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刚进银行柜员180个风险点,柜员,想进风控部门,请教路具体该怎么走

本科刚进银行柜员,想进风控部门有什么套路吗?
今天是进风控部门两周年的日子,很有纪念意义,也就想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写点东西造福未来的学弟学妹。
我随手一写,如果不小心戳破单纯应届小朋友美好的幻想,也不要怪我,还请做好心理准备。
首先做下自我介绍。魔都985本科,2014年毕业正式进入某宇宙行。当时想法很美好,大平台必然意味着更丰富的业务种类、更多的轮岗机会、更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实际上进入银行的过程也巩固了我的这种幻想。
笔试、一轮面试、二轮面试、三轮面试,一关一关地刷人刷人再刷人,剩下的学历、经历、能力,没有一样拿不出手的。能成为留到最后拿到Offer的人,我内心很高兴:HR花这么大工夫筛出来的人,必定有机会受重用的吧。
毕了业很快就是入行培训。宿舍堪比军训基地,这个倒没有什么好吐槽的,只是当时的培训内容一共就四项:点钞、算盘、打字、小键盘。
与我共同参加培训的小伙伴都非常优秀,我985学历可以说是垫底:港大金融系什么的就不多说了,美帝Top 10金融硕士、英国五校商科硕士一抓一大把。对于这些名校学生,为什么要学这类中学毕业就能做的东西,当时我们都很不理解。
真正工作开始后,就下放到各个网点。那时瞬间就理解了:柜员不学这种东西,还学什么。
所有人无一例外,要么是现金柜员要么是大堂经理。那些有背景、家里能分分钟揽到千万级别存款的同学,请自觉闭嘴。
柜员每天的工作所涉及的技能就是打字、点钞,丝毫不需要思考和智商。至于大堂经理,就是你在银行看到的“你好请问要办什么”的那位服务员,她可能是LSE的master或者复旦财大的研究生。没关系,大家进来都做的是这种工作,保持平常心。
每天上班的常态就是换行服,上柜,处理一个个客户做人肉ATM,下班扎帐(简单的输入数字),整理机器里的钱。
我所在的网点业务量巨大,没有任何的系统资料告诉你一个业务应该怎么办,你只要请教师傅就行了,反正都是中学生都会的东西,只需要知道业务到了自己这一步需要什 么资料怎么操作,别的你什么都不需要知道,也不会有空知道。
柜员和大堂经理,真的是毫无技术含量。工作与其说是磨炼,不如说是磨人。唯一的好处大概在于税后到手现钱还勉强高于全市平均线,硬着脖子说一句,还是拿得出手的。
银行好不好?好,但说好的肯定做的不是柜员。跑销售的人拿业绩说话,工资上不封顶;后台搞IT或者做风控的人,不用看业绩可平时也能领我们几倍的工资,而且未来有职业发展前途,他们自然为银行叫好。
问题来了:要怎么转岗呢?我见过的有干了3-4年的名校生还在做现金柜员,那些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只做自己手里柜员的事情。可讲真做柜纯粹考验个人熟练度,做得再好也是个好柜员,而不可能会是个好销售、好风控,也就转不了岗,职业天花板搞不好也就是个对公客户经理。
你要想往业务那条线转就好好拼业绩,我见过的本市最年轻的分行行长,就是拼了命各种托关系刷绩效指标,大指标存款自然没话说,保险、理财、黄金业绩也各种惊人,能给银行挣钱的人,升得快大家都服气。
技术方面的就看个人能力。像风控那头,就是考FRM证书,全英文九个科目,你能一年边上班边备考把它过了,就算你厉害。内部招聘的时候投完简历,人事也多看你几眼。
我实在接受不了整天接待客户,只能往第二条线跑。于是就天天下班回家看看notes,对着高顿网课记笔记。顺便提一句,FRM之所以被称为银行转岗利器还在于它只有两级,考出来时间比较快。
反正我最后就是在风控缺人的时候,很幸运地去做了信贷审查。如果不转,我现在恐怕还是柜员。我之前没有谈到具体薪酬,可是仅仅凭借税前(包括所有卡)的7-11万(按照不同支行),我相信这些有梦想的名校生们应该不会为了这个不错的薪酬放弃自己的一生。
现在银行业绩下滑,后台还好,前台柜员有的一朝回到解放前,更不值得名校同学为之奋斗终生。想辞职就痛快离开银行,不想就努努力早点转岗。只要是你喜欢的领域,并且能够不断地学习就是好的工作。祝各位一切顺利,共勉。
▎本文作者Jade,来源高顿。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
注:有关FRM任何疑问和资料需求,欢迎留言和FRM小编探讨!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FRM考试没资料怎么行?点我给你好资料
咨询热线:400-600-8011
今日搜狐热点本科进银行做柜员,想进风控部门,需要考FRM吗?
