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中国企业走出去品牌如何走出去

  近日,很多媒体都在报道百度创始人、CEO李彦宏的两次拒购:一次是百度上市前夕,李彦宏拒绝谷歌的并购,这个细节在2月28日央视虎年首期对话节目中得到首次披露;一次是在百度国际化战略中,拒绝采用海外并购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从日本市场开始的海外自主发展之路。这也让笔者由此开始思考民族品牌的发展之路。
  收购是打压中国品牌的惯用伎俩
  日,央视经济频道《对话》节目昨晚推出虎年首期节目,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作为嘉宾做客节目。李彦宏首度谈及2005年百度上市前夕,谷歌CEO施密特曾秘密造访百度时秘密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劝阻百度上市,李彦宏断然拒绝了施密特的&好意&。今天看来,施密特当日也许已有不祥的预感,这个几百人的小公司终有一日会成为他们的大麻烦。
  本期《对话》一经播出,便引发了业界讨论。
  外资品牌通过收购打压中国品牌的案例不胜枚举。从以往跨国企业并购的中国品牌来看,真正让其活下来的品牌并不多,要么被雪藏,要么被低端化。
  因此,2005年百度没有接受Google的收购邀请,坚持自主发展,这对于保护中国品牌,维护中国网民信息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百度市场份额高达76%,并持续增长,这也充分验证了李彦宏拒绝收购决策的正确性。
  今天看来,&百度一下&已经成为3亿多中国网民的网络生存法则,而直到今天环视全球,真正能像中国一样,拥有自己独立搜索引擎的只有4个国家!我们也许应该庆幸当时李彦宏的选择。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做品牌还要靠自己!
  收购也可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陷阱
  同样在2月28日,亚布力第十届年会上,李彦宏在论坛上指出:&我们和很多其他公司的国际化路子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不是去买一个国外的公司,&,李彦宏解释了百度率先选择日本作为走出去的对象的原因,因为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优势,日本的市场规模,在日本也没有一家独大的搜索引擎。
  中国企业收购这些外资品牌目的是&借船出海&。外资品牌进入中国是收购中国优质品牌,而中国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收购策略恰恰相反,这也是中国企业借船出海屡屡失败的原因所在。
  笔者认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走出去要依靠自身发展,并不能单纯依靠收购。李彦宏在百度成立伊始就抱定了国际化决心,使百度真正在面对国际化机遇时,更加冷静和具有前瞻力。李彦宏也承认当前百度在日本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他也预言&2012年,百度与Google划洋而治&,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编辑部
作者:王斌
延伸阅读:关键词:
分类排行榜
作者:木木博客
作者:木木
作者:何杨
作者:何杨
作者:苗元威
安全、高效、便捷的交易中介平台
中小企业首选SEO、全网营销服务
技术外包平台 一站式网站技术服务
高收益、移动广告、弹窗CPM
做有良心的cms技术服务提供商
提供公众号出售、求购、代售等交易中介以及增值服务。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808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中国年轻富翁:尝到“走出去”的甜头-搜狐财经
--------------- &
中国年轻富翁:尝到“走出去”的甜头
时间:日10:13
【来源:新华网】
  现阶段“网络”和“中国”这两个概念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受到极力追捧,简直成了投资者的“宠儿”
  2005年,一群凭借无形资产崛起的年轻人频频亮相各种财富榜单,其中不乏IT精英、商界新秀,还有体育明星。透视一个个财富神话,人们不难发现,这些年轻的中国富翁都与美国有着关联。对于一个时代来讲,这绝不是偶然现象。
  ■纳斯达克开始“搜索中国”
  日,“2005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在北京揭晓,新生代富豪们的行业大部分集中在IT业,最年轻的十位富豪中有五位从事IT业。
如和杨宁是空中网的创始人,、江南春和张志东分别来自盛大、分众和腾讯。
  可以看出,继三年前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掀起财富神话之后,IT业的集体繁荣将这一趋势演绎到底。在新一轮的中国网络公司上市热潮中,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了美国的纳斯达克股市。实际上这些企业可以选择的上市地点并不少,比如国内A股股市、香港、新加坡等,为何偏偏对美国纳斯达克情有独钟呢?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A股股市一般来说需要等待的时间比较长,香港创业板和新加坡股市,相对来说融资额度比较小,上市后的交易也不活跃。而且目前一些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股票表现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这些网络公司的融资需求。
