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经济:究竟举办奥运会赚钱吗到底是赚钱还是亏本

单纯从经济来的角度看,办奥运会到底是亏还是赚_百度知道
单纯从经济来的角度看,办奥运会到底是亏还是赚
我有更好的答案
84年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赚的
国家之间的比较不是指单纯的经济体系,而是综合国力。若是单纯指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在全世界第一,可是这个第一的背后有许多的问题存在,这里我不细说了,就目前情况来看在短时间中国是不可能超越美国的,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文素养等等。不是我不爱国而是就事论事,举个例子说美国文化,为什么我总在说美国大片儿如何如何?为什么流行R&B、hi-pop,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遍布中国?类似这样的现象多的很,这便是人家美国的软实力,咱中国眼下就是不如人家,但中国强大的人口数量在未来就会起到作用,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靠人的,再有就是华夏一直就是强大的帝国,袁腾飞先生曾说过曾经强大民族永远都不会沉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奥运经济:从总体来看,举办奥运会到底是赚钱还是亏本
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上周五已经在巴西的里约开幕。大家这时候可能正在关注金牌榜,同时可能也在关心中国奥运健儿的生活:他们在奥运村住得是不是很舒服?听说里约的奥运村很水,不但房间装修简陋(像县级招待所),而且电线裸露,马桶不牢靠。怪不得很多富国奥运队自带水管电工以备不时之需。NBA的球员更绝:不住奥运村而是住在了停靠里约港口的豪华邮轮。
或许大家会嘲笑巴西以及里约的筹备工作,其实巴西有一本难念的经。七年前里约申奥成功的时候巴西还是经济腾飞的金砖四国之一。但近几年来巴西经济一直走下坡路。巴西经济正陷入严重衰退,失业高企,财政收入下降严重,筹备奥运会难免力不从心,只好偷工减料。巴西民众还认为办奥运会是劳民伤财,不断抗议游行。而当地政府却认为奥运会能够振兴经济,帮助里约甚至巴西走出衰退阴影。
到底谁更有道理?让我们来看看经济学家的说法。本文基于Baade和Matheson 2016年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经济学展望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文章。该文对举办奥运会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其主要结论是,除了几个个别城市,举办奥运会基本上都是亏本生意,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举办城市亏得更厉害。
首先,申办奥运会本身就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给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留下深刻的印象,各举办国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做好申办工作(由于不了解竞争对手会做些什么,各举办国只有秉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态度去准备)。这些开支不仅包括一些台面上支出,诸如准备详细的比赛场馆设计图、资金预算以及推销费用等方面的支出,而且可能包括台面下对有投票权的奥委会成员的“公关”支出等(比如著名的盐湖城丑闻)。有学者估计,芝加哥在其失败的2016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争夺中就花了4-6亿人民币。
当然,申办开销同举办成本相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奥运会举办成本主要包括三大块: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旅馆等;第二,体育场馆建设;第三,管理费用,如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安保费。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奥委会有严格的要求。对于夏季奥运会,奥委会要求举办城市有4万个酒店房间(给观众),奥运村有1万5千个房间,并且所有的体育场馆和市中心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里约比较惨:因为现有酒店房间不够,为此它不得不新造1万5千个酒店房间。你或许会说这些新造的酒店能够带来长期收益。其实真的未必。奥运会过后游客大量减少,酒店房间会大量空置。如1994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挪威的利尔汗马(各位可能没听说过),奥运会结束后该城市40%的酒店破产。
