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新数据工作中,主句和从句怎么区分调研主要是干什么工作

答:通报的主要特点是:(1)严肃性.无论那一种通报都要涉及到情况的说明,说明情况要慎重,要以确凿无误为前提.情况准确和结论谨严,应是通报的严肃性最为突出的两点表现.(2)教育性.使人们受到激励,得到启发,或使人们有所借鉴或警戒,以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是通报的重要作用.(3)典型性.要善于选择典型事例,以使通报内容具有广泛的指导和普遍的适用性.(4)时间性.制发通报是为了有利于当前工作的进行,因此无论是先进典型,还是错误事实,或是重要情况,一旦出现就要及时反映,免得时过境迁,使得通报失去应用作用. 139、通告的一般写法: 1.是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几个要素俱全的标题;2.是由发文机关和文种名称两个要素构成的标题;3.是省略发文机关,由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标题;4.是只写公文名称,也就是只有”通知”二字的标题. 140、通知的主要用途: <>规定:通知适用于批转正统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上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141、通知的主要用途? 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它既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起到批准和指导的作用,又可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起到传达或联系的作用;即可以用来发布行政贵章,起到指挥和约束的作用,又可以用来下发本机关起草的计划、总结、会议纪要等文件,起到运载作用;即可用来提出要求下级机关认真办理或遵照执行的事项,起到法规作用,又可用来布置工作,安排活动,起到指示的作用;即可用来向下级机关告知事项,起到传达作用,用可以用来宣布干部任免和聘用事宜,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142、投标书的写作要求:1.要实事求是;2.要有针对性;3.要讲究时效性. W 143、慰问信的一般写法:慰问信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和落款几个部分组成。标题可以只写慰问信三个字,称谓是慰对象的名称,用于不同场合的慰问信,正文所写的内容往往有所不同。从总体上看分两类:一类表示安慰的,另一类表示问候的。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两项内容。 X 144、写作公告,通告的注意事项:1.要写得通俗;2.要写得具体;3.要写得清楚. 145、写作公告、通告的注意事项?答:答:撰写公告和通告,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写得通俗.由于公告、通告的读者范围十分宽泛,读者对象常常是广大群众,因此在起草这类文件时,要特别讲究语言的简明和平易,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事项交代清楚.第二, 要写的具体.公告、通告事项的说明,不能笼统,而要具体,要使人们易于了解行文意图,以此突出公告、通告的实用性.第三, 要写的清楚.公告、通告往往采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将事项写明,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146、写作函的注意事项:1.文种的选用要正确;2.内容要简结;3.措辞要得体. 147、写作函的注意事项?答:在函的写作中,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文种的选用要正确。反过来说就是不要错用文种。当前,在公文交种的使用中,与函有关的两种错用现象值得注意。一种是应当用函却用了其他文种。另一种现象是应当使用其他文种,如请示、报告、通知等,却错用了函。第二,内容要简洁。一份函一般只能写一件事。第三,措辞要得体。无论写哪类函,都要注意语言得体。对上级机关,用语要注意谦恭、谨慎,对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要友好、诚恳,对下级机关要尊重、平和。 148、写作会议纪要的注意事项?答:会议纪要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纪实性,二是提要性.为使这两大特点得到充分体现,撰写会议纪要,必须依循以下要求:⑴要作好会议记录;⑵要突出会议要点;⑶要善于整理会议意见. 149、写作决定的注意事项:1.要作好调查研究;2.要做到观点鲜明. 150、写作决定的注意事项?答:撰写决定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 要做好调查研究.在起草决定之前,要就决定所涉及的问题,认真查找有关法律条款和政策规定,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第二, 要做到观点鲜明.决定作出之后,要求下级机关正确执行,不得有误,因此,在决定中所提出的看法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能便于理解和执行. 151、写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项:1.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2.态度要鲜明;3.文字要简炼,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语气要肯定.5.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 152、写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项?答:写作命令(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发布命令,必须郑重、严肃,要在法定的权限内,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制发命令.第二,态度要鲜明.在命令中,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直截了当、不容置疑地写明.第三,文字要简练,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预期要肯定.第四,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命令一般只由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使用,党的领导机关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如有必要,党的机关可与国家行政机关联名制发命令. 153、写作批复的注意事项:1.要态度鲜明;2.要全面周详;3.要迅速及时. 154、写作批复的注意事项?答: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来文并要求下级机关遵照办理的指示性文件,往往政策性较强,因此,写作批复,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⑴要态度鲜明;⑵要全面周详;⑶要迅速及时 155、写作请示的注意事项:1、要正确选用文种。2、要做到一文一事。3、要避免多头请示。4、要避免越级请示。 156、写作请示的注意事项?