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考试成绩好妈妈奖励他和她的猫发生性关系

虐心文字,奖励_百度知道
虐心文字,奖励
我有更好的答案
方媛媛今年二十一岁,却结婚三年了,高中毕业之后就嫁给了她心仪已久的男人——萧绝。
萧绝是很有魅力的男人,拥有英俊的相貌,傲人的家世,在商场上呼风唤雨,手段残忍冷酷。
无数的光环让这个男人像帝王一样尊贵又高不可攀。这样的天之娇子会娶方媛媛,他们的婚姻,有个很高雅的称号,叫商业联姻。
方家早年是黑道出身,虽然已经漂白了,依然在黑道上又不同凡响的影响力,黑白两道通吃。媛媛是方家唯一的小公主,万千宠爱在一身。方家很疼爱这位小公主,因为早年失母,方家父子又忙于生意,对小公主难免有了疏忽,也就造成了她内向,冷淡的性子。
哥哥和她说过,萧绝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冷酷无情,视爱情如粪土,他眼中只有权欲,嫁给这样的男人,她是不会得到幸福。( )|
方媛媛却用力地反驳,一意孤行要嫁给萧绝,她是单纯的女孩,虽然萧绝冷酷无情,难以高攀,她却因为他几句平淡无奇的关怀而动了心,执意为自己心上人辩驳,并最终如愿嫁给了萧绝。
婚后的日子很冷淡,萧绝依然冷酷无情,两人之间很少有什么交谈。
方媛媛虽然难过,却也很满足。
因为她深深爱着萧绝。
她不是一个贪心的女孩,能待在自己心爱之人的身边,即使他冷漠地对待她,她也无所谓。
她天真地以为,她柔情能感化他的冰冷,她的温情能走近他的心,只要她努力,他们就一定会过得很幸福。
到现在,三年了,她依然是那样坚定地认为。
而且,更加坚定了,方媛媛温柔地笑着,一脸虔诚,把手放在腹部,感动着生命的奇迹,她腹中,有了他的孩子。
这是他们两的宝贝,方媛媛固执地认为,这是上天给予的恩赐,是能带给萧绝欢笑的开心果。
每次看见他孤寂的背影,她就觉得好心疼。
她用尽办法,不能让他笑,希望孩子能带给他欢笑。
方媛媛对未来,有着很美好的憧憬,她的梦里,有萧绝,有孩子,有爱。
浴室的门开了,俊美尊贵的男人缓缓地走出来,头发还在滴水,冰冷寒峻的脸比平时更多了几分慵懒和魅惑。
方媛媛冲着萧绝温柔一笑,正想着找个最适当的时机告诉他,他们有了宝贝的事。
她甚至已经开始幻想,萧绝兴奋的表情,一定会很高兴吧。
萧绝冷峻的眼中没什么情绪,走到一旁,拉开柜子,拿出一份看似文件的东西。
“绝,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方媛媛脸上的笑容凝固了,震惊地看着从他手里拿过的那份文件,有一瞬间,脑子一片空白,血色尽褪。
“离婚!”冰冷而简短的一句话,瞬间打破了方媛媛对未来的幻想,打破了她对婚姻的憧憬,决定了许多人残酷的命运。正文 第二章 离婚 2
方媛媛回过神来,脸色苍白如纸,她听见了自己颤抖的声音,“这是什么意思?”
萧绝脸色寒峻,毫无表情,唇角掠上讥诮,冷冷地看着一眼方媛媛,好似嫌弃着什么似的,“你知道什么意思!”
