作用。
  有关广播教育的期刊也应运而生。1936年11月创刊的《播音教育周刊》开设民众教育栏与中等教育栏,传播国内外播音知识和国内播音教育法令。1942年,由金陵大学理学院出版的《电影与播音》杂志,特设无线电信箱一栏,以回答读者关于广播与无线电技术的种种疑问,并刊载各省电教通讯、具体的实施播音及电化教育的构想和意见、播音的技术及施教方法、各省及国外电化教育实施的状况等知识。在该刊第一卷第六期的《实施播音教育小意见》一文中,作者特别谈到我国的广大农民目不识丁的占多数。一个中心学校应该有一只强有力放大的收音机,每天在播音的时间,公开的让农民尽兴的听,并从旁加以指导。[16]强调播音教育也要顾及农村地区。这些刊物都为民众传播了一定的广播知识,使他们的广播素养得以提高。
  民国时期,报纸中也出现一些文章,指出广播的负面作用,这也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如1935年7月1日《申报》发表署名为都君的时评指出:一般电台经营者受金钱的诱惑,使本来应做传布消息功用的广播电台,成为了商家的宣传工具。同时,该文章对播音的内容也进行了批判,批评当时私营电台播出的娱乐节目为了迎合大众,大都偏于低级趣味,殊乏涵义可寻,至于鄙俚油滑之对白,回肠荡气之歌唱,足以诱发青年颓废之观念。1936年3月17日《立报》发表署名为了了君的短评,他对北平的广播以旧戏为主、商业广告为辅的内容大为不满,指出这是把一种很好的工具用错了地方。这些文章的作者,对广播采取了批判的态度,一方面体现出在媒介素养教育的长期潜移默化之下,民众对媒介的认识已经日趋成熟;另一方面也更加启发了民众对传媒的逆向思考,培养了民众对媒介的思辨意识和批判接收媒介提供的信息的能力。
  五、通讯员培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方式
  通讯员培训是新闻教育社会化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提高大众媒介素养的办法之一。
  《申报》1872年创刊后不久,就在杭州设置了第一个外埠通讯员,并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通讯员系统。中国早期的全国性大报、通讯社和财力充足的报社都较为重视通讯员队伍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建立健全通讯报道网并注重发挥广大通讯员的作用。1921年7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机关报《工人周刊》,在编委会下附设北京劳动通讯社,在各地招聘通讯员。192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三次中央扩大执委会上,就将建立工农通讯员的工作列入全党任务。在1929年6月党的六届二中全会决议上,又要求地方党组织将建立和训练通讯员作为日常任务来完成。1942年,为了贯彻中央全党办报方针,各地纷纷建立通讯员制度,扩大了新闻工作者的培养范围,通讯员培训进入一个繁荣时期。
  1949年前的通讯员培训大致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通过报刊针对通讯员的写稿及投稿问题给予实际的指导
  1931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中色华》报创刊。创刊后不久,就在党、政府和群众团体中,组织了400多名通讯员。《红色中华》报从第五十六期起,设立《写给通讯员》与《通讯生活》专栏,对通讯员进行业务辅导。
  1942年10月28日,延安《解放日报》通讯采访部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联合创办了《新闻通讯》专刊,作为联系和培训通讯员的方式。该刊在复刊词中明确指出了该刊的任务:交流探访写作经验及通讯组织的领导经验,解决通讯、探访、写作中的困难,研究各种有关问题,以达到提高通讯员、提高稿件质量、把人民的新闻事业--报纸、广播工作做的更好[17]。
  《新闻记者》刊物也不定期发表研究各类通讯及通讯员的系列文章,以培养通讯员经验与才能的实际技巧。《上海报》报社则以专刊形式印发《采访须知》读物分发给各地通讯员。这些新闻(通讯)刊物、专栏中的文章都给通讯员写作与投稿给予了实际的指导。
  2、开办新闻函授或训练班,培养通讯员队伍
  1933年1月《申报》附设新闻函授学校,以通信方式,对该报各地的通讯员进行业务指导。1941年,由青记太岳办事处同青记战地服务队同志共同组织成立太岳山区新闻工作训练班,采用各个单元启发的讲授方式,开展了采访与写作、读报常识、编辑术、发行术、印刷术等学科的辅导。同时,教务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领导学员举办了《群众报》、《民声报》(油印报纸)及《文化前线》、《文化战士》(墙报),使学员不仅具备各新闻部门知识,并能够展开实际工作。为了适应战时需要,提高通讯员写作及发稿效率,浙江省战时教育文化事业委员会及东南日报社等联合筹备了战时通讯人员训练班,开设了新闻事业发展史、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参考资料收集法等与通讯报道直接相关的课程。
  3、设立通讯部或特派新闻记者对通讯员实践工作进行指导。
  《红色中华》报社设立了通讯部,从写作方法到具体修改稿件,对通讯员进行培训教育;《上海报》报社派专门的特派员到上海各区,指导通讯员的采写技巧;《解放日报》在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常派特派记者,除报道外,还兼任培训通讯员的工作;新华社设立通讯处并向陕甘宁各专区派驻特派记者,对通讯员进行业务辅导。
  根据实际情况,各报社(通讯社)通常综合利用三种方式,使非专业的通讯员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也因之得到了提升。
  六、共产党党报素养教育的发端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党报(以下简称党报)所进行的党报素养教育主要是指导包括广大党员在内的受众理解无产阶级新闻观与业务要求以及了解党与党报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利用党报宣传鼓动组织广大民众参加革命运动。
  如1921年7月7日《劳动周刊》发刊词中谈到我们的周刊不是营业的性质,是专门本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宗旨为劳动者说话,我们希望中国的工人们都拿材料给这个惟一的言论机关[18],强调了无产阶级党报的阶级性。
  1922年《向导》在《敬告本报读者》中指出:《向导》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机关报。共产党--穷党--与著述机关绝对不同,因为他由出版物得来的代价仍然用在宣传事业上[19],鲜明地将共产党的党报与其他出版物区别开。
  1932年3月《红旗周报》发表《谈谈工厂小报和群众报纸》一文,主张报纸的新闻完全用白话来写,社论和论文应该选用具体的事实对党的政策和行动口号作通俗的解释,应该通过革命的大众文艺?演义式小说?短篇记事以及唱本?小调等)来宣传,强调了党报贴近群众的通俗性。
  1942年5月的整风运动中,《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宣布党八股的死刑》,分析党八股的特征和危害性,论述反对党八股的意义和方法。同时,该报还发表社论《展开宣传战线上的新阵容》,指出整个宣传工作应按毛泽东提出的整顿三风的精神进行改造。这些都是整风时的新闻业务知识新探索。
  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的社论《致读者》详细阐述了党报的概念,并提出要使党报成为党手中最锐利和最有力的武器,必须:第一,贯彻着坚强的党性。第二,密切地与群众联系。第三,洋溢着战斗性[20]。
  1943年3月20日延安《解放日报》社论《党与党报》提出党必须动员全党来参加报纸的工作及党报是党的喉舌等观点,并进一步阐明了党与党报的关系。1943年6月10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政治与技术--党报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认为党报应做到政治第一,技术第二[21]。
  1943年9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提出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22]的新闻定义。
  1945年3月23日,延安《解放日报》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一文,具体论述了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1945年12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从五个W说起》,专门讲述新闻的五要素,指出新闻必须有五个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情,Why-为什么),犹之乎人的头脸必须有耳、目、口、鼻一样。缺少了一样,就不成样子。
  1946年5月23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电讯要简练》一文,指出电讯在新闻中是最精干的形式,它以最简洁的文字和最高度的速率来报道最重要的新闻,并简要介绍了电讯的写法。
  胡乔木在1946年9月1日发表于延安的《解放日报》的《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中提出:我们做革命工作而又能识字作文的人都应该学会写新闻因为新闻是今天最主要、最有效的宣传形式,可以说,不学会使用这种形式,他就不要说什么宣传--而宣传,当然是我们大家都有的责任[23],阐释了新闻写作的普及对于无产阶级新闻宣传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这篇文章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党办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充分重视全员参与报纸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有着十分悠久的党报素养教育传统。
  七、民国时期学界关于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
  基于对民众媒介素养状况的判断,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对提升社会的媒介素养的意义与方法展开了初步的研究。
  民国时期,我国民众的文化素养总体偏低,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很小,鲍振青在《余之中国新闻事业观》一文中有如此描述:教育未普及,识字者人数有限,国人阅报能力未充,新闻纸只为一般识字界之读物。[24]此外,还有更为细分的论述。如孙如陵在《复兴农村与发展报业》一文中提到:目前合全国精英所经营出来的报纸,只为少数知识分子所享,而于大多数的农工同胞是无与的。他更一针见血地指出:谁都知道:阻碍报纸向农村发展的,就是文盲太多。报纸读者应有起码的知识水平,报纸对于目不识丁的人,只有包花生,糊窗壁之用,没有其他好处。[25]其实他们所提的读报能力就是一种基本的媒介素养。