  更重要的原因是,现阶段有着“网络”和“中国”这两个概念的股票,在纳斯达克正受到投资者的极力追捧,简直成了投资者的“宠儿”。风险投资从中国网站获得的高额回报,对其他投资者起到了积极示范效应,进一步刺激了市场购买中国网络公司股票的欲望。而且中国互联网市场巨大的潜力,始终是吸引华尔街投资者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此利好的消息下,许多中国网络公司选择了到纳斯达克上市。
  于是,几乎在一夜之间,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公司——百度(纳斯达克交易代号为“BIDU”)造就了七名亿万富翁、200名千万富翁以及为数更多的百万富翁。由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功,百度CEO个人财富激增到5.33亿美元,排名从去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62位蹿升至今年的前20位。
  无独有偶,同样精于IT之道的以3.70亿美元身价首次入榜,即夺得第27位座席。
  这位阿里巴巴掌门人操控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号,阿里巴巴和雅虎同时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十亿美元投资,以打造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平台。现在的马云,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界最有钱的职业经理人:除了注资的2.5亿美元,还有软银以可转债券形式注资的3.9亿美元。
  在这场被业内人士称为“雅巴事件”的大型并购中,雅虎的撤退战略和阿里巴巴的进攻态势颇值得玩味。在一退一进的商业博弈中,二者将目光共同瞄向了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市场。
  来自美国的雅虎以退求进,利用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本土绝对优势,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更可能实现一步到位,成为主要的网上贸易商。通过这一减法策略,雅虎借阿里巴巴的壳融入更本土化的中国互联网秩序,希冀复制雅虎日本的成功路径,进一步修正以往水土不服的商业运作。阿里巴巴的“进”是通过此次合作,强势打造其电子商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走向世界。业界普遍认为,搜索引擎是阿里巴巴的一大短板,通过对雅虎的搜索等业务的加法整合,阿里巴巴有可能借助雅虎的品牌和技术进一步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雅虎则将在合作中帮助阿里巴巴所有的中国供应商和全国的中小型企业出口,利用这个出口,阿里巴巴可以为其供应商做更大的品牌宣传。
  无论是百度上市,还是“雅巴事件”,在造就了新一代中国IT富翁的同时,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广阔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在百度上市,纳斯达克开始为“搜索中国”这一概念疯狂的同时,中国互联网似乎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造钞机。一亿多的网民基数,引得互联网巨头们更迫切、深度地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而采取什么样的进入途径,敲开中国大门则一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且不说电子商务领域的亚马孙、易趣等通过收购本土企业之后水土不服,搜索巨头Google和微软MSN在中国市场也未能实现预期的商业愿景。本土互联网企业与国际资本联手,为互联网巨头进入中国提供了参考路径,也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拓宽了思路。
  ■NBA制造“姚明战略”
  中国运动员近年来在国际体坛名声大振,他们除了为国家赢得荣誉外,还铺就了一条光明“钱”途。2005年,“人气巨星”姚明以1.5亿元身价登上《福布斯》中国运动员收入排名榜首,其身价遥遥领先亚军“跨栏王”刘翔。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应归于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赛制——NBA。
  工资和广告使这位中国目前身高最高的运动员赚了个盆满钵满。有数字为证:姚明在NBA这几年光工资一项,扣除纳税等各项开支,就已经有3500万美元入账。而更有美国资深记者称,如果姚明能在NBA打到40岁退休,那么姚明光在工资一项收入上将突破三亿美元大关。除此之外,众多国际品牌纷纷邀请姚明作为代言人,正是看中了他背后的中国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商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他的广告赞助总收入已经超过了2000万美元。
  NBA与姚明,演绎了一场商业与体育的双赢。在美国,和所有的其他体育项目一样,NBA是体育、是娱乐,更是商业。如果说,乔丹让中国人开始认识NBA,那么,姚明开始让人们了解并熟悉NBA。北京奥运会高级顾问黄为指出,2005年3月份的《福布斯》杂志发布了一项调查,2005年至2015年10年间,37%至43%的奢侈品将在中国销售。因此,为了在未来的高端市场赢得中国市场,NBA会不惜一切代价在中国培育市场。以此为动力,NBA利用这个机会为亚洲市场塑造了姚明这个偶像。
  姚明的形象出现在NBA授权的各种运动服装、运动用品、纪念品上,为大众耳熟能详,为自己也为NBA带来了滚滚财源。黄为在解读NBA的“姚明战略”时说:“通过姚明,在加深篮球球迷基数的同时,还会产生连带作用,比如你会喜欢和姚明一块儿打球的弗朗西斯。”
  ■走出去,是跟风还是潮流?