方媛媛肩膀一松,浑身软了,靠在柔软的沙发上,那瞬间,所有的感觉都远离,灵魂抽离身体,什么知觉也没有。
萧绝冷冷地看她一眼,坐到她对面去,身体敞开,一幅君临天下的尊贵模样,冰冷的脸并不为她的绝望所动。
他是一个绝对冷酷无情的男人,眼里只有利益和权势,爱情,柔情,和他绝缘,方媛媛三年固执的柔情和爱,他不屑,在他眼里,一文不值。
刚刚还激烈缠绵过的房间,陷入死寂般的沉默。
谁料到,上一刻还在恩爱缠绵,下一秒,就是恩断义绝。
眼泪从方媛媛的眼里流了出来,她不是一个爱流眼泪的女人,结婚三年,多少次无力,多少次失望,她都默默承受,没有流过一滴眼泪。|此刻眼泪却如决堤的洪水般,疯狂涌出。
把这三年累积的心酸和痛苦,一次流淌。
她是那么的爱他,为什么他还要离婚。
她不求他和她一样付出感情,可为什么……
萧绝见她哭,脸色越发冷,越发无情。
“签字!”不是商量,而是不容反抗的命令,这桩婚姻对他,就像买卖。
方媛媛悲哀地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如此的天真,她以为她能感化他,到头来却弄得自己遍体鳞伤。她知道,萧绝从未说过玩笑话,离婚协议书上已经签了他的名字。
“为什么?”方媛媛轻声问,声音听得让人心酸落泪,她不明白,为什么突然之间,他要离婚,他们刚刚还好好的。
萧绝脸上闪过残酷的笑,冰冷无温如地狱魔鬼最阴寒的声音,无情地道:“因为你已经没有利用价值。”
方媛媛恍然大悟,心口疼得难以呼吸,她全明白了。
前两天,哥哥打电话告诉她,方家出现了财务危机,有不明人士从两年前就开始放长线,钓大鱼。在股市上大量收购方氏的股份,造成了方家资金周转不灵,这次的危机很严重,本来交好的银行不知道为什么,全部不肯贷款给他们,生意上的朋友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哥哥的意思是暗示她向萧绝求救,不然方家可能会破产。而她还没来得及开口,萧绝就递给她一纸离婚协议书。
三年的夫妻情分,原来都是假的。
他是为了方家的权势而娶她,她知道。
如今方家垮了,她也就失去利用价值。
原来如此。
方媛媛悲哀地笑了,笑声绝望得酸楚。
她一开始就知道他不爱她,他无情,没想到,是此般的冷酷,三年朝夕相处,就像是一阵风吹过。
了无痕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一定也不适合萧绝。
“我对你而言……就……只有利用价值吗?”方媛媛强忍着悲哀,绝望地看着萧绝,语气卑微。
萧绝勾起嘲讽的笑,像是方媛媛说了什么好笑的话,“你奢望什么?”
一句话,把方媛媛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萧绝,为什么,你会这么狠心?”方媛媛轻声笑了,泪水滚滚而下。
三年的付出,三年的爱,他根本就不屑。
我真的,是一个傻瓜。
萧绝冷笑,眼神如刀锋一样,口气已经有不耐烦了,“签字!我不喜欢浪费没有必要的时间。”
“我不签!”一贯清冷柔顺的方媛媛厉声吼着,她好不甘心就这样结束,她爱的那么卑微,依然不能换得他一丝柔情,到头来,才发现一切都是一场梦,她真的好不甘心。
萧绝冷冷站起来,嘲讽道:“方家濒临破产,你还有什么资格留在我身边,失去利用价值的棋子,只有被丢弃的份,识相点,现在签字,你还有一亿的赡养费,也许能挽回你家的败局。不然,我们法庭上见,你什么都得不到。”
他眸光暗了暗,深深地看了一眼方媛媛,转身离开。
方媛媛心底最柔软的一根弦,登时崩溃,眼泪无声无息,淌了一脸。
灯光昏暗,房间里,还遗留着**的暧昧气息,空调的温度也适中,她却觉得好冷,好冷……
方媛媛抱着自己的身子,泪眼朦胧地看着离婚协议书上那傲然不逊的两字,萧绝。
是她三年来,所有心酸的支撑。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支票就附在离婚协议书上,能解决方家困局的一笔钱……
她没得选择.正文 第三章 真相 1
大雨滂沱,雷点交加,远处的霓虹灯隔着雨雾朦胧不清,昏暗,模糊。
方媛媛漫步在冰冷的城市街头,雨水湿了她一身。
清丽的女孩神色冷清,茫然,一步一步,走得很慢,她毫无目的,就这样一直往前走。
茫茫人海中,好似失去了方向。
她不知道,何处是家,她该何去何从。
雨夜寂静,雨伞下的情侣,嬉笑而过,倏然敛去笑容,心惊肉跳地看着旁边走过的木然女子。
慌了神,急急忙忙地离开。
有不少人走了好远,还不由自主地回头。
她就像一缕幽魂,在世间飘荡,灵魂游离在三界之间,茫然不知所措,不肯皈依身体。
在她方圆十米之内,溢满了慢慢的悲伤和绝望。
是什么样的爱,支撑着一个女孩,从少女到少妇,忍受丈夫的无情,冰冷,默默地承受着一切苦楚,总希望有一天,能感化他。( )|
又是什么样的爱,让一个女人,失去了灵魂,麻木不仁,连眼泪,都流不出来。
她倾尽所有的爱,到头来,反噬了自己,体无完肤。
方媛媛木然地穿越马路,倏然,尖锐的刹车声响起,刺耳的喇叭夹着司机愤怒的咆哮,“喂,你找死是不是,滚开,会不会看红绿灯!”
刺耳的谩骂不断,雨夜,却热闹不起来,方媛媛停住脚步,侧头,看向司机,在谩骂的司机倏尔闭嘴,一阵凉气从脚底升起。
这是人类该有的眼神吗?