  除了能认识到民众文化素养的普遍缺失外,有学者还从社会舆论建立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到媒介素养缺失的弊端。潘君健在《报纸评论和社会舆论》一文中写到:过去由于人民的知识浅薄,对于少数人或报纸评论所提出的意见,往往没有认识和判断是非厉害的能力,所以到后来不是盲从人家的意见,就是随便反对人家的意见,这样,健全的舆论当然是无从成立。[26]
  也许正是因为较为清醒地认识到了民众媒介素养的总体状况,感觉到了部分民众意识的开化与萌芽,学界也出现了不少具有媒介素养教育启蒙特征的探讨。
  1906年2月5日,《申报》第二版发表《论阅报者今昔程度之比较》,文中谈到报馆之发达与否,必视新闻纸销数之多寡以为断;而新闻纸销数之多寡,必视国民程度之高下与报馆能力之大小以为衡。[27]指出报馆进步的程度与国民进步的程度是互为因果并相互促进的。文章还指出报纸的普及使政府更加开明,社会各阶层对报纸逐渐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读报风气渐长,国民的文化素养也因此而得以大大提高。
  在《上海记者》的《论新闻教育》一文中有这样的文字:阅读报纸、讲述故事、练习写作新闻稿,编辑小读物,这些都是社会教育的关于新闻教育方面的事业。有许多人便是这样在社会教育里面学习到了新闻学的知识。并且更进一步,有许多书店店员、报馆印刷工友,他们由于接近新闻纸制作机构的缘故,也有因此便充当新闻记者的。这便是社会教育里的新闻教育,这种新闻教育在有形无形中养成了不少的新闻人才,普遍地提高了一般社会人士的新闻学知识。[28]此番话鲜明地提出了作者所认同的一种媒介素养教育方式或渠道。
  有学者还提出了更为细化的教育方案,惜莹在《新闻教育问题》一文中针对报纸及其读者有这样的论述:……读报运动的目的,首先的自然是企图读报人数的增加,而最重要的还是养成看报人有鉴别报纸好坏的能力。因为看报人有了鉴别报纸好坏的能力以后,报纸的销路当然要和报纸改进与否而成正比例。报纸要求销路增加,一定要设法改进他的阵容和实质,而需要对于新闻学识素有研究和经验的人才来参加工作。新闻教育机关为应报业的需要,自然要改进他的办学方针。新闻教育更加发达,看报人的程度也跟着提高。于是新闻教育和新闻事业在连环的体系上同向前进了。[29]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归宿或最终目的实际上是读者、报纸、新闻教育者的共赢,这也点出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因和价值。
  可见,虽然在民国时期的诸多媒介刊物中并没有出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字眼,但已出现了一些具有其启蒙特征的言论,许多学者具备了较为朴素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这是难能可贵的。
  注释:[1] 申报馆:《本馆告白》,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申报》第一号[2]申报馆:《〈申江新报〉缘起》,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申报》第一号[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嘉庆二十年七月初一日(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期,[4]王韬:《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光绪四年(1878年2月19日)《循环日报》[5]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时务报》第1册,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一(1896年8月9日)[6]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时务报》第一册,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一(1896年8月9日)[7]论说《原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6月22日)《大公报》第六号[8]李斯颐:《清季末叶的阅报讲报活动》,《文史知识》2002年第七期[9]李斯颐:《清季末叶的阅报讲报活动》,《文史知识》2002年第七期[10]申报馆: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7月27日)《申报》广告[11]《徐园记游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5月2日)上海《趣报》[12]《〈报学月刊〉创刊词》,《报学月刊》创刊号,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初版[13]《〈新闻学季刊〉创刊词》,《新闻学季刊》创刊号,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出版[14]见《新闻记者》第一卷第二号,中华民国廿六年七月五日[15]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16]赵振同:《实施播音教育小意见》,见民国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电影与播音》第一卷第六期[17]《新闻通讯》第一期,新华社太岳分编社,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六月十日出版[18]《劳动周刊》发刊词,民国十年七月七日[19]见《向导》第十五期,中华民国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20]社论《致读者》,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延安《解放日报》[21]社论《政治与技术--党报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六月十日延安《解放日报》[22]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延安《解放日报》,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九月一日[23]胡乔木:《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延安《解放日报》,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九月一日[24]鲍振青:《余之中国新闻事业观》,《新闻学刊》第一卷第四期,中华民国十六年出版,[25]孙如陵:《复兴农村与发展报业》,《报学杂志》第一卷第五期,南京中央日报社,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月一日出版[26]潘君健:《报纸评论和社会舆论》,《报学评论》创刊号,申时电讯社,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出版[27]《论阅报者今昔程度之比较》,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5日)《申报》第二版[28] 瞿学文:《论新闻教育》,《上海记者》第五期,上海记者会社,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一月一日出版[29] 惜莹:《新闻教育问题》,《报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 申时电讯社,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出版
  作者:蔡尚伟李朗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推荐度: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场围绕家书兴替的讨论就此展开。学生甲认为家书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当然不用写信……说到底,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传统争论的问题。  其实,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其中,洛中最显京都街道棋盘式的布局,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两层楼木层,充满古香古色的古都风味。在京都市区,6公尺以上的建筑甚至都被为破坏景观,极易引起市民反对,所以没有高层建筑,也没有高架桥。走在京都的街道,你还会真正领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训。你会看到很多的手工纺织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满传统味道表演。  同样,你也能在这里领略到现代气息。京都最新的车站,你能感受到21世纪的“高速”,它结合了五大特点:交通,停车场,文化,饭店,百货公司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各类设施,尤其是车站内高11层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货公司商场及科技游乐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筑。站在这个多元化车站的顶楼眺望,看到高台寺周边的庭院,低矮的两层楼木屋,你才会真正惊诧于京都的魅力,绝不是精彩绝伦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又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河上图》;上海馆中由声光电影演绎的多媒体影片《永远的新天地》;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的展点。  京都的灿烂和世博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矛盾,我们既不能以传统文化消亡的代价来推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不能无视现代科技的发展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唯有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两翼齐飞,整个人类的发展才能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2  当时间的沙漏漏出最后一粒沙子时,黄金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珠经过最后的时刻,珍珠的颜色会是那么耀眼。