做下自我介绍。魔都985本科,2014年毕业正式进入某宇宙行。当时想法很美好,大平台必然意味着更丰富的业务种类、更多的轮岗机会、更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实际上进入银行的过程也巩固了我的这种幻想。
笔试、一轮面试、二轮面试、三轮面试,一关一关地刷人刷人再刷人,剩下的学历、经历、能力,没有一样拿不出手的。
能成为留到最后拿到Offer的人,我内心很高兴:HR花这么大工夫筛出来的人,必定有机会受重用的吧。
毕了业很快就是入行培训。宿舍堪比军训基地,这个倒没有什么好吐槽的,只是当时的培训内容一共就四项:点钞、算盘、打字、小键盘。
与我共同参加培训的小伙伴都非常优秀,我985学历可以说是垫底:港大金融系什么的就不多说了,美帝Top 10金融硕士、英国五校商科硕士一抓一大把。对于这些名校学生,为什么要学这类中学毕业就能做的东西,当时我们都很不理解。
真正工作开始后,就下放到各个网点。那时瞬间就理解了:柜员不学这种东西,还学什么。
所有人无一例外,要么是现金柜员要么是大堂经理。那些有背景、家里能分分钟揽到千万级别存款的同学,请自觉闭嘴。
柜员每天的工作所涉及的技能就是打字、点钞,丝毫不需要思考和智商。至于大堂经理,就是你在银行看到的“你好请问要办什么”的那位“服务员”,她可能是LSE的master或者复旦财大的研究生。没关系,大家进来都做的是这种工作,保持平常心。
每天上班的常态就是换行服,上柜,处理一个个客户做人肉ATM,下班扎帐(简单的输入数字),整理机器里的钱。
我所在的网点业务量巨大,没有任何的系统资料告诉你一个业务应该怎么办,你只要请教师傅就行了,反正都是中学生都会的东西,只需要知道业务到了自己这一步需要什 么资料怎么操作,别的你什么都不需要知道,也不会有空知道。
柜员和大堂经理,真的是毫无技术含量。工作与其说是磨炼,不如说是磨人。唯一的好处大概在于税后到手现钱还勉强高于全市平均线,硬着脖子说一句,还是拿得出手的。
银行好不好?好,但说好的肯定做的不是柜员。跑销售的人拿业绩说话,工资上不封顶;后台搞IT或者做风控的人,不用看业绩可平时也能领我们几倍的工资,而且未来有职业发展前途,他们自然为银行叫好。
问题来了:要怎么转岗呢?我见过的有干了3-4年的名校生还在做现金柜员,那些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只做自己手里柜员的事情。可讲真做柜纯粹考验个人熟练度,做得再好也是个好柜员,而不可能会是个好销售、好风控,也就转不了岗,职业天花板搞不好也就是个对公客户经理。
你要想往业务那条线转就好好拼业绩,我见过的本市最年轻的分行行长,就是拼了命各种托关系刷绩效指标,大指标存款自然没话说,保险、理财、黄金业绩也各种惊人,能给银行挣钱的人,升得快大家都服气。
技术方面的就看个人能力。像风控那头,就是考FRM证书,全英文九个科目,你能一年边上班边备考把它过了,就算你厉害。内部招聘的时候投完简历,人事也多看你几眼。有些行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考过了给报销考试费。
我实在接受不了整天接待客户,只能往第二条线跑。于是就天天下班回家苦读,对着高顿网课记笔记。顺便提一句,FRM之所以被称为银行转岗利器还在于它只有两级,考出来时间比较快。
反正我最后就是在风控缺人的时候,很幸运地去做了信贷审查。如果不转,我现在恐怕还是柜员。我之前没有谈到具体薪酬,可是仅仅凭借税前的7~11万(按照不同支行),我相信这些有梦想的名校生们应该不会为了这个不错的薪酬放弃自己的一生。
现在银行业绩下滑,后台还好,前台柜员有的一朝回到解放前,更不值得名校同学为之奋斗终生。想辞职就痛快离开银行,不想就努努力早点转岗。只要是你喜欢的领域,并且能够不断地学习就是好的工作。
祝各位一切顺利,共勉。
来源:FRM金融风险管理师(ID:gaodunfrm)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FRM(金融风险管理师)银行从业指定风控证书
FRM考试报考指南及FRM学习
今日搜狐热点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柜员想辞职 - 简书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柜员想辞职
热爱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鸡汤里总有类似这样的话,激励着士兵去努力当一个将军。但奇怪的是,进入银行这个工作,几乎所有的柜员都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离开银行柜员这个岗位。当然了,所有的岗位都有不容易,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要出去,每个岗位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最辛苦最不为外人所理解,你去看看网上对专业的吐槽,你就会发现,几乎每个专业,都有一群数量庞大的人号称自己当年脑子进了水。婉君今天就想来聊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柜员想要辞职。一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招聘的时候大张旗鼓,甚至有些银行摆明了只要211、985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但柜员这个岗位其实对知识面和专业素养要求极为低下,高中毕业的人培训一个月就能上岗,甚至在某些极度缺乏人手的网点,新进的大学生都是赶鸭子上架,一边上柜一边学习。