举办城市还需要新建一批专门的比赛设施(小众或冷门项目,如室内自行车、跳高滑雪以及速度滑冰等)。此外,现存的足球或橄榄球场往往无法满足奥运田径比赛的要求,这是因为为了拉近观众和比赛选手间距离,这些场馆在设计的时候没有把标准的奥运跑道考虑在内。所以好多举办城市不得不新造一个奥运田径场。比如,尽管波士顿地区已经有四个大规模的户外体育场,该城市在申办2024夏季奥运会时依然需要花费4亿美元新盖一个全新的体育场(由于民众的反对,波士顿最终放弃了申办该届奥运会)。
有人形容奥运会是举办国办的大派对。既然是派对,那么首先就需要保证这一大堆远方来的朋友在比赛之外吃好和住好;其次,为了让这些远方来的朋友玩好,举办国需要搞个开幕式和闭幕式。你可别小看开幕式和闭幕式,这对一些爱讲排场的国家来说还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奥运会一直以来就是恐怖分子的主要攻击目标(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都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袭击)。2001年“911”恐怖事件之后,奥运安保费用更是飙升。比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安保支出大概为2.5亿美元,而四年后的雅典奥运会安保支出竟高达16亿美元。最后,我们还不能不提到一些隐性的成本。 比如,为了让远方的朋友不堵在马路上并且让他们能呼吸上更新鲜的空气,举办城市往往在奥运会举办期间还会关闭一些企业以及采取交通限行措施。这也不可避免地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增加了相应的成本。
有趣的是,从1968年至2012年,历届奥运会最后的开销都大于其最初的预算。平均而言,历届奥运最终开支是其最初预算的1.5倍。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组织者赢得主办权时的预算是24亿英镑,这一数字在随后两年修正到了93亿英镑。而当最终支出定格在88亿英镑时,组织者们高兴地向公众宣称伦敦奥运会没有超出预算!下面的表格列举了历届夏季奥运会的总举办成本(亿美元)。
我们接下来谈谈举办奥运会的收益。首先,奥运会的召开会带来一笔直接的收入,包括电视转播收入、国内外赞助和门票收入等。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例,直接收入总额大概为33亿美元,其中电视转播收入大概7亿美元。这33亿直接收入是在国际奥委会和主办国间分成的。因此,即便国际奥委会一分钱不拿,伦敦奥委会的组织者们也必须向民众交代剩下的81亿美元的收支缺口从何而来?
奥运会的其他经济收益主要包括这么三大块:第一,奥运前以及奥运期间的短期收益;第二,长期的“奥运遗产”,包括基础设施的改善,增加的贸易和国外投资,以及奥运后的旅游收入;第三,民众自豪感提升所带来的无形收益。
奥运会的短期经济收益来源于奥运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带来的乘数效应)和奥运期间的旅游收入。许多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前都会雇经济研究机构“估算”奥运会对当地经济活动的影响,伦敦也不例外。比如,亚特兰大奥运会据说能给当地带来7万多个就业机会和50多亿美元的GDP,而伦敦奥运会据说能给当地增加20亿英镑的GDP和8千多个的就业机会。然而,经济学家们通过比较分析奥运前,奥运期间和奥运后的各项经济数据,绝大多数研究发现奥运会对经济活动影响甚微或几乎没有影响。
那么,为什么那些事前的估算和事后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前者一般为后者的10倍)呢?经济学家给出了几个理由: 首先,事先估算的机构受雇于举办城市,拿了别人的钱哪有不替他们说话的?其次,事前估算往往忽略“替代效应”。譬如说,一个当地居民在奥运期间花钱现场看了几场比赛。但是如果没有奥运,他可能会去听音乐会。所以奥运的经济收益应该减去被替代的消费支出(音乐会门票)。而事先估算的机构往往忽略被奥运替代的消费支出。第三,奥运会还有所谓的“挤出效应”:当某地承办一项大型活动时,部分游客预期到拥挤和不便经常会有意识地避开该地区。数据显示,2012年伦敦奥运会召开的7至8月间,游客数量大概是610万,而前一年同期,这个数字是650万。类似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同上一年同期比,国际游客下降了30%,而宾馆入住率下降了39%。最后,事先估算的机构往往高估奥运支出的乘数效应。
当短期的经济收益无法为巨额的奥运亏空辩护时,有人想到了短期自豪感(the “feel-good effect”)等无形收益。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做的一项调查发现,80%的受访者认为作为一个英国人他们感觉“更自豪了”。有趣的是,Walton,Longo和Dawson(2008)等人还真对这种无形的“自豪”感进行了测量(问卷调查:给你多少钱可以补偿奥运会不在伦敦开的心理损失),他们估算出全英国这种无形的心理收益大概价值20亿英镑。
最后我们来看看奥运会的长期收益。第一项收益是奥运场馆能够未来几代人使用。但是研究的结果一致认为奥运场馆基本没有长期收益。事实上,很多冷门项目场馆奥运后的利用率非常低,而维护它们却需要高昂的费用。现在雅典的好多奥运场馆都杂草丛生,北京的“鸟巢”基本用来旅游观光(一部分还被改建成了公寓),“水立方”被改建成了室内水上公园(改建费约3亿人民币)。伦敦的奥运田径场花了2.7亿美元改建成了足球场,廉价租给了英超球队西哈姆联队。