当养分在体内积累六年,毛竹的生命力才会如此旺盛。  正是因为历史的洗礼,华夏之女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才在漫长的历史中诞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素材中提到的歌手的经历,是因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在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七夕节的人却越来越少。对于祖先留下的很多传统节日,我们很多人几乎都是落后的。这不是一种对外物的崇拜吗?这是我们一直在说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人在给我们做榜样。他们可以坚持自己的'信仰,鼓励人们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著名学者马寅初吗?他积极倡导我们青少年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世界在多元化,但我们的传统中化文化不能丢!所以,我们有没有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否会被其他文化所取代?答案取决于我们的行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和传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回忆往事,如果不是司马迁的苦心经营,怎么会有《史记》警察的传人,如果不是李时珍的涉山涉水,怎么会有《本草纲目》的福报。要不是曹雪芹的五易稿,怎么会有《石头记》的悲哀和眼泪?看看过去和现在,谁苦心研究了十几年,终于让两位明星成为?谁奋斗了十八年,最后获得金牌?是钱学森!是申雪和赵宏博。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性,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不倦性。正是因为继承和传播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他们才能如此坚定和执着。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我们像一根小火柴,却依然可以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我们像一片绿叶,却可以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我们坐船,但还是能惊扰一片大海。  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的支撑,是我们成功的基石。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3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4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近年来,我们有幸接受了越来越多的感恩教育,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和谐,就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人定胜天”。我们把天地比作父母,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与人类和谐相处的一切。怀着这份感激,我们会赞美天地,赞美万物,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长期生存的金钥匙。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声明: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向2000多年前的中国孔学习智慧;20世纪70年代,伟大的英国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过: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问题,只需要孔孟学说。世界上这些顶尖人物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文化,是定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道路,我们要以中华文化的精神去欣赏我们的'祖先,重视我们的地球和家园。  念及善良,无非是父母的善良。《大爱无国界》、《大道至简》、《大恩不谢》;孝顺是认识真理、践行感恩的必由之路。如果一个人不能孝顺父母,很难相信他能对别人真诚。没有真诚就没有信用。子曰:“乐在《诗》,立于礼,乐在其中。”就是告诉人们从真诚出发,在社会上自立,做到和谐,践行人性为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孝道需要一个完整的观念,知道孝道就是知道感恩,把完整的观念融入生活,言行举止就是孝道。我们开始孝顺父母,然后传播开来。我们对我们的兄弟姐妹和我们所有的亲人也有这样的爱;对老师和同学,对领导同事,对大众,无论走到哪里都用这种爱对待所有的人。宇宙万物与我合一。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孝顺是感恩,孝顺是善良。真正懂得孝道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怀,才会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续不仅爱现在的大众,也爱未来的大众。我们要照顾未来,不要因为现在的享受而浪费子孙后代未来的资源。如果为了眼前和暂时的利益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那么将来吞下这些苦果的将是我们的后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想长期发展,就要对大自然充满敬意和感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孔子的师父曾经说过,“为人师表之道,不过是忠恕之道”。什么是「忠恕」?忠诚就是尽你所能,认真对待一切,善待同学、同事、亲人、朋友;“宽恕”就是“像一颗心一样”,也就是推己及人,把自己的心和别人比较。如果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忠恕之心”,就能认真对待工作,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团结如官”。这样才能更好的自立,达到和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5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近年来,我们有幸接受越来越多的感恩教育,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要进行道德教育就无法离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要和谐就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坏自然,去“人定胜天”。我们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感恩大自然赋予了与人类生生不息、和谐相处的万物。有了这份感恩之心,我们就会赞美天地、赞美万物,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人类长久生存的金钥匙。1988年,75位诺贝??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纪7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这些世界顶尖级的人物,懂得我们中华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大道,而我们更应感念祖恩,以中华文化之精神,重视我们的地球,重视我们的家园。  念及恩情,大莫过于父母的生养之恩。“大爱无疆”、“大道至简”、“大恩不言谢”;要真知和践行感恩,莫过于孝。如果说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那么很难相信他能对别人真诚。没有真诚就谈不上信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告诉人们要从真诚开始,自立于社会,成就于和谐,践行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孝,要有一体的观念,懂得孝就是要懂得感恩,把一体的`观念落实到生活、言行中就是孝道。我们从对父母开始尽孝心,然后推广开来,对兄弟姐妹、对所有的亲人也有这样的爱心;对老师同学、对领导同事、对社会大众,不管到哪里,都用这种爱心对待所有的人。宇宙万物与我一体,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孝是感恩,孝是仁爱。真正懂得孝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怀,就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续,不仅爱现在的大众,还要爱未来的大众。我们要关照未来,不能因为眼前的享受而把子孙未来的资源糟蹋了。如果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大自然的资源被破坏,将来吞咽这些苦果的必然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长久发展,就要对自然有恭敬心、感恩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心存感恩的心,感恩自然,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社会。孔子的门人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何谓“忠恕”?尽已之为忠,就是要竭尽自己之力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善待同学、同事、亲朋好友;“恕”寓意“如心”,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忠恕”之心,就能认真对待工作,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够“团结干事”。