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作战沙盘游戏为何离不开作战地图呢?作战地图根本就没有防御点和敌人所在位置,是假的,

查看: 13603|回复: 8
各位 请问如何把地图上的敌人标记出来?
当遇敌的时候 按M打开地图 怎么把他们标记出来? 有这个功能吗?
双击,可以在地图上面添加自定义标记,↑↓切换不同的图案,SHIFT+↑↓切换不同的颜色
双击,可以在地图上面添加自定义标记,↑↓切换不同的图案,SHIFT+↑↓切换不同的颜色
我的意思不是终于,而是你在战斗的时候你按M呼出地图然后在地图上可以看到 红点那是敌人,
那能不能在地图上标记他 然后切回游戏中 可以看到标记了的敌人
我的意思不是终于,而是你在战斗的时候你按M呼出地图然后在地图上可以看到 红点那是敌人,
那能不能在地 ...
你当细胞分裂呢~~~可以是可以要脚本吧
你当细胞分裂呢~~~可以是可以要脚本吧
我看过一个武装突袭3 的单人第一关
那个人遇敌的时候 按M打开地图 然后在红点那 标出一个绿色的圆圈差不多的东西 是为了什么?
我看过一个武装突袭3 的单人第一关
那个人遇敌的时候 按M打开地图 然后在红点那 标出一个绿色的圆圈差不 ...
有时候和敌人交火的时候 为什么有个红色的正方形标出了敌人的位置
而有时候又没有呢 求讲解
难度-------------新兵难度\MS有敌我标示,老兵模式灭有
XIAOLE 发表于
有时候和敌人交火的时候 为什么有个红色的正方形标出了敌人的位置
而有时候又没有呢 求讲解
好像是队长在指定目标射击时玩家能看到标记
我的意思不是终于,而是你在战斗的时候你按M呼出地图然后在地图上可以看到 红点那是敌人,
那能不能在地 ...
开新手难度地图才会显示敌人,HUD上必须队长命令你攻击某个特定目标才会有红框显示,而且那玩意跟地图显示一样,一旦目标无法被任何友军单位侦查到,标记就会停留在目标最后被观察到的位置,或者沿着最后被观察到移动方向推算目标移动,一般会跟目标实际的行进方向和位置有很大偏差
Powered by地图、地理与区域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城市观察】城市马赛克——深圳福田“城中村”走访有感","author":"a-niu-a-niu","content":"背景城中村是那种被城市包围起来的农村聚落。当耕地被征走之后,剩下宅基地和部分农田顽固的存在在城市中,与周边的城市景观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城中村被许多人誉为城市中的“毒瘤”,不光建设落后,而且藏污纳垢,成为城市中黑暗的角落。不过许多学者和城市管理者也发现城中村亦成为外来人口在城市中能够得到的一个能够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却成本低廉的居住、生产空间。城中村本身是矛盾的,只是我们总是被偏见牵着,只看到了其脏乱之矛,忽视了其包容之盾。在许多城市案例中,简单地来看,城中村土地与正规的国有土地成为了组成城市空间供给市场的两大主体。国有土地是由政府来为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空间;而城中村则是一种由村集体及其村民这一非政府社会力量来提供生产、生活空间。《土地管理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就是土地由国家所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就是土地由村集体所有。“国家”的代表是各级政府,而村集体则是乡镇以下数量众多的农村政权组织。“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明确地说明了在城市,土地为国家所有,代表国家的各级政府通过征收等方式将土地国有化,为城市居民提供空间。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越来越需要郊区的土地提供空间。而只有通过征收,才能将原来属于村集体的土地变成国有,为城市空间扩张提供土地资源。然而征收本身是一种成本非常高的产权转让行为,尤其是宅基地的征收。暴力拆迁常常成为各地的头条新闻。于是乎,政府往往绕开宅基地的征收,将耕地收走,这就导致了国有土地的城市建设将原有的农村聚落包围起来,农村聚落就成为了城中村。土地经济的外部性导致了城中村虽然建设落后、内部设施薄弱,但是依靠外界公共服务外部性的溢出,成为一处能够享受城市设施但是低成本的空间。这导致了两个后果:农民大规模加建住房提供给外来人口获取租金;外来人口大批地涌入城中村。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城中村内部的居住密度。此外,由于是非国有土地,城市规划限定的道路宽度、建筑高度等限制在城中村往往没有作用,城中村成为与周边景观格格不入的空间。城中村空间的低成本和极高的居住密度也会催生一些低成本产业:小商品、居民服务(理发、修理等)、餐饮、加工厂等,所以许多城中村也成为拥有一整套生活服务、产业集聚的空间。使得城中村成为一种居住-生产复合空间。城中村是村,却蜗居城中,除了城市经济的理论,分析城中村亦离不开乡村政治、乡村社会的理论。一般来说,广东、福建的农村拥有极强的宗族势力,在面对地方政府时有着很大的博弈能力,使得广东、福建的许多城市中,城中村难以被拆除,成为当地城市中重要的生产-生活空间供给者。在深圳,总共有200多个城中村,成为深圳外来人口的主要聚居地,这些城中村集体成为了城市土地供应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大量的居民涌入以及周边城市的发展势必导致城中村的地价水涨船高。当年罗湖的渔民村拆出了20亿的天价,已经让深圳市政府感到压力不小,最近的岗厦村拆迁则又拆出了好几位亿万富翁。深圳市政府发现与其拆除,不如改造,一方面成本较低,另一方面也让社会力量(也就是村集体)解决了外来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皇岗村、田面村等的改造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城中村的原有风貌,改善了居住环境,也算是政府与社会力量的一种妥协了。在北方,政府的强大导致了城中村的村集体在土地供应市场上成为绝对的弱势,地段好的城中村会被政府强势拆迁,而留下的城中村往往并没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地价难以抬升,也使得当地的村民缺乏加建的动力,而外来涌入的人口也较少。所以总体来说北方的城中村普遍没有较高的楼层与高密度的人口。相应的产业发展也不如南方那样丰富多样。产生对比的是,在广州、深圳的城中村内高楼林立,很多农民加盖了十几层的楼房,村内拥有各种店铺、小型加工厂。快餐、美甲、便利店等现代化商业聚集,甚至形成了商业街、商业广场等形态,夜生活也极为发达;而北方的城中村则主要是居住,白天、晚上都较为萧条,在北京,石各庄、四道口等城中村楼房普遍为1-2层,产业以废品回收、加工修理等为主,辅以简单的餐饮、理发等居民服务,商业氛围远远不如深圳、广州等城市。这一方面与气候有关,另一方面主要也和两地城中村在城市空间(土地资源)供应市场上的相对地位有关。下图为上沙、下沙村,外围一排的高楼为正规的小区,而其包围的则是城中村走访实录福田区是深圳市核心城区,最近来深圳出差,宾馆在沙尾村附近,所以常常在空闲时间去沙尾、上下沙、皇岗、岗厦等福田的城中村走一走。深圳城中村比较典型的特点就是高耸的楼房与逼仄的街巷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是一个人造的一线天:城中村内部设施齐全,各种商业形态比较齐全,能够很好的满足居民的需求:由于城中村居民流动性非常强,搬家是城中村居民需要经常面对的,因而旧货、二手电器、搬运成为城中村一个重要的产业:深圳年轻人非常多,城中村中就更是如此了,年轻人对于夜生活有着很大的需求,到了晚上,城中村的主要街道也是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深圳城中村给人的整体感觉是一个非常繁荣的空间所在,比周围国有土地上建设的社区要更具有人气。这里的居民也不局限于农民工等群体,很多白领也在城中村租房住,因而从城中村内停放车辆的档次、商业店铺的档次来看,城中村聚合了一个城市从上到下各个阶层的生活形态。从居民之间的关系来看,这里保留了传统乡村社区的强人情关系,有着浓烈的街坊归属感。不过由于很多住房建设参照小区,都是单元门、三居室的格局。所以绝大多数居民之间依然像城市一样,过着老死不相往来生活。一些相邻的店铺之间往往会互相帮忙看店、收账等,很类似于农村的生活场景。城中村毕竟是城市与乡村混搭的产物,各种形态都相互交织和影响。思考城市与乡村的混搭,使得城中村给人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乱,楼房造型不统一、街道铺设随心所欲、电线水管往往露天铺装、店铺装修也较为简陋。这些虽然满足了低成本建设的要求,但是也让人难以产生美的享受。可以享城市之便,却无法享城市之美。城中村的所有者与管理者往往是村集体以及村民,而居住者(使用者)主要为外来租房的人口。很多城中村,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比重超过了10:1。城中村对于外来人口的管理也无能为力。而市政管理为代表的政府公共服务往往不愿意或不可能进入城中村,使得城中村成为一处藏污纳垢的“黑暗”空间。霍布斯在《利维坦》、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等中均强调了强权在一个社会或共同体中的作用。而城中村则恰恰缺乏这样一种强权,城管不了,村管不动,这导致了城中村管理上的“两位缺失”。中国传统的政治体系中,国家的公共服务往往不会进入农村甚至乡镇,即所谓的“皇权(主要是指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不下县”,农村的公共服务往往依靠自己提供。而很明显的,城中村在保留了传统的农村治理体制的情况下,显然无法管理原本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外来人口。城中村在无法构建自身的共同体的同时,也使得国家的公共服务难以进入。平时不管,一旦出事则临时加强措施,治标不治本,这才是城中村混乱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城中村治理的问题就是,或者提供给村集体更大的权力,尤其是直接面向外来居民的一些强制性权力,同时要求其承担更大的责任;或者收回村集体的部分权力,将政府服务延伸进去。前者利用城中村自身的力量推动其升级改造,后者则依托外力促进其升级。两者并无优劣之分。毕竟中国土地二元管理制度,导致了村集体与政府成为了中国城市二元土地供给市场的主体。这也要求在空间治理上,二元制将成为一个存在很长时间的治理方式。对于广大外来人口来说,城中村的确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居住空间。现实中城中村也的确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区营造等传统的城市社区建设理念也应该引入城中村的空间治理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空间是一个高密度、高流动性、所有权管理权与使用权高度分离的矛盾空间。城市管理往往会出于大局,从整个城市乃至市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城中村等非政府空间则需要一种更为微观的角度来看待。