  不论是、李彦宏们精心策划与纳斯达克的约会,还是姚明们在国外赛场上的名利双收,都让人们看到,在新创富时代,走出去,运用中国市场的资源优势加上国际公认的盈利模式将成为越来越多财富精英的决策必然。
  于是,许多中国企业纷纷选择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能够得到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彻底打破企业的资金瓶颈,获得持续稳定的融资渠道;大幅度提高企业形象,获得供应商、销售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刮目相看;有助于开拓全球市场、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在更高的层次上开拓业务等等。对民营企业来讲,更大的好处在于为管理层创造巨额财富。规范的财务制度,经过国际会计师审计认可的财务报表,确保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本,股东获得资本的退出以及高额的投资回报途径。股票上市,企业创始人的财富快速增加,企业创始人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够兼顾。
  对于上市的中国企业,美国的资本市场反响强烈。百度上市交易首日,百度股票的收盘涨幅高达353.85%,创下了5年来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的新股当日涨幅最高的纪录。国外媒体纷纷用“疯狂”、“井喷”、“华尔街的炸弹”、“狂暴唤醒互联网”等词语形容百度上市首日的表现。还是一位硅谷华人企业家魏先生评价百度的话算得上中肯:百度受到美国人的尊重和追捧是因为他以中国广阔的市场潜力为依托,加上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采用了标准的国际规则。
  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从目前搜索市场的竞争上来看,百度的影响力仍然仅仅局限于中国,在整个世界范围,搜索领域的巨头当属Google和雅虎,还有正在加速前进的微软。与此同时,去年下半年雅虎与阿里巴巴的“联姻”正在使百度的本土优势不再独领风骚。
  那么,在竞争形势日趋明朗的“互联网战国时代”,今日的IT富翁们是否能微笑依旧?
  同样的,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财富精英或多或少都将面临一些危机和挑战,一夜暴富的机率也会越来越小。资金、市场和人才瓶颈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他们“走出去”的路上。用一句内地企业老总的话来说:走出去的路并不平坦,但是不走不行。 (新华每日电讯,侯月娟)(责任编辑:廖翊珺)
共找到 275
个相关新闻.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01/09 07:32)·(01/09 04:23)·(01/05 09:22)·(01/04 05:33)·(12/31 14:20)
精品专题推荐
&精彩生活&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秋天不回来
频道精彩推荐
··········
城里的月光
···········
财经专题推荐
·&&·&·&·&&
24小时点击排行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15:37:01类型:原创来源:电脑报报纸编辑:电脑报作者:特约记者 钱伟 邱丽丽 【电脑报在线】谷歌从未退出,因为每年仍在中国赚数十亿元;谷歌并没有真正重返,因为最核心的搜索不会归来
楼主发言:9次 发图: | 更多
  “这将标志着谷歌与中国的关系进入新的篇章,它在2010年公开与(中国)政府决裂,谷歌公司一些人士称这是一个大错。”  ——美国科技网站《The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和《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报道,引爆了9月初科技圈的波澜:5年前,那个高傲转身、决绝离开中国内地的谷歌,5年后准备在这个秋天回归内地了。  “谷歌重返中国无疑是业界一件重大事件,开放的中国已有足够的自信,谷歌也需要这个市场,对普通网民来说也是好事。”在北京清华科技园附近一家互联网公司就职的何小兵说。  5年前,他曾是在北京清华科技园谷歌办公楼前鲜花中的一员。相比于当初的震惊和不解,他如今多了几份理性。在他看来,5年来,中国网民已习惯没有谷歌的日子,中国更是成长为全世界最大、增速最快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为了市场和用户,谷歌也需要重新以可接受的方式回到中国。  如何重返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Google能否找到那个“模式”——那个能令监管当局接受的模式。按照相关消息,谷歌今秋重返中国大陆市场带来的只是Google Play,而网友期待的搜索、地图等功能似乎还没有影子。  这5年,谷歌损失上千亿美元    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比较    年全球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比较  日,那是个何小兵记忆犹新的日子:他无数次登录,看到的都是一个不能使用的搜索框,并自动跳转至:“.hk”。  