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自立于社会,成就于和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6  对于传统文化,我最开始以为就是学生时代学习的“之乎者也”,但当我真正接触时我才感受到它的魅力之大。刚开始,看到董事长、汪总、秦总等其他各位领导学完传统文化后的变化,我内心非常期待这次传统文化学习的,但是呢,听说6天的课程压缩到4天、特别是看到作息时间表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抗拒心理,抗拒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觉得中华传统文化本来就博大精深,4天的时间能学到什么东西,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如果把传统文化比作一个人,那么在我看来四天的学习可能连这个人脚趾甲里面的灰都比不上;二是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就是在浪费生命,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步伐,只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呢,我就开始了四天的培训,但是结果却让我又恨又喜,恨是因为相见恨晚,喜是因为如梦初醒。四天的封闭学习使我这颗浮躁的心得到了沉淀和洗礼,也给我的心灵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两点,也是我这次学习传统文化最大的收获,非常非常重要的两点:  1、知道我以前错哪了;  2、知道我以后怎么做了?那么先我就谈谈我的第一个如梦初醒:  我的第一个如梦初醒就是对孝、忠、礼的重新概念:  很多人都说孝那谁不知道啊?以前呢,我也是觉得我非常懂孝,就觉得自己挺孝顺父母的,有时发工资了给爸妈打点钱,有时他们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网上给他们一买邮回去,或者回去的时候买点吃的、用的,从小到大也非常听我爸我妈的话,爸爸妈妈让去干的活也都会去做,而且我这个人不抽烟,不酗酒,不赌钱,自我感觉也没有好吃懒惰的恶习,我总觉得在同龄人中做的挺好了。但是学习了传统文化以后,我觉得我就是老师口中所说的那个妖怪。我想起了我20多年从来没有给我爸我妈洗过一次脚;想起了我高中的时候,在学校打架斗殴、晚上去网吧上网玩游戏;想起了我大学时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浑浑噩噩的活了四年;想起了自己那第一次和我爸抬杠、吵架;想起了我妈每一次唠叨的时候,我总是很不耐烦。从来没有注意到我妈眼角的鱼尾纹越来越深,皮肤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好;我爸的腰不知何时已经直不起来了,眼睛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光芒。尽管我很不愿意承认,但是我却不得不承认:他们真的老了。  课堂上肖老师说孝顺父母就是想父母之所想,给父母之所需,所以我对孝的理解就是做好以下三点:  1。孝就是爱惜自己。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喜欢下河洗澡,因为安康河特别多,但是我妈不让我去,只有她去河里洗衣服时才带上我,有一次我就偷偷去了,结果第二天着凉生病了,起都起不来,整个身体都是软的,难受的我直哭,那时我妈就做我床边也哭,她就坐那边哭边说:难受也没办法啊,如果我能替你难受就好了。就是这句话我记得特别深。所以说身体是父母给的,不是我们自己的,那是咱们行孝的工具,如果咱们抽烟、喝酒、打架、违法犯罪、和别人生气等等做出一些不爱护自己的身体的行为,使身体有丝毫损伤,让父母担心,这就是不孝。  2。孝就是养父母之身、父母之心、父母之志。养父母之身就要关心爸爸妈妈的冷暖、温饱,要时时刻刻去关怀爸爸妈妈的身体,年纪大了所以平常要多叮咛他们不可以吃太咸,不可以吃太油,要多吃蔬菜水果等等,每年能带他们去医院检查一次身体,抽时间应该去研究一些正确的养生之道,让爸爸妈妈的晚年生活可以不用药物来度过。养父母之心就是恒顺爸爸妈妈的心,就是要时时能够关注到爸爸妈妈的心情,主动陪爸爸妈妈吃顿饭,做点家务事,聊聊天,让爸爸妈妈不再为咱们操心,这就是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呢?就是做子女的给爸爸妈妈增添了光彩,为家族光宗耀祖,让爸妈脸上有面子,因为在爸爸妈妈的眼中,他们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看见咱们有出息,这就是养父母之志。所以,我们在企业一定要好好上班、努力工作,只有拿到成果,才有能力养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3。孝就是不能等。有人说,那就等我拿到成果、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时候,再去孝顺父母,其实不然。在我上大学时,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有一次我们社团组织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那时候因为我们社团经费不怎么多,就买了一些水果、米、面、油等日常用品去,一行三十多人就去了敬老院,最开始我以为那些都是无人赡养的老人,去了之在和老人交谈过程中,我才发现其实他们大部分都是有儿女,但是由于儿女太忙所以只能委托敬老院,有的'老人已经连续好几年没有看见子女。我们给老人们剥香蕉、喂水果、演节目、帮忙做饭.......临走时,那些老人们眼里含着泪花把我们送了很远很远,我在想他们的儿女就算是亿万富也不过如此吧,这个在我XX空间都有照片......所以说其实孝是随时随地存在着的,也许是偶尔的洗一次脚,也许是偶尔身边陪伴的身影,也许是一个问寒问暖的电话,不见得赠与爸爸妈妈钱财万贯就是孝顺,也不见得给他们买一个几十块钱的小礼物就是不孝,虽然他们嘴上说乱花钱,其实他们心里是特别的高兴,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行动,爸爸妈妈年纪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唠叨,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嫌他们烦躁,陪他们说说话,聊家长里短,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就像歌曲里唱的“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不所以留下人生的遗憾就是最大的孝。  有人说,你说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就是自相矛盾,既说是努力工作才有能力孝养父母,又说是孝不能等,要多陪陪他们。其实这两者一点也不冲突,为什么这么说呢,古话说“物极必反”,而且咱们中国的“阴阳五行说”里也特别讲究的就是两个字―平衡,这个平衡也就是所谓的道,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道,太阳东升西落也是道,火车脱离轨道就会车毁人亡,飞机脱离轨道就会迷失方向……道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做正确的事,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所以说尽孝既要努力工作,又不能等。  那么孝、忠、礼三者又有什么关联呢?孝道分为大、中、小三类,小孝养之父母,中孝报效国家,大孝敬之天地宇宙。所以在家行孝、在企业尽忠、在社会有礼,这才是所谓真正的孝道。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7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屹立在这片东土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一个民族屹今至久,它的精魂何在?是的,中华民族的精魂就在于这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上。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它屹立在世界上的资本,一个民族的历史,可以说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说,历史与传统文化是完全成正比的,这也就是那些新立的国家,争着抢着要学习我们传统的原因之一。只有一个国家有了普及的传统文化,他的历史才会悠久,才会屹立不倒,才会传承百年、千年、甚至上万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近有一种这样的现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更多的国家,争相在国内创建孔子学院,发展中国的文学文化思想,发展中国的经典传统文化。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本古老的经典,再一次被人们从纷繁的历史中捧出来细细品读,成为新时代的经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多么广大。距今几千年,依然是世界的瑰宝,是世界宝贵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说历史成就了传统,成就了文化。虽然历史并不一定全是对的,并不一定具有绝对的可鉴性,但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弊大于利,我们不妨把它的谬论当做反面教材,引以为戒。而它的精髓需要我们去传承,使其脉脉相传。  当然,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历史不可避免地被曲解,有些人理解不了它的本质,也缺乏尊重历史的敬畏之心。例如近年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王者荣耀,里面有不少的角色是历史人物,但又不是历史原本的样貌,最为典型的是这款手游中的特定角色“李白”,从诗人变成了一名刺客,放荡不羁,完全脱离了历史原型。还有另一个历史人物“荆轲”,在王者荣耀里设定的角色为女性,而真正历史中荆轲是一名男刺客。还有不少运营商为了牟取暴利,随意翻改历史,导致很多沉迷于其中的中小学生,把这段翻改历史当作事实。这样的历史我们要有何用?但真的是历史文化本身的错误吗?不,不是的,历史文化渗透在我们身边,积淀在我们的血脉之中。真正错的不过是我们自己本身罢了,我们对传统文化历史的理解和认知不够透彻,甚至没有想过要尊重这段历史,传承这段文化。  其次,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浅显的,它是复杂的,无可预知的。不少强盛的国家对中国政治方面的历史感到轻蔑与不屑。是啊,回顾历史,除了光鲜的文化传统,剩下的,是一个遍身伤疤,面目全非的中国。