第二项收益是办奥运的基础设施建设能让举办城市长期受益。然而,办奥运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收益不见得比不办奥运时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高,而且为了奥运赶工期会增加基础建设的成本。
第三项收益是奥运的广告效应,增加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并促进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在这方面有两个成功的例子。从1992 到2010年,巴塞罗那(1992年奥运)在欧洲的旅游城市排名从第13位上升到了第5位。从2000年到2015年,犹太州(盐湖城举办2002年冬奥会)的滑雪旅游人数上升了20%,而同期另一个滑雪胜地科罗拉多州只上升了8%。但是,除了这两个城市,奥运的长期广告效应在其他举办城市基本不存在。前面提到的挪威的利尔汗马和加拿大的卡尔格里(1988年举办冬奥会)奥运会后就变得像以前一样默默无闻,而伦敦和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不需要用奥运来做广告。
最后一项长期收益是举办奥运会证明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从而有助于促进该国的国际贸易以及投资。Rose和Spiegel 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从1950年到2006年奥运举办国的国际贸易比其他国家增长快20%。Bruckner和Pappa 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奥运举办国在申奥时以及举办奥运的前几年GDP显著增长。有趣的是,他们发现了同样的现象(GDP显著增长)存在于申奥失败的国家。难道一个城市举办奥运真的能让整个国家长期受益?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些研究没有考虑选择偏差(selection bias):相对其他国家,决定申奥的国家都是在当时欣欣向荣并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国家。后续的几项研究避免了选择偏差,把申奥国家和条件类似的其他非申奥国家相比。它们发现奥运的国际贸易效应和GDP效应都消失了。
既然举办奥运会的成本高昂而经济回报却如此微薄,那么为什么世界各国对于举办奥运会还是趋之若鹜呢?这里有三个理由可供参考:
首先,即便举办奥运的整体收益为负,这个项目的实施依然能产生部分的赢者。比如,波士顿申办2024年奥运会就是由建筑和旅游行业的领头羊推动的。在民众的强烈反对下,波士顿市长最终决定放弃申办。
其次,经济因素可能在一个国家决定是否申办中占的分量不大。大量经济学研究表明,奥运会是主办国向世界展示其经济建设成就的契机,而非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比如,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奠定了基础;同样,韩国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奇迹也成就了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
最后,部分举办奥运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可以归结为竞拍理论上的“赢者诅咒”(winner’s curse),即竞拍的结果是赢者对标的最看好最乐观,所以往往出价高过标的本身价值。用通俗一点的话说,赢者往往人傻钱多。但是当只有一家参加竞拍时,赢者诅咒应该会消失。
最后我们来举这样一个例子。当国际奥委会在1976年决定1984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时,由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当年的奥运会出现了巨大亏空,一时间除了洛杉矶没有哪个城市敢站出来接这个烫手的山芋。而洛杉矶也由于是唯一的申办城市而在同国际奥委会的博弈中赢得不少有利的举办条件,其中包括大量利用现存老化的运动设施来降低举办成本。得益于此,洛杉矶最终以不到蒙特利尔四分之一的成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中国健儿许海峰在这届奥运会上为中国摘取了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也成了奥运历史上唯一盈利的奥运会!
参考资料:
Robert Baade and Victor Matheson "Going for the Gold:The Economics of the Olympic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218
本文发表于微信订阅号“经济学漫谈”(微信号:TalkEcon),原标题为《举办奥运的总体收益是赚钱还是亏本?》,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历届奥运会举办方获利与亏损?_百度知道
历届奥运会举办方获利与亏损?