那天,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发表声明,称因黑客攻击问题指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何小兵明白,这意味着谷歌搜索与内地的最终决裂——2个月前的1月13日,谷歌就突然宣布正在评估中国业务的可能性,并可能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2006年,谷歌进入中国,到2009年,谷歌中国占搜索引擎市场份额33.2%,尽管未能击败百度,但沉淀起一个包括约800名员工、代理商、广告客户、所投资企业、合作伙伴以及无数“G粉”的庞大谷歌中国版图。因此,谷歌退出中国的决定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就连硅谷和中国公司员工对此也毫无准备,一些人甚至在谷歌中国办事处大门献上鲜花。  “黑客事件”、“涉黄”、“审查监管”是谷歌声明中退出的原因。此后,谷歌先后关闭了一问答、来吧以及谷歌音乐。2014年12月,从中国无法访问Gmail。  对中国互联网来说,没有谷歌的日子不是末日,因为还有其他搜索引擎。但对于谷歌来说,这却是一次冲动的惩罚。  “失去的5年对于谷歌来说损失惨重,这是一个千亿美元级的决策错误。”9月7日,知名互联网人士、博客教父方兴东认为,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而突然退出,使谷歌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几乎前功尽弃。  来自市场调研企业eMarketer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在2015年的搜索广告总额可达149亿美元,相对于2014年,中国搜索广告的投入将增长32.8%。不过,这个目前基本上已经被百度所占据,谷歌如果当初留在中国大陆,那么该份额至少有十分之一将属于谷歌,也就是14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仅仅是2015年的部分,如果叠加来算,谷歌的损失更为惨重。  这不是最大损失。2010年初中国网民数量3.84亿,2015年6月数量达6.68亿,几乎增加一倍。2010年中国手机网民3070万,如今高达5.94亿,几乎增加20倍。在这个广阔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谷歌却成为中国市场的旁观者。  这比搜索业务遇阻更令谷歌难以接受。目前,安卓系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据90%以上的份额,但Android原生应用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大陆市场成为各种刷机、修改ROM和“自主操作系统”“操作平台”的乐园。这些手机无一例外的去Google化,许多谷歌移动服务——包括GTalk、Gmail和谷歌搜索等功能集体缺失。  与此类似,Google的另一战略级产品Chrome也在大陆陷入“官方无声,私服盛行”的境地。另一方面,最有想象力空间的地图业务,也一直在中国没有拿到牌照。  “当初逐渐完善的生态系统,如今已荡然无存,这恐怕不是千亿美元可以买得回来的。”方兴东说。
  续上:    谷歌创始人布林一手铸就了谷歌退出中国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士对谷歌当初的突然决定感到匪夷所思。  其实,并非只有中国要求谷歌遵守当地的法律。2014年2月,号称“不作恶”的谷歌在法国因为违反个人隐私保护被罚了15万欧元。罚钱对谷歌来说不算什么,但却遭到了一场“羞辱”:谷歌被迫在主页上,对自己违反法律、遭到惩罚一事进行公示,还是连续48小时。  不仅仅是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在最近两年也罗列了数项罪证,多次准备对谷歌进行制裁。而在今年4月,欧盟还对谷歌发起了一项高达60亿美元的天价罚单。  相比谷歌,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合作态度,给苹果带来了一个全球增长最快、业绩第三的巨大市场; 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同样多次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殷勤,在2014年的上海CES展会上,Facebook还悄然包下一个小展台。  在方兴东看来,不仅是苹果,包括雅虎、亚马逊、微软、英特尔、IBM等在内,几乎所有美国企业,只要遵循商业理性,遵守中国法律,都在中国走出了各自的成功之道,只有谷歌不愿意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同样是搜索,微软的Bing就一直在中国正常运行。  那么,如今在中国市场的巨大体量面前,当年毅然转身的谷歌,是否感到后悔?  “实际上,谷歌退出中国当年是其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一意孤行。”一位对谷歌内部有深入研究的人士对记者说,布林是在前苏联度过的童年,所以对于与政府内容审查合作的道德困境就凸显出来。与布林交谈过的人说过,很久以来布林就曾向朋友和谷歌的同事吐露他对于在华经营的矛盾心理。后来是在另一位创始人佩奇和CEO施密特的坚持下,谷歌才最终得以进入内地。  到了2010年1月,所谓的网络攻击成了压断布林心理的稻草。在布林做出决定前,施密特等人觉得谷歌应当在中国坚持到底,但布林和其他来自东欧的高管占了上风。  那时,谷歌中国的收入仅为谷歌全球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不到1%——这是布林一意孤行得以最后实现的重要原因。  