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就与各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割让土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开始了惨无人道的烧杀肆掠。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更是令人触目惊心,难以忘怀。历史,也许并不是表面上传承的耀眼文化,更多的是它屹立在世界上的风霜雨雪。  有人说,历史与文化相当于一个角,在同一顶点出发,却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无限延长。永远不可能相交,也不可能会有联系。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必然的,一段历史的沧桑,难道不能托举出这段文化的非凡吗?所以说,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容易贯通,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千丝万缕。  最后,我们也必须承认,传播历史,交流历史无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驱动力。中国古代史学著作浩如烟海,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反思。这些思考,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正是我们需要交流传承的。如《阿房宫赋》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覆灭,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腐化不恤民意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勿使后人而复衰后人的警告。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而不善,弊在赂秦”,并借古讽今“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欧阳修借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这些文章,无不体现了古代历史学家朴素的历史唯物观,他们借古讽今,警示后代:应以史为鉴,君明臣贤、教化清明才能受百姓拥戴,绵延历史。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掩卷而思,这幅极其凄美的画面,又何尝没有包含浓浓的乡愁呢?这些内源性的影响,并非显现在表面,早已种植在我们的心中。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历史的影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显现。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和数学家华罗庚在听到新中国成立后,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待,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不远万里地回到祖国。他们为何肯放弃当下的一切,不辞辛劳地投身于祖国建设?是文化的'内涵,是文化另一种不为人知的价值。传统文化,它是潜移默化的,需要用漫长的时间显现;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深植在心的一种力量,需要我们给他一个激活的时机。文化,不仅仅是一笔财富,更是这个民族血脉里的眷恋。这种眷恋,无论历经多久都不会淡释,传统文化能够把整个民族联系起来,每个人都是这个民族的一部分,让每个人都感到民族的责任感,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说,传承文化可以绵延历史的原因。试问,一个民族团结了,他还会轻易倒下吗?还会经受不住历史的打磨与鉴造吗?  历史,是不可逆转的,却是无比重要的;文化是非同凡响的,却是由历史的洗礼,铸造而成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与一个民族的兴亡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想要献身国家,就必须先传承和发扬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铭记,这段悠久的历史。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回望历史,普及传统文化,为日后建设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让祖国的明天更加昌盛,更加伟大!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8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包容力,表现出丰富多元、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此次有幸观摩故宫博物院与央视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展览,使我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感受到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义。  以中华文明之“源”,感文化自信之奠基。  源,水之本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物则是文化奠基和传承的最好载体,中华文明能绵延至今,是先民们在顺应自然、参悟天地之间,将自己对自然的所思所想凝结成一件件器物,又经无数代人的努力,得以流传至今。中华文化之“源”,不是单一的,是多源头的,有史前红山人的“玉龙”,是中华龙文化文明的源泉之一;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良渚人以玉为配饰,以显示尊贵和财富,而如今的中国人,也对玉情有独钟;而到了商周时期,商人于龟甲刻辞,不仅为后人研究商代的社会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字提供了珍贵资料,同时也能让后人一睹早期汉字的风采;而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创建三公九卿,为后世建立大一统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正是这些“源”,才造就了如此璀璨绵长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文明之河奔流千载、绵延万方提供不竭动力。  以中华文明之“流”,感文化自信之传承。  流,集多源之水。现实和历史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而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善于将多样民族文化融合并传承的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开疆扩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我们有喜爱自然主义装饰的古滇族,有生活在甘、青、川的古老民族羌和氐,还有在大理国时代融合了佛教文化并尊“金翅鸟”为护卫神鸟的北方游牧民族。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也为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的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采用中东钴蓝釉料制作出青花瓷、用阿拉伯的“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制作“香薰球”,用源于古印度的“本生故事”描绘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故事图》,同时我们又将我们瓷器、茶叶、丝绸等出口出去,在络绎不绝的交流中获得发展创新的契机与动力。  以中华文明之“汇”,感文化自信之包容。  汇,拢万流于一处,成百川之渊薮。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民族凭借着以和为贵、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汲百家之长,取万物之精华,将各族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秉持着天下为公之胸怀,凝聚万众一心之伟力,共筑万里山河,共护江山万里。  华夏是历史也是现在,中国是家邦更是信仰。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更应该身体力行,做好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社区是社会的基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精髓融入社区文化之中,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内驱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我们应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展示中华文化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时刻牢记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完整地将它交给后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9  今天参加学校疏帘淡月汉服社办的中国传统知识竞赛的决赛,虽然只是一个很小很不值一提的活动,本来也是抱着分享不去争什么的态度去的,但是之后却是因为现场的情况气氛还有各种问题把心情搞砸了,最重要的,想想,可能就是言不尽意与词不达意都是让人很痛苦的事情。每个部门或者社团承担一个活动要办好都不容易,我也曾经这么过来的,所以那些小问题可以忽略,只是希望,大家,尤其是作为志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同学们,记得摆正好自己的心态,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正因言不尽意,想好好整理下自己的讲稿,也是了了一颗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的心。  