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区别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的“2035”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
作者:刘志阳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计,更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紧密相关。历史是最好的“试金石”,中国创新创业教育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腾飞过程中的“钱学森之问”就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大课题,科大少年班模式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精英创新人才的集中培养难题,但是创业教育在中国仍然是空白;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挑战杯”大赛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创业项目产生,缓解了市场化改革对各类创业人才的渴求。但这一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单一的大赛和活动中;进入21世纪,伴随信息技术对创业门槛的降低和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也直接推动了创业教育成为学校选修课。与高校相比,财富的追求和民营企业家族传承的需求直接刺激了社会上各种财商教育和财富教育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创新创业教育不足的缺失;2010年开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国家“双创”的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被提高到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突破口的高度。这一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特征更加清晰,时代意义更加突出,强调创业教育要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力支撑了“双创”目标的实现。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征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在2035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自主探索中也将扮演更为重要的基石作用。面向2035,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基于人的现代化,着力发展人的个性并且培养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释放个体的天性,鼓励个体的自我实现。与此同时,站在科技变革的前夜,知识在碎片化同时流动更加快速,技术在不可预测同时交叉融合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深度。长期以来以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确定性思维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到了尾声,基于跨学科跨专业知识、把握机会能力和领导力以及不确定性应对思维为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重塑教育的未来。这一切,最终应该落实在“基于创造而不是预测,基于个性而不是共性”的人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上。面向2035,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基于校企、校地协同,着力重构未来教育新生态。在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只是知识传播的一个界面,不再是全部。企业、社区和各类专业组织是知识的新策源地。站在学校变革的前奏,创新创业教育因其天然的实践基因,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一扇窗口。借助这扇窗口,企业、社区和众创空间开始成为新的课堂,企业家和社会创客成为新的导师。教育的任务不再是被动式学习,而是主动性的任务生成和实现。人工智能和知识簇群开始取代教师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则是“学生梦想实现的陪伴者”和“学习场景开发的研究者”。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创新创业教育担负着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变革新任务。面向2035,创新创业教育更应该基于现代化强国目标,着力提供新技术和高端人才的战略支撑。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人才和技术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大国更是如此。技术进步是累积性的,但是技术创新却有可能变轨超车。尤其是新技术往往在交叉中孕育,在融合中产生,因而也隐含了很多颠覆式创新的机会。创新创业教育的跨界特点恰恰为新技术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所以完全可以为大国复兴提供大量新技术的储备。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基于发明、技术和商业化的综合性教育,强调产学研的最后一公里落地。所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也是社会上不可多得的应用型人才,必将在现代化强国中因其卓越的行动力而备受期待。总之,面向2035的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应该是一条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促进个体发展和学校变革,为民族复兴提供新技术和高端人才储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教育报》日第10版&
  说起王宏,青海省称多县歇武镇的4000多居民几乎没有不知道的。王宏是歇武镇中心寄宿制学校...
  他一头扎进大山深处40年,用知识和青春反哺自己挚爱的一方水土;他总把学生挂在心上,张开宽...
  “幼儿园就是孩子们的一个家,我们中国传统的小院,不都有一个小柴门吗?”丰台区第二幼...
  2016年,是何黎在昆明医科大学从事皮肤性病学教学工作的第30个年头。作为昆明医科大学皮肤...
  在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位深得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她是全国模范教...那些年,我们受过哪些误导教育?
b下一代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最近在起草框架,想到了怎么样避免重蹈覆辙,我一直认为教育要从父母开始,想起小时候我们被教导,有没有特别有感想的?欢迎拍砖码字,/bbrbrbrb立人利己,千秋功业啊,鄙人不才,先抛个砖,大家赶紧砸啊/bbrbrbrbTips:之所以贴
那些年,我们受过哪些误导教育?
【那些年,我们受过哪些误导教育?】
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那些年,我们受过哪些误导教育? 的相关文章
------分隔线----------------------------
北京联盟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联盟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北京联盟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大学生自主创业_甜梦文库
大学生自主创业
西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姓名:胡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高等教育学 指导教师:周鸿
!mm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鼍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皇蔓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鼍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两南人学硕l‘学位论文摘要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胡莉 周鸿教授摘要创业意识的培养属丁创业教育的范畴,创业教育是实施创业的一种方法论体系,是教育 思想与教育实践相联系的中介领域,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与当前强调的素质教育一样, 是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一个创新,它昭示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有着深远的意义。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就要加 强人学生的创业教育,而首要的环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大学生只有树立强烈的创 业意识,才能不断去创新、去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必要举措,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创业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采取了文献法、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对西南大学在校本 科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创业意识现状,并对招生就业处的领导、教师、辅导员进行深入 访谈了解创业意识培养的现状,找Nf.-I题及原因所在,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举措。 以往对创业教育的研究非常丰富,这为本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对创业意识培养这么 一个子课题作深入研究的较少,笔者希望在此领域能做出一点贡献。本研究将理论分析与实 证调杏相结合并以实证调查为主线,着重发现当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存在的新问题及原因, 提出能够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得的是新的一手资料,相 信这对发现现存的新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学校的创业教育来培养大学生 的创业意识固然重要,但大学生自身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更显可贵,这 样转被动为主动,更利于坚定他们的创业理想。 由于笔者理论水平与能搜索到的相关文献的范围有局限性,这可能导致笔者未能站在更 高的角度看得更远,分析得更为深刻全面,但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对该课题做进 一步研究。关键词: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就业 两南人学何!l:学位论文Jgi――――一I_i.i,:Abstract I曼曼皇曼曼鼍Researchon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consciousness in higher education:HuLienterprisePostgraduate studentmajoringTutor:Professor zhouAbstractThe raisingof enterprise consciousness belongsisonetOthe enterpriseeducation category,theenterprise educationmethodology system of enterprising practise,is also the intermediaryadomain of education thoughts and practice.As the sameasnew kind of education thought that isallinovation,the current emphasis’s education.it has great ofsignificancestoguiding the directionof advanced education reform..Leading and which is firstaencouraginguniversity graduates to seekjob ingrass-roots placeandcal veoutgreatproject,the importance of this projecthelpis tO 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 education.Thesetstep is touniversity studentssetthe enterprise consciousness.Onlycal veupintenseenterprise consciousness,university students Can constantly innovate and enterprise consciousness is the necessary measure which needtocanout.Cultivating therelax the pressure of seekingjob,isthedevelop oneself in the market-economy condition and is the necessary require oftalentadapting to knowledge-economic time.Thetheoryofenterpriseeducationistheguidelines.Takingtoliteraturemethod,questionnaire?investigating