日·广州·旅途中随心所记","updated":"T02:31:2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6,"likeCount":15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31:2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20d089dcc53be546be2e6b8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6,"likesCount":152},"":{"title":"【城市观察】直辖市之争——权力的游戏","author":"a-niu-a-niu","content":"直辖是每一个中国第N城(N&2)的梦,有的城市做这个梦做了几十年。每年两会都会有几个地方提交直辖的提案,一年又一年的延续这个梦。国家行政学院近期建议设置大连、青岛、深圳三个直辖市,再次掀起了全民的“直辖”大讨论。直辖对于城市有什么好处呢?对于所在的行政区又意味着什么?国家行政学院建议的三个城市,尤其是大连,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这么多城市追求直辖,我们可以从这里面看出什么呢?主角:勇敢追梦的城市们权力即魔力直辖市的设置让一个城市拥有了更高级别的行政等级,这意味着这个城市拥有更多的行政权力、财政自主权、直接和中央政府对接的优势等。这样的优势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财政不用再上缴一个省级单位了、许多重大问题可以直接和中央政府对接以获得更有利的博弈地位、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有了更大的自主性,等等。直辖市权力巨大,比如当年北京、上海为了获得郊区副食品基地和水源,中央直接协调将河北、江苏的县划入两个直辖市。而这还不够,北京、天津、上海都在外省有着自己的飞地,因为需要空间解决粮食生产、监狱建设等事宜,这些也都是中央协调,北京、天津在黑龙江、河北,上海在江苏、安徽都有这样的飞地。再说说重庆直辖,直辖后重庆不用上缴四川财政了,而且还获得了中央直接的转移支付资金,最后重庆一下子多获得了3.3亿的财政收入,对于重庆城市建设、三峡移民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直辖市毕竟和各省一样是中央的亲儿子,而不是多的数不过来的孙子,中央也总会帮助直辖市协调各种和周边省份的矛盾和摩擦。(北京的逐渐扩张
地图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沿革地图集》)(北京在黑龙江的飞地
来源于:网络)(上海在江苏的飞地来源于:网络)(上海在安徽的飞地之一来源于:网络)政府&市民双丰收从细节来看,在政府层面上,直辖市在城市建设上有着更强的行政权力和财政自主权。比如上海、重庆、北京、天津在做城市规划时完全不会受到江苏、四川、河北等省在政府层面的干扰。此外由于经济实力强大加上人口少,自身的财政为本地居民提供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也较容易,而且外地暂住人口多为外省人,一些公共服务(警察、床位数)也可以不用自己承担,直辖市的政府在财政压力上要比那些省辖市轻松一些。而在社会、经济层面上,直辖丝毫不影响城市发挥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江苏人河北人去上海北京工作、购物根本不会考虑跨省带来的影响,除非孩子上学等政府主导色彩浓厚的事情,直辖市在收获腹地带来的资金、人才,也不用担心自己要付出太大的成本。直辖市抱怨外来人口压力大,更多的是隔靴搔痒,嘴上喊喊,手上牵牵。总的来说直辖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政府官员的权力和自主性更大更强,级别提高,一把手二把手搞不好直接进政·治局了。直辖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也是颇具吸引力,或许为了名声,或许为了收入的提高,找个直接的例子,直辖市居民参加高考都有比其他省区更高的名校录取比例。根据一份对全国十个最有可能直辖的城市市民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都支持自己的城市直辖。可以说,直辖对于主角来说是美好的。配角:拽不住自己孩子的行政区们而对配角来说,自己的城市直辖则有着酸甜苦辣的滋味,因为有的城市直辖对于自身来说是挖肉,有的是丢包袱。在一个行政区域内析置一个直辖市出来,对于这个行政区域的影响得区分看待。挖肉型直辖:当这个直辖市是该行政区域的领头羊时,尤其是行政中心,让这个城市直辖就是挖一个行政区域的肉。这样的城市不仅地理位置居于所在行政区的中心,而且一般都拥有该区域的大量公司总部、交通枢纽、财政来源、高等院校,划走了这样的城市必然会导致原来完整的区域支离破碎,并且失去一些核心资源。划走这些城市对于行政区来说就是活生生的剜掉身上的肉。所以西安、武汉、广州等城市在直辖路上必然会受到所在省份的阻碍。一般在中国,省会集中了省份或自治区的大多数大型医院、高校、政府机关、企业总部、枢纽机场等,你让省会直辖,就是要了一个省的命。天津直辖后,河北再也没有一个城市能扮演好省会的角色,河北全省的凝聚力也因为京津的直辖而大打折扣,加上地域的割裂,冀南、冀北几乎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区。而且北京和老省会天津还处处挖河北墙角:拿走了几个水库就算了,又要挖河北几个强县扩地盘。河北如果在100年前丢了北京、天津也就算了,那时候中国是农业国,河北的农业重心在冀南,可问题是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强大的工业国,正在向着服务业强国迈进,工业需要港口、矿产,服务业需要大型企业总部、高校、高收入的人口,而这些统统集中在京津及周边的冀北地区,可以说京津就是京津冀区域的核心,因为京津两市是这片土地的核心区域,所以他俩直辖简直就是挖河北的肉。(从夜间灯光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北京和天津,而山东、辽宁则是出现了典型的双中心格局,并且两个中心在省域范围内分布均衡)丢包袱型直辖:不过当一个城市在所在行政区域并非一个绝对的领导者,要么是第二大城市,要么是区域的边缘地区时,划出这样的城市对于行政区域的影响要相应的小一些。这样的情况下,一个省不会太阻止这样的城市给直辖了。丢掉了包袱,可能会丢失一些细软,但是也会减轻一些重量。川渝分家之前,重庆虽然贵为四川双雄之一(其实是第一)、西部最大港口,但是当年的重庆的地位并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区位在一省之内相对边缘,受制于四川省省辖市的地位,难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而重庆东边100多公里就是川东地区,这里山高谷深,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低。对于四川来说,把重庆连带着三峡那些县直辖,对于自己来说虽然丢掉了重庆这个重要的税收来源,但是也丢掉了川东三峡库区那些需要重点扶持的“包袱”,四川省以成都为核心的产业、城镇体系依然保留。老四川有230多个县,盆地的东、南、西、北均是贫困县集中的特困连片地带,川东随着重庆直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四川的财政压力和发展阻力。对于成都来说,重庆直辖后整个新四川的资源都会来到这里,所以重庆直辖的18年不光是重庆飞速发展的18年,也是成都飞速发展的18年,两个城市一起飞速成长,也都有资格去做西部的老大,历史上成渝一直未停息的嘴仗,似乎永远不会停息。(川渝分家前的四川省
地图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沿革地图集》)大连直辖?妥!国家行政学院提出的这三个直辖市的候选名单,包括大连、青岛、深圳,对于辽宁、山东、广东来说,挖肉、丢包袱的成分都有,不过丢包袱的成分更大一些,虽然三个城市非常发达,但是毕竟没有集中太多各省的重要资源,比如省委省政府等职能机构,直辖后对于所在省份的打击要比省会直辖小很多。所以就大连、青岛、深圳直辖这件事来看,对于所在的省份来说,似乎并不会那么拼命的阻止这些熊孩子们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对外门户&对内门户大连、青岛、深圳分别是东北三省、山东、广东对外交往门户,而沈阳、济南、广州则是东北三省、山东、广东内部联系的枢纽以及与国内其他地方交往的门户,也是三个地区的行政中心。也就是说这三对城市一个是对外门户,一个是对内门户。在省会几乎无法直辖的情况下,让这些对外门户直辖或许可以提高地区的经济活力。因为提高了这些门户城市的地位,可以给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让他们更多的探索如何做好对外联系的大门的作用,而不是让其发展受制于行政区的整体协调。区域一体化是好事,但是如果这一过程磨灭了各个城市的特殊性,其实是得不偿失的。世界上发展最好的几个门户城市:香港、新加坡、迪拜都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些城市并没有集中太多行政区的管理机关,而是主要集中了贸易、物流、金融等企业,这些城市的自主权用在了提高城市对外业务的服务质量、通过行政壁垒阻止了资源的无序涌入、减小公共服务的供给成本等方面。大连直辖&渤海隧道这次提到的三个城市中有一个是大连,作为东北最重要的港口和对外门户,非常值得关注。对外门户直辖也就提高了这些城市的自主性,其实非常值得在东北等地进行探索,有利于发挥大连这一门户城市的作用。东北经济困境的根结有人指出是体制问题,也就是严重滞后的市场经济改革。在我看来,大连是目前东北相对有活力的地区,东北农村外出务工者在东三省内的流动主要的方向就是大连一带,所以应该重视大连的作用。决策者应该激活大连的门户城市作用,把大连打造成东北真正的商贸中心,以大连为门户,引入资本,刺激东北市场经济的发展,比如在大连设立自贸区,自贸区内金融政策参考上海,吸引金融企业、物流企业、贸易企业入驻,同时发挥大连期货交易所、大连港的作用。使得大连真正成为东三省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此外,也要发挥沈阳、长春、哈尔滨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作用,合理分工,有序竞争。东北的困境在城市而不是农村,发挥城市的作用,才是东北经济的出路。当年重庆直辖还有一个大背景是三峡工程的修建,而大连直辖也可以找到这么一个大工程为自己打气:渤海隧道。渤海隧道的意义不亚于三峡工程,而这个工程投入在2000亿到3000亿之间,这一数字已经可以与三峡相提并论了。渤海隧道只有和三峡工程比较时才能看出它的意义。三峡工程有三大功效:防洪、发电和航运,值得关注的是最后一个功效,即航运,虽然并不是三峡工程最重要的功效,但是三峡的修建使得万吨巨轮可以直达重庆港,也使得长江航道可以全天通航,缓解了四川大宗商品外运的陆路压力。重庆也因为重庆港口的崛起而获得了新生,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兼具了可停泊万吨轮的港口、国际机场、铁路、公路的特大城市。那么渤海隧道能给大连带来什么呢?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大连虽然是一个优越的港口,也拥有机场,但是大连有一个致命的缺憾:陆路交通上来看,大连是一个末梢,陆路单向通达,所以大连只是一个出海口而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交通枢纽。但是大连有一个绝对的优势:靠南!靠南!靠南!这一优势使得大连比锦州、葫芦岛、营口更加接近国际主航道、长三角、珠三角、日韩等交通干线和经济区,海参崴、罗先港只是补充,绝对不能替代大连在东北的作用。东北是大宗商品和重工业品输出区,其市场在关内,而京津冀只是一小部分,长三角、山东这两大市场不容忽视。渤海隧道使得东北与长三角、山东的距离迅速拉近,从而不用绕道山海关和京津地区。伴随着这一通道的打开,也会进一步密切东北与长三角、山东的人文、经贸联系。最大3000亿的投资如果考虑到长三角三省或四省与山东、东三省共同承担,在资金上的压力并不明显。如果这一通道打通,大连将由末梢变成真正的枢纽。大连也成为关内物资进入东北的重要节点,也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物资通过京津对于两地的交通压力。(渤海隧道