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请示的制发有种种规定,在写作时必须依循。简单地说,撰写请示应当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要正确选用文种。第二,要做到一文一事。第三,要避免多头请示。第四,要避免越级请示。 157、写作议案的注意事项:1.要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行文;2.要言之有理. 158、写作意见的注意事项:1.看法要明确;2.办法要具体. 159、写作意见的注意事项?答:1.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是就某个重要问题有感而发,文章内容包含情况、问题分析,以及指示或指导性意见。2.意见作为上行文,提出见解要中肯,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要切实可行。3.意见作为平等文,具有表达商榷意见的功能,提出解决办法带有建议和协商性质。 160、刑事答辩状的功能?答: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或被上述人以刑事答辩状的形式依法行使答辩权,对自诉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进行反驳和辩解,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全面了解案情,从而作出公正的判决。 161、刑事答辩状的结构和内容?答:(1)首部。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案由等项目。(2)正文。正文是刑事答辩状的主体部分,主要用以阐述筑室道谋意见和理由。(3)尾部,尾部主要包括结尾和附项两个项目。 162、刑事法律事务文书的用途:刑事法律文书既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适用于刑事法律规范,区分合法与违法行为和事实,制裁刑事犯罪,保证无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的工具,也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163、刑事起诉状的写作注意事项:1.要正确确定行政起诉状的被告;2.要明确行政起诉状的适用范围;3.要清楚行政起诉状递交的时间期限. 164、刑事自诉状的功能?答:刑事自诉状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受更案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主要依据. 165、刑事自诉状的结构和内容?答:(1)首部。首部包括标题和当事的基本情况两个项目。(2)正文。正文是文书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案由和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和证人的姓名、住址及其他证据的名称、来源。(3)尾部。尾部一般包括结尾和附项两个项目。 166、刑事自诉状的用途?答:刑事自诉状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主要依据。 167、行政答辩状的结构和内容?答:(1)首部。首部包括以下几个项目:标题、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案由。(2)正文。正文是行政答辩状的主体部分,在此主要应当写明答辩理由。(3)尾部。尾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项目:结尾和附项。 168、行政答辩状的写作注意事项:1.要正确确定答辩人;2.要注意递交期限;3.要明确递交答辩状的途径. 169、行政答辩状的用途?答:行政答辩状的使用,有利于答辩人维护自身的权益,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全面了解案件情况,并作出公正的裁决。 170、行政起诉状的功能?答:行政起诉状是原告指挥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非法的一种法律文书,是维护原告合法权益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依据. 171、行政起诉状的结构和内容?答:(1)首部。首部包括标题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两个项目。(2)正文。正文是诉状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等内容。(3)尾部。尾部一般包括结尾和附项两个项目。 172、行政起诉状的写作注意事项?答:⑴要正确确定行政起诉状的被告⑵要明确行政起诉状的适用范围⑶要清楚行政起诉状递交的时间期限 173、行政起诉状的用途?答:概括地说,行政起诉状既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也是原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工具。 174、行政诉讼文书的用途?答:行政诉讼文书既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工具,也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凭借。 175、选取论文写作材料的原则和标准?答:选取材料的标准主要有四条:⑴要选取确实的材料⑵要选取有力的材料⑶要选取富有新意的材料⑷要选取易于理解的材料 选题的原则?一、要选择客观上有意义的课题。包括两项内容,1、要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2、要选择具有学术意义的课题。二、要选择主观上有见解的课题,包括三项内容。1、要选择有能力完成的课题。2、要选择有兴趣完成的课题。3、要选择有条件完成的课题。 176、选择科学研究课题的原则: 1.要选择客观上有意义的课题.1)要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2)要选择具有学术意义的课题;2.要选择主观上有见解的课题,1)要选择有能力完成的课题,2)要选择有兴趣完成的课题,3)要选择有条件完成的课题. 177、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1.独创性;2.科学性;3.理论性.总之,上面所说的独创性,科学性,理论性,是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因而也可以说是学术论文的必备条件. 178、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答:独创性、科学性、理论性 179、学术论文的结构程序: (1)序论。序论又称前言、引论、绪论等等,这是一篇论文的开头部分。这一部分所写的内容通常包括:提出问题;指明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及研究目的等;明确观点,概括自己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阐释基本概念;指明研究方法或论证方法;严格限定课题的范围。(2)本论。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对问题展开分析、对观点加以证明的部分,是全面、详尽、集中地表述研究成果的部分。(3)结论。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这一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提出论证结果;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80、学术论文的结构程序?答:所谓的结构程序,是指构造文章的步骤,或者说是指文章本身的基本构成模式. 181、学术论文的性质和功能: 1.学术论文是用来探讨学术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凭证;2.学术论文是描述科学研究成果,传播学术信息的主要工具. Y 182、邀请信的一般写法: 邀请信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几个部分组成。标题可以只写邀请信三个字,