students realizes thestatemethod andinterviewmethodinvestigate southwest universityof enterprise consciousness,then to interview thedean,teachers and enterprisecounselors of recruit-occupation depart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tate of cultivatingconsciousness,which istofmdoutthe problems and reasons,then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ofsolving problems.The research aboutenterprise educationis veryabundant,whichsettles the fn'mbase,but the research about howtotocultivate theenterprise consciousnessis seldom,the writer hopestomakeabit of dedication in this research filed.This research connects the analysis of theoryouttheinvestigation,then findsmethodarethe new problems existing this field and reasons,putforwardstothetoadapttothe nowadays society development.The attains ofquestionnaire andinterviewthe fn'st.hand information,which is very helpful to finding out and solving these problems.It is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inguniversity students’improve theenterpriseinnovation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enterprisebyeducation,themselvesbutuniversity studentsmoreand enterprisetoconsciousnesswhich isimportant,and transfer passivenessactiveness is in favor oflI 两南人学硕}。学位论文曼III II I,。.=.皇曼曼曼鼍曼曼曼曼笪曼曼舅Can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mselves’ideal of enterprise.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writer’S theory level and seeking information,writer deeply,but in the future 1 will work hard to research this field.notanalyseKey words:EnterpriseconsciousnessCultivate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III 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题目:太堂生剑些童迟壁差盟究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 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 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1●学位论文作者:副承,1签字日期:文咖罗年夸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筹)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艺周莉签字日期:aⅣ罗年牛月.1-日导师张f习阮签字日期:娜7年中月台日 两南人学硕f。学位论文Jmi引占 I量皇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皇引(一)选题缘由1.选题背景言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两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传 统产业萎缩,就业机会大景减少,就业市场动摇不定,许多人都没有“安全”的:I=作;另一 方面,小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异军突起,在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向国家缴纳税金方面发挥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形势,许多人认为,促进中小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解决严 峻的就业问题可以放在一起统筹考虑。基本思路就是: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青 年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育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技能,使其走上创业之 路,进而成为具有开拓精神的小企业家,既创造社会财富又创造就业位置,既为自己发展也 为他人谋生。 创业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就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鼓励,并很快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劳工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教育署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与倡导。80年代末,柯林博尔 对创业教育理念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未米的人才应当获得三本“教育护照”:第一本是基础文化知识即学术性的,第二本是专业技能即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个人事业心与开拓技能”的。其中第三本“护照”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来实现。哪 !989年“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提出各国要“将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享有的同等地位”。圆 我国高等教育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正式回应是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中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 术企业”。锣借鉴国外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经验,2002年4月,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 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会上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 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的试点院校,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进入实质性阶段拉开了序幕。眇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 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近期一项对1000多名2008届毕业生调查显示,有78.2% 的人还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除了继续深造的,仅有12.1%的学生成功就业。调查显示,目前。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交图际教育会议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日内瓦,1990.。点子,邓彦斌.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实务伞书[矸].北京:中国教育i}{版社,(第一卷)2004:20. “点子,邓彦斌.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实务伞书[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杜,2004:21, ”蔡克勇.2l世纪中围教育的走向[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j{j版社,2004:385. 9 2008年经济蓝皮书:t00万人学毕业生就业无门[EB/OL].http://ty.sohu,com/s2008/bysh/.1 两南人学硕f’学位论文引苦仍在找11:作的2008 J鬲毕业生中,有近八成没有.j:作,大学生就业形势将迎米更.人的挑战。∞ 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除了加强就业指导的一J:作之外。更要通过火力开展创业教育来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素质和能力,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求职者,而且成为新的:J:作岗位的创造者。目前,发达 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在20%至30%之间,而我国仅为1%至2%。唔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 效的方式,也是大学毕业生实现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 然而,企业家并非天生的,他的某些方面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和传承。美国经济学家维 斯拍(Vesper)在1982年就说过,“创业是可以被教的”,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 鲁克(Peter Drucker)也说过:“企业家精神并不神秘,它不是模式,更与基冈无关,它是一 门学科。像任何的学科一样。它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创业教育学家谢菲尔德(Shepherde)在 研究中指出,“教育可以降低创业者、创业团队在创业时源于管理层面的‘死亡风险’ 是可以了解的,有经验的创业者或者受过良好创业教育的准创业者,将会有能力提高新事业的存 活能力。”回支持这个观点的还有一个关于企业、企业家和小企业管理教育的十年研究的文献回顾,它指出:“人多数经验主义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是可以通过创业教育被传授,或者至少是可以被鼓励的。”@因此,笔者认为创业意识也是可以培养的,而且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 前提和基础。2.研究价值(1)理论价值创业意识的培养属于创业教育的范畴,创业教育是实施创业的一种方法论体系,是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相联系的中介领域,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与当前强调的素质教育一样, 是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一个创新,它昭示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有着深远的意义。 创业教育的研究也是对目前教育理论的一种丰富与充实。创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兴 起,它表明随着当今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教育与目前的经 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已经不相适应,同传统教育相比,它不只是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方法 和手段的变革,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它以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为 目标,使教育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创新性知 识成果和科技转化平台,它顺应了社会新兴行业和产业变革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使教育更好 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①2008年就业:目前仅一成大学生成功就业[N].羊城晚报,2008-11.回。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就业难题新思路[EB/oL].http://hangzhou.eofll.en。Drucker,P.Elnnovation and Ena'epreneurship[M].New York:Hatpec&Row,2006:43. …D.A.Shepherde,E.J.Douglas and M.Shanley.New v朗ture survival:Ignorance,External Shock,and RiskReduction 。GormanStrategies[J],Journal ofBusiness Venturing,2000(15):393-410.G Hanlon D.,&King W.Some Research perspectivesOn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erprise Education,and Education for Small BusinessManaganent:A Ten―year Literature Review[J].International SmallBusinessJournal,1997(15):56?77.2 两南^学顿{‘学位论文0【i(2)实践意义 引导#l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土创业是一篇人文章.