来源于:网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渤海隧道仅仅发挥了一个交通的作用,远不如三峡工程那么多元。渤海隧道长度达到160公里,3000亿的投资只是修建一条大通道,而让其收回投资就不仅需要东北有物、人可流,也需要发挥东北在东北亚的枢纽作用,使得关内不光与东北开展联系,也可进一步和俄罗斯远东进行联系,而这,需要一方面东北经济自身的提升,另一方面东北对周边带动作用的加强。渤海隧道还只是地图上的宏伟蓝图,当下,是要让大连能够凭借已有的优势发挥其东北门户的作用。而现在,东北经济进入寒冬,大连也跟着哆嗦。某研究机构对23个城市的增速排名与分析来看,经济增速后11名城市中,4个来自东北,其中东北的大连、长春、沈阳是经济增速最低的城市,大连今年上半年以3.5%增速位居全国最低。相比于争直辖市,升级自己的产业基础,明白自己的定位更为重要。直辖带来的优势的发挥离不开自身能力的提高。直辖,只是一条出路,远不是全部。直辖的本质是放权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了中央和地方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省拥有越来越大的自主权,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放权的历史。作为省一级的单位,直辖市拥有非常大的权力,其设立意味着一个城市与中央的关系变得直接,很多事宜直接和中央挂钩,这让直辖市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城市直辖了,她还在地图上,没有飞走。变化的是,一个城市开始有了省一级的权力,可以更大程度上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所以说直辖的本质就是放权。把城市视作一个行为主体,其一定会为了自身利益去开展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一定会优先考虑自身而不是周边农村、城市的利益。我们发现北京修地铁只剩7公里也不跨过潮白河到燕郊,我们又发现上海地铁已经修到了昆山还设了三个站。城市本质是自私的,她里面成百上千为了自身利益而奋斗的企业、政府、NGO、市民共同塑造了城市的性格,就是为了城市居民的利益最大化。当一个城市惠及了周边的发展时,我们需要认识到这只是城市发现了周边的发展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城市既然是自私的,她就会想着获得金钱、权力,金钱就是财政收入和社会收入,权力的所有者比较宽泛,作为社会共同利益的代表者,政府权力成为一个城市权力的代表。直辖就是给予一个城市更大的行动权力,为了其自身的发展。中央给一个城市放权绝不会仅仅考虑到这个城市的好处,也一定要让这个城市能够惠及周边,通过“溢出效应”带动周边的城市和农村发展。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她辛苦的追逐一个直辖市的称号也不是为了好听的名声,而是为了自身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两者的共同利益就是整个地区的发展和稳定。直辖市的设立是放权的一种,而且是放权最大的一种,这是一种中央从地方(省)收走权力然后直接赋予城市的过程。在现实中,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都属于放权的形式,但是这些都局限于经济权力,直辖市意味着一整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力直接赋予了城市。才引得近20个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对直辖市趋之若鹜。划分直辖市不仅是中央和城市的问题,也和地方(各省)密切相关,毕竟析置一个直辖市破坏了多年以来形成的省域城镇、产业、公共服务体系,也拿走了财政来源。设置一个直辖市,一定会受到所在省份的抵制。省会直辖对于一个省的伤害尤其大,在国外,许多省会即使直辖了,省份的行政中心依然放在原来的省会,典型的是韩国的大田、大邱两市成为广域市之后依然作为忠清南道和忠清北道的政府驻地,俄罗斯的莫斯科州、列宁格勒州的政府驻地也都在原来从两州析置出去的莫斯科市、圣彼得堡市。所以直辖市的候选名单中,那些省会城市基本不可能实现直辖的梦,因为他们太重要了!地理位置重要、交通重要、行政重要、经济重要、文化重要。他们直辖了,则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被破坏、一整套体系被打破,他们直辖的成本太高了!所以,那些非省会,地理位置相对边缘的地区有很大的希望实现直辖,成本相对低一些。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也有着比沈阳、济南、广州、福州、杭州更大的希望。至于南京,由于江苏城市普遍发达,似乎能够取代南京发挥省会的作用,有一定直辖的可能性。愿他们美梦成真。直辖市,就是一件把孙子变成儿子的事,向老子造反,似乎是每一个有大志的孩子都着迷的事。","updated":"T16:38:1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5,"likeCount":49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38:1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4cb0c06d356ab64f9cbb046a3850363c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5,"likesCount":495},"":{"title":"【城市观察】城市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城市的未来","author":"a-niu-a-niu","content":"一、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得弄懂什么是城市?城市,意味着城+市。“城”,《说文解字》曰:以盛民也。《康熙字典》释: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都是说“城”是一种容纳居民的建筑群,保护居民不受侵害。今天的《新华字典》第一个解释就是城墙。《史記·始皇本紀》曰:帝築萬里長城。这些都说明了“城”这个概念是一种保护性质的事物,在古代就明确指有形的城墙。在古代,野兽、土匪遍行郊野,而在城内,这一隐患要大大降低,除非战乱或病疫流行时,城内居民的生命能够被城墙和护城士兵有效的保护,而提供安全保护是古时城市最为重要的公共服务之一。所以“城”这个字表明“城市”一种能够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市”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把《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拿出来看一看,前者说“市”是“買賣所之也”,也就是一个交易的场所。后者干脆把这个解释直接搬了过来。我们翻看新的《新华字典》,可以发现这一解释一直延续至今。市就是一种汇集物资的场所,这些物资在这个场所进行集散。相比于草市等不固定的集市,城内或城边的“市”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同时也能够享受安全保护的优势。另外,道路网络一般以城为中心修建,这也使得城拥有更加方便的交通,进一步促进了交易倾向于向城集中,人流、物流等就在“市”中转。所以剖解“城市”一词,至少可以得到两个信息:(1)城市这个空间是容纳居民的场所,这些居民同时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居民被公共服务“保护”起来;(2)城市是一个物资、信息汇聚的地方,这意味着城市与外面是要存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往。这里并不想区分城市与村庄,因为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对于城市的界定都是不同的。比如华西村在中国是村,在马耳他等小国这就是城市(马耳他规定建设用地即为城市),埃及的谢赫村在中国的行政体系中是村,但是在埃及就是一个城市,因为埃及规定各省行政中心即为城市。定义城市没有意义,抓住城市这个概念的特征才好继续分析。各国对于城市的定义:各国通过人口定义城市的标准:二、 所以城市有什么特征呢?共同体特征高度流动性共同体特征城市中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并通过合作进一步会促进居民形成一种共同体意识,并形成共同文化认同。在日本人森田明的《中国对“水利共同体”论的批判和建议》一文和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一书或多或少强调了公共服务与合作对于促进共同体形成的作用,虽然以上文和书并非以城市为对象,但是城市却是促进共同体形成的最理想试验场。而从上海等年轻城市迅速形成的且稳定的城市文化来看,城市共同体的确成为城市真正形成的重要体现。城市,包括小镇的居民都有共同体意识,主要就是对于同样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认同。深圳是近年来这种意识逐渐形成的代表案例,深圳人的认同已经成为许多年轻深圳居民的重要认同。共同体意味着城市的地域要集中在一起,才能以最低成本来享受公共服务和进行合作,所以城市在空间表现上是集中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些城市受到城市产业特点、地形特点的影响也会出现空间上分散的情况,比如伊春、鸡西、重庆、攀枝花等,这些城市由多个分散的城区组成。虽然分散,但是共同体的意识依然存在。而且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他们还是集中的。上海话电视剧《老娘舅》:伊春地图,由于林场与地方两套系统,加上开采需要,伊春市城区比较分散,各个区之间距离较远:同样,攀枝花也是在空间上比较分散的几个城区所组成:高度流动性说完城市的共同体特征,再说说所谓流动特征。西班牙社会学家卡斯特尔在《网络社会的兴起》最先提出了城市是“流”的场所这一理念。他认为现代信息社会流动的人、物、信息是组织现代社会的关键要素,而城市要想立足,就得让尽可能多的流穿过自己,使得自己成为各种“流”的集中与分散之地。从整个社会来看,各种“流”交织就形成了网络,存在网络就存在结点,这些结点将各个流组织起来,形成了网络中的“中心”所在,而城市就是这些中心。流动特征表明城市是一个内部诸多要素随时与外界产生联系,同时对穿过自身的流进行中转的场所。用之前所说的城市共同体特征,我们可以说,城市是随时在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在这一过程中,城市里面诸多的要素就可以视作一个整个的城市共同体。共同体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由于流动特征使得城市内人、物、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也难以给城市划定一个边界,无论是有形的土地边界还是无形的身份边界。