也可以写明活动名称即事由。称谓是邀请对象的名称,写明活动或工作的内容及意义,表明盛情邀请对方参加的意愿,交代相关须和事项,是邀请信的正文常写的几项内容。另外,称谓之下,正文之前,通常要有问候语,正文的最后还常有祝颂性结语,落款部分要有邀请者署名和写信日期。 183、意见的主要用途: <>规定: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Z 184、在论文写作材料的选取中,主要应当依循哪些标准? 答:在论文写作材料的选取中,主要应当依照以下四条标准:1.要选取确实的材料 2.要选取有力的材料3.要选取富有新意的材料4.要选取易于理解的材料. 185、章程的一般写法? 答:章程一般包括标题、签署、正文等几个部分。⑴章程的标题通常是由组织或机构名称加文种名称两个要素构成的⑵签署又称题注.章程通常要由会议通过才能生效,通过章程的会议名称和日期要加括号置于标题下方⑶章程的正文一般彩条款形式,而且是“章断条连式”,即分章分条,各章条数前后相连、统一排列,条下还可可分款,但各款不连,独立编号. 186、招标,投标文书的特点:1.竞争性;2.公开性;3.简明性. 187、招标书的写作要求: 1.要作好调查研究;2.要实事求是地提出要求;3.要有法制观念;4.要做到表述准确,规范. 188、招标书的写作要求? 答:招标书一般是由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组成的⑴招标书的标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由招标单位、标的名称、事由、文种构成;二是只写招标单位和文种;三是只写事由和文种;四是只写文种⑵正文通常包括导语、主体和结尾.导语,应写明招标单位的基本情况;主体是写入招标书的核心内容的部分.结尾,应写明招标者的联系地址、电话、邮编、电传、电挂和联系人等⑶落款写明招标单位的名称(全称)、法人代表和签署日期.这些内容如在封面或正文部分已写明,落款可以从略. 189、制订计划的要求: (在计划的制定中,主要应当依循哪些要求? 答:1.要符合政策.制订计划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上级指示精神,而不能与此相背离,否则计划就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2.要从实际出发.制订计划要把全局需要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既不能说空话,更不能说假话,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决不能单纯从主观愿望出发,按个人意志办事;3.要具体明确.要做的事情写得实实在在,才便于人们依照施行,也便于人们对照检查工作;4.要留有余地.不可预见的因素出现,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任务的提出和时间的规定等等,都要留有余地,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实际情况,合理地调计划. 190、制订计划的要求? 答:在计划的制订中,主要应当依循以下要求:⑴要符合政策⑵要从实际出发⑶要具体明确⑷要留有余地 191、制订计划的要求? 答:在计划的制订中,主要应当依循以下要求:第一,要符合政策。制订计划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精神,而不能与此相背离,否则,计划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制订计划要把全局需要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既不能说空话,更不能说假话。第三,要具体明确。计划一经制订,便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要求人们在预定的期限内完成。第四,要留有余地。在计划的实施中,常常会有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出现制订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任务的提出和时间的规定等都要留有余地。 192、祝酒词的一般写法: 在比较正规的酒会、宴会上发表的向人们表示祝愿的演讲,以酒为媒介物表达美好的祝愿之情,所以只有在有酒的祝酒词中才能发表祝酒词。在欢迎会上用欢迎词,欢送会宴上用答谢词,主人在答谢会上发表的祝酒词就是送别词,结尾是祝颂语和祝酒的内容,在祝酒词中祝酒的内容是不能缺少的一项内容。 193、撰写讲话稿的要求: 1.针对性要强;2.主题要集中鲜明;3.内容要吸引人;4.语言要通俗生动,要有气势和文采. 194、撰写总结的要求:1.要充分占有资料,并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2.要善于分析材料,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3.要合理地取舍内容,以突出重点;4.要深入研究问题,以写出特色. 195、撰写总结的要求? 答:撰写总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占有资料,并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充分占有资料,全面掌握情况,是使总结内充实、观点正确的首要前提。第二,要善于分析材料,并找出规律的东西来。撰写总结,需要充分占有材料,全面掌握情况,但仅仅占有材料是不够的。第三,要合理地取舍内容,以突出重点。前面说过,总结往往要反映几个方面的内容,但各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平均使用笔墨,而要有所侧重,要根据具体的写作目的和工作状况的特点合理地取舍内容,确定重点,避免采用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写作方式。第四,要深入研究问题,以写出特色。写总结不能千篇一律,,要写出带有个性色彩的东西。 196、综述的编写要求: 1.要充分占有资料;2.要善于进行分析与归纳;3.要保持写作态度和写作方法的客观公允. 197、综述的主要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在归纳与整理的基础上,对描述对象的全貌作出全面,系统的反映;2.是描述性,综述应是对某项研究情况的客观反映,作者不能加以评论或提出建议. 198、总结的一般写法: 总结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即标题、正文和落款。1、标题。标题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包括单位名称、时间、总结对象和文种类别的标题;一种是新闻式标题,即概括总结的核心内容的标题。2、正文。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几个部分,分别写入基本情况、成绩与经验及问题与教训、今后的意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3、落款。总结的落款同计划的落款写法完全相同。包括制订总结的单位名称和日期两项内容。 199、组织论文段落的要求和方法?