奥运会的举办方一般是赚钱还是赔钱? 最明显的的例子是哪个? 这次中国举办奥运会大约花费多少?盈利多少?是赔钱还是赚钱?能赚或赔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1984年洛杉机奥运会以前,举办奥运会基本上是赔本的,举办国更多地将其视为“形象工程”。1984年,洛杉矾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奥运养奥”的新思路,盈利2.5亿美元,向世人阐释了体育产业的新理念。从1984年开始,人们才更多注意奥运带来的经济效益。20多年来,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玩出了各具特色的奥运地产。 1984 洛杉矶奥运会 在那个时代,1984年以前, 美国加州的地产市场整体下滑。虽然奥运会即将举办,但之前的历届亏损影响到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但经过历史上第一次赚钱奥运会后, 洛杉矶市的房地产市场逆势上扬。 其效果如同城边山谷里刮着的那种风一般明显。 1988 汉城奥运会 奥运会前,汉城旧城区十分局促,位于汉江以北。通过举办奥运会,扩建了机场,整修了公路,治理了汉江,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奥运会后,汉城房地产市场一直涨,火爆状况一直持续到1995年。由于奥运会的大量体育设施都在汉江以南,配套建设的大批运动员村、公寓、新闻中心使得江南新区成为新生活的象征,形成了新的住宅区,成为商业繁华地带,并最终使江南成为汉城主要的居民居住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汉城新区,改变了整个汉城的城市布局。 1992 巴塞罗那奥运会 在这界奥运会之后,人们终于开始认识到奥运地产也是有泡沫的。因为在年,巴塞罗那住宅价值增长250%-300%,之后转跌,直到1998年才扭转跌势。这样的跌宕气势,大概也就是奥运这个概念才能给予。在这期间,很多人因为炒房地产发了财,但也有很多不能及时出手的人在1993年之后被套牢。当然,在这样的跌宕中,也有让感到自豪的地方,巴塞罗那这个城市在奥运会后在欧洲城市的排名一下从10几名到了第7名。 1996 亚特兰大奥运会 这一界的奥运会,给地产带来了两个地产新含义:商业地产与郊区住宅。虽然奥林匹克公园周边房地产的升值,普遍都超过30%。但更重要的,市中心的旧城区得到大规模的改造,写字楼和商业物业蓬勃发展。在这时,投资商业地产的收益更加明显。奥运会期间留下的先进通讯设备和宾馆,使很多会议选址与此,亚特兰大成为“会议之城”。另外,奥运会后其后续效应十分明显,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们消费信心大增,如果你那时在郊区购得房产,之后的结果就是这种居住形式成为当地的热点,甚至,亚特兰大郊区住宅已成为当地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2000 悉尼奥运会 萨马兰奇称赞悉尼奥运会是历史上最完美的奥运会,悉尼的房价因2000年奥运会涨了一倍。自1993年到1999年的连续7年中,悉尼的房价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城市的房价平均每年递增超过了10%,悉尼市个别中心地区和重要地区的土地房屋的价格增长甚至超过了30%,特别是靠近主会场馆周边地区的房价近3年的时间就增长了一倍多,平均增长在30%以上。 2004 雅典奥运会 奥运这个概念,对于发展中国家地产市场在价格上的影响远比发达国家大。雅典琼斯·兰·拉萨尔房地产投资公司研究表明,主办奥运会将给奥运比赛场馆附近的民用住房价格带来长期的深远影响。“参照前四届奥运主办城市的经历,奥运会给雅典居民住房价格带来的影响远远比亚特兰大和悉尼受到的冲击大得多。” 北京奥运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在近日举行的国际媒体研讨会上向外界透露,经过调整,北京奥组委确定奥运会预算如下:收入总规模为195.4亿元人民币(折合23.63亿美元),支出总规模为194.1亿元人民币(折合23.47亿美元),盈余为1.3亿元人民币(折合0.16亿美元)。也就是说,到日,第29届奥运会曲终人散,北京坐下来盘点收支时,会发现自己挣了1.3亿元人民币。 但是,也有业内专家认为,1.3亿元只是一个初步的预期,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拥有13亿之多民众对奥运会的热情比以往任何一个奥运会举办国家都高,2008年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将会比预期好,因此赢利会更大。那么,北京奥运到底能挣多少钱呢? 奥运会的账怎么算 最近,关于雅典奥运会的亏损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舆论都认为雅典奥运会耗资百亿美元,形成巨大亏空。但是有业内专家分析说,百亿美元里很大一部分属于雅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的开支,而真正直接用于奥运会组织工作的费用并不多。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善是长久的举措,也是造福于百姓的好事,不能简单地认为这部分费用也是奥运会的开支。实际上雅典奥运会已完成结算,共支出24亿美元。”专家说。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说,奥运经济是一个大概念,涵盖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可打的“牌”挺多。首先是“运动会经济”,就是直接和举办奥运会相关的投资和消费。第二是举办城市经济牌。第三张是举办国家牌。举办奥运会将从整体上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张牌是中华牌和世界牌。包括文化热、经济热、旅游热、餐饮热等。 奥运会能不能挣钱,如果主要是指组委会的收支,那只是运动会经济中的一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2800亿元的奥运经济大蛋糕,大部分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而组委会的经费主要用于奥运会的组织运营。