而在一个城市内部,也存在小的共同体,这些共同体一样会发生与外界的联系,形成流动的空间。综合起来说,城市一方面是一种居民集中并形成的生存共同体,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流”的集中地。全球城市机场排名(城市中所有机场,来源维基百科):全球城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来源维基百科):一个城市的核心特征就是共同体特征和流动特征,任何其他的特征,包括基础设施完善、收入高、非农产业、文化素质高都不是一个城市绝对的标志,在农村一样也会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之地虽然是城市,但是这只是表面。高楼大厦是为了更好的容纳人与经济活动;车水马龙则是为了更多的加强人与人、物与物的交往和运输。城市的核心就在于这是一个由公共服务与合作形成的共同体,并且这些共同体不仅内部联系紧密,而且与外界也有极为强烈的流动联系。香港高楼大厦:巴黎楼房普遍不高:三、 为什么形成城市?城市为什么发展?前面说了那么多不是废话,了解事物的形成,一定得认识事物是什么以及它有什么特征,才能从源头发掘它的起因,并探寻未来。城市既然是一种空间上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的地域,那么了解它的形成,就得从“集中”这一点入手。集中的好处集中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集聚”。企业的集聚有很高的正外部效应,因为企业可以利用集聚经济分享中间投入品、劳动力储备、技能匹配性和知识溢出效应。当一个地区产业越来越多时,每一个产业就类似原来的一家企业,继续享受集聚带来的好处。功能的专业化,也就是每个个人、企业可以去干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同时知识溢出效应又使得各个领域的知识可以共享,催化产生新的技术和变革。从集中入手,结合城市的特征,再通过相关文献,就可以认识到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另外,我们这里说的是形成“城市”,而不是形成聚落,聚落的形成非常偶然,而从聚落形成城市就意味着发生了质的变化:统一的共同体、有了有效的管理、对外建立发达便捷的联系、居民的思想行为的变革,聚落如何成为城市,或者城市如何发展成今天的样子也具有了挖掘的价值。我梳理了以下几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安全&统治:保护安全一直是古代城市一种重要的功能,修建城墙、组建军队可以说是成本最低的一种保护方法,尤其是将成本摊到每个人头上时,这个成本比给每个人配置发武器要效果好得多。大家在一起时,一道城墙、一支军队就足以保护这些居民的安全。古代,城市在安全和统治的功能上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别,城市一方面作为统治领土的据点,另一方面也是保护统治者的堡垒。当人们对一个新的疆土进行开拓时,都是通过据点式的扩张推动的。开普敦、阿拉木图、雅库茨克等据点城市是近代这样的城市的代表。这些城市往往作为一个地区的统治中心,以及外来统治者、商人的保护点而建立起来,往往地理位置优越,随着贸易量的扩大和统治人口的增多,城市也就相应地扩大,并建立了大规模的工业、服务业,成为综合性的大城市。贸易:城市能够保护居民,自然也能够保护贸易的开展。这吸引周边乡村的居民前往交换物资,而一个区域的道路也多半由城市来组织,城市的交通也非常便利,居民可以通过城市中转,来与其他地域的居民开展贸易。而城市能够给各个店家提供正的外部性,比如足够的人手去搬运商品、为外来的客商提供服务等。贸易便成为城市形成的另一大原因。在中国,上海、香港均发轫于贸易,哈尔滨、郑州、石家庄等铁路城市也类似于这样的形成原因,铁路的修通使得这些城市可以将更远范围内的物资进行集散,使得其迅速超越了身边的老城,最近的例子大概就是格尔木,她的形成得益于其西藏旱码头的地理优势。一般而言,安全或统治是形成聚落的重要原因,而聚落继续扩大,居民出现共同体意识,相应的管理机构建立起来,聚落便形成城市了,贸易等因素就成为主要的原因了。再往后发展,各种其他的原因,比如行政、文化、产业则成了主角。文化传播:有一些城市形成颇为特殊,虽然地理区位不好,而且自然条件恶劣,但是却依然发展成为重要的城市,比如麦加。虽然麦加早期是一个交通枢纽,但是随着地中海时代的落幕,麦加的地理优势也逐步消退,但是麦加却并没有因此而默默无闻,依然在中东算得上有声有色的大城市。这主要是因为麦加的宗教地位,每年的朝觐都吸引全球的穆斯林来麦加进行旅行,他们的衣食住行便需要当地来提供,这就养活了麦加城大大小小的店铺,麦加至今依然是沙特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利雅得、吉达两个现代化城市。宗教是文化的一种,教育算是另外一种促进城市形成的原因,比如剑桥、牛津、筑波等城市。在中国,各个郊外的大学城也可以理解成这样的城市的代表:大学城学生往往会共享一些体育场馆、商业设施,同时与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并不一定是和大学城周边地块,而更多地和城市中心、外地的联系,有一定的共同体和流动特征,算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产业:城市是一个具有生产能力的共同体,规模经济使得城市必然要成为一个强大生产力的地域空间。马克思说了,城市是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生产是城市的核心之一。靠产业诞生的城市在中国非常多,很多城市原本就是一块空地,因为一个工厂、一个矿山便迅速成为一处城市。比如伊春、攀枝花等,三线建设时期,山沟里的城镇多半因为这些原因而建立起来。现在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很多城市因为旅游而发展,国内并没有这种单纯凭借旅游业而发展的案例,很多还只是小城镇,缺乏共同体特征,高度的流动性特征还显得单薄,谈不上城市,北戴河可以算一个。国外的坎昆、沙姆沙伊赫、雅尔塔、索契姑且算是这类城市的代表。行政中心:行政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行为,承上即接受上级的命令,启下便是将命令向下传达,这一功能与贸易很类似,一个区域需要一个城市来起到这样的作用,保证区域与上一级有一个顺畅的联系,或者就干脆作为整个区域的行政中心,来协调各地。所以许多城市最早都是作为行政中心而出现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的华盛顿、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巴西的巴西利亚。城市形成的原因也反映在一些城市的功能上(以下包括一些城镇)。行政:华盛顿、堪培拉、巴西利亚、耶路撒冷(也算宗教城市)军事:直布罗陀、关岛、火奴鲁鲁、旅顺、土伦、塞瓦斯托波尔、南口文化(宗教&教育):麦加、九华山、梵蒂冈、普陀山、库姆、剑桥、牛津、筑波、沙河、松江(大学城)贸易&集散:纽约、上海、香港、新加坡、迪拜、张家口、二连浩特、东兴、绥芬河、廷巴图克、科隆(巴拿马)、塞得港、纳霍德卡、马赛产业:匹兹堡、马鞍山、攀枝花、伊春、陶里亚蒂、安加尔茨克、丰田、坎昆、沙姆沙伊赫、雅尔塔、索契城市形成的早期就像以上几个故事一样,非常偶然,却是我们这个漫长历史中必然要出现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产物,但是其形成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也只有城市,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催生了工业革命等产业变革。城市的形成就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终究要绽放,一滴雨露、一阵风都可能把这花蕾打开,开出美丽的花朵。四、 新的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到了今天,依然在不断随着时代而更新,从形态、功能上发生着变化。我们对于城市的理解就不能再局限于一块盖了密集楼房的土地这种非常简单的概念。新的城市形态正在产生,值得我们关注。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不算新的城市形态,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这一城市形态是推动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工业园区的居民是各个工厂,他们聚在一起享受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而且中国的工业园区一般也都会提供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所以对于小型工厂来说,入驻工业园区要比自己建厂成本更低。工业园区这种城市形态在未来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随着精细化和定制化的发展,工厂规模变小。客户不需要那种大规模生产的产品,而需要定制的产品,同时对于货物获取的时效性要求变高,相应的物流中转就显得重要;同时,工业园区内部的企业不再是分散的、仅仅与总部保持联系的加工点,各个工厂之间会形成合作,共享一些产品、劳动力和技术,这就要求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与组织架构上,与过去的形式做一些变革,促进园区内工厂之间联系的增强。城市群:城市群也不是新的城市形态,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就已经提出了这个概念。一个城市难以完成所有的功能,必然会向其他城市寻求帮助,而距离自己近的城市就成为最合适的选择,因为距离带来的成本最低。当一群在一起的城市联系多的时候,各个聚在一起的、等级不同的、联系紧密的城市便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依然满足城市两个特征:共同体与高度流动性。城市群发展到很高的高度时,便会有融合的要求,设立一个统一的市政管理体系来统一协调,城市群便成了一个城市。武汉便是三个城镇合在一起的产物,谁能保证深圳、惠州、东莞不会这样呢?新城&新区:如今各大城市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新城或新区,这些新城区往往被领导们大手一批,拿下个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傲视老城区。新城的土地通过卖地将未来的收益变现,充实了城市政府的腰包,导致政府乐于开发各种新城。新城往往与老城在地域上相连,或者隔着不远,但是建设都很大气,也很现代化,与老城区截然不同。新城的建设往往由政府主导,他们也有足够的动力去做:卖地赚钱。当然少数新城也由老百姓自己去投资建设,比如温州的龙港,这是农民出资建设的,号称中国第一个农民城,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龙港早期也是由镇政府来组织和协调进行投资、建设的。新城的开发中,政府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也通过其公共服务来塑造了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不一定体现在新的文化认同上,但是可以体现在细小之处,对于居民来说包括对新区房价的期待上,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是税费的减免等,这也促使新区的管委会或政府向更高一级政府争取权力和优惠。