段落的要求:1、段意要明确;一个段落一般应有一个主要意思即段旨。2、段意要统一;一个段落应当集中表达一个意思,而不要把与段旨无关的语句写入段中。3、段意要完整;一个段落应把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表述清楚,否则,属于上一段的内容却放到下一段去说,就会造成文章结构的混乱;4、段的长度要适中。 段落方法:1、要把段落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章单位来看待。2、要善于疏通思路,以增强思维的调理性。3、要善于使用段中主句。
四.文章分析.
提示:(1)既可以从经济论文的特点、选题、取材以及结构程序等几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只从一个角度,就其一个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2)既要注意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又要注意结合文章实际;
(3)分析要有条理,要能自圆其说。 论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关卡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其著名诗篇《蜀道难》中有句名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难攻易守,即使一人守关,万人也别想攻进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但要深化认识,就会碰到“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关卡。然而,这个关卡是人为的,它导源于长期存在的理论扭曲。扭曲不克服,就存在逻辑性障碍,无法解释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能创造价值,并创造更多价值;要按资本、按技术要素分配,在分配上作适当倾斜,就缺乏理论依据,从而形成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关卡。下面谈一些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欢迎同行专家给以批评指正。
(一)价值是商品二因素的一个因素,不创造使用价值就不能创造价值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相对应,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精髓和重大发现。
价值作为商品二因素的一个因素,它依附于特定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因此,研究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其前提条件是要生产性劳动,它制造产品(含劳务),创造特定的使用价值,否则,就不能讲创造价值。
一般讲产品就代表该产品的使用价值,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等。马克思把劳动产品分成两大部分一―必要产品与剩余产品,价值是抽象劳动时间的物化,那制造必要产品的抽象劳动时间,称为必要产品价值,简称必要价值,又称劳动力价值。制造剩余产品的抽象劳动时间,称为剩余产品价值,简称剩余价值。必要产品是必要价值的承担者,没有必要产品,就没有必要价值,同样剩余产品是剩余价值的承担者,没有剩余产品,就谈不上剩余价值。在同等规模水平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剩余产品的数量愈
多,剩余价值的数额愈大,则是经济技术愈发达、愈先进的标志和反映。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需要进行量的考察,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1.价值总量。它等于劳动总量,只要劳动人数不变,劳动时间长度不变,价值总量就不会变化。
价值总量=劳动总量=劳动人数×劳动时间长度
2.价值个量。即单位产品价值量,它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变化。即劳动生产率愈高,在同等劳动时间内制造产品的数量愈多,那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就会相应地缩小,二者成反比例变化。
3.价值构成。即必要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构成比例。必要价值又称劳动力价值,即生产劳动力所需生活资料所费的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是指生产剩余产品的劳动时间。按照剩余产品形成原因的不同,马克思把剩余价值细分为三种――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其中相对剩余价值包括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形成的。在同等生产规模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愈高,剩余价值愈大,也就是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文化。马克思正是这样阐明它们之间数量关系他,指出:“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的降低而降低”。①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需要区别“增加”与“创造”两个有关而又不同的概念。对于价值来说,增加与创造完全不同,而且相互对立。讲价值增加就不能讲价值创造,讲价值创造就不能讲价值增加。价值增加一般对价值总量而言,增加劳动人数和延长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总量增加了,则价值总量就会相应地增加,此称价值增加,但不能讲价值创造。而价值创造一般指价值构成而言,创造通常是指从无到有,有新的内容被创造出来。人类早期,生产工具极其落后,劳动生产率非常之低,终日劳动所得只能维持温饱,甚至连温饱都不能维持,即全部是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剩余劳动时间。后来,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劳动生产率大力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从无到有,产生了、延长了,从而创造了剩余价值,但不能讲增加价值。所以一般讲的创造价值都是指创造剩余价值,或者说创造价值是创造剩余价值的简称。
(二)物化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物化劳动来自社会活劳动,并且是本期的活劳动
