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会不会跌越来越跌吗

北京房价开始降了吗?新政25天市场真相
  【导语】如果前年就加大供地对冲,年可能不会出现那么疯狂的房价井喷。现在北京市政府终于醒悟,供给侧改革是大好事:政府卖地有了天量城市开发资金,购房者有了买房机会,开发商有了巨大的行业空间,供需两旺,三全其美。  北京房价上涨势头被遏制,但暴跌不太可能,就算跌回2015年的价格估计也没大希望。房价将长期盘整,四环内已无地,二手房被冰冻,缩量稳价;五环外六环一带新盘放量,恐怕这是政府给的最后上车机会了。  4月6日,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同签发《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对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去库存任务重的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库存消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对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36-18个月的,要减少供地;12-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  4月7日,北京市就在房地产市场扔下了一颗颇具震撼力的“王炸”:根据北京市政府7日批准的《北京市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计划今后五年北京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其中国有建设用地5000公顷,集体建设用地1000公顷,以保障15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其中,2017年北京计划供应住宅用地1200公顷,保障3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包括产权类住房25万套,租赁住房5万套。这个数字,比今年2月份公布的2017年的住宅供地计划610公顷真正翻了一番。  为什么说这是“王炸”?因为土地供应短缺是北京房价2016年暴涨,2017年一季度罔顾严厉调控持续高烧不退的根本原因。  在土地供应,特别是住宅土地供应上,北京过去几年欠账太多。以商品房住宅用地为例,过去五年,不仅计划供应数不断调减,计划的完成更是不尽如人意。  除了2014年完成计划外,其他年份计划完成率维持在50%左右,2016年更是只完成了103公顷,不到计划的15%。  据北京市国土局的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土地市场共实现44宗地块成交,同比减少66宗地,并创造了2004年北京土地市场全面实施“招拍挂”以来的最低点;44宗土地建设用地面积合计464.88万平方米,跌至10年来的低谷;此外,44宗土地出让金合计852.51亿元,刷新了4年来的新低。其中住宅类用地2016年仅实现成交15宗,远远低于历年平均出让56宗住宅用地的水平。  同时,北京市2月份公布的2017年用地计划,计划数又比2016年的计划数少了一半,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持续的恐慌。  北京地区卫星地图。即使除去山区,北京仍然有7000平方公里平原。北京和廊坊之间大量的农地。这在东京、洛杉矶这样的超级城区基本是看不到的。  北京辖区面积1.6万平方公里,而实际建成区面积2000平方公里左右,土地开发率仅仅12.5%,比以土地开发吝啬著称的香港的25%还低。其实北京太大了,人人住别墅都不是问题。  我们计算下,北京按2500万人计算,如果人人住小洋楼需要2500万*30/0.5% = 1500平方公里。这个住宅区也只是1/10不到的北京辖区面积。完全可以像日本东京一样让多数家庭住house,但是实际上北京现在绝大部分土地还是处于农村状态,哪怕市区已经挤破了头(如果北京完全按1万人每平方公里的中国规划标准,全部建成可容纳1.6亿人)。  有人说北京城好大了!都五环六环了!超级城市了,不能再大了。但实际上,日本东京建成市区大约是北京的4~5倍。基本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建成区直接拼接起来那么大。  不仅是东京,北京的城区面积跟韩国首尔、美国洛杉矶、日本名古屋,甚至大阪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此外,一线城市不应该机械地受限于耕地保护政策,至少应该学习重庆的地票耕地置换制度。  北京增加供地消息一出,被很多人解读为类似于香港的“八万五建屋计划”,甚至喊出“崩盘论”。  1997年之前香港房价连续上涨,首任特首董建华在1997年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中宣布,计划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当年香港建成的住宅单位是64400个。  2000年“八万五”住宅面市,结果时移世易,香港赶上19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房地产泡沫破灭,加大供给是雪上加霜,房价一路低迷,直到2003年“非典”,砸下一个百年大坑。  