做盯这篇人文章就妥加强人学生的创业教育,而首要的环订是帮助人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学生只有树立强烈的创业意识,才能不断土创新、上创业。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人数比例还比较低,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l‘】20%一30%,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方 面.我国的平均水平低丁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山的全球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创业意识比 较弱。而2l世纪义是一个=赜注重个人发展的时代。也是青年创业的最佳时机。人学生创业不 仅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趋势.它不仅有利于人学生个人的成Kt也有利丁整个社会的进步。 近几年,针对人学生的就业危机,政府出台了许多鼓础火学生创业的措施,但人学生的创业 热情并没有得到很人程度地激发。是什么原冈导致他们不走创业道路,当前人学生的创业态 度如何,如何来培育他们的创业意识是很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培养人学生的创业意识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必要举措。北人才于囊猪内,清华学生种蔬菜、广j学生休学当总裁,复旦学生卖盘饭…?这样的事例近年来层出不穷。当被问到“为什幺要创业”时,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毕业往往就要 面对的问题是:找不到T作或是短时间内找不到台适的i作.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创业也是种无奈之毕。在某人才市场上,2009届毕业生小胡说:“对丁很多人学生而青,这不是赶时髦,而屉现实的就业压力所迫。”从下表的数据更能看到就业的严峻。 表1一I:2C_I)I-2007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和就业率统计表年份200i 114 80 2002 F15 78 2003 2004 2005 2006 413 46 2007毕业人数(万^) 就业№毕(%)212752807333872 6{49545数据来源http://career e。】cn/006 062I?http:/,一cecnl2005 07lp图1一I:2001―20(}7年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和未就业人数情j兄}~=皿 一苗;盘~删。匿 m盛20ul20027伽37Ⅲ}f:"n5:006:D{l’口十_I‘#■“fln¨^垃散摧来源山ttp://gdpeople…cn/20喊11 l扩.httD//~shaTlgjlec衄/2007一ll―034。2006太学生就Ⅱ率‘J择业mⅧ告[ER/0L]49谢苗枫、梅,0清29场招聘会助学了拄T作[EB/OL]http:/79d people c帆cn/2006一11―16 “凡学生剖n目剖业救育问题月查皮书EB/OL] h¨p://wW shangjle c叩/2007一【l_0332006年大学±就业调盘:半数毕业生就业迁没讲[EB/0嵋http://~cehttp//career eol cn/2006 06 2l' cn/2006 0716 两南人学何!I‘学位论文引言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中国内地高校的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2000多万,每年出炉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都不断被刷新并创造出新的历史最高记录。尤其,今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导致企业 用_】j需求下降,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甚至有人断言,这是30年来人学生就业最难的~年。而 且,创业者中也不乏那些找剑了J:作,但对月薪、就业地区、行业、单位性质不满意的学生。“与其几百个人一起去抢一个T作岗位,也许还不如自己创业当老板。2009年中国内地高校的毕业生数量将达到610万,这几乎相当于瑞士一个国家的就业人 口。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剧增带来了就业的恐慌,在疏导、分流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呼声中,大 学生自主创业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但多数学生创业是冈为现实压力,没有找到 自己满意的工作。因此,端正和树立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现实的需要。 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观念的深入人心,青年大学生开始追求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取向。他们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确定人生目标,最火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他们的选择不再排除个人利益、理想、事业的追求,重现实、重实效、重过程的价值取向得剑大学生们的普遍认同,他们希望“社会与个人利益并重”、“事业与利益兼得”。同时,不少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实现,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更多地愿意充当主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的工作,他们对成才 的设计往往是多视角、全方位的,他们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着效率、竞争和自立的时代特征,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他们的时代心声。可以说,他们是敢于“吃螃蟹的一代”,富有个 性的一代,而恰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会给他们一个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据我们的调查显示, 具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在选择他们的创业目的时,绝大部分选择了“实现自我价值”。 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是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21世纪,一个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的 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自然资源和现成的技术,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知识直接进 入生产过程为特征、以知识产业化为标志、以现代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主要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可是,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 化率仅为6%-8%,相比发达国家50%的转化率差距很大,能够形成产业规模的比例更低。顺应 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要求,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 实现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来担负起推动21世纪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然而,大学生 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的恰恰是全方位的能力、素质以及创新、创业精神。传统的学校教育, 偏向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缺乏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当代教 育特别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4 两南人学硕l。学位论文 --:I曼曼量曼曼曼曼曼曼皇量曼曼皇曼曼曼皇舅引言(二)文献综述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在国外,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著名创业教育家蒂蒙斯(Timmons),他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集中体现在《创业学》(NewVentureCreation)一二伟中。内容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等五部分。在创业教育的模型上,他 们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一体化模型。即设立专门的创业系和创业学院来专门从事创业 教育。这种创业研究是通过创业学首席教授职位和成立创业活动中心等研究机构来进行的。 美国许多人学就设立了创业学首席教授职位和创业活动中心等研究机构。1980年以后,在美 国的大学中,捐助设立的创业学首席教授职位数目增加到100个以上。另一种是复合式模型, 创业教育是在传统的学术性教学、研究单位(系)里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另外创办创业同培 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在这种模型中创业教育课程更主要是一些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的课程。 关于创业学上的研究,自从1980年美国创刊了两种有关创业学和新创企业的专业期刊以后, 现在全世界创业学的专业期刊已经增加到了30多种,而且正在以每隔一个月创刊一种的速度 增加。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在CNKI数据库检索项主题处输入检索词“创业意识培养”搜索相关学位论文和期刊,结 果发现到2008年12月』}:还没有相关的学位论文被收录,而只有部分学术期刊论文,因此笔 者只能就搜索到的期刊论文进行综述。 陈江、包奕峰、阮雪刚、毕能能在《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中国大生就业, 2008年第15期)中提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意义: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缓减就业压力,有 利于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有利于造就未来企业家。创业意识培养存在以下问题:观念落后, 思维僵化,没有及时更新大学生创业意识;高等院校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对实 施火学生创业教育思想不统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良莠不齐; 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制度不健全、氛周不浓厚;各级政府对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 的支持力不够。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途径: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堂创业意识的培养,要把创业意识的教育融入课堂;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罗劲松、叶彬强、王毅在《重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创业中 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创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就问题提出的建议有:加强创业教育师 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化。陈江、包奕峰、阮雪刚、毕能能.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5).5 两南人学顾卜学化论文弓l苦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止确目标。咄 刘艳在《创业语境中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途径探讨》中也提到培养人学生创业精神和创 业意识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完善创业课程,树立创业典型,多建创业基地,进行创业指 导,重视创业咨询,建立高校、社会、家庭互动机制。印张文平在《推开创业虚掩的门――谈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一文中写到创业意识可推开创业虚掩的门,因为创业意识是创业首要且必备的冈素,增强学生创业意识、鼓励自主创业 是扩人就业的有效途径,职业发展趋势要求火学生要有创业的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可以挖 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如何培养人学生创业意识则建议树立创业新理念,培养大学生创业的 积极心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人学生的坚强创业意志。