邓小平同志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做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②然而科学技术到底如何形成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在理论界存在不同的争议。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其核心内容在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人员把他们科技劳动的成果一一创造发明,凝聚在物化劳动上(这本身是一种科技,一种应用性科技),体现为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也就是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了。而且日积月累,不断发展,就能达到上面引用的、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依靠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来。假定过去只有必要产品,没有剩余产品,那现在比过去多出的几十倍、几百倍产品,可以讲都是剩余产品了。这说明必先利其器,器就是物化劳动,是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或主要力量。
可是长期以来,在经济理论界,在政治经济学教材中,统统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企价值。并且把物化劳动等同于资本,讲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是讲资本创造价值,归结为资产阶级三要素理论,受到多种多样的责难和批判。笔者曾颇多领受,有的文章不作理论研究,尽是帽子棍子,看了很不是滋味。如果物化劳动真的不创造价值,也就是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这个大命题就不能成立。因为不要谈中国的科技人员,就是把全世界的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集中到中国来,中国集全世界科技人员的大成,他们的思维智慧再高超,创造发明再顶尖,如果只是以知识技艺形态存在他们的脑子里,或者写成论文报告.绘成公式图表,而不把他们创造发明的科技劳动,凝结在物化劳动上,体现为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那只是纸上谈兵,想入非非,根本就谈不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显然这不符实际,违反实际。古往今来,科学技术正是通过物化劳动――设备材料和工艺的改进,而体现其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的。所以讲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的观点是一种理论扭曲,而且是长期的理论扭曲,它制造了种种矛盾和是非。在今日,它严重阻碍人们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深化,后面将作进一步的分析。
必须提出讲物化劳动不仅转移价值,而具创造价值,会不会形成价值来源的二元论, 违反劳动是价值形成唯一源泉的根本原理,笔者坚定地回答:不会,绝对不会。因为物化劳动来自社会的活劳动,并且是本期的活劳动。
物化劳动不论是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都是其他有关企业对天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加工再加工形成的。机器来自机器厂,材料来自冶炼厂,动力来自发电厂等等。除了自然资源外,都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即社会活劳动的成果。不仅是社会活劳动的成果,而且是本期活劳动的成果。此点可能会使人疑虑,甚至认为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了。
物化劳动具体表现为机器设备、厂房建筑、原材料、零配件以及燃料动力和各种辅助材料,作为企业生产的存量和流量,在不断消耗和转化之中。上期作为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留下的,形成“期初存量”,留到本期投入生产周转,但到期未必须进行实物补偿与价值补偿,形成“期末存量”留到下一期去,保持原有的规模水平。好像纺纱厂春天、夏天用的棉花,肯定是上年生产的,是过去的劳动成果。但到了秋天棉花收成登场,购买棉花,不仅供本年秋冬之用,还要把明年春天、夏天用的棉花购买进来,以供明年春、夏天作纺纱之用,以保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这表明上期留下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物化劳动C,并没有被本期耗用。这充分说明,物化劳动C肯定是本期生产的,是本期活劳动的物化。这样,活劳动是本期的,物化劳动又是本期活劳动的物化,因此讲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归根结底还是活劳动创造的。一句话,它始终坚持活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
(三)只有认定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才能使按资本、按技术要素分配有根有据
前已反复说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化劳动――设备材料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巨额的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那可以逻辑地认为,对物化劳动形成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各个要素,都要论功行赏,给以相应的回报。这就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为按资本、接技术两大要素分配,建立了充分可靠的理论依据。下面作分别说明:
1.按资本要素分配。物化劳动一一设备材料和工艺,它来自社会活劳动并且是本期的活劳动。但必须有资本,才能买进来,形成现实生产力。否则,物化劳动只能闲在生产者的仓库里,久而久之,铁会生锈,木会腐烂,永远不能发挥其创造剩余价值的作用。可见资本对于物化劳动形成现实生产力非常重要,缺它不成,对发展生产很有贡献。但要资本必须有回报,即实行按资分配,没有回报,资本就集不起来。这是指按资分配的必要性。仅有必要性没有可能性不行,可能性就在于物化劳动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巨额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可以从中“分取”或“抽取”一部分作为按资分配的来源。这样,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从而为按资分配建立充分可靠的理论依据。但如前所说,物化劳动来源于社会活劳动,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分取”或“抽取”的数量不宜过多,有一定的数量界限,过了界限就另作别论,称之为榨取或剥削了。
