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出属于自己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风格

(原标题:9月理财产品收益率创新高 银行创新付息方式吸客)

这边厢,虽然银行忙于吸收存款,但是,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三季度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均值为2.28%,与上一季度相比基本无变化,甚至部分大行还下调了存款利率。另一边厢,9月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1%,创下2年来的新高。

理财分析师认为,银行已意识到通过定期存款来揽储的效果甚微,所以在定期存款利率调整方面基本无变化。

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在监测的617家支行中,存款利率各期限中变化最多的为三年和五年期。

部分大行下调三年期定存利率

从利率范围来看,国有五大行三季度各期限利率上浮幅度较二季度变化不大,甚至有小幅下降。其中,较二季度下调最多的是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中行、建行、交行较二季度都有所下调,利息环比下调幅度最高达到了7.14%。

此外,股份制银行利率高的优势不再延续。据监测数据显示,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年期以内的存款利率要高于国有银行,但三年、五年期的利率整体要低于国有银行。

受目前市场利率上升、季末揽储及双节假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银行理财不断走高。监测数据显示,9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1%,创下两年来的新高。

对于银行对定期存款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不同态度,融360分析师指出,虽然银行揽储压力大,但是银行也意识到通过定期存款揽储的效果甚微。

不过,银行也没有完全放弃定存这一揽储工具,而是通过创新方式吸客。第三方监测机构发现,部分银行的大额存单推出了按月付息的形式,对于两年期和三年期的大额存单,每月可以提前享受收益,例如中行在8月份推出2017年第一期大额存单就是按月付息。

此外,还有银行推出分段计息。例如农行的大额存单提前支取时,以实际存款期靠档计息。

而一些银行还支持转让功能。大额存单持有者可以在产品未到期前找到转让者,到银行办理转让手续。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对于稳健投资者来说,大额存单便利性不断提高,加之其安全性较高,也是一个较好的大额投资方式。

对于四季度存款利率及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走势,该分析师认为,四季度存款利率整体还会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国有银行在季初仍会保持在长期定期存款利率方面的优势,此后,股份制银行在此影响下,或许会紧随其后。

银行理财产品方面,上述理财分析师表示,上月底央行针对商业银行落地普惠金融领域宣布定向降准事宜,此项政策虽然自2018年起开始实施,而且只是针对普惠金融领域,释放的资金规模可能并不大,但仍旧会带来流动性改善的期待,从而影响期限较长(例如3个月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预期收益率。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未来走势取决于整个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总体上看,理财产品利率短期不具备持续上行的可能,但考虑到去杠杆仍在进行中,央行还是会把流动性维持在“紧平衡”状态,资金利率也没有太多下行的空间。

有业内分析师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未来走势取决于整个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总体上看,理财产品利率短期不具备持续上行的可能。但考虑到去杠杆仍在进行中,央行还是会把流动性维持在“紧平衡”状态,资金利率也没有太多下行的空间。

预计,10月~11月的市场利率仍会保持相对平稳,银行理财产品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但12月流动性收紧是大概率事件,届时银行理财收益率很有可能会再现“收益翘尾”现象。

利率债市场总体呈现区间震荡,仍以波段机会为主。四季度利率债发行压力仍存,主因需求不强,需求的变化将成为影响未来走势的关键点。

信用债方面,景顺长城基金预计四季度监管和资金面紧平衡持续,供给增大、需求弱平衡,信用债收益率将高位震荡,获取票息相对容易。

债基数量直逼一千只 业内称――

四季度债券市场或延续盘整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幸)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本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2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11.06万亿元。相比7月底增幅为0.36%,再创新高。其中债券基金数量有970只,净值为13584.69亿元。

不过,就在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之时,债券基金的情况则不同。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统计发现,虽然债券基金的发行数量节节攀升,数量有望在9月底突破1000只;但债券基金规模今年“先扬后抑”,相比3月31日,债券基金规模半年缩小了16.7%。

据悉,二季度以来,债基萎缩与相关赎回有关。其中成立时间不长的次新债基或者偏债型混合基金是大额赎回的高发区域。次新债基成为大额赎回的高发区,主要缘于机构委外定制基金集中在债基领域,在今年债市的行情及二季度以来监管加强的背景下,定制基金的收益率水平很难达标。

而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走高也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今年上半年,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4%。

