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会费的发源地在那里

建湖:民营经济十分天下有其七--新华日报
第A02版:要闻
| &&&&&&&&
出版&&&|&&&&&&|&&&&&&|&&&
建湖:民营经济十分天下有其七
  还记得10年前本报报道的“建湖现象”吗——全县百余名处科级干部辞别机关、投身企业,在县内外刮起一股创业“旋风”。此事轰动全国,被载入《建湖县志》。  10年后,“建湖现象”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新一轮创业潮又在全县激荡。与10年前“干部下海”为主的创业形态不同,此次创业的参与主体更多、科技起点更高、产业规模更大、制度支撑更强,被誉为新“建湖现象”。  建湖“老板多、大老板多”,即民营经济发达。发达到什么程度?十分天下有其七——这些年,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税收收入、就业人口4项主要指标,占全县总盘子都超过70%。  “今年22号文件出台,标志着民营经济进入跨越发展阶段。”县经信委主任张海树所说的文件,是指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意见》,共12条。“初稿由县委书记葛启发亲笔起草,多部门补充完善。”他说,创新扶持力度前所未有,目标是2015年建成“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有人估算,当年“森达”皮鞋厂1万多员工中,至少走出2000个大小老板。相对于较早接受“森达工业”洗礼的建湖人来,办厂开店“创小业”,似乎并不难,难的是转型升级“创大业”——把作坊办成公司、把公司做成产业集群、把产业集群建成科技创新基地。此次再创业,建湖已不满足“村村冒烟”的数量扩张,而是致力于打造创业型经济升级版。  建湖培育民营企业确有“秘籍”,即选择内生力强的企业,依次放到镇、县、国家级科技园中孵化,待其心坚体壮,再一飞冲天。建湖全民创业之所以能“抱团先行”,既得益于创业土壤深厚,更是超前培育创业载体和创业主体的结果。  全县15个镇、区都有科技创业园,小微企业先就近入园。拔尖的,再送到县科技创业园重点孵化。这“孵化”并非比喻,而是科技部颁牌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体——占地2000多亩,600幢标准厂房,交租金就能入驻,并享受产学研、金融担保、一站式审批等全方位公共服务。  “五六十家企业在排队入园。”县政府副调研员俞进虎说,600户企业一个萝卜一个坑,插队不行。“好处是,一步跨入招商选资时代。”  孵化好的企业到哪里?俞进虎说,两条出路:一是到县开发区、高新区等自立门户、自主经营;更多企业则是投身县内两大国家级产业基地——石油装备和节能电光源制造,融入支柱产业链,在协同创新中做大做强。“今年,两大产业基地能做到300亿元。创业空间大得很!”  从“孵企业”到“孵园区”,是建湖新一轮创业的新探索。建阳镇是全县石油装备产业发源地。镇党委书记金明告诉记者,我们不卖地、不搞房地产开发,一门心思发展“创业园经济”。镇东边,建了350亩中小企业创业园。去年以来,有40多个企业“发育”了,便把他们整体移到镇西边4000亩石油装备产业园里。“大园”孵“小园”,实现产业园规模孵化升级。所以,得了“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和“省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两块奖牌。  “‘重教兴学、全民创业’,是被写进《建湖县志》的‘改革开放新民风’。”县委书记葛启发说,我们这届班子有责任将创业民风传承光大,优化创业富民制度环境,造福一方。  本报通讯员&倪世勇&陈鸿斌&程干峰  本报记者&林&培&杨树立
集团 数字报刊: |回郭镇――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回郭镇――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浙江经济纵览
路线图图说浙江
copyright@齐鲁网所有
编辑:刘雨馨 吕佳虹牵绊与发展:山东民营经济的观念土壤|山东|企业|民营经济_新浪新闻
牵绊与发展:山东民营经济的观念土壤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刘远举
  提到山东,大多数人会联想到孔子,山东是传统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提到山东,人们也会联想到山东是一个经济大省,2013年,全国GDP排名,山东为55000亿元,排名仅在广东与江苏之后,比浙江的37569亿元,多出了接近18000亿。山东自古都是一个富庶之地。青岛、烟台、济南、潍坊、淄博、济宁、临沂,泰安、威海、德州等等,拥有这么多知名城市的省份也不多了。
  但是,很少有人会把山东与民营经济联系到一起。提到民营经济,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江苏、浙江、广东。最近,在齐鲁网的走访山东民营经济的过程中,对山东民营经济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发现人们对于山东民营经济的一般印象并不正确。
  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山东共有54家民企入围,排在全国第三位,高过广东,仅次于浙江与江苏。从注册资本看,截至2014年6月底,民营经济的注册资本为33022.2亿元,占市场主体总量的57.9%。从进出口总额看,山东民营经济达到324.6亿美元,占全省的48.2%。创新方面,省级以上民营企业技术中心达1053家,占全省90.2%,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民营企业也占到了75%以上。而且,这个趋势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山东民营经济容纳的就业人数,比2013年底增加71.9万人,达到1574.2万人,同比增68.0%。