按说房价下跌,应该万民欢喜吧,其实不然,香港市民恨死这个“八万五”计划了,导致了老董民望大跌,提前退休到政协养老。李嘉诚说过,房价再怎么涨,也没人跳楼;但房价一跌,肯定有人跳楼的。  信哉斯言!因为一个城市,平常发声大的是买不起房的年轻人,而沉默的大多数是有房供房的业主们。香港房价深度腰斩,导致大批购房的中产阶级业主沦为“负翁”,负资产一族,因为房屋总价跌破了首付,而房贷必须按时偿还,这意味着,一套房屋,债务已经超过了市值。  房价涨,政府挨骂;房价跌,政府更被骂成筛子。后来,香港政府逐步淡出“八万五”计划,大幅降低了住宅供应数量,现在香港房价超越1997年的高点,创出新高。  但是,现如今把北京房地产市场置于“崩盘论”之中也是危言耸听。  如果认真解读数据的话,北京市加大供地是对2016年紧缩地根的一个调整,但远远谈不上大雨倾盆,不解渴,想要复制香港“八万五”的威力恐怕很难。因为香港房价大跌与其说是“八万五”,不如说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加大供地只是加剧了下跌的趋势,而非Rain Maker。  从历史的五年供地计划总量来对比一下:2012年政府公布的年的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供地计划是9300公顷;2017年政府公布的年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供地计划是是6000公顷。现今的5年住宅供地计划,比起2012年时制定的的5年住宅供地计划,其实总量是缩减的,减少约1/3。  此外,目前的市场有三个因素作为变量:  第一,二手房大幅减少。  新近升格的房地产调控,处女贷,对二套房狠下杀手,杀的主要是改善性购房需求,就是很多中年中产的换房大计。改善性需求是卖一套再买一套,现在突然冷冻,不让他们买了,也就不会再卖手里的存量房。供需双减,极度缩量,政府冻市,相当大一部分二手房供给都被政府冰封,供应量也会锐减。目前的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数据也支持这一点。二手房源大幅减少,很多刚需盘被迫转向一手房市场。二手房大幅缩量对冲了北京版“八万五”。  第二,商住房大幅减少。  调控继续加码,商住房又被团灭,把住房总供给量继续缩减一部分,大量购置商住房的需求也只能转向一手商品房市场。由于商住房的土地性质(商业用地只有40年使用权,且不能自动续期),总价比商品房较为便宜,这几年如火如荼。从销售数据看,商住房已发展成一个与商品房住宅平行的市场。北京商住房成交套数从2010年的19077套一路飙升到2016年的67609套。2016年,商住房成交量占北京新房总成交量的58.7%,半壁江山。商住房大幅缩量对冲了北京版“八万五”。  第三,产权房里相当一部分是保障房。  大规模的保障房计划出自2010年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之后,政府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大规模兴建保障房拉动投资。2011年喊出1000万套的建设任务后,声势煊赫,但投放市场之后,依然无力抑制2015年的房地产暴走。北京市推出形形色色的保障房,满足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有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定向安置房、两限房、自住型商品房等等。这是效仿新加坡模式,大批兴建组屋,新加坡是典型的双轨制,大量人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仅有居住功能没有投资功劳的组屋里,另外的是价格贵得吓人的商品房,商品房是完全的市场化运行。  有钱人买商品房,没钱人住保障房,各得其所,两不相碍。这一轮北京市规划明确指出,推动住房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未来五年加快供地新建住房的产权类住房中,商品房约占70%,其余30%是保障房。这意味着,每年的20万套产权房里,商品房数量是14万套。  除了保障房,此外就是150万套里的50万套租赁房,大约每年10万套。中央说居者有其屋,是保障居民的居住权,而非承诺每个人都能在一线城市拥有私人产权,后者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美好的梦。当年轻人立足大城市时,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不必被住房焦虑压垮,当他在大城市打拼成功,积累了一定财富,再由租赁房转到保障房,保障房转到商品房,三级跳,实现拥有一套私人恒产的中国梦。  总结一下北京版“八万五”规划:五年供给150万套住房,平均每年30万套,其中:10万套租赁房,6万套保障房,14万套商品房。总供给就这么大盘子。  综上,北京版的“八万五”,出手温柔,脉脉含情,崩盘论恐怕是一厢情愿。与近几年相比温和放量,但与历史相比,总量供给依然保守,毕竟北京城市化的野蛮成长期已经过去,人口总量控制与合理疏散到新区,也是同一框架下的政策目标。
责任编辑:fl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北京房价真会降吗?别天真了!