毫无焦距,木然,苍凉……
方媛媛缓缓地穿过马路……
“**,遇到疯子了!”司机悻悻地道了句,匆忙开车离开。
方媛媛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走回方家在山上的别墅的,茫然中,好似只有这个地方能容得下她了。
砰砰砰……数声枪声在寂静的夜中响起,森冷而冷酷,这是死亡的声音。
方媛媛心头大震,倏然抬眸,睁大了眼睛,一股黑烟在暴雨中升起,这附近,只有方家一户人家。
“爹地,大哥,二哥……三哥……”方媛媛已经意识到什么,本来崩溃的神经再一次濒临死亡,拼命地往山上奔去。
枪声,她儿时并不陌生的声音,她的母亲,就是在黑道寻仇的时候被枪打死了。
方家即将破产的消息一定被人传了出去,所以,方家过去得罪的黑道人马立刻来寻仇了。
方媛媛心中骇然,更用力地往山上奔去。
迎面仓促地奔过一道人影,浑身是血,十分狼狈,方媛媛大惊,“三哥!”
立刻过去扶着方维,家里真的出事了,爹地和两位哥哥呢?
“笨蛋,你这个时侯回来做什么,快走!”方维见到妹妹,嘶声厉吼,不由分说地拉着她隐入一旁的森林中。
他身上中了三枪,都在手臂上,拼着一口气跑出来,眼睛猩红,夹着狂风暴雨般的恨意。
雨水冲刷了他们的足迹,冲淡了血迹,追杀的人,并未发现他们的行踪。
黑林中,方维强硬地拉着方媛媛,在拼命地奔跑。
“三哥,他们是什么人?爹地呢,大哥,二哥呢?怎么没看见他们?”不详的预感在心里顿升,方媛媛察觉到方维身上强烈的恨意。
难道说……
方维转身,重重地甩开方媛媛的手,额上青筋偾起,猛然一拳重重地捶在一颗树木上,骨骼咯咯作响,鲜血登时流出。
英俊高大的男子,一头重重地撞在粗壮的树干上,方媛媛惊呼,慌忙奔了过去,“三哥,你在做什么呢?”
问话间,她的眼泪,已经流下……
方维倏尔软倒身子,强硬的男子,眼泪滚了下来,眼睛血红,“爹地,大哥,二哥……是我无能,没能察觉到萧绝的诡计,是我害死你们。”
一道闷雷在天际响起,轰隆隆,白刃般的闪电,在密林中,反射出方媛媛,如雪般的脸……
身子也软倒在地,一下子坐在泥泞的土地上,雨水唰唰地流,全身血液冻结成冰。
她爹地死了,她两个哥哥也死了……
这个认知,几乎击垮了方媛媛,在她刚刚失去一段她最珍惜的婚姻之刻,又接着失去三名重如生命的亲人。
太多的绝望,一起涌上,方媛媛瞳眸睁到极限,猛然喷出一口鲜血,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媛媛,媛媛……”方维大惊,悲伤的声音如受了伤的野兽般,在密林中,久久盘旋不去。正文 第四章 真相 2
方媛媛醒来的时候,是在医院里。
四周一片洁白,病房中,一个人都没有,荒凉而孤寂,忆起昏迷前的一幕,绝望如潮水,淹没了她。
她再也见不到爹地和哥哥们了。
方媛媛立刻坐起身来,顿感下身一阵刺痛,她闷哼一声,蓦然睁大了眼睛,一手按在腹部,那是……
此刻,门开了,萧绝走了进来。
俊美无涛的脸,冷酷,寒澈,毫无表情。
冷冷地道:“孩子,我已经让医生拿掉了。
轰然一声倒塌,方媛媛的世界,已经支离破碎,而萧绝,再在她的伤口上捅了一刀。
雪上加霜。
恨意从方媛媛的眼中溢出,她怒吼,“萧绝,你凭什么拿掉我的孩子,我们离婚了,那是我的孩子,你会遭天打雷劈的!”
萧绝冷冷地笑,声音低哑,充满了嘲讽,“就凭你,也配有我的孩子?”
“萧绝,你……你不得好死!”