这些耗费了十六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培养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大学生们,毫不夸张地说,在进入柜员岗位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整个人生都会遭到自身的质疑。这也是为什么川普上台后,几乎所有美国在读的学生们都群情愤慨,很简单,现实最终给出的重重一击,违背了他们这么多年来的价值体系。让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上来,我们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赚钱与实现人生价值。也就是更高的薪酬回报,更快的能力成长。然而银行这个过去的金饭碗铁饭碗,现在已经丧失了那光鲜的外表。原本银行间利率市场化的初衷是好的,为了让老百姓们能够更自由、更透明地在客户经理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但当各银行间的利率平衡率先被一些小银行打破的时候,事情就糟糕了,银行的利润也变得透明化。而在中国,政治是不可谈论的,人工是最不值钱的,再加上媒体的肆意渲染和不负责任地为银行的服务立牌坊。这就直接导致了没有人敢对政府部门的决议公开表示反对,可就算是最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地痞流氓,也敢到银行里闹事,指责柜员居然敢在人多的时候上厕所,居然敢在给他办理业务的时候说话大声了点,居然本人都在这里了,取个定期还要出示身份证。可是银行的体制规定,受到投诉的小柜员,无论客户是否有理,只要涉及服务态度不好,就真的要去给客户道歉哦,真的是要扣钱的哦,超级爽。这样一来,在柜员岗位上工作一个月与工作十年其实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柜员在工作个几年后,连凯恩斯和恩格斯都分不清了,一开眼就顶着这个月的指标任务和扣钱扣钱还有扣钱的各种风险,常在河边走嘛,哪有不湿鞋。二是现在的网点是个什么情况?我来概括一下:1、业务办理效率低下,客户个体服务体验极差。其实目前来讲,在中国,银行的整体服务态度绝对是最好的。但无论是作为内部员工还是作为办理业务的客户,都对银行的系统极度无语,有时候并不是柜员的速度慢,而是需要填写的单式、双人复核授权、现金凭证等的调剂占据了业务办理的绝大部分时间。一套流程走完,我相信双方都有想哭的心。2、极度缺乏专业的金融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差异化服务少。没错,极度,缺乏。作为银行,应当是老百姓在配置资产的时候,处理金融类事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去到最靠谱、最安全的银行网点去咨询。但我们的银行因为各种无节制的任务和指标,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去完成指标,在推荐客户资产配置的时候,就毫无疑问地带上了营销的成分。再怎么大肆忽悠传统银行将被取代,这也是一条极为漫长要耗费几代人,才有可能实现的路。那么各家银行为了完成指标,更是强迫柜员给客户打电话和进行柜面一句话营销。因为客户基数大,这样的行为当然能生成比较可观的业绩,但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您好,我们是XX银行XX支行,我们最近有一款产品……”“不需要不需要,嘟…嘟嘟……”】【“先生您好,您的卡现在已经可以升级为金卡了,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给您办理一张吧?您还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一款基金,非常合适您这样的商务人员呢。那如果这个您也不需要的话,我们现在存款可以参加抽奖活动的,您卡里有余额XXX,可以考虑存一下定期哦。或者您觉得定期利息太低的话,我给您推荐的这些高收益产品您可以投资一下试试呢。咦先生您签完字的那张纸要还给我的哦,对的就是这张,诶诶诶先生你别撕啊你别撕QWQ……”】从柜员自身来说,那微薄的收入根本不支持他购买各类理财产品,期货外币更是一窍不通,你让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给身价百万的客户做资产配置,哦……3、市场竞争激烈,揽储和礼品行为屡禁不止。这个就不用说了吧,银监会对这样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检查的时候你们收敛点,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4、风控条线繁琐,业务流程不合理。在业务条线跑过的人都知道,银行的风控条线简直繁琐到让人分分钟想掀桌子,工作久了的柜员,满脑子除了风控就是风控,一点不顺风控的心思就是真金白银地扣钱,网点好不容易跑来一笔单子,风控说不行,违规,可怜网点夹在客户和风控中间两头大。简单地说就是一没精力,二没产品,三光瞎忙活。你说培训?别急,我们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三、加班。如果你去问一个工作了几年的人,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一定是他看了某本书,遇见了某个人,去了某个地方,参加了某项活动。绝对绝对,不会是加班。