十一假期结束大家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但是十一黄金周期间楼市降温也让关心楼市的人有些开心,因为楼市降温就意味着房价即将迎来又一轮的下跌。不敢奢求房价跟成交量一样暴跌八成,但是下跌个一两成总没问题吧,但是实际上即便成交量暴跌了,房价其实并没有下降多少。
按照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金九银十”一直都是楼市的传统销售旺季,特别是在国庆假期的时候大家都会利用假期时间集中看房,但是在目前全国楼市调控继续加码的背景下,国内多个热点城市楼市成交量大幅减少,在30个热点城市中,国庆期间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平均暴跌达到8成。这说明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投机的市场行为来看,市场上的购房热情已经明显的大幅度降低。
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的转变,火爆多年的“金九银十”在今年画上了休止符,这就让老百姓更加期待房价下跌,不少人都沉浸在房价暴跌,以后房子跟葱一样便宜的美梦中。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现在楼市降温明显,但是实际上房价并没有下跌。
按照小编的总结来看,当前楼市的走势就是:降温不降价!表面上楼市是在走下坡路,但是实际上房子的真实价格并没有出现下跌。主要发现都是集中在成交量下滑上,但是关于房价又有几家房价下跌了呢?其次,就算现在明面上的房价出现下跌,但那也是因为前期房主的非理性报价而引起的回调。
举个例子:比如以前楼市火爆,我将只值10万的房子挂15万一平米,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卖不掉的,但是因为市场火爆还是有人会来询问。现在楼市降温,购房者也越来越理性,一套房子值多少钱,他们心里也清楚的很。这样我只好把房价调到12万元一平米,这样看来房价明面上是下降了,但是实际上我还是把只值10万的房子买到了12万,房价其实还涨了。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房屋挂牌价下跌的情况,不过是因为之前业主太想赚钱而虚报价格引起的回调。最重要的是这种下降的幅度十分有限,对于刚需人群而言,这个降幅犹如隔靴搔痒。而且买房的成本不仅仅只是房价,还包括税费、贷款利息等额外成本,这不需要小编多介绍,大家都知道这笔费用现在已经增加了吧。
不过虽然房价实际上没有降低,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在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渐回归理性,全国房价普遍趋稳。但是大家也不要期望房价暴跌了,如果有需求的现在能买就买吧,毕竟房价虽然没跌但是也没涨,现在不买等以后涨了更买不起。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你知道北京房价会跌,但你知道会跌多久,跌多深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巨会读(ID:juhuidu),作者:财新传媒原副主编、《中国改革》原执行主编叶伟强。回答这种短期房价走势的问题一向非我所长,所以一般情况下也不敢胡乱揣测。不过,最近一些朋友问得多了,也就留上了一点心。集纳了最近的一些心得,以拍脑袋为主,和大家交流。当前城市间房价分化比较明显,本文所说的房价,指的是以北京为主的一线城市。由于其新房价格受政府限制,普遍比二手房低20%-30%,据说房号都卖几十万,价格信号失真,所以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的话,本文讨论的价格都是指二手房价格。&&久盘必跌&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前一阵子打电话问我,最近房价怎么看?他打算卖掉在北京的房子,到国外买房子供孩子上学。&“这是刚需啊”,我说,“你的问题跟房价关系不大,因为不管房价怎么变你都要卖,对吧?”&是的。他说已经委托给房屋中介公司,只是这个中介告诉他,交易期估计得八个月,“真的需要这么久吗?”&的确有可能。各种政策限制、打压之下,现在房屋交易市场供需之势早已逆转了。就北京等一线城市而言,需求还是很强劲,但观望情绪已然主导,而且日重一日。&首先是价格。买卖双方要谈拢价格,就很不容易。&“房价下跌周期中,有些小区一年都卖不出一套房子。”胡哥告诉我。&胡哥是我身边的朋友中,我确切知道投资房产赚了很多钱的主儿,见解独到,以看房价走势稳、准、狠而见称于朋友圈。