“方维也真够大胆,敢送你来医院,外头悬赏一千万,要你和方维的人头,方大小姐还是小心你自己的项上人头吧,就凭你是方家的女儿,就永远不会是我萧绝孩子的母亲,你不配!”萧绝说罢,拂袖离开。
方媛媛狠狠地瞪着萧绝离开的方向,紧紧地咬着唇,挺直了背脊,她不会倒下,绝不会。
短短一天,安稳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再不是娇娇女。
三哥怕她出意外,送她来医院,却不料,送羊入虎口,萧绝想要找一个人,比翻书还容易,阴差阳错,让她失去了孩子。
没关系……
无所谓了……
现在,她最主要是养好身体,找到三哥,她要报仇,一定要找到凶手,把害得他们一家家破人亡的凶手,千刀万剐。
本是柔弱的女人,一秒之间,成长了。
拥有了最坚毅不屈的灵魂。
媛媛很聪慧,在医院养了一个礼拜,还没有什么动静,她就知道,有人在暗中保护她。
不是为了保护她的命,而是把她当成诱饵,想要借由她,找到方维,斩草除根。
而这个人,最有可能,就是萧绝。
方媛媛清醒了,不再对他存有幻想,想起方维曾经的低吼,自责,心中疑团越重。
她一定要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本就是黑道出身,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方家几个孩子很小就练武,都有一身不错的本领。娇柔的方媛媛,同样也是,只是她不喜欢杀戮,不喜欢打斗而已。
萧绝一定认为,她是一位乖乖女,这些年眼中只有萧绝,在他眼里,方媛媛就是个卑微,没有主见,软弱的女人,所以,想当然地认为,方媛媛出院后,一定会去找方维。
只要跟着他,就会找到方维。
等到手下汇报说方媛媛失踪了,他才知道,原来,萧绝,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而这个看似微小的疏忽,却成了致命的错误。正文 第五章 婚礼 1商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自从方家一夜之间被人灭门之后,萧绝迅速掌控了方式企业,短短一个月,把方氏变成了萧氏,手段快速,果断,风行雷厉,很快的,方氏在商场上成了历史。
当人们偶尔提起,只得一阵唏嘘,不胜感慨。
曾经是商场的龙头老大,黑白两道都要让其三分,最终还是被萧绝给吞并了。
萧绝,成了商场的霸主,一个神话。
被人捧得尊贵如帝王,他的帝国,已经覆盖了半个地球。
转眼之间,半年过去了。
一个消息让全世界未婚少女开始疯狂地嫉妒,崩溃。
拥有傲人外表,富可敌国,成了全世界少女梦中情人的萧绝,即将迎娶A国某政要议员的女儿。
商与官的结合,萧绝此后更是所向无敌,为所欲为。
在商界就是他的天下,再无人管束,权力一时膨胀到最高峰。
方家遗址。
半年前被人烧毁的方家遗址,已然是一片废墟,这片山头都是方家的产业,自然不会有闲杂人等贸然上山。二十几个人,黑衣劲装,墨镜,从密林走出,上山。
为首的两人,正是黑道悬赏高达五千万的方维和方媛媛。
二十几个人,屹立在原是方家花园的废墟中,四周一片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这里,葬送了方家的家主,还有两位铁血男儿。
他们的英魂,还围绕不去。
由方维和方媛媛带头,众人肃穆地向方家权力中心,拜了三拜。
这通常是黑道上,出任务的时候,传统仪式。
方维一脸铁血,半年过去,男子的眼,变得更深邃,更锐利,也更沉稳了。
血海深仇,不可不报。
“下山该做什么,还有谁不明白?”低沉的声音,像是一首悲壮的歌曲。
“没有!”众兄弟齐声应道。
方媛媛的眼睛,冷得没有一丝温度,淡淡道:“三哥,在行动之前,留十分钟给我。”
“为什么?”
方媛媛冷笑,唇角都是冰冷的嘲讽,“萧绝结婚,我得去恭贺一声,不是吗?”
婚礼办得很热闹,整个教堂布置得美轮美奂。
这场超世纪的婚礼,所费不菲,萧绝看似很重视对方。
“新郎萧绝,你是否愿意娶杜敏小姐为妻,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穷贵贱,你都会爱护她,珍惜她,不离不弃吗?”牧师庄严的声音缓缓地在教堂中响起。
“我……”
愿意两字还未出口,只听得砰的一声,教堂的门,轰然而开……
众亲友纷纷扭头,看向门口。
方媛媛背着光,光线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朦胧的芳香光晕。众人看不清她的面容,只看见一道纤细娇柔的身影,缓缓地走进教堂。
萧绝的眼危险地眯起来,看向那道缓缓走近的娇柔身影,有一瞬间,竟然认不出她是谁。
方媛媛黑色劲装,宽大的黑色外套,包裹出窈窕玲珑的身段,面容清丽,冰冷如霜。
“是你?”正文 第六章 婚礼 2
士别一日当刮目相看,此话说得一点都不假。
凡是认识方媛媛的人,第一眼很难认出眼前气质冰冷,姿态高雅沉稳的女人就是半年前毫不起眼,娇弱的方媛媛。
踩着半寸高的高跟鞋,方媛媛缓缓地走近萧绝,她眼里只有他,那是目标。
她双手插在外套口袋里,放纵而肆意,冰冷的脸上带着藐视天下的嘲讽笑容,让萧绝有种错觉。
她真的是方媛媛?