新城这种与原有城市藕断丝连的形态不算新的城市形态,英国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着手建设新城了,战后又大规模建设,他们主要的想法是把新城作为居民居住的地方,腾出老城空间进行写字楼、工厂建设。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新城往往成为独立的产业-居住城市,比如米尔顿凯恩斯,它们也成为城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许多新城也一样,最后取代了老城区成为城市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比如上海的浦东、大兴的亦庄等。但是为了卖地而建起来的新城,在现在这个土地财政早已枯竭的时代里,后续已然不足,前景实在不看好!新区能不能带来新变化,需要时间的检验。半个月内国务院批了两个国家级新区:福州新区:滇中新区:大型社区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打破了过去“单位制”的传统。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城市的社区缺乏了一种凝聚居民的力量,社区居民力量分散,形成了所谓“原子化”的特征。开发商主导的住宅开发也忽视了社区共同体建设,生活在一起的居民需要合作来完成很多事情,比如物业监督、交通线路调整等,但是很显然,商品房小区做不到这一点,老死不相往来是这些社区的典型特征。居民基本上不可能为了物业、交通线路等去联合起来,成立业主委员会来与开发商、物业公司以及政府进行博弈,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这样的社区只是一个大型居住区,谈不上是一个社区。不过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发现,许多社区的事一定得住在一起的人协作完成,自己的力量是弱小的,好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型社区的居民不用挨家挨户去敲门串联,直接在网上就能协调商量好,然后派出代表统一对外。而过去做做样子的业主委员会也派上了用场,可以通过这一组织架构来帮助居民协调统一去完成物业监督、交通线路调整等对外协商工作。最近的例子就是北京的天通苑与回龙观,这两个超大型社区都拥有30到50万的人口,过去也是典型的居住区,居民之间基本没有联系,但是随着两个社区的逐渐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商业的供应远远不足或供给不合理,单个居民可能难以改变现状,但是在许多社区居民一起努力下,情况就不一样了。政府在进行交通线路调整、管网改造时都会考虑居民的感受,并与业主委员会进行商量和协调。天通苑、回龙观只是代表,全国这样的社区还有很多,过去城市居民之间联系分散,被社会学家称为“原子化”的社会。居民直接与就业单位、政府发生联系,而忽视了社区这一单元,随着社区在社会服务中地位的提升,可以预见以后很多城市社区会逐渐增强自己的力量,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在城市中会加强话语权。城市居民也会更多的参与到社区中来,许多社区形成新的共同体,这些共同体在城市中占据了一块无争议的地域空间、拥有很强的话语权,这些会给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网络给社区组织带来了便利,使得社区居民可以有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天通苑社区网:回龙观社区网:回龙观地图:天通苑地图:创业空间&高技术园区创业,尤其是高新技术,需要一整套复杂的支持系统,包括金融、技术、物业、基础设施、交通等,全球创业空间为特点的城市不多,硅谷算是典型的。在这个城市中,原有的市政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天马行空的创业者和高科技从业者的需求了,许多公司自己提供适合自身的公共服务,比如谷歌、FB等,他们有自己的独立的园区,在园区内提供食堂、交通等服务,小公司则依赖于硅谷中的孵化器、风险投资基金来进行生存,在这里面,政府的角色被大大淡化,许多服务都由社会来提供,这也保证了这种空间拥有自由的氛围。促进城市共同体形成的莫过于创立公司、上市、合作新项目等。创业空间这种城市形态要求政府淡化自己的色彩,将更多的服务交由市场来完成,创业空间不能有太多政府的色彩,因为这种城市形态共同体的形成不依赖于政府公共服务,而是依赖于目标性的合作来实现。城市联盟随着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城市联系越来越不受制于距离的约束,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去寻找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城市开展合作,这个城市可能与自己相距半个地球。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汉萨同盟这样的城市联盟,在海盗协防、促进贸易上,这些城市展开了密切的合作,但是随着时间汉萨同盟逐渐衰落。到了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力量在许多领域显得无能为力,这就需要国家里面的公司、城市等自己开展对外的联系,城市作为一种共同体,也有着与其他城市合作的动力。比如全球著名的气候城市联盟,由全球40个大都市组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在国内,各地的城市协调会也类似于这样的形态,城市之间不一定地域相连,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会促使城市之间进行合作,在医疗、旅游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的尝试。比如中四角的四个省会: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就开展了医保互认、旅游互通等一体化的尝试,而这四个城市地域上并不相连,而且分属不同的省份,但是差不多的地位和合作的需求使得他们走在了一起。城市联盟算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但是一样具有城市所拥有的共同体和流动性的特征,甚至城市群也是城市联盟的一种。如何协调城市联盟,如何设计相应的协调措施和制定政策,城市联盟如何合理分工与合作目前还都是空白。未来需要重视对这一点的认识。世界气候城市领导联盟:长三角协调会:","updated":"T01:49:5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8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49:55+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a2b9c35c23cbfe8e37ee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89},"":{"title":"【地图看世界】世界各种语言的方言","author":"a-niu-a-niu","content":"上面是世界上使用人口在3000万以上的语言列表。这里区分了吴语、湘语、晋语、客家话、粤语、客家话等汉语方言,因为这些语言不能互相通话,所以被西方人视作不同的语言。所以这样看方言和语言其实没有那么明确的区分,有些语言在岁月长河中产生了分异,也有些语言扩张过程中遇到了其他语言,这些都导致形成了方言,如果出现了隔膜,有人便把划作两种语言。方言的独特性使得其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象征,也成为人们寻找认同感的途径。所以一个行政区若没有共同的方言,那么居民对其认同感也会很低,比如内斗省,广东的情况也差不多,“潮汕人”、“客家人”认同几乎堪比“广东人”的认同。每种语言都存在方言,下面我用地图或表格来看看各个语言的方言是什么样的情况。英语英语如此重要,就先说她咯。英语在传播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别人听不懂的方言或分异(varieties)。当然印度英语算是例外,可能充满咖喱味,让人不太适应。不过看在印度12亿人口及印度英语本身的魔性,不好说印度英语在今后会不会成为英语世界的主流。至少在影视作品及科学界,印度英语还算入流。没有找到英语方言的地图,整理了一份列表发来。西班牙语西班牙语在15世纪之后,迅速跨过大西洋,成为一个地域上横跨安第斯山、饮马太平洋的大语言,使用人口呢,自然也不少,4亿人在说,仅次于汉语。西班牙语方言列表:西班牙方言:墨西哥方言:阿根廷方言:法语把法语作为母语的人不多,大概约8000万,比不上亚洲的几门语言。但是把法语当做第二语言的人数就很多了,而且遍及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这样的规模大概仅次于英语了,比西班牙语只是跨大西洋还显霸气。法语方言列表:法国民族认同是在大革命之后才形成的,对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标准法语认同也在这之后建立起来。许多地方语言并没有被列为法语方言,而是被视为一些独立的语言,其实如果参照汉语方言的划分方法,这里面许多语言都可以视为方言。俄语俄罗斯虽然地域辽阔,但是俄语方言之间差异很小,即使开发较早、形成较早的西部方言之间也没有产生大的隔阂。语言学家按照用词、语音特点等把大致俄语划分成为北、中、南三种方言。之后语言学家继续细分,这是一个14种方言的方案:当然这张图只显示了俄罗斯西部的情况,东部的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赤塔等大城市都会形成自己的方言,但是短期内还难以被认定为一种新的方言。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是一种扩张中产生的语言,原始的阿拉伯语遇到了马格里布、海湾、埃及、两河地区的语言,杂糅成了各种阿语方言。阿语与汉语类似,稍微距离远一点的方言就不能通话了。好在有《古兰经》作为书写规范,使各国报刊、书籍可以互相流通。今天的阿拉伯语方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埃及方言(开罗) 黎凡特方言(耶路撒冷、贝鲁特、大马士革、安曼) 马格里布方言(卡萨布兰卡、阿尔及尔、突尼斯) 马耳他方言 美索不达米亚方言(巴格达) 苏丹方言(喀土穆) 海湾方言(迪拜、多哈、科威特、巴林) 也门方言(萨那、亚丁) 内志方言(利雅得) 汉志方言 (麦加、麦地那)黎凡特方言主要是今天的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马格里布方言主要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三国。内志方言通用在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汉志方言即麦加的方言。日语中国人对日语方言最直接的了解就是所谓的关东腔和关西腔。一个以东京为中心,一个以大阪为中心。细分下来,日本方言还是很多的,因为日本多山,方言多其实不难理解。琉球方言与本土日语难以通话,因而有人将其视为另一种语言,同属于日本语系。朝鲜语朝鲜语除了济州方言各个方言基本都能通话。但是最南端的湖南方言、岭南方言与北部的平安道、咸镜道方言在一些用词、语音上有差异。中国朝鲜族主要使用咸镜道方言。中部方言的首尔音是目前韩国的标准音。平壤音为平安道方言。1:平安道方言2:咸镜道方言3:中部方言(首尔方言、岭西方言、忠清道方言)4:全罗道方言5:庆尚道方言6:济州道方言越南语越南语方言主要分为三大体系五种方言:北部方言:河内、海防中北部方言:清化中部方言:顺化中南部方言:大叻南部方言:胡志明市蒙古语蒙古语方言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喀尔喀方言:外蒙古内蒙古: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额济纳阿拉善、科尔沁、喀喇沁土默特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布里亚特卫拉特方言:土尔扈特、额鲁特、察哈尔土语其他属于蒙古语族的语言:卡尔梅克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达斡尔语维吾尔语维吾尔语方言可以分为三大体系,其中中部方言影响最大,下可以分为两种方言。中部方言