&此即所谓盘久必跌。当大众预期房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再上涨的时候,真正有自住需求的人出手也会很谨慎。而卖家,总会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绷不住。&无论最近的卖家出于什么原因降价卖房,都会形成一个个价格标杆。而买家会预期更低,于是价格节节走低。&通常情况下,买卖双方会因为预期相差很大而胶着很久。&其次,即使谈拢了价格,也会有很多变数。&变数之一: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之后,好多人辛辛苦苦准备很久的首付款就不够了。他们往往是吊着看中的房子,一边谈,一边筹款,而在此过程中,等待着周边的房价下跌。&正如房价涨的时候卖方比着涨价一样,房价跌的时候,买方也会因为毗邻小区的成交新低而要求更低的价格,尽管房价下行周期的成交频率远远比不上涨价之时。&当然,也很有可能因买方最终筹不到款而无法成交。&变数之二:实行认房又认人政策之后,很多原来有资格贷款买房的人突然又没资格了,或者必须炮制额外的证明材料以符合贷款要求。&此前的房产买卖就往往涉及到上家下家的房产解抵押,甚至几对夫妇的“离婚”,手续复杂,顺利办齐各种手续也往往需要两个月。现在显然更加费时费力了。&&房子背后的巨额负债和复杂纠纷久盘必跌的话,会跌多久?跌多少?&来看看几个真实的故事:&1胡哥的一系列买房经历,让他觉得这次房价向下的调整时间会比以往更长。&去年秋天,胡哥在海淀区白石桥看中一套房子,总价1400万。他觉得这套房子性价比很好,就盘算着如何买下来。&就在回家的路上,胡哥陆陆续续接到好几个电话,都是小贷公司打来的,确切地说,是他刚看的房子业主的债主。业主早已把房子抵押给小贷公司了。这些债主要求安排偿债会议。和他一起讨论怎么把房子的抵押解出来。&胡哥开始莫名其妙,但也没被吓着。他仔细一问,发现情况比较复杂。该房子有6个逾期小贷,小则百十万,多则数百万,合计900万到1000万。&据说房主是拍影视的,拍着拍着钱不够了,就把房子抵押出去了。小贷公司不像银行那么严格,允许重复抵押。抵来抵去,这房子就累积了6起小贷债务,总额近千万。&“这个房子我没再接手。谁知道哪天又冒出什么人来要钱?”。再后来,他看的不少房子都有这种问题,以房抵押的小额贷款很多。这类案例密度之大,为他这个多年房产投资老手所未见。&房子的流动性的确不好,买卖不易。但房子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许多人用房产去做抵押,贷款做生意,投P2P,炒股……也许是因为房产升值赚到的钱太容易了,用来投资了很多不知所谓的东西,“很多人就栽这里了”。&这个故事说的是,房子后面的债务问题比以前更多更严重。&2一位律师朋友阿文,告诉我另外一个故事,说的是抵押债务不但普遍,而且杠杆很高。&他的一个委托人,用房子到银行和小贷公司抵押了1000万,投了P2P,结果P2P项目打水漂了。现在,银行和小贷已经起诉了他。&“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啊。你能帮他做的不多吧?”我说。&情况比我想的要复杂。这个委托人贪多务得,当初为了贷更多的钱,就提高增信,让他的公务员老婆一起当共同借贷人,现在债主连他老婆一起起诉。&所以,“他的诉求是,免除他老婆的共同借贷人身份。”&真的是隔行如隔山,我认为这个诉求形如与虎谋皮,没想到,人家专业律师却轻轻松松就化解了难题。至于怎么化解的,他笑笑说,“细节根本不用明说,对方律师清楚得很”。&我不由得好奇心起,百般追问。他只好说出来,“其实没啥稀奇。紧揪不放反而容易鸡飞蛋打。真要把他老婆告了,公务员没了,人家要跑路反而没了顾忌;把他老婆解脱出来,老公跑了还可以着落在老婆身上追债。”&原来,真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3在房价上涨周期中,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事情,本来都可以被上涨的房价给“化解”掉,但是房价一旦下跌,这些问题就是实实在在解决不了的难题了。&大学同学东阳一直想换个大点的房子,但他小区的房价一直被楼上的一户压着。&该户业主把好多套房子做了联合抵押贷。一共贷了8000万,但是其中任何一套房子都不能单独解抵押,必须一起解才行。这意味着他的这套房子根本卖不掉。可是那个房主又急于卖掉,为了吸引客户,就挂了个低得离谱的价格。&“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东阳愤愤不已,“因为他没法召集那么多人联合解抵押,所以那套房子根本卖不掉。他的价格挂那么低,于是我们所有房子都卖不掉。”&中介带着很多人,看了很多次,一到客户坐下谈解抵押就没有下文了。