北京奥运会能不能挣钱,对组委会来说,重点是要做好奥组委的市场开发工作。 市场开发前景如何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财务,在申办时候就有一个预算,收入16.25亿美元,支出16.09亿美元,盈余0.16亿美元,也就是1600万美元。当时是这样的,我们现经过财务预算调整后,安保与公共卫生等会相应增加一些,但预计我们的市场开发收入将比原来的预测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我们依然能够确保‘略有盈余’。”蒋效愚认为。 奥运经济既是注意力经济,又是品牌经济。奥运会为一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舞台。自日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以来,目前,中国银行等10家已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的赞助商征集工作日前也已结出果实———UPS公司等6家企业已经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近期还将有几家企业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 蒋效愚说:“鉴于企业赞助的积极性很高,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前景相当乐观。”外界传言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金额甚至大大超过了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商)的赞助金额,将会给北京奥运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什么才是真正赢利 除奥运会本身的市场开发收益外,北京奥运会预算收入中的约50%由国际奥委会拨给,1/10来自门票和纪念品收入,国际奥委会赞助商提供约2亿至3亿美元。 “北京奥组委赢利1600万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蒋效愚说,但这绝对不是说,北京办一个奥运会,就只能挣1600万美元。这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企业的收益、政府的收益、社会的更大范围的收益都没有统计在组委会的账上。 2008年奥运会将对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申办成功后的7年间,北京奥运会每年拉动北京经济增长1至2个百分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3至0.4个百分点。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说,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转型中的大国来说,更应该算经济长远发展的大账。体育和经济相通,不只意味着商业上的利益,奥运经济的得失也不仅仅是主办方在一届奥运会上的赚与赔。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能够在奥运会后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届真正完美的奥运会。 因此,北京奥运会究竟能挣多少钱,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北京奥组委的收支,还要看到整个奥运经济对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拉动以及人文环境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对历届奥运会举办者财政计划的分析表明,奥运会组委会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发行彩票、出售电视转播权,出售奥运会纪念章、纪念币和纪念邮票,出售生产和销售特种许可证,出售门票,赞助费,私人捐款等。过去,发行彩票和出售纪念币的收入所占比重较大(慕尼黑奥运会组委会的财政收入中,这两项收入分别占31%和55%),而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出售电视转播权和赞助、出售生产许可证的收入则成为组委会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的财政预算中,这几项收入为60%以上,而出售纪念币和发行彩票的收入仅为17%左右。《奥林匹克新闻》杂志曾公布了90年代各届奥运会组委会各类收入的数据(平均值):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占47%,赞助费——34%,门票收入——12%,出售生产许可证收入——4%,出售纪念币和其它收入——3-4%。
尽管出售门票的收入数目不大,但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共出售了300多万张门票,150万美元。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预计将出售1100万张门票,平均每张门票的价格为40美元。