北部:乌鲁木齐、吐鲁番、伊犁
南部:阿克苏、喀什南部方言:且末、尼雅、和田东部方言:罗布藏语三大方言区,即卫藏、安多、康巴卫藏:拉萨、日喀则一带,即传统地域里前后藏的统称。该地域还包括阿里、山南以及部分林芝及那曲地区卫藏方言可以分为前藏(拉萨)、后藏(日喀则)和阿里(狮泉河)安多:包括四川阿坝州、甘肃甘南州、青海除玉树州以外的其他5个藏族自治州,以及西藏那曲地区康巴: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青海五树州以及那曲东南一线泰语泰语属于壮泰语支,和壮语等属于一个语言支系。泰语方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中部泰语伊善语北部泰语南部泰语那空帕农泰语掸语泰叻语印度的印欧语系下图为印度的印欧语系语言,其中红色的为印地语。印度达罗毗荼语系印度两大语言集团之一,最西北角的是巴基斯坦的布拉灰语,这也是一门达罗毗荼语,布拉灰人从外观上已经很难看出达罗毗荼人的特征,有时候被视作俾路支人的一支,该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为达罗毗荼语的邦。波斯语波斯语方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西部方言(德黑兰、阿巴丹、克尔曼、马什哈德、设拉子、亚兹德、加兹温)东部方言(阿富汗达利语)塔吉克语Luri语Tat语Lari语伊朗语族地图:中亚民族与语言土耳其语本土的土耳其语可以分为以下三大体系:东安纳托利亚方言:埃尔祖鲁姆东北安纳托利亚方言:特拉布宗西安纳托利亚方言:伊斯坦布尔、安卡拉、科尼亚、伊兹密尔海外还有巴尔干加告兹方言、塞浦路斯方言等突厥语系葡萄牙语葡萄牙语使用人口超过2亿,在全球排第六。主要分布在巴西、葡萄牙、非洲、亚洲等地。下图为葡萄牙本土的葡语方言图其中7为里斯本方言,9为波尔图方言。下图为巴西的葡语方言图:1.Caipira:东南部方言2.Cearense or costa norte:东北方言3.Baiano:巴伊亚方言4.Fluminense:里约热内卢方言5.Gaúcho:南部方言6.Mineiro:米纳斯吉拉斯方言7.Nordestino8.Nortista:亚马孙方言9.Paulistano:圣保罗方言10.Sertanejo11.Sulista:库里蒂巴方言12.Florianopolitano13.Carioca:里约热内卢城市方言变种14.Brasiliense:巴西利亚方言15.Arco do desflorestamento16.Recifense:累西腓方言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城市居民有着自己独特的方言,与所在州的其他地方略有不同。德语德语方言可以分为三大体系:高地德语:巴伐利亚、黑森州、瑞士的德语,代表方言慕尼黑、斯图加特、苏黎世中地德语:为标准德语,代表方言柏林方言低地德语:德国北部、荷兰德语(下萨克森方言),代表方言汉堡、不莱梅、明斯特高地德语与中地德语有时候会被视为一种方言,高地与低地德语差异较大,有些时候难以互通。荷兰的弗里斯语及荷兰语均属于日耳曼语,与低地德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通,有人就把荷兰语归位一种低地德语。中东欧斯拉夫语意大利语荷兰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瑞典语挪威语芬兰语丹麦语非洲语言非洲最大的尼日尔-刚果语系:北美印第安人北美印第安人文化分区:","updated":"T16:11:3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7,"likeCount":25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11:3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288b7ee94bbafc8bed594a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7,"likesCount":255},"":{"title":"谈谈共同体[1]:无中生有的概念?","author":"a-niu-a-niu","content":"共同体系列文章:花了一周读了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虽然用笔勾勾画画,算是认真读了这本书。但是辗转之后总觉得需要写点什么,就着读书笔记,加些自己在脑海中配的佐料,糅杂成文。牛津大学有位研究进化心理学的教授发现:以150人组成的团体随处可见。人类学家在研究至今尚存的狩猎采集型社会时发现,一个宗族通常有150名成员。纵观西方军事史,最小作战单位“连”通常约有150人。这位教授名叫邓巴,150因此在社交领域被称作邓巴数字。就像人类无法在水下呼吸、两秒半内跑不完百米、用肉眼看不到微波那样,大多数人最多只能与150人建立起实质关系,不可能比这个数字多出太多。邓巴认为,这一规模的人类群体能够保持较高凝聚力,应对环境或经济压力。在150人以内的群体中,人与人的联系依靠正常的人际交往就能完成,而不用借助契约、法律等外部工具加以控制。而维系这样小群体的“工具”主要是出自于人本身的特点,比如血缘关系、乡缘关系、精神关系,这些在《共同体与社会》中被叫做本质意志。而滕尼斯对于共同体的界定就是依靠个人本质意志进行维持和维系的群体类型。与那些依靠契约和非本质意志(选择意志)维系的群体类型相对应,滕尼斯把这样的群体叫做社会。共同体与社会形成了二元制的群体类型。转型时期德国城乡对立下的学说本书作者滕尼斯生在转型时期的德国,旧有的乡村社会急速向都市社会进化,他本人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而滕尼斯本人非常推崇霍布斯,霍布斯就是提出“丛林法则”的人。霍布斯《利维坦》里说,人是有私欲的,在社会中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各种恶,也就是“人性本恶”,为了维护人类的秩序,一个群体中需要一个君主或者统领,也就是“利维坦”。滕尼斯目睹了都市社会人们勾心斗角,精于算计。而都市社会个人的地位远比传统社会要高得多,正常的城市生活中,尤其是商业生活缺乏“利维坦”来约束秩序。滕尼斯非常怀念乡村社会那种依靠人们之间的“本质意志”维系的社会结构,由于这种城乡之间尖锐的对立深刻的影响了滕尼斯,也促使他建立起了共同体与社会二元对立的群体学说。在共同体中,人们通过共同的意志、共同的生活,比如血缘关系、乡老关系、友情关系来加以实现个体之间关系的维系。这其中的关键是共同的生活和默认一致的原则。共同的生活方可形成共同的习俗和认同,而默认一致保证了群体繁衍的进行。而随着共同体的发展,传统的本质意志难以发挥有效地作用,随着共同体在规模和覆盖地域的扩大,这些都导致了共同体的瓦解,急需建立新的制度来进行制约。这样的新制度就包括契约、法律等。共同体在现实中的例子有村庄、家族、部落等,而社会性质的群体包括国家、城市等。有人说民族算是一种共同体,但是也有人说了民族其实是一种想像的共同体,我同意,补充一下,民族只是一种在文化、习俗认同上表现出共同体性质的群体。本质意志随着群体扩大而变得无效,共同体开始瓦解。究其原因,一旦个体数量增多,单纯的血缘等关系就不再有效。人越多,血缘关系的吸引力下降:一方面本质意志的维持本身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人数越多,这样的成本越大,遂变得不再有效;另一方面本质意志相比于大群体中的利益关系,不是那么重要了,人们会抛弃本质意志,通过选择意志来维系群体。而这样的选择意志需要用契约来加以规范。传统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就是一个依靠碎语闲言来维系的共同体,个体组成了具有共同意志的大统一体,个人被压抑。“与生俱来、无缘无故的爱”,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的主要方式。而非正式、不成文的道德而非法律成为约束机制。个人的意志统统汇聚到共同体的意志上来,这个共同体是有生命的整体。但是现实中,这样的共同意志很多情况下实际上是“头目”的意志,但是这不妨碍共同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意志的有机体。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个人的独立意志逐渐上升,传统社会格局开始瓦解。契约和法律成为维系和约束个人关系的重要工具。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到的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熟人社会都有这方面的体现。共同体之我见: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符合一定特征即可认为是一个共同体共同体与社会严格的二元区分其实毫无必要,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某些场合下,出于某种目的即可认为是一个共同体。一般而言,区分出一个共同体一般要识别以下三个特征:1.共同体有一个特征是有确定的边界,这个边界可以是有形的,亦可以是无形的。无形的是指一种身份的认同。比如在农村,大家对于谁是“村里人”非常清楚。边界的确定保证了共同体在行使凝聚功能、保护功能时准确恰当,使得不成文的道德进行共同体个体约束时可以履行。福柯说过空间是运行权力的工具,为了使得权力运行能够精确,空间务必要有一个明确的边界。福柯又认为空间是关系的容纳,而现实中,农村、城市便是这样的空间。它们容纳了各种关系,也容纳了共同体和社会。2.用类似于感情、道德的非成文型契约来约束群体中的个体。这个群体中一切都按照人们内心的感情来进行维系。共同体内个体之间虽然也有算计,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为了全体去考虑,不会完全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做事。3.有一个威权人物,这个威权人物不仅对外代表这个共同体,而且对内,威权人物协调各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维护日常的秩序,同时,在共同体中有人犯错时,威权人物有足够的威望来给予惩戒。“共同体”与“社会”其实没有太明显的界限。滕尼斯对于共同体和社会的二元划分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生活年代城乡对立的影响。其实细细想想,共同体与社会其实并无太明显的界限。