首先,感谢主办方给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认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我能进入决赛,是一种侥幸,但侥幸,也是一种天意。  我选的是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点在精髓二字,精髓的基本解释为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解释,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吸收和沉淀,到现在糟粕其实已经很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灵魂,也即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那么,灵魂在哪里?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思想,而文化的灵魂则在于其无形的思想层面,换一个词,哲学。并不是我一人这么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文化的灵魂直接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还有后来传进来的佛家等等,这些在现代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再论述到中国哲学的'鼻祖,是哪里?可以比较东西方的不同,西方的东西好像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不断增加;从古到今,不断扩充。而金字塔的顶端应该算哪里?我想,当之无愧的当属《易经》,或名《周易》。可能至今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更多的是一本卜筮之学,是迷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以其第一卦乾卦来说(也许没有背下来的必要,只是我背下来了,这里不管了),这一卦属于大吉的卦,好像其中的利见大人啊,无咎啊,吉啊等等讲的就是卜筮,你会遇到什么,你要怎样面对,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跟算命差不多;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它更多的讲的是安身立命出世处世的道理,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就会被人拿来当座右铭或者拿来教训晚辈,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都讲的是象,系词里面说,圣人是: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乃始作八卦,彖言乎象,爻言乎变,所以六十四卦里面有很多关于象的描述也是暗含着处世之道。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之前有一些国学朗诵活动的普及就是很好啊,虽然说美国那些地方的教育是多么多么好,但我依旧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抓起的重点是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坏的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准绳的,如果什么时候这个准绳没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大家,一是环境所致,二,还是环境所致,现在应该抓紧的还是精英教育,但是可惜上下不同体,社会太浮躁,但,大乱之世必有伟人出,也许是现在还不够乱,也许,伟人还在成长。  对于某位菇凉提的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在?用一句文言回答。我实在不知道你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必然是以人为载体的,如果人都不在了,再牛掰的东西也只是个东西,没有了创始者赋予它灵魂,就只是死物,死物如何延续?不才认为这就应该归于中国医学的作用,没有中医都活不下来!当然,真相不是这么诡异耍流氓的,只是我现在能想到的也只有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因为代代人都有这样的抱负,灵魂不死,故而永存!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10  观看陈大慧老师讲的《中国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后,感触很深,同时也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所以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观看,重新接受圣贤教育,重新认识人类的瑰宝――中华传统文化,这部纪录片,通过大量的史料和事实,帮助今天的人们,认清楚、想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把已经混乱和颠倒的,善恶、是非、美丑、智愚的标准,通通纠正过来。  在影片中陈老师讲到《三字经》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会背的人很多,但真正能理解的人却很少。意思是凡是人他天然的那个人性,那个天性,那个人性是本善的,本来就是善的。善是什么呢?纯净纯善,这是它的天性,自然的,道,人与生俱来就这样。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就像一杯清水,无色,无颜色,无味,无味道,无嗅,也无这个气息,没有气味。透明的,这就像人性一样。人之初,性本善,天然的人性。  原本像一杯清水一样的我们,现在却面临着重重“污染”,翻开报纸,打开网页,天天充斥着我们视野的是:一件件罪恶的事件,一段段见不得光的丑闻,扭曲的价值观,罪恶的金钱观,老无所依,少无所养。为什么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现在人们,精神文化却如此的可怕。陈老师讲到“苟不教,性乃迁”意思是假如你不教育他、不让他保持他这个纯善的人性的话,他那个刚出生的时候、从娘胎里就带来的本善的人性啊就改变了,特别是传统文化匮乏的今天,人们脱离了圣贤教育,抛弃了世界观、价值观,放纵了自己,丢失了本性。受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周围的朋友,周围人的错误的价值观、不道德的价值观的影响,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这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通病,也是社会噬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现在的人们更应该接受圣贤教育,改变自己的错误价值观与自私自利,多学习古人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接受真善美的教育。并且要抛弃一切杂念,真正的理解和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这一过程并不难,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接受正确圣贤教育,抛弃太多的物欲和金钱观,一旦这教育恢复,实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绝对不难。现在的人欲望太重,每一个人都欲望炽热,完全糊涂了,欲望把我们的心给包裹住了,像厨房里的灯泡一样,被油烟熏黑了,到最后到厨房开灯跟没开灯一样了。所以我们要擦灯泡,先擦自己的灯泡,和谐自己的身心,擦一点亮一点,最后身心就光明了,一切罪恶、不和谐全都消失了。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11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中国文化便一直熏陶着我们成长。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砂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间,珍珠的色彩才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才会如此蓬勃。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长河中,最后诞生了华夏儿女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而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在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置之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的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倡导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现在的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因为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无非是用我们的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要用行动来作为回答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保护,工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中国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中国。昔往矣,若不是司马迁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这样的千古佳作流传至今,若不是李时珍跋山涉水,怎么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留万年,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么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泪……看今朝,是谁苦心专研十余载,终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是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有的人“啃老”就像一只“吸血虫”一样,在吸食着父母长辈们的“血”。