学 王淮庆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中阐述了和谐视野下培养入学生创业意识的必要性:创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提高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必要举措,提高 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从和谐视角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 识首先要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和经济伦理教育;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 念,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再次教育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后提高专业素 质,培养差异性能。铆 赖泽源、陈华《刍议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一文中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 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下教育性质的转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教育三方面谈其必要性。@张玉奇在《从大学生就业现状谈创业意识的培养》中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认识和理解、重要性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培养创业意识的有效方式和途 径。@ 潘高、时小燕在《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必要前提》中讲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旨在向学生灌输一种创业意识,使他们创新思维在创业过程中得以激发和发展,而在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其首要的任务便是积极引发教育者与受教育 者的创业意识问题。∞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就查阅到的外文文献中,国外就创业意识培养研究甚少,多数谈到的是创业教育问题, 虽涵盖面广但能用于启示本研究的资料相对很少。∞罗劲松、叶彬强、={:毅.重庆T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调金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7). 罾刘艳.创业语境中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途径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8,(4).西张文平.推开创业虚掩的门――谈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6).”千淮庆.和谐社会锐角下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08(4). 。赖洋源、陈华.刍议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必要性[J].法制‘j社会,2007,(12). 9张玉奇.从人学生就业现状谈创业意识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 。潘岛、时小燕.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构建岛校刨业教育运行审L制的必要前提[J].前沿,2006(10).6 两南入学硕l’学位论文弓1暑纵观以往国内的研究,有关人学生创业意识及培养的问题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出现,总 体上来说,经历了一个由抽象向具体演变的过程,多采用的是理论分析的方法,这为本文的 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目前对创业意识培养研究的实证分析相对缺乏且都散见于各种杂志 和书籍中,在CNKI数据库检索项主题处输入检索词“创业意识培养”搜索相关学位论文和期 刊,结果发现到2008年12月上卜还没有相关的学位论文被收录,而只有部分学术期刊论文被 发表,对创业意识培养进行系统专门的研究还是很少。(三)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1.研究思路首先,通过火量查阅梳理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阐释火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意识培养 的内涵、外延,探索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目的与意义。 其次,通过调奄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以西南人学为例,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意识 及创业意识培养的现状,发掘存在的问题。再次,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意识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最后,结合问卷、访谈及分析结论,提出破解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难题的具体措施。2.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内容 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明确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并阐述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阐述人学生创业意识的内涵,其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创业意识培养的要素及 特点; 第三部分探寻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目的及必要性; 第四部分调查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分析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提出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问题的解决举措。 (2)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大学生创业意识缺失、薄弱的原因分析;基于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入学生创业 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破解火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解决举措,以上 两点也是本研究的难点所在。 (3)研究的创新点 将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并以实证调查为主线,系统全面地分析大学生创业意识及 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举措。7 曼曼!曼曼曼罡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鼍舅II――――IIq雨人学顾I。学位论文i,II,,m曼曼曼皇曼曼曼引言3.研究方法(1>文献法 本研究将人量收集国内外关于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教育的资料,通过文献梳理,了解国 内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在对已有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力求做到批判与继承相 结合,运用教育学有关思维和方法,深入全面地探索解决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具体举措。 (2)调查法①闷卷调查:通过对西南大学四百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因素并分析原因,这是提出培养人学生创业意识途径的基础。②访谈法:本研究将对招生就业处的部分领导、工作人员及教师、辅导员等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破解人学生创业意 识培养的关键。8 两南人学硕lj学{t论文人学生刨业意识培养的内涵一、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内涵(一)相关概念界定1.创业教育的含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Ⅱ太地区办事处在1991年的东京会议上这样定义:“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 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①创业教育学家贝沙尔(Bechard)和图卢兹(Toulouse)罾对创业教育的定义是:这是一种教学模 式,教育与创造每一个对于商业创造或者中小企业发展有兴趣的人。集合各种信息,通过一些项目 和计划提高创业意识、商业创造性或小商业的发展。他们指出,创业教育对商业活动的各组合因素进行一种全新的整合。美国学者柯林(Colin)和杰克(Jack)@认为创业教育是提供个人具备认知商业机会能力的过程,并使其具备创业行动所需的洞察力、自负、知识与技能。尽管对创业教育的概念还存在着多种解释,但主要是两种倾向:一种是狭义的创业教育,认为 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经商,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另一种是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在创造教 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的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形 成青少年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四部分组成的创业基本素质。笔者更倾向于广义的创业教育,即是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培养的创新型教育。2.创业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社会的人对客观存 在的主观映象。在意识活动中人们从感性经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又运用这些认识指导自己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等要素,它集中体现了创业素质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与行为,并规定其方向、力度,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是创业者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创业者成功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创业者源于自己的生理动机(如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工作问题) 和心理动机(如成就事收,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等等),对所见、所闻、所知、所了解的客 观事物的感觉、知觉,通过判断、推理等对己有的感性材料经过大脑加工,从而形成的创业设想,Education within the Enterprise Culture:Producing Practition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Research,l 999(5):ll 0-l 25. 4 Bechard,J.P.and Toulouse.J.M.Validation ofa Didactic Model for theAnalysis ofTraining Objectives in Entreprenearship[J].Joum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 998(4):3 l 7-332. 。Colin J.and Jack E.A Contemporary Approach t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Education&Training,2004(6):i 6?23.。Sarah L.Jack and Alistair RReflectiveAnderson.Entrepren哪hip9 两南人学硕卜芋位论丈人学生刨业意识培养的内涵是创业者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创业行为的强人驱动力,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业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冲动或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源臼丁人的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即创 业需要。创业需要是创业活动的最初诱冈和最初动力。当创业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时,就形成了心 理动力。创业动机对创业行为产生促进、推动作用,有了创业动机标志着创业实践活动即将开始。 而创业兴趣可以激发创业者的深厚情感和坚强意:占,使创业意识得到进一步升华。~般在创业实践 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时,便引起兴趣的进一步提高。创业理想是属于创业动机范畴,是对未来奋斗 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理想的组成部分。