2.按技术要素分配。物化劳动来自社会活劳动,是各种活劳动的物化,但如指物化劳动的设计利用和改进创新,则主要来自科学技术劳动,包括经营管理劳动的物化。技术要素不同于资本要素,资本可以独立于资本所有者之外,而技术总是和科技人员结合在一起。按技术要素分配实际就是对科技人员在分配上考虑技术要素对他们作适当的倾斜,采取一些特殊分配政策,例如对科技骨干,经营领导采用年薪制、股份制、期权制等等。可见现代物化劳动主要是科技劳动的物化,从产出看可以高效率、高剩余,为生产取得巨额的盈利和回报,为特殊分配政策提供财源,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从高科技投入看,不仅要求高水平,而且实行高强度。为了市场竞争,很多开发研究性科技,争时间抢速度,进行高强度的投入。据报导,在美国硅谷地区,集聚了十几万的欧洲精英,他们每天平均14小时工作,并习以为常。在当前,面对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的深度、广度和烈度愈益强化的新形势,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适时提出,要深化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在庆祝党的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在其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气氛。??加强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更加深刻地揭明了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号召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工作,强化激励机制,努力开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相反,如果坚持传统,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那再顶尖的科技劳动和再高超的经管劳动,提供了再高性能、再高效率的设备材料和工艺,但都属于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要对他们在分配上作适当的倾斜,或采取一些特殊分配政策,就没有财源,没有理论依据了。只能从一般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中,强行占有其劳动成果,也就是以剥削他人为依据了。同样,按资分配也是以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为前提的。如果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那按资分配再必要,也没有来源,没有可能性了。唯一途径是建立在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那怎么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成了深化劳动认识的根本关卡,此关不过,就无法达到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根本目的。
(四)确认两大要素与两种价值,可以更好地维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体系
两大要素指生产要素与经营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通称生产力三要素,其目的是制造产品(含劳务),创造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经营要素指人财物,现在惯称土地、劳动和资本,其目的是取得利益,具体表现为土地想取得地租、劳动想取得工资、资本想取得利润(包括利息)。生产要素与经营要素相结合形成特定生产方式,生产要素构成生产力,经营要素构成生产关系。经营要素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资本在我国解放前叫资本,解放后叫资金,改革开放,公有经济私营经济都有,财会部门改称为资本金,它兼容资本、资金两种不同性质的内涵,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生产力的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合称物化劳动,它长期保持,并不断发展。可以讲“物化劳动万岁”,物化劳动来自活劳动,并且是本期的活劳动,所以讲物化劳动万岁,实际还是讲活劳动万岁!
两大要素密切联系但有严格区别,长期以来存在着误解,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就开始了,并构成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部分。以后,庸俗经济学又加以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萨伊把经营三要素混同于生产三要素,提出庸俗经济学的三要素理论,掩盖了资本、土地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它影响深远,被西方经济学奉为永世不变的信条。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曾从多方面给以严厉的批判。资本作为经营要素是一种货币购买力,它来自多个方面,很大部分来自银行储蓄和股票集资,千千万万的储户和股民,根本搞不清楚他的资金投向哪里,更不知道生产什么产品,即使固定投资的大小资本家,知道生产什么,知道资本用于购买设备、材料和工艺,但购买者不是创造者,所有者不是生产者,商品二因素,不创造使用价值就不能创造价值,怎么能说他的资本能制造产品,创造新的使用价值从而创造价值呢?简直是无稽之谈。至于资本所有者参加生产,从事生产和经营,那属于劳动生产的范围,就要另作别论了。
马克思反复讲资本不创造价值,但没有讲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并且明确区别了两大要素,指出:“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③纺纱机是物化劳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成为资本。说明资本与物化劳动有联系;但又有区别。但我国经济理论界,包括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把马克思讲的资本不创造价值扩展为物化劳动下创造价值,而且接力相传,长期扭曲,习以为常,以致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误解。