我认为这些人当中有一点共同的因素,那就是没有继承优秀的中国文化。东汉黄香年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体温将父母的被子温暖之后,再请父母安睡,在夏日时,自己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还有孔融,只有四岁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自己却吃小的梨……这不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吗?  传承中国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能点亮一点星光;传承中国文化,我们虽如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承中国文化,我们虽如一叶扁舟,但能惊动大海。朋友,让我们一起传承我们优秀的中国文化吧!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12  露天煤业财务总监、副总经理何宏伟给我们青工上一堂精彩而博学的传统文化课从中华传统文化领悟学习之道,通过古代学者的小故事及诗句来引导我们从学习的用途、如何学习、学习什么三个方面着手,让我们懂得学习理念的内在重要性和外在表现性,让我们青工受益匪浅。通过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学习目的  在课堂上何总用四个方面来阐述了学习的目的:  1.学习是解惑的最有效方法;2.学习是实现个人抱负的途径;3.学习是造就临危善断自信心的根本;4.学习是来源于自己的快乐。这四个方面也可以说是结合了我们青工本质思想做出的一个总结。时至今日,学习早已超出了传统意义的读书考证。旅游是学习,健身是学习,上网是学习,工作是学习,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学习也从单纯的求知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但最终是要学以致用,探寻从辛苦中获得的快乐与成果。  二、学习理念内化成为一种激情  学习需要一种态度。牛顿有过这样的名言“你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想获得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才是获得一切的定律。”我们知道对于我们喜欢做的事情,时间是过得非常快;对于我们不喜欢做的事情,时间过得是‘一时三秋’啊。我们可以想一想,对于那些枯燥无味的、不喜欢阅读的书籍,是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呢?牛顿给学习的概念已经做一个总结,就是一个字“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所以,学习的苦与乐取决于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把学习做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把学习当做生命过程去经历,最终会把学习这种理念内化为一种激情,外化为一种习惯。做到快乐学习、轻松学习、享受学习,你还会觉得苦吗?  三、学习是现实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前提  在当今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的'环境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那应该学习什么呢?人的素养有三点很主要,包括:综合素质、生存能力、个人内涵。  1.综合素质  有很多朋友都对这个问题有所疑问,为什么有一些小学毕业或中学毕业的人会成为大老板或富翁,而有很多人却上了大学还要给这些大老板打工呢?经过长时间的讨论,重点问题停留在了综合素质方面上。大家都经过了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学习,可以说都掌握了一些学科的基本知识,但是进入社会后,在综合素质方面上,我们却遥遥不及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在进入社会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开始对综合素质方面上有所磨练了。我们只有随着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还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早地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生存能力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及企业情况来讲,生存能力不仅仅是指我们手上的基本技能了,何总总结了做为露天煤业青工应该具备的生存技能。首先要掌握法律知识,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只有懂得行为规范,才能不逾矩;其次要懂财务管理知识,财是金钱和物资的总称,财务管理教给大家的是聚财用财理财之道,做企业也罢做事业也好,都离不开它;再其次要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完成任何工作离不开人,如何做到“能位匹配”?如何评价员工的绩效?如何使员工薪酬体现均衡性?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所能告诉我们的;最后知晓相关联专业,专业是由于社会分工而产生,但一项工作常常涉及多个专业,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把专业水平发挥到极致,不仅如此知晓相关专业还能建立全局理念。  3.个人内涵  强化个人内涵,就是强化个人修养,如同武林高手要练内功一样。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单纯的说国学,乃独指经、史、子、集部的语言文字经典训诂学问。它不仅可以加强你对人生的认识,还可以提升你的个人修养。曾国藩曾说:“读书以训诂为主。”多看经典训诂学问,可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对事物遵循过程了然于胸,稳坐泰山。正所谓“掌上握有千秋史,胸中自有百万兵。”所以实现这高标准人生目标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我们可以解惑;学习,我们可以实现抱负;学习,我们可以拥有临危善断的自信心;学习,我们可以拥有快乐。虽然学习很幸苦,但是做为一种生活方式,它会实现我们高标准的人生目标。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13  曾几何时,中华传统文化引领世界潮流,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独占鳌头。但是,大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阻碍文化创新;小到王道士从敦煌石窟中把一车车的文物拱手相送。这些历史的案例无一不显出在璀璨夺目的文化之后,是文化的疲倦感和无力感。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中,创新处于首位,在这么一个各国文化大杂糅的世界上,中华传统文化只有进行创新型转变和创造性发展才能使我们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  当代世界,科技和创新引领发展,文化亦是如此,我们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相联系。数字敦煌是一个很早便开展并一直在进行的项目,该项目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三个部分,运用科技手段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来满足人们的游览、研究等需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敦煌有了更深的印象。这便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联系起来,来更好地宣传敦煌文化。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创新性地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在当今社会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我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之间交往和联系必不可少,而这种交往亦是文化交流所相适应的。我国重振丝绸之路,使这一古老的文化交流方式得以沿用,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不仅传播了丝绸、茶叶等古老文化,也使我国的礼仪、文学等传遍世界。“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各国的交流,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一种创新性的传播方式更为世人熟知。与此同时,孔子学院也伴随着我们同其他国家的交往在全世界开花结果,使得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以新的方式来展现在世界上。可见,传统文化通过国与国之间交往可以得到更好地传播。  在“互联网+”的多媒体时代,我们应将传统文化通过媒体等方式来向人们传播。前不久十分火热的《中国诗词大会》,巧妙的利用了媒体等传播平台,通过比赛的方式并制作成节目来传播中国诗词的.魅力。《国家宝藏》也同样在这方面获得了国民的追捧:以明星出演历史剧的方式来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这些受到一致好评的文化类节目都将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来向国人展示。看来,在当今时代人们更易接受将传统文化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创新引领当今世界潮流,中华文化只有进行创新型转变和创造性发展才能使我们建立起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才能使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的巅峰。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14  本人通过参加这次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收获很多体会深刻。  