主要有两点,一是究竟哪些是本质意志,哪些是选择意志其实是相对的,有些维系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是本质意志,有时候却又是选择意志;二是,在某些方面,一个群体可能表现出社会性群体特征,某些时候表现出共同体特征。《琅琊榜》、《继承者们》是最近比较火热的电视剧。里面分别讲述了帝王家族、财阀家族勾心斗角、政经联姻、储君之争的场景。太子和誉王、靖王虽为兄弟,但是为了皇位,各自和家族之外的人结成联盟,互相敌对;韩剧中两家大公司的总裁为了经济利益结成婚姻,而更多的那些大法官、财阀、执政官之间的政商法联姻基本让中下层人士没有了进入上层的可能性,社会上层越来越固定,但是依然充满了尔虞我诈。全世界人们都喜欢看大家族的故事,从各种小说,比如《红楼梦》、《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到各国史书,比如《史记》、《资治通鉴》、《塔西佗历史》等,笔下的许多家族都似乎没有人情味儿,人们的关系的维系离不开目的和利益。这里面的家族给人展现的不是和睦的天伦之乐,而是为了利益互相争斗的江湖风情。家族虽然是一个共同体特征的群体,但是很明显,一些大家族毫无共同体特征,反而更像一个小的社会性群体。出于某个目的,比如篡位、夺权,一群人结合在一起,一旦成功上位,枪口迅速调转,之前的“合伙人”被拿下。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直到今天,亚洲许多大家族依然上演着这样的悲喜剧。储君、联姻,这里的血缘关系、友情究竟算是本质意志还是选择意志实在是很难分辨啊。此外,一个群体在不同的时候会表现出社会性和共同体性两种特征。城市算是很典型的社会性群体了,但是城市居民因为常年生活在一起,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东西,大卫哈维在《叛逆的城市》中把这样共同的东西叫做“集体符号”,比如文化、方言、建筑、自由品质等。一旦集体符号可能被外界摧毁时,平日里素不相识的城市居民会迅速集结,共同形成一个出于乡土情结、乡缘关系的群体,这样的群体是有目的的产生,但是却不计较利益,单纯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很典型的本质意志。“某市市民”在此时成为这个群体的一个新的符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每个参与的市民把自己意志上移到这个群体中。近年来的“撑粤语”等活动就是典型的例子。","updated":"T02:58:5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2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58:5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66af32dc5f1062fccd33c9a0e0d215bc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26},"":{"title":"谈谈共同体[2]:互联网与史书","author":"a-niu-a-niu","content":"互联网催生的共同体:滕尼斯的共同体在今天的实现共同体系列文章:网络时代中,社交网络非常发达,通过移动终端、电脑等,个体便可以发生联系。而网络上非常容易针对某个方面形成一个小的群体:爱好(影视)、共同特点(疾病、性取向)、行业(职业)、归属感等,这样的小群体恰恰有着滕尼斯共同体的特征。维系这个群体的纽带是某一方面。这样的维系是出于每个人自然的本质意志,不存在目的性的勾心斗角式的结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同的方面会导致不同的维系成本,使得群体的容量可大可小。以及是否会促进线上群体发展成线下群体。不同的网络群体在网络空间上可以扩张的范围不同,引申到线下的规模亦不同,也决定了这些群体最后是否能发展成“社会”特性的群体。比如网络上喜欢看动漫的人会经常组织线下活动,往往能够组织起20人左右,规模不大,大家也纯粹是为了爱好聚集在一起,也很难发展成有组织性的群体,最多成立一些爱好者俱乐部,对于俱乐部之外的人基本上没有存在感。而中东的茉莉花革命、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这些运动都是典型的线上扩张—线下集中—规模扩大—游行示威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其联系方式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变成“面对面”(F2F),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不断把群体之外的人拉进来,成为更大的群体事件。早期,出于改变命运的认同,人们在网络上汇聚起来,这个时候,个别意见领袖成为引导舆论的“利维坦”,但是此时并无一套规章制度指导大家的行动。随着规模的逐渐扩大,人们开展了越来越多的线下运动,但是这些示威者没有目的性,不知道接下来以及长远的目标是什么,但是他们却因为共同的认同而团结起来,保持着原始宗教般的虔诚。这个时候,具有一定领导才能和公关能力的人士带来了政治运动的知识来指导这些示威者们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比如推翻政权、管理公众、控制舆论等等。这些示威者群体进而行动,要么迫使政府接受示威者的主张,要么下台。多数情况下,双方会做一些让步,对于示威者来说,他们的要求,比如减税、控制物价等,可是实现部分满足。这一阶段,也往往是政府力量与示威者力量博弈最激烈的阶段。要么示威通过软性或硬性手段结束,要么示威继续升级,政府下台或换届。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示威者群体的共同体特征进化成为社会性特征,内部出现一些争斗,意见会不统一。而社会性特征也决定了示威者群体里面很难出现能够号令全体,更不用说全国的统治者,因为社会性特征中,共同目的已经达到或者不再可能实现,而为了各自利益的私心决定了他们难以进一步统一行动。这时候,之前早已组织好的,在高层小范围内呈现共同体特征的反对党、军队凭借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员能力迅速控制局面,成功上位。如果没有出现这样一个威权存在,会导致全国局面的混乱。直到出现一位强权人物控制局面。套用芬纳在《统治史》里的用词,之后的一切就是内部的“宫廷”人士斗争,就不是“广场”人群能决定的了。伊朗的1979年的变革(虽然那不是互联网带动的)是迅速而且成功的,而埃及是经历了一些波折才逐渐稳定下来。利比亚情况依然不稳定。突尼斯虽然没有这么一个威权出现,但是通过协调的方式,把各个势力统一起来了。没有出现大的动荡。201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突尼斯模式也算是动乱中东的一个和平奇迹了。互联网治理成为近年来的显学,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互联网社会就是一个乱世,过往社会学基于地域临近、人际关系等进行的研究分析有些时候没法应用在互联网社会中。所以,结合了互联网思维的社会网络分析也成为新时期社会学最重要的新范式之一。相关新闻:世界首场“维基革命”:社交网站引发骚乱:古代中国的共同体与社会不知道拿古代史书的视角来说共同体与社会妥不妥。古代中国的史书似乎从来就没有把普通百姓视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破之”、“屠之”这样的词频频出现,似乎百姓就是一棵棵生长在土地上的野草,大军过境,即踏马无痕。不过滕尼斯也说了,奴隶本身就是主人的财产,而财产哪里有自己的意志,他们的意志必然为主人所代表,奴隶与土地一起成为以主人为核心的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中国虽然在秦汉之后便没有大规模的奴隶制的出现,但是普通百姓被田赋军役牢牢的绑在帝王诸侯的土地之上。和平时安心种地,战争时积极打仗,与帝王的财产也无太大的区别了。百姓成为各个诸侯帝王的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献似乎也把这些百姓视作没有思想的个体。史书和古文作者很少像今天的记者一样挖掘张三、李四这些百姓的日常生活,当然也不会写他们如何拥护皇帝、拥护国家。不过古代野史倒是写了不少民间的贤人,意在告诉大家要听话,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渔夫、樵夫、牧童就像指南针(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样的工具出现在史书、诗歌、散文中。恰恰相反的是,史书对于上层社会的描写,表现出了典型的社会性特征。古代中国上层社会人多是政治人物,他们因为夺取天下的目的而凝聚在一起,同时为了权位步步算计,与此同时,个人的地位上升,每个人都活了起来,有惊人的事迹、有鲜明的个性、有军政文艺的才能,让自己在史书上永生了。项羽力拔山兮,李白让大宦官给自己脱靴,韩愈写文章批评朝政被贬,刚升官上来又手痒写文章被贬下去。中国古代上下层社会分别体现了社会性和共同体性两种特质的群体。古代上层社会似乎也贴近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勾心斗角少不了、个人的个性突出、为了利益精心算计。下层社会,我们看不到个人,意志被诸侯国、城、军队等共同体性质的群体所代表。","updated":"T03:33:5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33:5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66af32dc5f1062fccd33c9a0e0d215bc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9},"":{"title":"谈谈共同体[3]:农村共同体的瓦解与复兴","author":"a-niu-a-niu","content":"共同体系列文章:贺雪峰先生在《新乡土中国》中有几篇文章,比如《村庄共同体》、《权力网络》,在其中,他认为中国的许多村庄就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大家对于谁是村里人,谁都干了什么一清二楚,正如之前提到的碎语闲言式的公众舆论成为这个共同体中道德的约束。这个共同体通过宗教信仰、相互关系、亲戚纽带以及是非标准等把人凝聚起来。共同体中的某些人由于社会地位、威望、荣誉以及精英身份,成为这个共同体的“头目”。代表行使共同体的意志。这些是早熟的中国乡土社会中传承了上千年的社会结构。变味解放以后,土改为代表的政治运动轮番冲击了中国农村,之前的共同体式的村庄变了味,党支部下乡,使得这个共同体已经不单纯是内部组织起来的统一体。一定程度上国家政权,至少是地方政权进入了这个共同体,共同体的个体与外面的权力联系在了一起。但是需要指出来的是,由于人民公社等组织架构的存在,这样的共同体依然保留着凝聚、保护村民的作用。瓦解真正带来冲击的是改革开放,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的主体就是广大的农民工。他们从原有的共同体中走了出来,虽然也没有融入到城市之中,但是对于农村的共同体来说,大量人口外流已经破坏了其完整性。在安徽、四川、河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东北这些中西部的外迁人口大省和地区,许多村已经没有了共同体的特征:人口变成了“996138”部队,青壮年早已不在村里生活,村庄集体生活在缺乏了年轻人的情况下已经很难聚的起来,一些公共服务不可能也不会再由村里提供,比如修图书室、健身器材,做工没有年轻人出力,完工了也没有足够的人使用。上级定期和不定期的拨款成为村集体和公共服务为生的主要方式。