后来中介都不给他家带客户了。&在房价上涨周期,这样的房子也许还有卖掉的希望,而当房价下跌的时候,就根本不可能了。&我想起了胡哥的评论:很多房子背后,都有巨额负债,涉及很复杂的纠纷。&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房市中有好多“定时炸弹”。&4另外一个朋友高文,也一直想换房子。去年,他盯了一个房子好久,最终也是因为债务纠纷没换成。&“房子很好”,他谈及此事的时候依然有掩饰不住的遗憾。中介带他去看的时候,并没有介绍清楚,只是价钱稍低一些。后来约房主见面,才了解具体情况。&那房子当时也正在债务纠纷中。房主也想换房子,需要帮上家还钱解抵押过户。“房主提出两个方案:1,我按这个房子的价格,帮他的上家解抵押,直接过户给我;2,房主自己还钱解抵押,然后再卖给我。”&遗憾的是,不管怎么操作,房子都不满2年,为此需要交100万的差额税。“所以也就僵住了。要么房主降价,要么我们一起分担这部分税款。”&最终,房主不愿意分担税款,也不愿意降价,交易就没做成。&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后来听说房子卖给了房主的同学,约定满年限再过户”,高文说,“但是你知道,政策一日三变,这个非常不可靠。”&一语成谶。因为房子还没完成过户,今年的新政一出,房主的同学不符合购买资格,这个交易终究还是没有完成。&这个故事说的是,政策加大了房市的风险和波动。&迟一天,盼三年&“迟一天,盼三年”,胡哥是香港已故歌手陈百强的粉丝。他哼哼着这首上世纪90年代风靡香港乐坛的《盼三年》,来表达自己没有在房市新政之前成功卖房的郁闷。&胡哥原本“看衰”北京房市两年,因为过去几次,房市的小周期都大致是36个月,但是这次,他认为起码要跌三年。&以往的情况是,一般两年左右,政府会放松各种调控限制,包括放松购房资格,放宽银行贷款条件,鼓励刚需、鼓励改善型住房、鼓励房屋流通,等等。&个中原因,无非是因为地产商撑不住了,或者因为财政收入过于紧张,或者因为经济数据太差了。当然,这些原因其实是高度关联的。&由于一线城市的真实需求依旧强烈,而土地供应是一如既往地受限制,所以一旦放松,房屋市场会迅速回暖。&这一轮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调控周期和市场自发的调整周期都会有所延长。&先看政府调控。&房价处于目前的高位,舆论关注度空前高涨,更已经成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调控力度空前,反映出来的是背后空前的政治压力,而政府对于地产可能下行的承受力也随之上升。下手既重,调整起来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另一方面,这一轮去库存,大小地产商的收益都很可观,尤其是国有大地产商,融资渠道也远远好于小公司。市场资深人士判断,至少国有大地产商撑过三年熊市不成问题。&再看市场自发调整。&这一轮市场自发的调整周期,也会比此前要深一些,即便政府想放松了,也没那么快就恢复回去。&一般情况下,房子的流动性实在是太差了,即使价格下跌,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投资客复杂而脆弱的资金链无疑增加了价格下跌的风险,尤其是,这一轮大量房子背着沉重抵押,其程度很可能比以往要严重不少。&与房屋相关的资金链既多且乱,完全可能断裂而影响当地房价,“砸出一个大坑”,在其他条件配合下甚至引爆下跌行情。资金成本太高,会逼着某些业主尽早“跳楼价”出售。&如果说还有一个原因的话,就是胡哥自己的理念。这一点不一定有多少逻辑合理性,不过我对此比较认同。&胡哥说,“这一轮把千千万万老百姓炒房发财的贪心挑逗起来了。要把这个贪心浇灭,需要很长时间,至少得三年吧。”&他补充说,“如果出来很多炒房客出事的新闻,估计才能让老百姓熄灭贪心。”&在现在这么严苛的限购政策下,炒房客如果还有的话,也已经是稀有物种了。所谓炒房客,准确地说应该是短线投资客,既有一些炒房的,也有用房子做了大量抵押的。&总体判断,局部性的金融风险不高,全局性的金融风险更低,因为短线投资客不是主流。胡哥说,“市场主流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客户,他们的特点是跌了就拿着不卖。涨了就换房改善。”&他的判断是,中国老百姓的口袋挺深的,杠杆用得不过分的都没啥问题。市场的这个主流需求,正是一线城市房价的主要动能来源,也是未来房价上涨的保障。&所以,“尽管短线投资客有可能一度把价格的坑砸得比较狠,但总体下跌的极限也不超过3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93378.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2017年房价会跌吗?跌多少?