萧绝冷酷的神色微微恍惚了下,邪魅的眼睛,有一点茫然。
刚认识方媛媛时,她是高中生,典型的温室花朵,娇柔,脆弱,处处要人保护。
怀着恶毒和报复的目的,他娶了她。
不管多晚回家,都有一盏温暖的灯在等着他,不管他脸色如何冰冷,她都是笑意盈盈,温柔乖顺。
对爱情,很执着,对他,倾尽一切。
三年,没有过一句怨言,也没有向方家抱怨过一句。
如阳光般,包容着他。
那个女孩,美好得像一块玉,是难得的珍宝。
他曾经动摇过,那颗不受控制,蠢蠢欲动的心,被她吸引,受她蛊惑,强烈地想要霸占她的一切,锁着她,一生一世。
可是,她是方家女儿。
一想到这,那些蠢蠢欲动,都被他打入无底深渊,让自己更加无情地对待她。
而如今站在他面前的方媛媛,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寒澈,孤傲,尊贵得高不可攀。
那个温柔浅笑的女孩去哪儿了?
萧绝发现,被他打入深渊的心,又开始波动,酸酸的,有点痛,他竟然怀念着笑得柔顺温暖的方媛媛,那抹专属于他的笑容。
有一种冲动,想要大声地质问,为什么那个女孩不见了?
是在她得知一切不堪的真相后消失的吗?
“好久不见,萧绝!”方媛媛冷淡地道,静静地看向他的眼睛,表情没有一点松动。
萧绝很快恢复了以往的冷静,沉声问:“你来干什么?”
方媛媛缓缓地勾起嘲讽的笑,“前夫结婚,我这个下堂妻,前来祝福一声,不行吗?”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四周开始窃窃私语。
萧绝身边的新娘,脸色难看,而萧绝,眼光阴鸷。
“萧绝,你想不到我还活着对吧?你卑鄙地利用我,降低我爹地和哥哥的警戒,又联合黑道,害得方家家破人亡,你睡觉的时候,可曾梦过我爹地他老人家?”方媛媛嘲讽地问。
真是悲哀啊!
这个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从未把她放在心上。
刚刚他甚至,认不出她来了。
心如破了一个洞,越来越大……
为什么我会爱上萧绝,为什么?
方媛媛无数次问过自己,却依然没有找到答案。
“你来这,就为了问我这些废话吗?”正文 第七章 婚礼 3
方媛媛淡淡地笑,瞳眸很快闪过一丝阴暗,逼退她藏得太深的情。
她想,终其一生,她还是无法忘记他。
给过她欢笑,给过她幸福的男人。
可,同样是这个男人,把她从天堂,打入地狱。
痛不欲生。
又爱又恨,爱得越深,恨得越深。
“萧绝,事到如今,我就想问你一句,为什么?”方媛媛抬起眼,淡淡地问,脸上是柔和而恬静的。
像一轮皎洁的月亮。
萧绝神色一冷,邪魅的大眸,闪过恨意,沉声道:“因为我恨方家,因为你可敬的爹地,我爸妈就是因为他而死,而我,还要叫他一声岳父大人,你想过我的感受吗?”
方媛媛哀戚地笑了,恬静的容颜带着淡淡的倦意,“原来如此,我料得没错,呵呵,萧绝,我只想告诉你,你错了,那件事不是我爹地做的,你恨错认了,因为你的无知,我方家承受了惨痛的代价。不过没关系,就快结束了,这种地狱的日子。”
“你这话什么意思?”萧绝冷声问道。
方媛媛淡淡笑了,往后退了一步,细细地看着萧绝。
今天的他,很英俊呢。
他拥有傲人的外表,尊贵的气度,上苍很优待他,三年前,他们结婚的时候,他也是这般,俊美得令人心动。
“萧绝,人生不是游戏,无法重来,有些错误造成了,是无心还是被蒙蔽,都已经不重要了。我也好,爹地也好,大哥二哥也好,都付出了代价。你认为我们有罪也好,我们无辜也罢,过了今天,一切都结束了。”
“我方媛媛自认为问心无愧,没有对不起你,是你对不起我,对不起方家。倘若真有可能,我希望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遇见你,这样,大家都不会活在地狱。”
“我爱你,曾经那么诚挚地爱着你,直到今天,依然没变。”
“真是个傻瓜,我知道你很不屑。”
“当年那些人,今天都在场呢,萧绝,你想报仇对吧,我帮你!”
“由我开始的悲剧,也由我来结束!”