农业税取消后,主要负责收税的村集体变得无事可做,一些村庄的职能不得不上移到乡镇或县,个体已经不再与村而是直接与上级政权发生联系。“原子化”的村庄取代了这些地区原有的村庄共同体。这样的情况下,村民之间的联系变得功利、算计起来。请人做饭、种地、参加红白喜事都是要用钱来开路的。当传统道德崩溃、法律制度和意识还没有进入中国农村的时期里,原子化的中国农村很快暴露在理性算计之中,金钱或者收益成为维系村民关系的工具。去年在东北旅行中,和一位村干部聊天,他抱怨说现在做事情非常难,一是没有钱干不动,二是村民们也不听村干部的话。修一条路让大家拿钱,大家都不愿意掏钱,因为一旦一个人不拿钱,其他人知道了都会这样做。而且很多人已经不把村集体生活放在眼里了。许多人子女在城里买房,随时可以一走了之。村庄环境虽然不好,倒也不愿意付出成本去改善,将就着过。而村集体本身现在也成为了地方政权的一个分支:在吉林某地,县财政每年给每个行政村拨款5到10万,以支付村干部工资和维持日常的村集体运转。政权下乡伴随着农村原子化一起重塑了中国农村社会。原子化的农村多出现在中西部地区,而这里毕竟是中国农业的重心所在,但却也是传统农村社会被冲击最严重的地方。相反,广东、福建、江西南部等地却由于强大的宗族势力的存在,农村社会格局反而保留了下来。宗族甚至成为农村发展的优势所在,北大潘维教授在《农民与市场》主要的观点就是:强大的村集体力量是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有利于凝聚农村的力量,使得其拥有的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壮大。他列举了苏南、珠三角、闽南、温州等地,以及少数北方的农村(比如南街村)。这些村多位于传统宗族力量占据绝对上风的东南沿海,普遍拥有非常强大的村集体力量。7月份在漳州、厦门一带旅行,发现闽南的村庄里基本上一个家族就有一座祠堂,村里也会修建村史馆等加深村民认同的设施;在广东,村庄盖起了文化楼,大家在里面打牌、看戏。欣赏布袋戏、听粤剧、打桥牌,东南沿海村庄生活远比内地丰富。长三角地区虽然不见众多的祠堂,但是通过与村干部的聊天,发现这里的村集体拥有村庄中绝对的话语权,土地流转得先经过村集体同意,村集体负责村庄公共服务,而村民也乐于听从村集体的安排,这有种非常明显的共同体特征。东南沿海的一些村集体年收入可达5000万元,而内地许多村,别说收入了,就连村集体都已经荡然无存。广东某地村民捐戏金的横幅:广东某村文化楼:复兴最近走访了安徽中部的农村,发现许多村在修祠堂,同时开始重视起修族谱等活动,村民对于共同祖宗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安徽本来是外迁人口大省,原子化的问题亦颇为严重。由于靠近长三角,安徽农村很多村民都跑到上海、南京、杭州打工,不少人干脆就在这些城市定居下来,除了在过年时候回家上坟、看老人,平日里基本上不会回家,只留下老人守着房子。然而这几年,一些在外地富裕起来的村民带头出资,大伙儿集资修建起高大的祠堂,并组织起大家来修族谱。编谱在安徽地区不算罕见,但是祠堂在安徽农村并不是特别的常见。许多村在村口拉出横幅,昭告外界,本村在修族谱、盖祠堂,一些祠堂修的好似壮观的堡垒,貌似是要保护后代们,在村外道路看着特别惹人注目。同样的,在去广东的路上,有机会去湖南中南部的衡阳、郴州一带驻足。发现与这里与安徽一样,许多村庄近年来修建了非常漂亮祠堂,并常年保持着香火。安徽人、湖南人祖上很多都是江西迁去的,也就是瓦屑坝移民的后裔。这些移民保留了一些江西地区浓厚的宗族认同。而近年来,皖人、湘人等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去东南沿海务工,经济实力提升,同时也受到当地宗族氛围的影响,一些富裕的村民非常热衷于成为家乡的杰出乡贤,带头修祠堂、族谱很大程度上彰显了自己的地位。如同当年南洋的华侨领袖一样。有了意见领袖,大家用一个声音说话,意味着把分散的村民统一了起来。这些“共同体”的领袖会去帮村民打官司、请律师,帮助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完成学业。近年来的中国农村,经过多年的迷失,似乎传统的共同体恢复起来了。","updated":"T05:33:2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1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33:2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66af32dc5f1062fccd33c9a0e0d215bc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19},"":{"title":"谈谈共同体[4]:城市,身边的共同体生活","author":"a-niu-a-niu","content":"共同体系列文章:我们已经步入了城市时代,一切社会问题终将都是城市问题。城市怎么看似乎都不会符合滕尼斯笔下的共同体特征。这的确也不是一个共同体,当我们进入一个城市社会时,城市即社会,社会即城市。维系城市居民的工具只得依赖契约、法律。发自内心的本质意志无法主导城市的人际关系,当一个城市有500万、1000万、2000万人时,这样的一个空间就不能再把它想象成一个单纯的空间,里面充斥着利益集团、组织、个体、权力机构,他们出于利益而非感情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城市社会。单位制及其解体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从同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也就是说住房商品化,靠市场来解决。这个通知宣告了实行多年的单位制逐步瓦解并开始终结。单位制构成了建国之后中国城市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单元。有人说,单位制割裂了城市,把城市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区块,阻碍了城市规模和集聚效应的发挥。不过在我看来,单位制恰是中国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市场阶段一个重要的过渡。单位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生产和生活的一体化,主要体现是单位员工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居住。同时,一些单位还会提供澡堂、食堂、商店、学校等公共服务,也就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的小社会,这和农村多像!那个年代一个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和农村一样非常简单,那就是某某单位的人。单位制太符合了滕尼斯的共同体特征了。对于一个刚刚建立起工业社会的国家来说,中国保留了传统乡土社会的许多特征,而乡土社会也就是那种共同的生活、共同的意志主导下的共同体生活。单位制的存在使得中国没有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一下子进入到城市时代,而是形成了一个过渡阶段。现代和传统真正激烈的碰撞恰恰发生在单位制开始瓦解的80、90年代,不仅是农民进城,也包括单位制保护下城市居民被活生生丢进市场浪潮中的那些场景。下岗就是最典型的一种居民脱离单位制的方式,《钢的琴》、铁西区,已经成为城市贫民面对新时代那种无奈和痛楚的象征和符号了。有人说三十年前的中国城市居民比现在淳朴多了,其实也很好理解,那个年代共同的单位生活塑造了城市居民的共同体生活,一方面数量众多的普通工人、企事业单位办事员内心没有那些复杂的利益、算计,另一方面许多人一辈子生活在单位制下,没有每天和外界打交道的经历,自然也培养不出来那种时刻提防的心理。 城市帮派与体制外社会单位制的解体,催生了大量体制外的人口,他们在寻求经济收入的过程中也在找寻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也导致了体制外的群体开始出现。东北是单位制解体冲击最大的地区之一,这里国企众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许多国企转成股份制或者干脆解体,大波的工人下岗。而东北国有经济崩溃之后,民营的经济体系又没能完整的建立起来,无法解决众多的下岗工人。失业成为了常态。许多人适应了按部就班的工作状态,自然难以适应没有安全感、归属感的生活。而小生意终究难以解决大就业。许多城市居民在没有稳定工作,尤其是缺乏归属感的情况下,加入了黑社会帮派。东北地区前几年黑社会猖獗,一方面因为民风彪悍,另一方面也因为当地失业人口在缺乏归属感情况下追求认同和群体意识的过程。加上经济萧条,警察等“明势力”力量不够或不作为,导致帮派这种“暗势力”成为维护城市基层秩序的一个部分,成为一种长期的存在。现实中,城市帮派始终是城市中共同体性质最强的群体之一。除了那些城市本来的居民由于某种原因脱离体制而建立帮派以外,城市中,另一大帮派势力就是外地人所建立。清华大学博士汪建华在东莞做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在最后的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话:“自农民工进城伊始,在行业、企业中的“老乡聚集”现象就非常普遍,有时,农民工还在特定的城中村形成地缘群体社区。相关的地缘网络和社区,是农民工寻求人脉资源、情感支持、社会生活、地方文化认同甚至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从村庄、小乡镇里走出来的年轻人,“怯怯地进入大城市里,却被霓虹车流晃晕了眼”。同乡会、行业商会、甚至犯罪团伙,或是网络游戏公会,只要是能给予庇护和归属感的,都能吸引那些初至陌生城市的年轻人。2010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流动人口的总规模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115.9%,由2000年的7900.8 万人激增至2010年的1.7亿人,年均增长8.0%,几乎和经济增长保持一致。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值也由 6.4%提高到12.7% ,近乎翻倍。而根据2011年国家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流动人口中农业户口比重为85.9%,大多数流动人口都是农村出来的。而流动人口的去向主要是城市地区。农民进入城市,形成了21世纪初期中国城镇化的浪潮。许多城市的人口增长依赖于外来人口的增加。而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并不是顺利的进入并落户,而是形成了一种叫做半城镇化的状态:在城市定居和务工,但是无法获得城市的户口,无法享受城市所能提供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如在农村那一部分所说,农民在农村是一种共同体的生活,然而,他们大规模进入城市之后,无法被城市市民群体所接受,而他们的离开也破坏了原本农村业已形成的共同体。成为两边不扎根的“候鸟群体”。农民在共同体生活下形成的习俗和习惯,让他们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而这样他们就只得进入一个能够提供原来共同体性质的群体,来寻求归属感和庇护。加入同乡会、行业商会、帮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事作战沙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