另一位了解谷歌内部的美国硅谷人士则说,布林试图以退出的决绝姿态逼迫中国相关部门退步,并非真心想放弃这个市场,因此当时除了将图片、网页以及资讯搜索业务转移到了香港,Gmail、音乐、手机、地图等业务都保留在了内地,也保留了其研发与销售团队,旗下的几家代理公司也正常运作。  “所以关于谷歌2010年退出中国一事,有一大普遍性误解需要澄清。谷歌退出的只是搜索等业务,其实一直都未真正退出,它的市场部门一直保留在中国。”方东兴也表示,这是谷歌单方面的行为,谷歌在大陆至今仍保有工程团队,而大陆的谷歌销售人员则帮助中国公司在谷歌的全球服务上刊登广告。  并非真心想离开中国。这从谷歌高层的态度就可见一斑,2011年初,前谷歌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FO)帕特里克·皮切特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表示,谷歌从未说过退出中国。而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也对国内媒体表态:“谷歌中国的运营团队和人员都没离开,所谓离开,是指.cn的域名离开了。”  但显然布林这一次的预判失算了。先是中国政府并未对谷歌妥协,然后是谷歌中国团队包括总裁刘允在内的大量精英流失,多家广告代理商将官司打到美国总部,谷歌音乐搜索等曾被寄予厚望的本土化产品被迫关闭,北京清华科技园的团队变得像是一家广告销售公司。  在布林的“一意孤行”中,谷歌在过去5年终于与中国市场渐行渐远。  不知道布林是否有过后悔,但谷歌的另外两架马车——另一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前CEO施密特肯定是后悔了。作为主导谷歌进入中国的关键人物,日,卸任CEO,成为谷歌执行董事长的施密特到中国出席活动时,黯然表示自己对中国市场十分看重,却有诸多无奈。  对于拉里.佩奇来说,在2010年的时候,他需要站在自己伙伴布林身边。但此后,随着布林逐渐淡出谷歌日常运营,佩奇在2011年重掌了CEO职位,中国成为佩奇不得不站在更加中立的立场上考虑的问题,布林的个人意愿不会成为谷歌中国战略的主导。  “在谷歌内部,帕特里克·皮切特和销售人员都是支持谷歌开拓中国市场的。这也会影响到佩奇的决定。”一位前谷歌员工表示,在佩奇成为CEO后,就开始调整对中国市场的策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来和中国政府接触。  谷歌新一代高层管理团队对中国的渴求更加明显。今年8月,在谷歌任职11年,来自印度的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 )接掌重组后的谷歌,这位有着“劈柴”称号的谷歌新CEO早就表达了他对中国的诉求。  今年2月,皮查伊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表示,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是一种荣幸。他说,过去显然有过一系列的问题,但是谷歌也从中看到了机遇:比如看到不少中国的开发者对于Google Play的兴趣等。  “我并不认为中国是一个黑洞,相反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皮查伊说,他希望能找到一种进入中国的模式,可以尽其所能服务好中国市场。  来的是应用商店,而非搜索  现在,随着谷歌的重组,谢尔盖·布林全力以赴另外一家公司--Alphabet。来自谷歌高层的反对声音已不再了,那么,皮查伊将用什么让谷歌重返中国?  答案是GooglePlay应用商店,而不是搜索或者地图。按照相关消息,谷歌在今年秋天,Google Play应用商店和官方安卓系统手机能在大陆上市,谷歌将藉此争取解禁旗下更多服务。  记者获得的多方消息显示,9月29日,谷歌将对外发布新一代Nexus手机——Nexus由LG和华为代工。其中华为是第一次为谷歌设计该系列手机,谷歌与华为的合作,显然远远不止Nexus这么简单:华为能够帮助谷歌重返中国市场、而谷歌则是华为进入美国市场的关键。  这并非谷歌试图重返中国市场的唯一渠道。今年6月,数位知情人士透露:Google正与部分中国手机厂商协商,如果手机厂商在手机出厂时预装Google Play,Google将为每部手机提供约1美元的补贴,“部分手机可能还会高于1美元”。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华酷联以及VIVO、OPPO等国产手机厂商中,已有数家收到相关补贴的“绣球”。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数据,月,国产手机共计出货1.22亿部,其中Andriod手机1.12亿部。如果Google的补贴策略得以落地,那么Google Play每月可获得千万级装机量,而国产手机厂商亦可增收数亿美元。  Google Play是全球最大的应用商店,其开发者、应用、下载量均远远超越包括iTunes在内的所有应用商店。但对谷歌而言,Google Play过去几年来无法从中国大陆获得任何收入。根据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3.9亿台,其中Andriod手机约3.49亿部,在全球占比33.5%。  对于GooglePlay而言,中国大陆市场成了最大的遗憾。因此,在未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之前,谷歌就着急抛出预装合同,不仅是在试探国内手机厂商们的兴趣,还是将对大陆市场进行重大调整的重要信号。  在美国,Google Play包含Play应用市场,比如影视、音乐、报刊、图书等,并不包含Gmail、Google Map、YouTube、搜索、云服务等应用。但想要进入内地市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仍然监管许可的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即便能够Google Play入华,预计也不会是一个全球一致的应用市场。