还有9天就到2017年了,可以说2017年最悲催和最幸福的人分别是在这一年没买房和这一年买了房的人。那么更多人的疑问来了,2017年房价会跌吗?伟哥的判断是肯定不会涨,但跌多少看政策和区域:首先有几个原则,房价的波动周期越来越短,政策的有效周期也越来越短,从房价走势看,未来也不存在房价全国一个涨或者跌就可以形容的可能性,城市的划分更多将告别一线二线三四线,变现城市群城市圈,有活力的区域易涨难跌。从现在卡回答2017年房价涨跌这个问题需要勇气,那么以北京为例首先看2016年最后3个月的市场表现:从二手房市场成交看,网签数据实际比市场一线成交有所滞后,10-11月快速下调,12月中上旬有轻微回升,但整体签约依然低迷,价格已经出现松动,特别是五环外区域,大部分成交价格相比之前(9月底最疯狂的时候)有3-5%的调整。也就是说,4季度房价的确没有涨,甚至有了轻微的下调(9月一个月很多区域出现了5-10%的上涨)。原因很简单就是信贷政策的约束。那么2017年市场还会继续这样下去吗?伟哥的判断是,2017年房价肯定会跌,但跌幅会相比2014年、2011年、2008年要低很多,原因主要有几方面:第一:信贷是绝对短期房价的最最重要因素。最近3个月北京的房价调整幅度远远不如深圳和上海,主要原因是,北京的930政策非常严格,但相比另外两个城市,欠缺了一个认房又认贷。这是悬在北京楼市头顶的剑所以判断2017年北京房价走势可以说这个政策是否会出现影响非常大。如果认房又认贷,可以预期的是成交量还将有20%以上的跌幅空间,而房价的跌幅甚至会接近2014年。第二:是否会加息?资本流出的压力以及国际收支问题会使得央行考虑加息。人民币贬值国内近期PPI连创新高,市场对于PPI连续上涨导致通胀上行的预期不断加强,如果由PPI推升CPI接近3%,央行采取加息应对通胀也就成为了一种被迫之举。从国际收支视角来看,美联储12月份加息并给予明年3次加息预期,会给资本流出巨大压力,采取加息的策略可以有效遏制资本流出。当然,如果一旦加息(或者资金价格上涨过速),代表了金融政策的取向出现变化,房价的跌幅将有失控的可能性。所以如果你是房主,看到加息,就赶快卖吧,如果你要买房,看到加息,可以等等。第三:两会窗口期的政策预期从目前市场走势看,包括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两会将是一系列房地产长效机制可能出现的窗口期,当然,我们不认为房地产税中大家认为的存量征收会短期落地执行,但如果两会期间出现时间表,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将会非常大。住房消费和投资、房地产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是很难调整,但如果两会期间出现政策加码的预期,对2017年上半年的房价影响将会较大。上面三条是影响2017年北京房价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如果没有这三件事的出现,房价走势会如何?按照目前北京执行的政策,未来北京的房价跌幅不会太大。当然涨是不可能了,特别是从供应角度看,事实上,稀缺已经出现。1:新建住宅供应稀缺:2016年北京商品房住宅土地供应只有38.9万平米,也就是只有大约3000套的商品房住宅体量,这种情况下,未来新建住宅率先降价的可能性不大。2:二手房换房比例高,价格波动抗性高。对于北京买房客户来说,当下换房比例占比超过40%,这种情况下,房价的大幅度价格调整难度很大。但短期看,年的地王入市数量将快速增加,二手房成交萎缩给这些项目带来客户腾挪资格难度加大。所以从2017年预期看,郊区危险大,城区危险小。高端危险增,改善风险小。快来腾讯证券官号(qqzixuangu)参加“牛人大赛”啦!点击“话费天天送”,话费、苹果电脑大派送,更有三重奖等你拿。点击“”,报名即可参加抽奖,100%中奖哦。天下牛人汇大赛官网:,围观牛人操作,牛股天天有!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oeyya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房价会跌吗201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