有了创业理想,就意味着创业意识己基本形成。创业 者为了实现创业理想,在创业活动中经过艰苦磨练,又逐渐建立起创业的信念。创业信念是创业者 从事创业活动的精神支柱。创业世界观是创业意识的最高层次,是随着创业者创业活动的发展与成 功而使创业者思想和心理境界不断升华而形成的,它使创业者的个性发展方向、社会义务感、社会 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创业目标视为奋斗目标。(二)创业意识的特点1.创业意识具有自主性特点创业意识的自主性是指创业意识源于创业者的头脑,源于创业者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意识。人力 资源、人力资本专家舒尔茨说:“空间、能源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前途,人类的前途由人类的才智 进化来决定”。莱德蒙佩尔说:“一个人永远活在他自己的思想、信仰与哲学所创造出来的环境中”, 可见创业意识源丁创业者的思想、思维。2.创业意识具有客观性特点创业意识的客观性指创业意识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创业者自身和周围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 映。创业意识既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又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客观实际出发,使创业意 识建立在牢固的客观基础之上,离开了客观条件的创业意识是无法变成创业行动的。3.创业意识还应该具有超前性特点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发展步伐 加快、产品换代周期急剧缩短的时代。如此诸多的因素孕育着一个创新的时代。创业与创新是一对 孪生兄弟,是一个铜板的两面,两者谁也离不开谁。创业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创新 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因此,超前的创业意识必须以创新为基础,它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前瞻 性,即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走向;一是创造性,即构思新的境界和设计新的技法。4.创业意识的能动性特点创业意识作为创业者的创业理念、创业思维、创业观念,因其主观意识而形成,但义受客观条 件的支配。它是创业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思考结果,是创业者创业活动的基础并指导创业 活动的全过程,因而创业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作用。10 两南,:学硕Ij学位论丈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内涵创业者由于受剑内部刺激(如就业无『J)或外部刺激(如成功者的效应)以后,期望状态与实际状态不一致,创业者从心理上感剑不安,为消除这种状态,于是产生创业需要,形成创业动机,创业动机是创业者的内部刺激或驱动力,它决定创业者的行为方向,是创业行为的具体理由。创业给创业者带米的最好礼物是自由,是时间、创造力、思维、想象力的自由,“自由”能使创业者兴奋,从 而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实现创业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反过来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创业意识,发挥自己的 聪明才智,产生能动性创业。(三)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要素通过意识的教育,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自身生存的需 要,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更高层面上的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 鼓励学生大胆创业,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变自己去求“饭碗”为为他人提供“饭碗”。这不仅能减轻政府的就业压力,而且还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着重应帮助其树立五种创业意识即:自主创业意识、艰苦创业意 识、风险创业意识、开拓创业意识、合作创业意识:∞1.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现在的火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普遍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享乐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就业时追求职业的舒适稳定,不愿承受创业的艰辛与风险。在就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上具有较强的功利色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个人利益的稳定获取作为自己择业的准则。二是依 赖心理较强。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表现出过分地依赖自己的家庭及其关系 网,反映了“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创业的心理准备。三是抗挫折能力不强。一部分大学生意 志力比较薄弱,开拓进取的精神不强,同时思想又比较单纯,往往处于理想化状态。一旦理想与现 实出现差距,就会情绪低落或者丧失信心。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需要从三个方面加 以引导。一是不能仅仅寄托于竞争现岗就业,而要勇于创造新岗自主创业。是以选择竞争现岗就业 为主,还是以选择自己创造新岗灵活就业为主,这是一个导向问题。应使大学生明确,当代大学生 不能只是现代社会现有工作岗位的挤占者,不能“坐享其成”抢占社会有限的就业机会,应该是充 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和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二是不能仅仅 在就业岗位上谋生,也要在工作岗位上创新、创业。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到了工作岗位后,因为缺乏 创新意识和能力,工作岗位上碌碌无为,不能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而丢失就业机会。当代大学生 要放弃一找到工作就一劳永逸的念头,树立起找到工作只是创新、创业开始的意识。三是不能锁定 一个单位“从一而终”,而要主动适应岗位的转变。当今社会,改行转业,更换职业和工种,无论是被迫的还是主动的,都已逐渐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当代大学毕业生只有具备创新应变的意识和能。周湘浙、谢志远.试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11 两南人学硕卜学化论文,i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内涵力,今后才能比较顺利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f J,从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变为另一 种形态的劳动者,顺利适应岗位的横向流动。2.艰苦创业意识的培养当代人学生独生子女相当多,他们往往依赖性强,自主性差,缺乏艰苦奋斗意识。表现在:在 生活上,盲目追求高消费;在学习上,一些学生缺乏刻苦精神,考试时费尽心机蒙混过关;在心理 上,挫折承受力差;在观念上,艰苦创业意识淡薄。 创业是艰辛的,是要很多付出的,并要承担相应的财务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同时也获得 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任何成功的创业者都必须具有坚忍不拔的艰苦创业精神,不 怕苦、不怕累,不怕失败、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就是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创业初期, 困难和挫折往往是无法预料的,没有艰苦创业意识的创业者,在这些困难面前,会灰心意冷,停滞 不前。因此,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的意识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的确定上,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培养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开拓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 上,要教育学生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在生活方式和生活作风上,要教育学生艰苦朴素,克勤克俭, 不铺张,不浪费。3.风险创业意识的培养几乎所有关于创业者的定义都包含承担风险这一因素,承担风险。无论是财务方面、社会方面 的风险,还是心理方面的风险,是创业过程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在国外,人们通常认为,“企业家” 是“有冒险精神的一群人”,冒险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显著特征。创业者要承担多种风险,选择 了创办企业就可能丢掉有保障的rT作、升职、晋级的机会风险;创办企业要投入金钱,就有赔赚的 财务风险;创办和经营企业,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带来家庭的风险;企业随时面临倒闭,还要 经常承受精神风险;以及选择技术、强占市场等每时每刻都要遇到的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风险,等 等,风险缠绕创业的全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成功动冈研究方面专家大卫?麦克莱伦研究 结果也表明,具有高成就感的人同时也具有适度的风险承担倾向。创业者选择有风险的境地的同时, 就选择了控制自己收入的多少,和掌握了自己命运。日本著名企业家土光敏夫认为“如果风险小, 许多人就会去追求这种机会,因此利益也不会大。如果风险大,许多人就会望而却步,所以能够得 到的利益也就会大些”。风险意味着机会,意味着财富。一个人创业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说,就 是是否具有抓住机遇的胆量和气魄。因此,创业者要有充足的承受失败(承担风险)的勇气,这个素 质往往成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大学生树立风险创业的意识,一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 素质教育,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劣、扬长补短,更能毫不艮俱地迎接任何困难与挑战,既要有卓越的 胆识。又要有坚强的意志,豁达的胸襟。二要介绍成功创业者的典型事迹,激励大学生敢于创业。 一些成功创业的实例,对于潜在的创业者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4.开拓创业意识的培养12 两南人学顾I?学位论文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内涵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传统知识和应试技巧,而忽视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接受,课下死记硬背,为了应试而学习,严重抑制了开拓创新意识的形成。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中美教育时曾明确指出:“美国的教育比较重视启发式,中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灌输式,这个名 词也许不太好,不过实际是这样的。”这种灌输式教学虽然较好地开发了人的记忆力,但它却忽视和阻碍了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的 两个核心的概念是“新颖”和“价值”。创业的前提就是要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就是要开拓创 新,创新可以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层面,捕获商机。创业不等予科技创新,大量的新创 企业也并不属于高技术领域。最主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为此,一是在培养目标、人 才规格的制定上要贯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素质、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 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树立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努力避免本科教学内容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构建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同时,应注重文理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开设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积极开 展第二课堂活动,大Ng'J业计划大赛,小到提出一个“新点子”,都应纳入创业教育范畴。带领学生 组织好社会调查,从中发现、挖掘新的“点子”;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与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和智力优势。5.合作创业意识的培养 以选拔为主的虑试教育的导向片面强化竞争倾向。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都曾面临一系列竞争。