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Google 都在打造一个特别版本的 Play 软件商店,里面只包含经过中国审核的软件和服务。  在谷歌内部人士看来,Google Play这样的应用商店与提供信息获取渠道的谷歌搜索服务有着根本不同。应用商店的内容本身就经过了管理和拣选,谷歌上下更容易容忍对哪些应用可以提供什么内容所施加的限制。  根据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中国特供版的 Google Play 软件商店一开始将只支持最新的 Android M。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猜测称,谷歌可能会提供单一入口,用于发布应用程序和游戏。对于本土化,谷歌可能需要跟一家中国公司合作,来帮助它在中国的数据中心存储应用程序。
  续上:  此前,有网友发现,谷歌陆续注册多个与 Google Play(谷歌应用市场)和 China(中国)相关的域名。  在这方面,苹果和微软等就显得“狡猾”多了。2014年时,苹果发表声明称,将把中国用户的数据转存至中国电信的云存储上面;而微软也在2014年通过与世纪互联合作,达成了云服务在中国的落地。  或许,谷歌长远的目标是为安卓用户恢复提供搜索以及Gmail等服务。但这种做法却极为敏感,因为这可能需要将用户数据存储在中国并允许对此进行“过滤”。根据一名消息人士透露,目前谷歌在跟中国相关部门谈判的内容中,并不包含数据隐私部分。  Google Play难以支撑谷歌在华局面  那么,今年秋天,谷歌能否借Google Play最终重返中国大陆市场?  这未必能够实现,因为 Google 需要中国方面的许可,它还需要更好的适应中国的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  目前,应用商店的商业模式也较为清晰,可以直接增加谷歌在这方面的收入。“应用商店都可以通过应用预装、分发、导流等方式盈利。而且,对拥有庞大用户量的手机厂商来说,应用商店可以提供非常丰厚的利润。”  业内人士分析称,“而得益于谷歌在技术上的优势,一旦补贴策略奏效,谷歌在移动市场的话语权将会大大增强。”  不过,在中国市场缺席了5年后,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对谷歌来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后,想靠GooglePlay、AndroidWear、Nexus手机这三项业务,很难支撑起局面。  Google Play想要入局,首先要通过的就是来自中国本土应用商店的考验。360、腾讯、百度、豌豆荚、安卓市场第三方应用商店逐渐成为主要的应用分发渠道,同时,小米、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厂商均建设自己的应用商店,并且份额逐步上升。  支持者认为,凭借对Andriod底层架构的技术、资源优势,“Google Play有可能改写这一局面,重塑规则。”但质疑者也表示,国内手机厂商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业界生态,具有了自己的市场逻辑。过去的5年是国内手机厂商快速崛起的时期,目前国内手机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中国手机厂商是市场规则的支配者,这是谷歌所面对的挑战。  “现在谷歌的问题在于Gmail、地图都用不上,还是严重阉割版的,与本土化的应用商店相比不占优势。” 观察人士洪波就表示,5年之前,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格局初见,谷歌完全可以称霸一方。但世事弄人,当谷歌将要重返国内市场时,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谷歌回归被很多人看做狼来了,但中国市场已被几头猛虎割据,谷歌无奈地从领导者沦为追随者。  其次,Google Play应用商店里的APP需要收费。对于在中国市场上那些泛滥的免费App而言,收费政策似乎要让许多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现在,回头看去,对谷歌而言,5年前的那个决定,正如《The Information》评价那样:“谷歌内部人士都认为的大错。”  相关链接  谷歌迂回术:每年仍在中国赚取60亿元  让外界难以想象的是,尽管谷歌号称退出中国大陆已有5年,但这家公司在中国内地仍有800多名员工, 如今依然在海淀清华科技园拥有一栋独立办公楼,并且正在以另一种方式留在国内。  在目前供职于Google 中国的800 多名员工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服务中国企业的Google 销售人员。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报告,2014 年Google 中国网络广告营收超过60 亿元人民币。  这是因为,在普通用户最熟悉的搜索业务退出后,谷歌中国业务转向了数字营销、推广、移动等“幕后”服务。利用AdWords、AdMob、GoogleTrends、大数据、数据分析方面的技术优势。谷歌从争取走进来,转向了帮助中国开发者、企业走出去,让“中国制造”去海外淘金。  从这个方面来说,谷歌从未真正退出中国。  “我们在北京、上海、广东都有销售团队,我们跟客户非常的接近。