90年代,出售给各国电视公司的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价格扶摇直上。例如,美国几家电视台购买1992年冬奥会转播权的花费为2.43亿美元,购买1994年冬奥会转播权的花费为2.95亿美元,购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转播权的花费为4.01亿美元,加拿大电视台购买这几届冬夏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花费分别.1亿美元、0.12亿美元和0.165亿美元,日本电视台为0.09亿美元、0.127亿美元和0.625亿美元,欧洲广播联盟为0.18亿美元、0.24亿美元和0.9亿美元。东欧国家国际广播电视组织购买1992年冬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花费为217.5万美元,购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费用为400万美元。不久前,欧洲广播联盟又花费2.5亿美元购买了在欧洲大陆转播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曾制定的计划是,举办奥运会的开支为4.98亿美元,而收入则为5.13亿美元,预计盈利0.15亿美元。然而,这一届“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奥运会”的实际盈利,却达到了前所未闻的数额。据美国《体育画刊》报道,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的收入为6.19亿美元,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为2.36亿美元,出售门票收入——0.9亿美元,出售奥运会标志产品生产许可证收入——1.34亿美元,出售奥运会纪念币收入——0.8亿美元。举办奥运会的实际开支为4.69亿美元,其中为近4万名奥运会工作人员发放的工资和奖金以及行政性开支为0.31亿美元,建设体育设施的费用为0.917亿美元,整修奥运村设施——0.37亿美元,整修大学生宿舍——0.3亿美元。如果仅从这些数据来看,组委会的利润为1.5亿美元,比原来预计的利润额高10倍。实际上,赛后经过多次核算,再加上银行利息的收入,1984年奥运会组委会的纯利润达2.25亿美元。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组委会的收入为5.57亿美元,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为3.26亿美元,出售门票收入——0.4亿美元,赞助商和奥运会正式供应商的捐赠——0.89亿美元,而举办奥运会的开支为5.25亿美元,组委会所得到的利润为0.32亿美元。据加拿大政府测算,举办这届冬奥会为加拿大经济大约带来了10亿美元的收入。
汉城奥运会的财政计划,基本上与韩国政府在赛前的预计相吻合,韩国政府领导人在赛前多次谈到:“如果谈到国家的声望,那么美元则没有任何意义了。”举办汉城奥运会的收入为11.1374亿美元,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2.89亿美元,出售门票和发行彩票收入——1.83亿美元,出售纪念章和纪念币收入——1.63亿美元,出售其它纪念品收入——1.055亿美元,出售奥运村住宅收入——1.615亿美元,如果不包括政府补贴,汉城奥运会组委会的直接开支为8.477亿美元。如果加上海外韩国人和国内韩国人的捐款(共3.554亿美元),组委会的总收入近15亿美元,纯盈利则达4.97亿美元。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组委会赛前制定的预算为4.5亿美元。为此,组委会制定了在法国尚无先例的广泛的赞助计划,规定要成为正式赞助商最低须交纳5千万法郎(近1千万美元)。为购买这届冬奥会的电视转播权,美国CBS电视公司花费2.43亿美元,欧洲广播联盟——0.24亿美元,加拿大——0.1亿美元,澳大利亚——0.085亿美元,日本——0.09亿美元,德国——0.024亿美元。出售电视转播权总收入为3.8亿美元(占全部收入的31.3%)。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的预算中,计划收入10.73亿美元,制定这一预算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收入要弥补举办奥运会的开支,另一个是为举办奥运会的投资,要为巴塞罗那市的市政建设做出贡献,为巴塞罗那市装备最新技术系统和设施,使该市提前进入21世纪。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为6.2亿美元,其中,美国NBC电视公司购买转播权花费4.01亿美元,欧洲广播电视联盟——0.9亿美元,日本NHK公司——0.625亿美元,澳大利亚《切恩纳—7》公司——0.3375亿美元,加拿大CTV公司——0.165亿美元,新西兰和亚洲——各590万美元,东欧——400万美元,南美——350万美元。
国际奥委会的领导认为,巴塞罗那奥运组委会的财政经营活动最成功。参与这一经营活动的,有9家伙伴公司、15家赞助厂商、25家一般商品供应公司和33家设备供应公司。这一活动(赞助、广告权和经营许可证的出售)为组委会带来近5亿美元的收入。
举办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支为16.3514亿美元,其中修建比赛场地开支——3.8414亿美元,建设奥运村开支——1.3274亿美元,组织比赛活动的开支——4.06亿美元,购买各类设备的开支——2.0763亿美元,制作广告的开支——1.3394亿美元。
这样,举办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和巴塞罗那夏奥会的总收入额为近19亿美元,其中组委会得到15亿美元,国际奥委会得到0.8亿美元,参与组织和举办奥委会的各国际单项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得到3.2亿美元。
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组委会的收入超过5.2亿美元,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为3.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67%),出售门票收入——0.35亿美元(7%),赞助活动收入——1亿美元(19%),出售生产许可证收入——0.2亿美元(4%),其它收入——0.17亿美元(3%)。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的预算中,各项数据数额之大更为惊人。组委会计划总收入为15.89亿美元,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为5.541亿美元(仅NBC公司为购买电视转播权就花费4.56亿美元),与美国奥委会合作进行赞助活动的收入为5.374亿美元,通过国际奥委会的TOP-Ⅲ号计划得到的收入为1.191亿美元,出售门票收入为2.258亿美元,出售经营许可证收入——0.314亿美元,其它收入1.21亿美元。根据预先测算,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开支将为15.73亿美元,其中用于修建奥运设施的费用为5.686亿美元。预计盈利0.16亿美元。