  当然,山东民营经济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仍然偏少,结构不合理。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民营市场主体5788.4万户,山东省仅占全国的6.9%、广东的71.7%、江苏的74.8。
  在此次采访活动中,走访的民营企业都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经营、规模都令人赞叹,但是,在辗转几个城市的过程中,感觉明显与江浙一带高速公路两旁接连不断的厂房大不一样。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山东民营经济的结构问题,缺乏从最微小的个体,到最顶端的大型民营企业的连续梯度。市场是一个有生有死的过程,金字塔型的结构才能保证不断民营经济的整体稳定,即便金字塔顶端的某些大中型民营企业因为种种原因衰败了,还有无数小微企业,成长为新的顶端。
  数据也能印证这个问题。2013年,山东省个体工商户与私企之比是4.1:1,与全国(3.54:1)、江苏(2.6:1)、广东(2.61:1)、浙江(2.77:1)相比,山东省个私之比明显偏高。全省每万人口拥有私营企业77.4户,远低于江苏(183.2户/万人)、浙江(171.0户/万人)、广东(144.4户/万人)和全国(92.6户/万人)的比例。个私比的偏高,不是说大中型私企少了,而是那些从个体中成长起来,并存活下来的小微企业少了。有数据显示:济南市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存周期为3年,企业成立后1-3年为退出高发期,5-7年为发展瓶颈期,企业5年内存活率为74.17%,存活10年以上的仅为25%。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些来自政府。比如,行政审批较多。在一项调查中,有63.7%的企业表示,曾经遭遇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78.1%的企业认为程序复杂、手续繁多。有些已经取消或调整的审批项目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审批行为不够规范,审批监督不够有力。更严重的则是"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在招投标市场准入方面,许多行业对企业的资金规模、行业资质、从业经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甚至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比如,在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张泉董事长就谈到了,相对于国营出版社,民营出版社所受到的一些歧视。
  山东民营经济的困难,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加大加快了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创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要求,进一步梳理审批事项,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把能放的放下去,该放的放到位。
  2013年,当时还是代省长的郭树清就要求“摆正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位置”,告诫政府工作人员:“要懂得,政府不是万能的,许多事情由政府来做成本很高。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下决心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该由市场做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好的交给社会,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但是,也应该看到,政府放权,并非顶层设计就能完成,而需要一个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施的整个过程。基层政府放权,除了来自顶层的指令外,还在于企业自我声张权利,而这一过程,又与整个社会观念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金兰物流的信息发布大厅参观的时候,有人问企业负责人,怎么评价参与当地物流市场的浙江人,是否有人认为他们占了当地人的市场的时候。这位负责人说:虽然有其他评价,但是他自己认为,浙江人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带动了当地物流的发展,没有浙江人的参与,就没有临沂物流的今天,在未来,也需要他们发挥作用。企业家的评价可谓是非常中肯的。
  与浙商"重利尚义"、苏商"重商主义"新义利观不同,山东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重农轻商、重义轻利和官本位思想观念较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新、创业的冲动和激情,也影响企业的自我声张权利,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的培育。从这个角度看,较之于其他地方,山东民营企业中更强烈的红色话语,可以看做一个侧面的指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