竞争倾向被强化的同时,合作精神被淡化了。所谓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 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在科学研究中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社会学家哈里 特?朱克曼对1901―1972的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发现,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的有185人。 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41%,在第二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65%,在第三个 25年,合作的比例是79%。同样在创业领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的创业者个人很有能力,但是不善于将自己的能力外化为组织的能力,结果整个企业的运作就变成创业者个人的“独角戏”,创业者不得不独自支撑整个企业的运转,企业的其他成员爱莫能助,缺少的就是合作和团队精神。学会合作是2l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多年的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在于人品的优势。“与同事真诚合作”是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言行孤僻,不 善与人合作”是排在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为此,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应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方方 面面,从校园文化活动到社会实践,其至可以开设专门团队训练课程。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涉及到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等。 但创业思想教育与创业技能训练是最为关键的。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训练的基础。创业思想教 育重在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使人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13 --==============================昌;===两南人学硕f?学位论文人学生刨业,I耋I识j齐养的价值取向:==I.II皇I皇鼍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价值取向(一)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目的创业意识集中表现了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规定其态 度和行为的方向和力度,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入学生树立独立自 主、艰苦奋斗、勇于竞争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也是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培养 创业意识实质上就是让受教育者“愿创”、“主动创”。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创业也是就 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开展创业教育尤其是创业意识培养的目的有:1.更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以来受着“学而优则仕”、“重仕轻商”的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的创业观念不强。我国的传统教育是管理型、封闭型的,实行的是不完全学分制,大部分学生 不能提前或推迟学习,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大学生们的知识创新意识不足,普遍 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加上太过于注重学习的过程与形式,而忽略了学习的目的,冈而走出校园谱写创业史的更少。创业意识的培养就是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创业意识的培养就是要激发出学生的创业欲望,使学生将被动的就 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2.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业人才 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我国的创业者受到的教育程度低,更没有受到创业教育的熏陶, 有创业热情,却没有创业理性,缺乏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之初,在我国率先创业的人多数是城乡无业人员,一般文化偏低,素质不高。他们的创业往往是为了生计,迫于无奈。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老板雇佣博士、教授的事不乏其例。事实上,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近年来创业者队 伍里高学历、高素质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是素质低的创业者仍大有人在,且数量不在少数,直接影响着创业者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创业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创业者从观念到素质都得到提高,就需要 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在我国开展创业意识培养,有利于创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我国创业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业水 平。它可以改变目前中国人学生中普遍缺乏的创业激情和勇气的状况,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教出企业家,但经过培养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能激发人的创业潜能,提高企业家精神水平的。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培养过程中,学生们将从创业成功者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并通 过自己的社会实践的尝试与探索,逐渐提高创造能力,提高全面素质。∞欧阳晓.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个问题,中国高教研究【J】.2002(8).14 两南人学硕I?学位论文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价值耿向(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种新技术、新1:艺不断涌现,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大人缩短,社会生活的形态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冈而也给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是一个创业的时代。创业的基本前提是什么?既不是投资,也不是有一个好的产品,而是超前的创业意识。创业是一 项系统工程,是一环套一环的金色链条,其起点是创业意识。没有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就不可能有创业行为,更谈不上创业成功。信息时代的市场千变万化,要想在创业之初就能把握创业的先机, 增加创业成功的机率,就必须构筑超前的创业意识。冈此,对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必须把培养创 业意识放在创业教育工作的首位。 当前,从整体范围米说,创业意识在入学生中还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认同和接受,他们还没有形成自觉、理性的创业意识与行动,对创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79%的人学生认为只要创立一份事 业就可以称作创业。许多人思想上不积极主动,更多的人是在被动地接受各种创业的信息,无法做到去考虑创业与我个人的关系,自己仿若一个局外人、一位欣赏者,认识具有片面性,要么把创业看得像登天般困难,要么认为创业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的事,或者把它看作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总之,离自己很遥远。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是很有必要的。1999年以来,随着 高校扩招,数量与质量、学生就业问题,已严重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这种严峻的情形下, 高校应该转变办学理念,转变学生的被动就业观为主动就业观,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1)增强创业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以创业促进就业的途径来解决, 而要创业,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因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 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靠创意来获取成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有能力和信心去解决这个问 题。因此,以创业促进就业,从而解决就业和失业问题的重任便责无旁贷落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身上,这是社会和历史赋子当代人学生的使命,大学生应该勇于面对和接受。 (2)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高校以培养全面的劳动者为己任。在激烈的招生竞争下,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 的规模、质量和发展前景。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3)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实现理想和价值的阶梯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以出色的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为目标,清醒地认识到“身无本领,毕业 等于失业”,认识到只有练就过硬的就业能力,才能为自己找剑理想的生存环境,进而达到服务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统一。15 两南人学硕卜学位论文人学牛创业意识培养的价值取向(4)增强创业意识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jl:作。胡锦涛总jB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 调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J=作关系到全体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这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 关部门要全力以赴,各高校领导班子要把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I: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其 作为“一把手”工作,落到实处,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使大学毕业生充分就 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2.重要性(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以及人的自身需求共同发展的结果。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7%、2004年为19%、2005年 为2l∥。2006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1%。数据表明我国已由精英式高等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而国外发达国家比我们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人众化之后面临许多的 问题。其中人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就业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制约高等教育大 众化进程。从1998年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总量持续攀高,增幅较大,2004年为280万人, 2005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大学生毕业人数495万。毕业人数在增加,而所现提 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岗位,供过于求,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单靠政府,难以解决 就业问题。