如果明确提出生产和经营两大要素,并说清二者的相互关系,那就可以防止一系列矛盾和误解。对于资本既认识它对生产的重要作用,又认定资本不创造价值。据笔者理解:党的十四大已经提出,十五大正式通过决议,确立按资分配在我国分配体系中的合理合法地位,它既不同于资产阶级的三要素理论,也不同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剩余济值率=剥削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巨大创新。
再谈两种价值,一种是以劳动时间为内涵的理论价值,一种是以实物产量为内涵的实际价值。理论价值指抽象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在实践上,不论是会计计算成本,或是统计计算产值,都根本搞不清楚产品生产的抽象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用不上这种价值范畴,只能作抽象的理论分析,故称为理论价值。而以实物成果为内容的实际价值,马克思也认定这种价值,例如众所周知的复杂劳动“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④这里讲的物化为较多价值的“价值”,就是指以实物计量的实际价值,而不是以时间计量的理论价值。否则,就要反乎常理,反乎逻辑了。但理论界却疏于理会马克思讲的价值,有时也指实物内容的实际价值。实物价值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了,实物产品多,实际价值大,与贡献大小直接相联系,会计计算成本,统计计算产值,都广泛使用这种实际价值。
理论价值以劳动时间计量,实际价值以实物成果计量,使用单位都不同,看去完全是两码事,实际上在货币作为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以后,不仅把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沟通起来,而且在工资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的情况下,理论价值会等于实际价值。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命题,笔者在<>一文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证和阐明。⑤
由于过去只承认理论价值,以劳动时间计量,而不认定实际价值,以实物计量,导致在经济生活和理论建设中出现种种矛盾和问题,下面谈两个方面。
l.可以回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严厉攻击。众所周知,《资本论》第3卷是马克思身后由恩格斯精心整理而成的,由于提出生产价格,但没有提到与生产价格相对应的价值范畴一一实际价值(实物价值),致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受到了多方的攻击。其中最突出的要算奥地利著名庸俗经济学家庞巴维克了。他宣称:《资本论》第3卷的论述与第1卷的基本学说相矛盾;讲马克思生产价格实际上就是生产费用,与劳动价值论完全相对立,前者否定了后者,自我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因而在<>第3卷出版后不久,庞巴维克就发表了他的论文《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总结》,硬说马克思主义体系由此陷入了“崩溃”。显然,这是种极端恶意的攻击。因为他们决不会明白,构成生产费用、生产成本的各种支出一一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机器设备的折旧,全部是由其他企业活劳动生产的,并且是本期活劳动生产的,也就是归根结底是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所以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依然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如果同时提出以实物为内容的实际价值,它相当于生产价格所依据的劳动时间,生产价格是实际价值的货币表现。上述矛盾和误会,就迎刃而解了。
2.为深化劳动价值认识消除了障碍。如果仅有理论价值,以劳动时间计量,那劳动质量再高的科技劳动,包括总揽企业全局的经营管理劳动,都和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一样,以劳动时间计量,那就谈不上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了。科技劳动的贡献大,就在于科技劳动通过利其器,凝聚在物化劳动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制造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里的价值就不是以劳动时间计量的理论价值,而是以实物计量的实际价值。这表明科技劳动贡献愈大,创造的实际价值愈多,过去存在的矛盾和障碍就迎刃而解了。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内在相通相等的关系,只是在不同情况下作不同的应用。统计上计算产值总产值、净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等等,它既是使用价值指标,又是价值量指标。例如根据全国投入产出表,⑥1995年的国内生产净值NNP为51862.33亿元,其实物内容包括个人消费品、政府消费品、净投资产品和净出口产品,即四大类最终产品的实物价值为51862.33亿元.同时它又是全国城乡劳动者67947万人全年劳动的时间价值,即理论价值,用货币量表示,亦为 51862 .33亿元。表明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之后,存在相通和相等的关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碰到两个困难或曲解。一个是被认为生产价格与劳动价值论不相联系,一个是单位产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变化,无法回答科技劳动能创造更多价值的贡献。但是,在确认两大要素和两种价值以后,可以逻辑地消除把物化劳动等同于资本,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理论扭曲,从而可以更好地维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体系。 C 1、城市化问题讨论综述 例文是一篇篇幅较长、写法比较规范的讨论综述。标题直接标明选题范围和文体,读者一看便知这是一篇什么内容及什么类型的文章,此类标题写法在综述中最为常见。正
