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可以公司对员工罚款合法吗进行罚款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企业有权从员工的工资里扣除罚款吗
下载积分:980
内容提示:企业有权从员工的工资里扣除罚款吗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62|
上传日期: 15:14:2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98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企业有权从员工的工资里扣除罚款吗
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可以随意对员工罚款吗?_网易新闻
企业可以随意对员工罚款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张小姐:我在一家餐饮企业工作,单位规定:被客人投诉的罚款100元,上错菜的罚款200元,打破餐具一件50元等等,请问单位这样罚款对不对?法律对单位罚款数额有没有规定?
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陈芳云律师解答:单位罚款是否合法首先要看单位是否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其次该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是否合法,是否经过了民主程序(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等),再次该制度是否向劳动者公示。如果单位的规定是符合上述三项的,罚款的做法就是合法的。当然在单位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以上仅代表律师个人观点
本文来源:南京龙虎网-金陵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迟到就罚款,用人单位的罚款行为合法吗?
  每天兢兢业业去上班,生怕迟到一分钟就被扣钱,很多人对单位的罚款制度提心吊胆。许多用人单位规定,如果劳动者出现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就会对其进行罚款,多则开会迟到一次罚款100元,少则上班迟到罚款50元。虽然一些员工对这些企业管理员工的惯用手段有意见,但也无可奈何。  案例  2012年5月,因为两次开会迟到,小甘被饭店扣掉了200元的工资。小甘觉得,自己挣的本来就不多,饭店还要扣这么多钱,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还想继续在饭店工作,只好把这件事埋在心底。  2014年4月,小甘在饭店的合同就要到期,他打算不再和饭店续签合同。即将离职,他在和饭店协商讨回200元扣款无果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了要求饭店返还他被扣掉的罚款的申请。  对于职工小甘的申诉,饭店觉得自己的罚款并没有错,开会不迟到是饭店的规章制度,而且职工小甘在进饭店时就签订了劳动合同,里面说得非楚,本人未能履行职责,导致饭店物品缺失或违反公司管理制度,愿意接受公司按对等损失的两倍予以罚款。小甘如今不打算继续在饭店工作了,就来讨回罚款,不合理。  小甘却不这样认为,自己入职时必须签订拟定好的合同,如果不认同就不能得到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合同就是公平的。  经过了解后,仲裁委员会做出了裁决。仲裁委审理认为,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企业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职工可以进行罚款。但日国务院颁布第516号令明确废止该条例,并规定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代替。由此,企业丧失了罚款的权力。而且该饭店制定的规章制度也未通过职工集体讨论并公示,故裁决支持小甘的申请请求,让饭店返还小甘200元。  律师点评  企业滥罚款、以罚代管的现象会损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引发劳动争议。那么企业在没有罚款这项经济处罚措施后,又该如何管理员工?  第一步:以“绩效考核”取代罚款  用人单位用绩效考核来衡量一个人的工作业绩。每个月单位都会进行考核,评出称职、优秀和嘉奖几个等级,平时是否迟到、工作认真程度等都包含在考核中。如,出现迟到最多只能评为称职,拿到最基本工资;干得越好,相应拿得就越多。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用人单位绩效考核的项目设计、考核程序等必须合理合法,并且将考核结果依法送达给员工,否则仍会存在较大的风险。  第二步:改变管理模式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从压力管理转向激励管理,从从属管理转向协商管理。如,企业可以采取复合工资制的工资,有相对固定的,如岗位、职务、技能工资,也有相对浮动的,如提成工资、绩效工资、各种奖金等,注重及时考核,强调对员工进行激励;可以用设立“全勤奖”的方式来管理员工迟到问题,这些方式往往更能达到管理的效果。  第三步:决定要与职工代表大会协商确定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法律小贴士  企业有无罚款权?  (1)罚款是一种剥夺公民财产权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具备相应职权的行政机关才享有行政处罚的权利,而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赋予用人单位享有对劳动者单独罚款的权利。  (2)实践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罚款的法律依据在于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日)第十五条第4款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以及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第十一条规定,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第十六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3)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被日公布的《劳动法》和日公布的《劳动合同法》代替。2008年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被废止,用人单位直接对职工进行经济处罚失去了法律依据。  (4)司法实践中,劳动仲裁委和法院也大都认为用人单位无权直接对职工进行罚款,企业的多数罚款均是无效的,职工有权不予支付或讨回。
(责任编辑:HN666)
02/01 11:4501/11 13:5701/10 09:14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597被浏览84708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选择以下方式一键登录您的账号
选择上方登录即表明您已阅读并同意
  29岁的陈先生在野芷湖西路荆楚一品酒轩酒店做凉菜厨师。10日晚上班时,见暂时没事,他就坐下休息,顺手拿起手机看短信,而这一幕恰被老板看到。老板随后找来厨师长,要求按照酒店规定,扣罚陈先生当月工资,陈先生感到很冤,“我就看了30秒,一个月4300元工资全扣,太不合理了。”洪山区劳动局人士称,厨师上班时间玩手机确实不妥,但因此扣除当月工资的规定,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那么,企业是否有权对职工罚款或扣工资?
  《行政处罚法》规定,只有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实施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措施的机关,才能依法定程序和权限,对违法者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而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进行罚款。《劳动法》中并未赋予企业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的权利,劳动者的法律责任是自己的违纪行为给单位造成损失后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尽管单位制定了对违纪职工罚款的制度,但法律规定,企业的制度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并且公示才能生效,且任何制度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对违纪职工的罚款没有上位法依据。
  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企业有权对违纪职工罚款。《行政处罚法》所指的行使行政处罚,是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时所用,实施的是“公权”。而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需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劳动者的行为和管理职工。企业对违纪员工进行罚款,实施的是“私权”,不存在经济处罚的条款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理由。而且,《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同时,此事在实践上也有不同做法。广东省人大已经通过立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没有对职工进行经济处罚的权力,规章制度中有罚款内容将被警告,而乱扣工资将按照被罚款或者扣减工资的人数每人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而在更多的省市的地方性法规中,坚持执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例如江苏、河北、陕西等省市地方规定还是允许罚款,但要坚持“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应发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和“每月扣除后的剩余扣除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两条原则。
  那么,企业到底有没有权力对职工进行经济处罚,需要一个权威的、统一的说法,而且这个说法应该写进劳动法律,才能成为全国所有企业共同遵守的准则。
  当然,回到文首的案例,无论上述答案哪一种是正确的,老板扣掉厨师一个月工资都是违法的。即使企业可以对职工经济处罚,也只能在职工违纪对企业造成损失的前提下,而且扣除不得超过工资的20%,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两个尺子,这个老板都违反了,做法太过分了。
11月27日《经济参考报》刊发题为《最大力度减税释放消费升级利好...
近日,珠海市住规建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朝晖做客珠海市委网“领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违反公司规定罚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