方媛媛语速很慢,一字一字,吐音清晰,她的笑容,一直很甜美,就像萧绝初遇方媛媛时,那纯洁甜蜜的笑。
一时蛊惑了萧绝的神志。
“绝,你在做什么,快点赶她出去,今天是我们的婚礼!”旁边的新娘大吼,不悦地瞪着方媛媛。
观礼的贵宾们都秉持着看戏的心理,在窃窃私语,毕竟,看萧绝的笑话,是很少见的。
“绝!”新娘精致的面容扭曲着,嫉妒地看着他们之间缓缓流动的暗流。
有那么一瞬间,被萧绝幽深的瞳眸看着,让方媛媛有种错觉,他曾经爱过她。
不过她知道,这是她的错觉,错觉,永远不可能当真。
“你为什么要说那些话?”萧绝察觉到不对劲,惊恐掠过他的脸,阴鸷地看着方媛媛。
方媛媛缓缓地笑了,笑容很优雅,很恬静。
从外套中拿出一个白色的遥控器,递给萧绝,淡淡地道:“这是我送给你的结婚礼物!”
“我们一起下地狱吧!”
话音刚落,爆炸声顿起,轰隆隆,升起一朵一朵蘑菇云,整个教堂都在颤抖。
宾客大乱,争先恐后地往门口的方向跑。
萧绝脸色大变,他身边的新娘早就吓得花容失色,拉起萧绝就跑。
方媛媛动也不动,转身,带着甜美恬静的笑,看着乱成一团的宾客。
“来不及了!”一个也别想跑。
三哥,对不起,我骗了你!
请你原谅妹妹,好好地活下去,幸福地活下去,为了爹地,大哥,二哥,要活下去。
爆炸声越来越频繁,教堂在轰踏,大块大块的石头砸下来,砸得那些衣装贵气的人阵阵惨叫。
萧绝才走了几步,蓦然停下脚步,丢下新娘不管,缓缓地走回方媛媛身边。
那名笑得甜美温暖的女孩,曾经刻在他心上的容颜,因为仇恨,所以狠心伤害的女孩。
“为什么不逃?”方媛媛甜甜地笑问。
耳边的爆炸声,惨叫声,已经远去,萧绝眼里,只看见女孩恬静的笑,耳边,还飘着她当年无忧的笑声。
自从嫁给他之后,从未听过那名纯粹的笑了。
“媛媛,孩子,是不小心流产了。”萧绝幽深的瞳眸浮出一丝苦涩,他不知道为什么临死之前,会和方媛媛说起这件事。
“是吗?”方媛媛依然挂着甜甜的笑,没有什么情绪。
孩子,是流掉的,不是他叫医生拿掉的,为什么要骗她呢?
“不重要了,很快,我就会去陪她,我会告诉她,我有多么爱她,我会当个好妈妈。”方媛媛甜甜地笑着。
萧绝一阵鼻酸,第一次,有想要落泪的酸意。
这些年,他最亏欠的女孩,也是他最爱的女孩。
她从来不知道,他在仇恨和爱中挣扎的痛苦。
一步错,步步错。
临死才发现,原来,仇恨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是觉悟得太晚,伤得她太深。
“媛媛,如果能重来,我会好好珍惜你。”
“萧绝,你爱过我吗?”方媛媛带着甜甜的笑,轻声问道。
萧绝的泪,终于溢出眼圈,这辈子,他们都活得太苦,太苦。
爱,他说不出,即使深爱入骨,也说不出,在做了那么多对不起她的事的之后,他已经不配对她说这个字。
“对不起!”萧绝倏然抱住她。
轰隆隆的巨响,整座教堂倒塌……
本台最新消息,商业霸主萧绝结婚之日,其前妻方媛媛炸毁会场,观礼嘉宾,新娘,包括萧绝方媛媛,在此灾难中,无一幸免。
我说怎么这么长时间,要虐心短句
短句毒句加赏
1、我把太阳吃进肚子是不是就不会冷了2、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负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3、我不想等到幸福变成回忆的时候才懂得珍惜。4、新的一年了、希望每个人都幸福、阳光给力。5、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6、我没必要委屈自己去讨好任何人、况且我也没这么伟大。7、我不知道我把什么给弄丢了,回过神来,好像是自己。8、明明是你做错,何必装作很难过。9、单恋,是一首轰轰烈烈的悲歌。10、是谁云幕那端低吟浅唱,诉说时光安然无恙。11、断不了的疼痛,伤在我最不易察觉的位置。12、用感情生活的人,生命是悲剧;用思想生活的人,生命是喜剧。13、这故事悲伤的结局像蝴蝶演变的宿命14、我磕磕碰碰走了那么多路,怎么能不会首,怎能不心疼。15、关于距离,最让人怕的就是会不确定,对方是惦记你,还是把你给忘记。虐心文字说说:我的心情一直被你左右16、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17、你不知道,我的心情一直被你左右。18、雨水落下来是因为天空无法承受它的重量,眼泪掉下来是因为心再也无法承受那样的伤痛。19、有些话涐说不出口/但涐想沵能感受。20、最轰轰烈烈最刻骨铭心最美最痛最伤人的是曾经。21、只是我从来没想过要下定决心的要离开你。22、再多的感动,也只是一瞬间旳回忆。23、我想在我们还没有结局的时候离开,因为结果悲剧的。24、可以用天时间爱上一个人,但却要用辈子去忘记一个人。25、破碎不是最残酷的事。最残酷的是踩着这些碎片假装着不疼痛固执地寻找着。26、我走不进你的童话里,你也不愿走进我的故事里。27、在美丽玓青春也要面对散场。28、一枝晴雪初乾。几回惆怅东阑。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29、躲在墙角、掩藏那孤独而又不奢怜悯的伤…30、鱼上钩了,那是因为鱼爱上了渔夫,它愿用生命来博渔夫一笑。
我就是如此大方😁
采纳率:7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心安理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优秀孩子成长的系列故事……)
&&&&最美的方法应该是最简单的,教育孩子其实一点都不难——只要把握了真正的要诀,每个人都可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2007年我的女儿圆圆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清华录取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这一年,她只有16岁。圆圆学习成绩一直优异,曾跳级两次。但她不是个小书呆子,她开朗而善良,热情而深刻,多才多艺,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圆圆绝不是“神童”,她只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区别于伪素质教育)思想下培养出的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我个人从教十多年,系北师大毕业的教育硕士,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对教育有比较专业的认识,并有丰富的经验。在这里我愿意以我培养女儿的故事为个案,和大家共同探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并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