博时基金认为, 第四季度,债券市场将盘整延续。稳字当头,行业配置以价值和防御风格为主。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走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对于一些“忠于”银行产品的投资者来说,也已经习惯,虽然收益低但还是会买,毕竟在安全性方面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但是,近日有媒体曝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虽然走低,可管理费却不减,有的银行的管理费甚至高得离谱。

  超额管理费 银行拿走4成投资收益

  据报道,某城商行一款9月12日刚刚到期的理财产品兑付公告显示,接近230万元的投资收益,银行拿走了95万元,其中含94.5万元的管理费和0.5万元的托管费,而兑付客户收益不足135万元。

  由此可以测算出,客户实际收益与银行收费的比值约为1:0.7。也就是说,在产品的投资总收益中,银行在无需占用资金的情况下,即可抽走逾四成的收益。

  无独有偶,该行另一款9月6日到期的理财产品的兑付公告显示,客户获得的投资收益约152万元,而银行收取的费用合计约98万元,占总收益的近4成,客户实际收益与银行收益的比值约为1:0.64。

  这样的比例也震惊了不少投资者,有投资者表示自己其实能理解银行收取一定管理费,但比例应该占总收益的一至两成。换而言之,投资者能接受的客户实际收益与银行收费的比值约为1:0.1至1:0.2之间,而1:0.7实在是和前两者差距太大。

  除了管理费 还有托管费、销售费……

  其实,除了管理费外,银行所收取的费用还有托管费、销售费等。

  理财师表示,销售费用和托管费实际是银行的固定收益,即不管这款产品挣没挣钱,这笔费用都要收取。而管理费则是浮动收益,市民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获得的实际收益率是扣除销售费用、托管费和管理费用之后的收益。

  举例来说,一款产品客户拿到的年化收益率为3.6%,而产品说明书上显示产品的代理费为0.02%,托管费及投资管理费为1.93%,也就是说,银行拿走了1.95%的盈利,这就表明这款产品本身的实际收益率应为5.55%。

  理财师表示,其实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都要高于预期,但一般都不会告知客户。建议各位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仔细看产品说明书,尽量挑管理费较低的产品;如果银行方面表示某款产品不需要管理费,那也要看清销售费用和托管费用的收取标准。

  除了银行理财产品外,配置基金、股票或别的理财产品时同样需支付一定的管理费或手续费,这时投资者也要擦亮眼睛,选一些费用较低或是没有额外费用的产品,让投资者获得更多奖品和收益。

  总之,市民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综合各种费用来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且所需费用较低的产品,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收益。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

随着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民众投资理财的意识也逐渐增强,银行除了起着传统印象中的办理开销户、存贷款、转账业务的作用的同时,理财服务功能也在逐渐增强。

但是银行理财产品那么多,可谓琳琅满目,怎么选择呢?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五大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技巧!

银行理财侠义上来说是银行自己发行的产品,但广义上来说还包括产品代销第三方机构的代销产品。

如:证券公司发行的叫券商理财产品,保险公司发行的叫银保产品。

我们之所以去银行肯定是看中银行的稳重性,安全性,所以首选银行发行的产品。

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按照是否保本又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

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透露的投资三大秘诀:

1.保住本金;2.保住本金;3.请遵守前两条。

用于投资理财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投资总是伴随风险,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程度去规避或者降低风险。

每一款银行理财产品都会有一个募集期,所谓募集期就是理财产品从发售到发售结束的这段时间。

一般3-5天,但也有长达7-10天的。

募集期内资金按照活期利息计息,只有在封闭期资金才会按照相应的收益计息,募集期其实是银行变相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以近期某银行发行的34天的理财产品为例子,极端化处理一下。

假设这款预期最高年化收益4.5%的理财产品,募集期是7天,我们在开售第一天就买进了50万元,产品到期后我们的实际收益有多少?

按照此收益,我们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仅为3.8%。

到期日只是理财产品到期的日期,到帐日才是资金回到自己账户中的日期,到帐日一般是到期日的三个工作日以内。

同时还要注意避开周末和节假日哦!

一方面周末节假日到帐会延长资金实际到帐的时间;另一方面,就算买到了理财产品起息日也会在周末或节假日之后呢!

在确定资金不用的前提下,在同一风险等级和收益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选择时间长一点的产品。

上面提到的到帐日和募集期之间的时间被称为“空档期”,时间长一点的产品可以减少空档期。

这样可以提高资金的整体收益率。

比如买两期3个月收益4.2%比买了一期6个月收益4.2%的时间就要长7-14天。

Get到了五大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技巧是不是很开心呀!在实际操作中要记得使用哦!

最后,郑重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