高校人学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更应该逐渐成为岗位的创造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了国家的就业压力,成为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保持社会稳定的积极力、加快高等教育大众 化的进程。罾要使大学生成为今后岗位的创造者,学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形成浓厚的 创业意识。 (2)高等教育大众化下教育性质的转变 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两者在教育形态、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标准等都有 所不同。精英教育培养的是社会精英、学术性人才。偏重理论研究、教育类型比较单一、培养学生 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差。而大众化高等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市场和个体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 高素质、应用型、职业型人才。冈此,大众化高等教育在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培养目标、教学内 容、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现了它的多样性。 传统教育下的高校培养模式目标在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培养“适应性”人才,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被动地等待现有的就业岗位。@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摇篮。”高等学校的主要社会职能在于“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开展社会服务”。哪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 于人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模。数据来源于教育部1998―2005年度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圆马亮.创业教育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1. @闰顺利,孙金生.论创业教育观犬众化目标的实现[J].河北农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2(4). @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58.16 两南人学硕I。学位论文人学生创业意识j齐养的价值取向式,转变教育思想和体制,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现问题,学会学习。 高等教育人众化阶段,教育质鼙标准应该由学术化定位转为社会化定位,由学科取向转为职业取向, 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人才培养方式由摒弃鉴 定式、灌输式与封闭式的培养模式,代之以一种基丁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开放式培养模式。∞创业 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高等学校应该培养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 能力。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担负起创业的重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创业意识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范畴 创新教育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教育是21 ttc纪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创新教育将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对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给与我们机会与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培养出具有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为己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使我们有能力参与国际激 烈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创业意识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个范畴,创业意识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就 业意识。它具有对传统的就业意识的突破性和思路上的新颖性。创业意识是创新意识的一种。因此, 创业意识的培养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把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最大化的开发,这就 要求高校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 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开放式、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 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能运用创新精神去创业,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郝德永。社会化定位与适用型人才培养――我国当代教学型高校出路与作为[J].教育研究.2005(5).17 两南人学顶I‘学位论文人学生创业意识竹养的现状分析三、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本研究选取西南人学为研究对象。原冈有二:首先,西南人学是由原两南师范人学和原西南农业人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型人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哲、经、法、文、史、教、理、工、农、医、管等11个学 科门类,在高等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学校地处西南,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且为直辖市,具有区域代表性。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西南人学全日制本科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本研究采取 随机抽样方法,从文科、理工科本科生中选取400人作为调查对象,发放400份问卷,收同有效问 卷为370份,有效率为93%。其中文科生174人,占47%:理科生196人,占53%。大一学生102人, 占27.6%;大二学生126人,占34.1%;大三学生66人,占17.8%;人四学生76人,占20.5%。(如表3一l所示)为了做好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研究工作,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从六大部分进行调 查,即: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态度;大学生对创业目的和动机的认识;大学生对自身创业优势与 劣势的认识;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的态度和大学生创业领域的选择;影响大学生创业培养的因素。 本研究还对招生就业处的部分领导、工作人员及教师、辅导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表3-1:调查的样本年级、性别分布情况年纪性别 人数 比例(%) 火一102大二126 34.1大三6617.8大四76男206 55.7女16444.327.620.5(一)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1.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调查(1)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态度当今大学生创业在全国掀起一浪又一浪的高潮,从政府到社会,从高校到家庭都表现出较为支 持和鼓励的态度,并努力营造出更为宽松的创业环境。 从表3-2可以看出,有31.2%的学生在“大学生在校创业”这一问题上表示支持,有56.3%的学 生表示要量力而行,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同并且支持大学生创业。 虽然人部分大学生对创业表示认可,但对“创业成功的几率”上只有4.5%的学生认为“非常大”, 而超过半数(55.7%)的大学生认为成功的几率“非常小”(具体数据见表3-3),反映出大学生非常关注大学生创业,但是对创业成功的把握不是很大,因此笔者认为国家和社会要大力宣传并且给予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以树立他们创业的信心,让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自主创业的行列中。 在网答“是否一毕业就创业”的问题时,有4.2%的学生选择“是”,95.8%的学生选择“否”,18 两南人学硕f?学位论文人学生刨业意识』齐养的现状分析当问剑“是否愿意休学创业”时,同答旨定的学生比例很小,为3.1%,而选择不愿意休学创业的学生比例高达96.9%;说明人学生在选择是否创业时行动上是比较谨慎和理性的。(见表3―4)表3-2:大学生对在校创业所持的观点表3-4:大学生创业行动情况选修/项目 比例(%)4.2毕业就创业 是 否95.8休学创业 是3.1否96.9从这次调查中笔者还发现性别、年级与创业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在本次调查中想毕业后创业的男生(6996)多于女生(4196),并且己经有创业经历的男生(11.9%)是女生(5.2%)的两倍多,这说明男生 在创业方面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在各年级中有创业想法的大一新生为6996,大二为62.6%,大三为60.4%,大四为61%,为什么越是高年级,越接近毕业,学生的创业意识越低,这种现象非常耐人寻味。这里面有高年级的学生见的多了,知道的多了,有畏惧心理的原因,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势下, 很多学生宁愿选择待业也不愿意创业,这也提醒我们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大 胆创业,实现就业,减少失业,为建设和谐社会,解决民生做出应有的贡献。(2)大学生对创业目的和动机的认识在大学生创业目的的调查中,选择“发财致富”的学生占42.3%,选择“就业”的学生占30.4%, 选择“施展才华”的学生占20.2%(图3―1),这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的时代,邓小平 的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大学生思想上得到体现,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务实的态度:如果 创业成功,个人实现了发财致富的目的,当然会给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例如,解决一部分人的就 业问题,纳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等等;同时,大学生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所以一部分人要通过19 Ⅲ南凡学q?I}位论Z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曲现状讣析刨业米表现自己也是人之常情。 在同等“您剖业是受什么启发”时,有07 0%的^选择“亲属.朋友”,有29 7%的^选择“人众媒体”,有65 1%的^选择“个人并趣”,有55 1%的人选择“成功人+的影响”,还有8 6%的人选 择“其他”(具体数据见表3 5)。可见,兴趣是士导大学生创业的晟士要的冈素,还有人众媒体的髟响在创业中也起刮推渡助澜的作用。由丁人学叶三心理尚未成熟,释易受表面现象的迷惑.可能会导致人学生盲目的认为创业根容易成功。 庄激发创业动机冈f的调卉中-企业家的榜样忭刖-‘,据第一位,受家旌的影响排第=位,选择这两个田子的^战百分比台计达到两%,看来止面的引导和熏陶是激发8{1业动机的主要方式。争取较 高的社会地位排第一,实现把负排第,、位,选择这两个网子的人次卣分比台计逃到56%,看来学生们通过创业实现提高社会地位的意识非常强烈。冈受过刺激而产生创业动机的-』。25%.其中贫穷tl z10%.感情受到伤害或铍轻视过等情感原因^15%。因为家境贫寒而选抨创业的人次只有6%。闭此,贫穷小是剃激学生产生创业动机的主要因子。(见表3 6)其他展示z曼财致富 竞业畏示才华 睡他目3一l:太学生创业H的,J意酗表3-5:创业动力来源(忙370) 两南人学硕{‘学位论文人学生刨业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表3-6:创业动机重要性排序表(3)火学生对自身创业优势与劣势的认识大学生认为在创业上,自己所具备的优势中,68.6%的人学生认为“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 65.7%的人学生认为“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具体数据见表3-7)。这也是本次调查中较能反映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问题之一。有如此多的人选择这两项,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创业中具有自身的特 点,大学生思维灵活,学习能力强,并且勇于冒险,还可以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因此“学习”知 识成为大学生的优势之一。火学生也己经认识到知识在创业中的重要地位。的确,在知识经济时代,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业需要知识,企业做大做强更需要知识。