其实我们贴近本地市场的同时,又身处国际化大公司里,也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真的能非常好的帮助到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自 2007 年加入 Google 中国就一直负责帮助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 Google 中国大客户业务部总经理的黄秀兰说,就是帮他们把产品和服务卖向全球,推广到全世界。  在河南郑州,像黎明工业集团这样的企业成为了谷歌对抗日益下滑的关键字广告(AdWords)业务的重要力量。  这是一家从事矿山破碎机械和工业粉磨机械业务的公司,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同类设备生产企业。它从2008年开始通过谷歌拓展西班牙语、法语和阿拉伯语等非英语市场。到2013年,这家公司成为谷歌宣传其中国广告业务的范本之一。黎明工业的业务已经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子商务销售额超过年总销售额的75%,达12.8亿,这其中88.6%来自海外。  其间,谷歌的作用也开始受到中国一些地方政府的关注。今年5月,谷歌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第四家数据营销 体验中心落户东莞,为东莞及周边城市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服务。6月,东北首家谷歌体验中心落户大连中山区世贸大厦27楼迈克集团。此外,该体验中心还陆续在河南省、天津、上海、广州、江苏扬州等地设立。  “我们十分期待着与更多的省级地方政府的合作。”谷歌效果广告解决方案大中华区及韩国主管Richards Gilbert说。按谷歌方面的说法,很多中国的地方旅游局正在使用谷歌广告平台吸引海外的观光客,比如成都市的地方旅游局在YouTube上投放了广告,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山东省。更多这样的省级地方政府将是谷歌未来在中国市场的重要合作对象,用来减缓甚至扭转关键字广告业务的不利局面。  谷歌中国大事记  日:谷歌开发其主站的中文界面  日,谷歌退出中国搜索引擎  日:google全球CEO在北京宣布google的中文名字为“谷歌”,正是进入中国  日,谷歌中国实验室推出谷歌拼音输入法  日,谷歌推出中国免费音乐下载服务  2009年10月,一些中国作家与行业组织指责谷歌数字图书馆其作品为侵权行为  2009年 9 月,李开复离开谷歌中国。  2010年1月-3月,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大陆,并将服务器转移至香港。  日,“谷歌”名称废弃使用,“谷歌”改回“Google中国”。  2013年 7 月,Google 大中华区负责人刘允宣布离职消息,新大中华区负责人石博盟(Scott Beaumont)在 8 月上任。
  欢迎造势,早早接受被监管,别以为在美国可以被管,在中国就不可以被管。  要做生意就老老实实做生意,别做心机婊。
  来了也不用。百度不是很好
  来不来能咋地,爱来不来,来了我也爱用不用
  来不来能咋地,爱来不来,来了我也爱用不用
  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南下政策和谷歌雷同。呵呵。反正来的都发了,比如康师傅和旺旺。后来的没机会了。呵呵
  360表示无鸭梨  
  数十亿也太少了,占他总份额才多少,百度腾讯都千亿级吧得  
  在方兴东看来,不仅是苹果,包括雅虎、亚马逊、微软、英特尔、IBM等在内,几乎所有美国企业,只要遵循商业理性,遵守中国法律,都在中国走出了各自的成功之道,只有谷歌不愿意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同样是搜索,微软的Bing就一直在中国正常运行。  +++++++++++++++  对于加入了TPP的国家,这些企业就不用遵守该国法律了,反而可以以损害企业利益为由,控告该国政府,并要求该国修改法律。
  别回来
  谷歌的中文简体的检索做的太烂,还是百度强大。。。
  .滚蛋了就不要回来了。傻子才会?用  
  以为这是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走了就不用回来,不嫌丢人么?  
  另一位了解谷歌内部的美国硅谷人士则说,布林试图以退出的决绝姿态逼迫中国相关部门退步,并非真心想放弃这个市场  -----  好好笑,你以为你是谁啊,逼中国政府让步,不知道中国政府软硬不吃?不知道中国的竞争对手巴不得你滚出吗?  
  我真心醉了。5年前我用谷歌地图,后来用不了惋惜了好久,无奈之下才用的百度地图,刚开始的百度地图真的很烂,现在觉得已经完善好多了,又有全景地图,在让我用谷歌又会不习惯的。  
  我想知道那时候去给谷歌献花的那些SB内心是啥感受
  360的好搜现在做的也很好,不输百度多少。我现在重要情资搜索都是百度 好搜 搜狗一起上,基本都能统统搞定全面掌握。当然谷歌搜索也不错 还是有一定优点的,能进来也是双赢  
  谷歌本土化不行,以前用来查些国内的资料根本没有。百度一搜一大堆。谷歌唯一的优势就是写学术论文比较好用
  我现在就用着谷歌浏览器,但是我用的是百度搜索和好搜
  谷歌学术很好啊,尤其是搜索英文科技文献,百度学术就有太多文章找不到。。。  
  希望Google早日归来 Google搜索绝对好用
只可惜这两年对Google限制的越来越死了
连hosts都被屏蔽了
  别的不说 即使为了打击百度 我也坚决支持Google归来 百度真的是太流氓 太无下限了
  对本吊来说,来与不来有个卵用。不过的感谢一下,当年用谷歌搜H网直接能进的。
  @一朵青花存刀香c
18:03:00  谷歌的中文简体的检索做的太烂,还是百度强大。。。  -----------------------  对啊,百度好用
  笑死了,想到了高大上的msn……  
  我都不用谷歌,还是喜欢百度!!!!!