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教师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在网络社会中,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是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  网络学习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个学员能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通过发帖提问能和各位优秀的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面的问题,受益匪浅。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知识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因子,以此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所变化。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文的题解、注释、分析、比较和师生讨论等方式把课文理解的重心转移到文学、文化观念与文化教育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传承课文中的文化特质,进而挖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和趣味。  我们可以看到所选教材是一个最好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载体,深入挖掘所选教材的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二、营造课堂文化氛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教师一定要树立语文课堂是弘扬传统文化主阵地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后,中学语文学科,在“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下,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注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和形式。在教材的编排上,把“古典传统文化”和“名著名篇”放在突出的地位。笔者认为,编者的意图就是让我们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若能把有关“传统文化内容”分类归纳在一起,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地重点讲解。这样处理,有助于解决在传授传统文化时容量不足的问题,也能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传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比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作者“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来理解作者“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的人生追求。当然,也要让学生理解作者这种“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的人生追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不是消极地回避社会现实,而是采取了一种有积极意义的.高境界的“人生定位”方式。  三、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诵读,朗诵会,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也就在无形中得以传承。  四、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汉民族文化  中华传统与生活密不可分,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文的存在。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有很多被时代、社会、学校所忽视和遗忘的东西,这恰恰是我们要抓住的契机。我们可以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文,用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的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再如,端午节到来之际,让学生搜集资料,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摘选屈原诗歌诵读,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奋发学习的精神;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学习先烈们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迎新春活动,学生自带笔墨纸张,为学校或班级、家庭写一副春联……这样可以把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拓展思维自然地融入到传统节日之中,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15  一、精彩课程。  课堂上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的思考,结束时90度鞠躬礼及《感恩词》让我们心存敬意。以位音乐老师的《德音雅乐》及《孝亲感恩歌曲学唱》课程给整个大讲坛带了歌声、笑声还有感动的低泣声。悠扬甜美的《生命之河》在义工老师们曼妙手语舞姿中展开,让与会学员感受《生命之河》滋润心田。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净化歌者的内心;用心去听一首好歌,能涤荡听者的灵魂。一个个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经典故事和一首首优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场学员,互动渐入佳境,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情到深处,学员们还不时发出动情的低泣声。  二、温情服务。  据悉,为大讲坛服务的十几个义工都是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以帮助别人为乐,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个人修行的方法之一。他们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轻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会场的每一个角落,用半蹲的姿势为在场的贵宾和授课老师端茶送水,他们用真诚的微笑温暖每一个人,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弟子规》,他们用言行践行道德礼仪,宣扬传统文化。每当听到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下午好!”“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请愉快用餐!”等等温馨话语,我们恍惚来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世外桃源。  三、专心学习。  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四、心存感恩。  松花江的王琦老师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事业来做,他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让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让我们从我自己做起,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努力教育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深刻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不仅提升了我们教师的文化素养,同时,在“如何对人”、“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传统文化学习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不管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还是家庭生活、与人相处等方面“身教胜于言教”的重要性。今后,我将把这种平和的心态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努力践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一个真正人格健全的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相关文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05-1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09-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02-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通用7篇)02-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4篇)02-04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2-16传承中华美德活动方案12-03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02-04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02-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