除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以外,还应包括学习社会知识。大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方面比一般人的接收能力更快一些,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的自身优势。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受到的创业教育有限,很多只是靠兴趣和激情去创业,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风险和企业的运作,很容易造成火败。在回答与其他创业者相比较,大学生创业的劣势时,选择“经验”的学生占82.4%,选择“关 系”的学生占78.6%,选择“资金”的学生占30.0%,选择“其他”的学生占12.4%(见表3―8)。这反映出大学生对自身的不足认识比较清楚:大学们一直生活在校园,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都没有工作经历,也没有创业经历,当然无经验可谈,也没有社会关系和资金的积累。表3-7:创业优势(N=370)频数 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 专业素质较高 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 网络信息能力强 其他254144 243 114频率68.6 38.9 65.7 30.8 10.338表3-8:创业劣势(N=370)频数 经验 社会关系 资金 其他305 29l频率82.478.6 31.0 12.4115 4621 两南人学硕f‘学位论文鼍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皇曼曼曼皇皇曼曼曼曼曼皇曼皇皇曼曼曼||1一(4)人学生创业火败后的态度一III曼曼曼曼量曼曼曼曼量曼曼曼曼舅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量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入学生对待创业表现出来的耐力或者说是恒心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以创业失 败后的态度行为为测量指标对大学生进行了调壳。结果表明(具体数据见表3-9),在一次创业失败后,选择放弃有14个人,仅占3.7%,而选择再次创业的有二成,达到32.9%,选择积累经验等待时机占最大比重,占到63.4%,说明人学生对创业持较谨慎的态度,不会轻言放弃,也比较理性。总 的来说,大学生对创业表现出较高期望,同时表现出了大学生该用有的理性和耐力。表3-9:创业失败后的态度百分比 放弃 再次创业 积累经验等待时机 合计3.7 32.9 63.4100.0(n=370)(5)入学生创业行业的选择 表3-10是笔者对大学生创业行业方向意愿的调查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选择自己感兴趣领域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48.9%,这说明大学生创业行业的选择与自身兴趣结合最为密切,兴趣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启动资金小、容易开业、风险较小行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第一重要选择,比重达21.7%。紧随其后的选择是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行业领域,占到16.3%,这也是相 对较高的比例。比重比较高的还有当今热门的行业领域,占到10.4%。从上面的数据笔者发现一方 面大学生创业时懂得紧跟市场的步伐,选择投资小见效快、比较保险的行业,这表现出人学生创业 时比较看重实际效益的发展,注重眼前利益,并对创业成功有很大期望但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反映 出大学生创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此外,有2.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其他”,说明有一部分人对其他领域有创业的意愿或想法。 表3-10创业领域百分比 自己感必趣的领域 启动资金校、开业容易、风险小的行业 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 往当今热门的方向发展 其他 合计(n)48.921.7 16.310.4 2.7100.0(370)2.大学生创业意识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非常关注大学生创业,但是对创业成功的把握不是很大,在选择是否创业时行动上比较谨慎和理性。从这次调查中笔者还发现性别、年级与创业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男生比女性在创业方面表现出22 两南人学颀I‘学位论文夫学生创、II: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更人的积极性,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创业意识更强。这可能是因为高年级的学生见得多了,知道的多了,有恐惧心理的原冈,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行势下,很多学生宁 愿选择待业也不愿意创业,这也提醒我们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鼓励他们勇丁.实践,大胆创业,实现就业,减少失业,为建设和谐社会,解决民生做出应有的贡献。大部分学生创业的目的是为了就业、施展自己的才华,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务实的态度。兴趣是 主导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的冈素,还有大众媒体的影响在创业中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受表面现象的迷惑,可能会导致人学生盲目的认为创业很容易成功。在激发创业动机冈子的调查中,企业家的榜样作用占据第一位,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排第二,看来学生fI、j通过创业实现提高社会地位的意识北常强烈。因此,正面的引导和熏陶是激发创业动机 的主要方式。大学生认为在创业上,自己具备“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等优势, 这说明大学生在创业中具备自身的特点也己经认识到知识在创业中的重要地位。的确,在知识经济 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业需要知识,企业做大做强更需要知识。除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以外,还应包括学习社会知识。大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方面比一般人的接收能力更快一些,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的自身优势。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受到的创业教育有限,很多只是靠兴趣和激情去创业, 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风险和企业的运作,很容易造成失败。 大学生在回答与其他创业者相比,自己的劣势主要表现在社会经验、人际关系和资金上,这反映出人学生对自身的不足认识比较清楚。大学们一直生活在校园,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都没有工作 经历,也没有创业经历,当然无经验可谈,也没有社会关系和资金的积累。 大学生在对待创业火败后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比较理性,有一定耐力和恒心。在行业的选择上表现出:一方面火学生创业时懂得紧跟市场的步伐,选择投资小见效快、比较 保险的行业,这表现出大学生创业时比较看重实际效益的发展,注重眼前利益,并对创业成功有很大期望但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创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对学校辅导员、教师和招生就业处的领导访谈资料整理如下:问及“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创业可能会占用很多学习上的时间,您是如何看待这些矛盾,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说: “我们之所以要搞创业教育,而且还要让这个创业教育占一定的学分,这就说明创业和学习并不是 一对矛盾体。我们要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知识要集中精力把知识学好,同时,高素质的 人才不仅仅只是会读书、能考高的分数,我们认为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创业的教育非常重要。创 业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一方面。” 两南人学硕f?学ft论文人学生创业.卷识培养的现状分析问及“您认为创业教育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同答到:“创业教育应该包括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 意识,合作精神及艰苦奋斗的品质。老师们对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还时比较强调与重视的。 在问到影响学习开展创业意识培养的的障碍有哪些时,大部分被访者反应首先传统的教育观念, 保守的思想对创业教育的开展带来较人的障碍;其次教育资源的不足给创业教育的实施带来困难, 其中包括创业教育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的不足;再次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学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还是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学校坚持“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理念,就业创业指导坚持集中性指导与发展性指导相结合,专家化、个性化特色鲜明。学校主要从三方面 开展了系列工作:一是在对象上,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又拓宽教育对象,把四个年级的在校 大学生都纳入到系统的就业指导中来,为此,学校制定了《大学四年就业指导教育计划》,引导学生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学习现状,初步规划自己的未来,使 大学生明白“为了明天的就业,今天应该如何提高自身”,就业准备要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如开展系列讲座,邀请校友召开经验座谈会;开展个体和团体咨询等。二是在时间上,学校将就业指导时 间延伸到人学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而不是临近毕业才开展突击性训练和培训。三是在内容上,学校拓展到人学生的tH=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去。作为整个学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载体,从入学教育开始,就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渗透到“两课”的 教学中去,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渗透到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中去。学 校坚持教育型指导,注重集中性指导与发展性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取得显著效果。2.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1)传统的教育观念造成了创业意识培养障碍 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基因的历史传统,从思想层面上阻碍了大学生创业观念的更新,从而造成了 高校创业教育的最人障碍。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导致的守旧意识、“中庸之道”哲学、“不患寡而患 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重农抑商”和“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不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可以说,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缺乏鼓励个人创业的文化底蕴,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的大学生表现出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和进取精神差,缺乏强烈的个性意识和创业 欲望,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发展。 管理者的传统教育观认为,高校只要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练就了一定的技能,走出校 门后就能够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就算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此,在对学生的就业教育中,只注重了对学生择业知识与技巧的传授,而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如创业程序、创业基本知识、 创业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则谈的很少甚至根本不谈。教师的传统教育观认为,青年学生知识少、阅历浅,在经验、技术、人际关系等很多方面还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否受过学前教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