  百度是越来越流氓了
  婊子  
  偷遍全球隐私的谷歌,政治人物都没放过。  
  发现东欧那一票人很痛恨中国。  因为中国证明了,制度没错,错的是他们自己。
  装逼不成反被比价
  天涯跟谷歌是什么关系,以前搜索谷歌知道 ,回答问题都是天涯论坛
  百度不错  
  只希望google杀回来,增加一下搜索引擎的内部竞争,百度现在一家独大,吃相太难看了。现在看精品贴还必须下载贴吧APP,下个东西经常会蹦出百度杀毒软件,真是日了狗。
  肯定后悔啦  
  百度确实流氓,可是贴吧功能强大的逆天,还有百度应用,百度地图,都赋予了百度强大的用户粘性。至于谷歌,与goole play无与伦比,可是与基层消费客户有隔离,如果搜索不来,那谷歌市场真不看好  
  不作恶,尽装逼,装逼成功,中欧狂艹……  
  百度用习惯了  
  本来是想 和砍价一样 “5块 卖不卖 不卖走了 ” 装着走 想着卖家来拉 不想卖家鸟都不鸟你 又没那脸回头 哎~
  我觉的是该让谷歌进来平衡下百度了 百度拉磨流氓怎么做世界第一的搜索 没有对手就等于慢性自杀 百度我看好你哦 不过你现在确实很垃圾
  不自量力,居然敢拿退出来威胁拥有完整互联网体系和顶级搜索引擎的大国,活该  
  “同志们很关心这个(指google声明将退出中国),我就我了解的情况,和大家谈谈。   现在正在谈,双方在谈,那边(指google)要求开特殊字符限制,以及公开过滤机制;咱们这边要求它转移资料,要在北上广或其他城市假服务器,差距很大。其实呢,注定谈不成的。那边在挑战我们这里的网监体系,这是政策基点的问题,没有一丝可能性。   我们这边的原则:   一要表明态度,我反对什么,我就封什么,这是意识形态上的表态;   二是要向老干部们表态,要表明我们没忘本,我们在维护声誉。   这两点,在这个范围内,只能这样说,同志们可以自己进行理解。至于最后结果,人家必然要走,我们留不住,也没想留它。走一年,走两年,它总有求着回来的时候。这个把握,中央有,我们也要有。强调一下,这就是个法律问题,定性就是这样,不要擅自添加其他色彩。在公开舆论中,要注意口径,否则会被内部追责,请大家特别注意。再强调一遍,这就是个法律问题!”   ——李伟,原中宣部副秘书长,原全国宣传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原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党委书记,2010年1月《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这一点苹果和微软就做的不错,做生意就做生意,扯什么政治。  苹果就直接接受网络安全审查,并且把服务器搬到中国来,这才是赚钱的样子
  对于中国来说,当年就是要逼走你把市场留给自己人的。
  以前都是用谷歌搜索,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用俗气的度娘,谷歌不要回来了,我们有度娘就够了,再不挤我们偶尔用用微软必应。  
  以前搜索工作资料,还是谷歌精准,百度基本没用。现在无所谓了。
  谷歌你怕我吗?继续装逼啊.  
  谷歌感觉他那个图片搜索功能很强大,比百度强多了,其他的倒是无所谓了
  呵呵,多少人手机上的chrome,Google play图标从来没点击过。。。
  亮点是百度的全球份额啊,没人发现么?这两年百度国内份额降好快,全球份额增好快。
  以前就被百度打的逃跑呢
  中文搜索在以前谷歌就不好用,百度的中文搜索还是强点,当然某些逼格高不用中文搜索的人除外  
  台湾有自己的搜索引擎吗?台湾有自己的聊天软件吗?
  百度也是做大了之后流氓起来的了,另外百度的高级搜索就是一坨翔
  撑那么硬,最后还是认卯了。给你个贼  
  百度毛病一堆,但用着符合国人的习惯。FB感觉国内前景一般,毕竟朋友圈已经深入群众。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电走出去 国家品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