但是在银行,加班就像家常便饭,饭可以不吃,班,那是一定要加的。正所谓: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我们只有两季,旺季和淡季,努力就是旺季,失败就是淡季。新规出台,加班培训。新产品上线,加班培训。又是一季度过去了,加班考试。可以说生活质量完全得不到保障,每天天蒙蒙亮就要出门上班的柜员,下班后累成狗还要加班,连躺在床上放空都是奢求,更别说看点书充实自己了。四个字就是:疲于应对。尽管银行的服务被规范到了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形态礼仪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微笑的外表下是一颗疲惫的心和超负荷的身体,你让这样子的柜员,就像是冰川世纪里那只永远追着松果的松鼠,如何做到真正解决客户的需求呢?怀大梦想,行中庸道,过小日子。这原本是选择到银行工作的大多数人的生活之道,却硬生生被改成了存亡之道。婉君不知道要怎么结尾,就摘抄今日最热的一句话吧。我妈说了上班上到今天还没放假的人要么年薪上百万要么月薪千把块
微信公众号:zuimogongzi
这个问题在知乎上的呼应很高,我试着从我在基层的角度分析了一下,没想到得到很多人的共鸣。 这里跟大家在分享一下,大家如果有什么想吐槽的请尽情留言,我们这些以前或者现在的小柜员们,告诉你们,你不是一个人! 现在开始正式说说自己的情况吧。前某商业银行的小柜员一枚,现已辞职,打算转...
作为一个不久前还在银行柜员岗位上的员工来说,看了很多回答,我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无限吐槽的。至于为什么柜台不全开,已经有很多银行从业者给大家普及过这方面的知识了,不外乎就是人手不够的问题、岗位职责的问题、岗位权限的问题、风险把控的问题还有就是银行本身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性质...
1 银行业高薪岗薪资惊人 贸易融资、资管、内审分列前三 在薪资TOP10榜单中,贸易融资类、资产托管类、投行业务类、同业业务类岗位占据了前5的4席,平均工资从15K起,一路涨到18K以上。 前5中唯一不涉及直接创造利润的是内审岗位。而从第6开始,岗位类型偏多元化,合规、财务...
工作快三年了。是时候记录一下这一份工作了。从24岁到27岁,一个女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成长最快的职业发展阶段,回顾这三年,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2014年7月我和一群刚毕业的年轻人一起进入了X行参加入职前的培训。那是我工作以来最开心的日子。年轻人在一起总是活力无限,我们一起上...
写在之前 非常感激能与超哥促膝一谈,为回馈此次面谈机会之宝贵,利用闲暇时刻,撰文一篇,也希望能助即将踏上银行业岗位的同门一臂之力。。。 小编的银行之路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银行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他们希望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潜能,运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然而梦想总...
——献给曾经的那个自己 看到路上发传单的高中生,想到了几年前的自己。 以前每一个暑假,都会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去打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次在街上碰见了几个发传单同学,正是午后高温期,确实挺辛苦的,挨家挨户,在整个城区穿梭。也有同学在城区租着民房找...
这是本周写作群的习作题目,对于没有外出的我,该如何完成作业呢?我想就着文章的标题谈谈我是如何理解“旅”这个字的,它应该是指旅游还是旅行呢? 旅游与旅行,细思之下,发现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实则差之千里。有人把旅游比做喝急酒,匆匆忙忙赶路,却又往往是身在一处心早已经赶往了下一处;...
现在在这个高速度发展的时代,不学习真的很难生存,尤其是生活在小城镇地区的人们,他们的思想方式没有转换,认为生活最重要的是稳定,就像我父母老是叫我当老师,考师范。原因就是职业稳定,假期多。想必许多的父母都是这样想的吧。 就算是这样那有怎么样?只要你不甘心,你同样可以去做你喜欢...
父亲去年出了车祸,侥幸捡回一条命,因此暂时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头脑有时清醒有时模糊,右半身活动不便,好在生活大致尚能自理,出门也记得家在哪里。 因为父亲的事,我大半年了换了几份工作,一直没能稳定下来。父亲住院手术,花光了家中所有,我也欠下了七八万元的债务。好在有朋友们相助,父...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将于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将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同时也是首个主办奥运会的葡萄牙语城市;此外,这次夏季奥运会也是继2014年世界杯后又一巴西体育盛事。 巴西里...本科银行柜员,想进风控部门,路具体该怎么走?