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自然段为前言部分,简要说明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对问题展开讨论的意义。“先将一年来关于城市化问题的讨论综述如下”之类的语句,是综述的前言和主体两个部分之间惯用的过渡性语句;主体部分把讨论内容划归各个问题,逐条写出,即把时论问题内容按问题分类,先写出问题,再介绍有关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及其主要依据。问题的排列基本采用递进式方式,由意义、问题到速度、方针和道路,最后是对策和建议,由虚渐实,由浅入深,步步发展,层层推进,逻辑性和层次感极强。作者以序号加标题的写法标示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使文章显得很条理。另外,除了少量的总述和提示性文字之外,作者未发表任何个人见解,主体部分所写内容均为讨论者的意见,而这些意见全部来源于文后所列参考文献,是对讨论文献内容的客观、概括的后映。 D 1、调查报告的分析(例子参考):例文的标题标明调查对象p调查的问题和文章种类,比较完整p规范.正文的第一个自然段也即前言部分,写明进行调查的背景p时间p地点p对象p范围等,这是对基本情况的介绍;主体部分全面p系统地报告情况p反映情况p反映问题.其中既有事实的客观描述,也有问题的明确及其原因的分析,最后是意见和建议的阐释,材料翔实,内容具体,对问题的分析比较深入,对问题的处理意见也颇具实用价值.在主体部分中,作者采用分层立项的写法7,并以序码加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从总体上看,主体部分的各个部分之间具有进层关系,由现状的描述到问题的明确及原因的探寻,再由原因的探寻到对策的提出,层层推进,衔接紧密. 2、对工作总结进行分析:这篇文章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即标题、正文和落款。这是一篇基层单位的工作总结,标题是由单位名称、时间和文种类别几个要素构成,文种名称的前面只有工作二字,表明这是对整个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情况作出全面反映的综合性总结,而不是对某项工作或某个方面的情况作出专门反映的专题性总结。不过,虽然从总体上看,例文应当是一篇综合性工作总结,但其内容还是以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情况为主,这同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有关,正文是由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前言就第一自然段,概述情况,写明工作的指导方针及工作完成的基本情况,其中使用了几个较为关键的数据,起到了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主体部分首先从六个方面谈及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采取的措施,其中有归纳,也有实例,内容比较具体,写完成绩之后,指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写的客观、实际,每个部分之前都以序码和小标题的形式点明要点,便于阅读和理解,结语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下一步工作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应当指出的,例文中成绩和问题谈得比较全面,但经验和教训的分析尚显不足。 3、例:调查报告(P76课本例文) 分析:1、这篇调查的标题,点明了调查对象――××××××
2、这篇调查报告的正文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1)开头部分点明调查的时间――×年×月×日至×月×日
调查的范围――新疆、甘肃和青海三省区共66个单位
调查的对象――西北地区机关、事业单位
调查的方式――针对各单位情况进行了典型的调查
(2)主体部分 首先提出了西北地区工资,收入分配中的主要问题,还分析了外部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最后提出了西北地区工资,收入形成和分配机制转换的若干对策。 (3)结尾部分采用了启发式写法,提出下列启发的问题: ①关于如何消除单位内部工资分配的平均主义问题 ②关于建立正常的增资机制问题 ③关于如何掌握机关、事业和企业这三块的工资分配关系问题 ④关于如何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问题 E 1、二十年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这篇研究综述的标题是由课题名称和文体名称两个要素构成的,这是综述的标题最为常见的写法。正文包括前言和主体两个部分。前言部分(第一自然段)以极为简短的语言明确问题,限定范围,并以“现将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综述”过渡至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围绕着人们集中研究的两大问题,到各个方面的研究情况加以描述,无论是研究角度还是研究内容的介绍,都非常清楚、具体。条下分项,项内有项,层次感和条理性极强。总的来说,这是一篇具有较高的信息和学术含量的研究综述,资料的处理方式和内容的客观程度,均符合练过的一般要求。 G 1、广告(例文参考) 这则广告文是由标题、正文和随文几个部分构成的。标题“满店南国风
临街粤味香”属于间接标题,词句优美,富有诗意,能够同时起到广告语的作用。从总体上看,正文基本采用的是陈述式写法,通过店铺发展史的追述,宣传了该店历史久长,积累深厚及产品种类齐全、工艺精湛的特点。在介绍产品时,没有使用空话、套话,而是针对产品特性,使用了一些非常形象、生动的描写性语言,极具感染性,附文标明企业的地址、电话和邮编,为消费者产品提供了方便。 2、例:工作计划
以教材P91例文《××街道办事处2006年度工作计划》为例。 首先指明这是一篇基层单位对年度工作作出全面安排的综合性工作计划。 分析标题,标题由单位名称、适用期限和文种名称几个要素构成,可以看出是哪个单位就哪个阶段的工作做出的安排。 分析正文,正文由开头和主体两个部分构成,开头部分就是正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写明制订计划的依据和目的。主体部分层次十分清楚,由“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措施”几个部分构成, 其中“工作任务和措施”是重点,写明了步骤与做法。 例文没有专设结语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大数据能干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