  这些故事已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出版前它们就已经在一定范围内流传,几乎所有读到的家长都在为自己和这些文章的相遇而感到庆幸。这里没有一篇平庸之作,您只要读一篇就会感觉出它的价值。
   欢迎朋友们给予评论,也欢迎大家提问,我会尽我的力量和大家交流。让我们互相学习!
第一篇 《让孩子识字不难》
  圆圆并不是那种两、三岁就能认识几千字的“神童”,我也从没刻意教过她认字,没给她做过一张识字卡。但就在她过完六周岁生日,离上小学还有半年多的时间里,她给了我们一个惊喜——突然间认识了那么多字!
  她不再缠磨着要我给她讲故事,小小的人,居然自己拿本书象模象样地看起来,读得津津有味。我拿一本新来的《米老鼠》杂志让她读给我听,她真的连猜带蒙地读了下来。我真诚地表扬了女儿,夸她读得好。
  第一次体会到识字带来的阅读乐趣,她独自看书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阅读,又认识了不少新字,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使圆圆的识字量陡增。以至几个月后,到她上了小学一年级,阅读语文课本对她来说已是小菜一碟。
  记得她第一天做了小学生,从学校背回一书包课本。回到家,把新书一本本掏出来放到餐桌上,满脸兴奋之色。爸爸找来一本旧挂历给她一本本地包书皮,她就坐在爸爸旁边,兴趣盎然地把语文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听着她朗朗的读书声,我很欣慰地知道,小学生要面对的“识字关”,女儿已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迈过。
  圆圆在刚入小学时就能达到一个三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及阅读水平,这看起来像个小小的“奇迹”,让老师感叹,也让我惊喜。但我心里非常清楚,圆圆是个极为平常的孩子,她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然认识那么多字,实际上是个非常简单而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这个现象的发生,最终还是得益于教育,是家长有意无意间施行的一种正确教育方法收获的成果。
  我想在这里把我的做法谈一谈,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像圆圆一样,轻松识字,早识字。这不仅对于学前或小学识字阶段的孩子有意义,也可能对他一生的学习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我想,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我们认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于他来说其实都一样。“大灰狼悠闲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刚学说话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理解哪个更难。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正如一个从小讲汉语的人面对英语时会有为难,而一个从小听英语的孩子却从不觉得听英语是件困难的事一样。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天性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
  我给圆圆讲故事始于她一周岁前,不知最初给圆圆读书时她听懂没有,但我每次给她读书时,她都听得如醉如痴,明亮的双眸里充满愉悦的光泽。我给她买的书被我们一遍遍地读着,每次我都一字字指着读,到圆圆开始说话,就跟着咿咿呀呀地鹦鹉学舌,越来越能把妈妈给讲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来,还经常自己装模作样地读书。
  清楚地记得在圆圆一岁八个月时,爸爸的同事来串门,圆圆站在叔叔身边给自己讲故事,很投入地读着《丑小鸭》。她用小手指着书上的字,一字字读到:“小鸭孤零零的,无精打采地走到河边……”她一页页地翻着,“读”得基本上一字不差。叔叔见状大为惊奇,以为她识字。我笑说,哪里,她把我给她读的内容都背会了。她当时肯定没有文字的概念,估计她当时并不知道嘴里的念念有词和手指所指有什么关系,只是在机械地模仿妈妈讲故事时的声音和动作。
  就这样,我一直以“读”的方式给圆圆讲故事,并注意声情并茂。随着她慢慢长大,我发现以“读”代“讲”丝毫不影响她的理解,还丰富了她的语言词汇。她在说话间总是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很少有小孩子那种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说,或者词不达意的困难。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认识一些字了,这使我确信了“读书”的好处。于是又进一步,从由我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她指着我来读。她指到哪,我读到哪。逐渐地,圆圆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文字在她的眼睛里一点也不空洞枯燥,文字是有内容的,文字就是故事,是有趣而生动的。