今天是进风控部门两周年的日子,很有纪念意义,也就想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写点东西造福未来的学弟学妹。
我随手一写,如果不小心戳破单纯应届小朋友美好的幻想,也不要怪我,还请做好心理准备。
首先做下自我介绍。魔都985本科,2014年毕业正式进入某宇宙行。当时想法很美好,大平台必然意味着更丰富的业务种类、更多的轮岗机会、更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实际上进入银行的过程也巩固了我的这种幻想。
笔试、一轮面试、二轮面试、三轮面试,一关一关地刷人刷人再刷人,剩下的学历、经历、能力,没有一样拿不出手的。能成为留到最后拿到Offer的人,我内心很高兴:HR花这么大工夫筛出来的人,必定有机会受重用的吧。
毕了业很快就是入行培训。宿舍堪比军训基地,这个倒没有什么好吐槽的,只是当时的培训内容一共就四项:点钞、算盘、打字、小键盘。
与我共同参加培训的小伙伴都非常优秀,我985学历可以说是垫底:港大金融系什么的就不多说了,美帝Top 10金融硕士、英国五校商科硕士一抓一大把。对于这些名校学生,为什么要学这类中学毕业就能做的东西,当时我们都很不理解。
真正工作开始后,就下放到各个网点。那时瞬间就理解了:柜员不学这种东西,还学什么。
所有人无一例外,要么是现金柜员要么是大堂经理。那些有背景、家里能分分钟揽到千万级别存款的同学,请自觉闭嘴。
柜员每天的工作所涉及的技能就是打字、点钞,丝毫不需要思考和智商。至于大堂经理,就是你在银行看到的“你好请问要办什么”的那位服务员,她可能是LSE的master或者复旦财大的研究生。没关系,大家进来都做的是这种工作,保持平常心。
每天上班的常态就是换行服,上柜,处理一个个客户做人肉ATM,下班扎帐(简单的输入数字),整理机器里的钱。
我所在的网点业务量巨大,没有任何的系统资料告诉你一个业务应该怎么办,你只要请教师傅就行了,反正都是中学生都会的东西,只需要知道业务到了自己这一步需要什 么资料怎么操作,别的你什么都不需要知道,也不会有空知道。
柜员和大堂经理,真的是毫无技术含量。工作与其说是磨炼,不如说是磨人。唯一的好处大概在于税后到手现钱还勉强高于全市平均线,硬着脖子说一句,还是拿得出手的。
银行好不好?好,但说好的肯定做的不是柜员。跑销售的人拿业绩说话,工资上不封顶;后台搞IT或者做风控的人,不用看业绩可平时也能领我们几倍的工资,而且未来有职业发展前途,他们自然为银行叫好。
问题来了:要怎么转岗呢?我见过的有干了3-4年的名校生还在做现金柜员,那些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只做自己手里柜员的事情。可讲真做柜纯粹考验个人熟练度,做得再好也是个好柜员,而不可能会是个好销售、好风控,也就转不了岗,职业天花板搞不好也就是个对公客户经理。
你要想往业务那条线转就好好拼业绩,我见过的本市最年轻的分行行长,就是拼了命各种托关系刷绩效指标,大指标存款自然没话说,保险、理财、黄金业绩也各种惊人,能给银行挣钱的人,升得快大家都服气。
技术方面的就看个人能力。像风控那头,就是考,全英文九个科目,你能一年边上班边备考把它过了,就算你厉害。内部招聘的时候投完简历,人事也多看你几眼。
我实在接受不了整天接待客户,只能往第二条线跑。于是就天天下班回家看看notes,对着高顿网课记笔记。顺便提一句,之所以被称为银行转岗利器还在于它只有两级,考出来时间比较快。
反正我最后就是在风控缺人的时候,很幸运地去做了信贷审查。如果不转,我现在恐怕还是柜员。我之前没有谈到具体薪酬,可是仅仅凭借税前(包括所有卡)的7-11万(按照不同支行),我相信这些有梦想的名校生们应该不会为了这个不错的薪酬放弃自己的一生。
现在银行业绩下滑,后台还好,前台柜员有的一朝回到解放前,更不值得名校同学为之奋斗终生。想辞职就痛快离开银行,不想就努努力早点转岗。只要是你喜欢的领域,并且能够不断地学习就是好的工作。祝各位一切顺利,共勉。
▎本文作者Jade,来源高顿。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CPA注册会计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柜员风险案例分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