1998年长野冬奥会组委会计划通过“金色赞助计划”从每一家赞助厂家获得0.2亿美元。现在,美津浓公司已宣布同意加入这一赞助计划,估计类似的厂家还有不少。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现在,举办奥运会的开支和收入都在不断增长。通过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使奥运会组委会得到相当大的收入。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可以提高举办城市的声望,而且可以为组委会获取数额可观的收入,促进本地和所在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一百年历史中,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了重大变化。1896年,在雅典举办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期为5天,进行了9个大项32个小项的比赛,来自13个国家的33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而即将在亚特兰大举办的1996年奥运会,会期将为17天,比赛项目为26个大项271个小项,预计将有来自197个国家的10000名运动员参赛。举办奥运会的财政经费来源也有所改变:举办雅典奥运会的财政经费,私人捐助占67%,出售特种邮票的收入占22%,出售纪念币、纪念章和门票收入占11%;而举办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财政经费,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占35%,赞助费收入占35%,出售门票的收入占17%,出售生产许可证的收入占6%,其它收入占7%。
举办奥运会,已成为一项代价昂贵的事情。1964年,筹备和举办东京奥运会共耗资约30亿美元,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20亿马克,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14亿美元,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约8亿卢布,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4.69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25亿美元。在这一期间,筹备和举办冬季奥运会的费用为0.7亿至5.25亿美元。
在整个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上,仅有5届奥运会的举办者得到赢利,即伦敦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1932年和1984年)、汉城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从1984年起,冬季奥运会的举办者也开始得到赢利。
为什么举办奥运会的开支如此之大,为什么历届奥运会举办者开支数目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问题在于这些开支中不仅包括用于组织奥运会的直接开支,而且还包括用于完善市政设施、建设和改造体育场馆的费用。例如,东京奥运会的主办者用于组织奥运会的直接开支为0.25亿美元,用于建设和改造奥运会设施的开支为4.6亿美元,而用于发展和完善市政设施的费用则达到25亿美元。慕尼黑奥运会的开支中,用于组织奥运会的开支为5.27亿马克,用于筹备和举办帆船比赛的费用为0.25亿马克,而用于建设奥运设施和市政设施的费用则为13.5亿马克。举办汉城奥运会的25亿美元开支中,有17亿美元是用于修建奥运村、扩建汉城地下铁路、修建电视中心、扩建公路及清理汉江等开支。
现在,许多希望得到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领导人已经明白,举办奥运会,不仅仅只是组织一次能吸引全世界关注的大型体育比赛,而且也是一次使市政建设的发展提前几十年的机会。因此,申请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日益增多。例如,申请举办1998年冬奥会的城市有5个,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则更多,其中包括柏林、巴西利亚、北京、伊斯坦布尔、曼彻斯特、悉尼、米兰、塔什干。1993年9月,国际奥委会确定悉尼为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目前,已有9个城市申请举办2002年冬奥会。
现在,在某个城市举办奥运会,不仅会对这个城市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专家测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为西班牙的经济带来近60亿美元的收益。
因此,北京奥运会究竟能挣多少钱,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北京奥组委的收支,还要看到整个奥运经济对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拉动以及人文环境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运会赚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