  同时,当我们带她到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她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车站我给她读“禁止吸烟”,告诉她这里人很多,空气不好,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逛动物园时一起读指示路牌,然后我们就找到了想要看的动物;进了百货商场,先一起看购物导示牌,顺利地直奔我们要去的楼层。天长日久,圆圆养成一种习惯,看到字就想读出来。每次我带她乘公共汽车时,她都会一路不停地读着马路两旁看到的店铺名和广告牌,不认识的字就问我,我也总是兴致勃勃地和她一起读那些招牌,读到一些有趣的店名,我们还会一起谈论一下。
  没统计过圆圆在什么时候认识了多少字,凭印象,她在五岁以前认识的字都是零零散散的,不会自己看书,总是由我来给她讲。五岁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许是某个偶然因素促成,比如说她要妈妈给讲故事,而妈妈说没时间,你先自己看吧,于是她开始自己看书了。对书中内容的强烈好奇,使她顾不上文字的生疏,囫囵吞枣看个大概,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我及时夸奖她识了那么多字,会自己看书,再把她不认识的字给她读一读,这个故事就被她吸收了——她从完全个人的阅读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自此有点一发不可收的势头,书越读越多,字也越认越多。
  圆圆到小学二年级后,阅读能力就相当于中学生的水平。当班里绝大多数同学还在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生字的时候,她已开始一本接一本地读长篇小说了。当然她也常常读错别字,以至于我们戏称她为“白字大王”。我提醒她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爸爸妈妈,她因为急于读故事,不影响理解的字一般都不问我们,我们也不在意,随她的便。事实上,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了。
  到圆圆十周岁小学毕业时,她已读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侠小说,十四部共约三、四十本;郑渊洁系列童话故事数本;此外还有外国名著如《简爱》、《鲁滨逊漂流记》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等,其它零散的儿童文学书籍以及各类报刊杂志则不计其数。
  由于圆圆读的书多,理解力好,所以其它各门功课也都很优秀,学习上始终很轻松。她读完小学二年级,直接读小学四年级,仍然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在班里岁数最小,但她做事的成熟度及认识问题的水平,却仿佛比实际年龄大几岁。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给她买了一本繁体字竖排的儿童版《中国通史》,十六开本,约一寸厚。我们经常抽时间一起读,因为繁体字她不认识,开始时还是我一字字指着给她读。这本书读到有一半时,繁体字于她基本上就不再是问题,后半部分她就自己读了。她现在看一些港台及海外出版的汉语资料,觉得很方便。
  在2008年招开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有一位代表提议应该让小学生学习繁体字,多家媒体对这一提议进行了报道。这位代表的想法很好,但我忧虑的是,如果这一想法被贯彻到学校教学中,让孩子们用现行的常规识字方法学繁体字,小学生真的要被累死了。
  现在小学生学业负担重,除了由太多“课外班”带来,更主要地,是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孩子们学生字的途径基本上限于课文,每个生字动辄写十遍二十遍,孤立地去认去写,这使孩子们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却得到很少的成就。
   写简化字尚且把孩子们愁得要命,写繁体字……孩子们要知道了,肯定反对这个提议。
   繁体字不是不可以学,最重要的是怎样轻松地学。
  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每当我看到有的家长洋洋得意地宣称他尚处于学龄前的孩子认了多少字或多少英语单词,而他的方法是就制作一大堆卡片或把英语单词贴得满家,我总是有些担心,这样行吗?
  现在还有许多“早教机构”,他们所谓的“早教”其实就是让孩子认识一些字或字母和单词。学习的过程可能弄些花样,有的是扮演“字母角色”,有的是一起大声喊出某个音节,实质也是孤立地学字词。我怀疑,这样的课程,对孩子们有意义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有意义学习”,这是一个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念。他的重要论断是:有意义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依据他的理论,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所以是低效学习前几天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说一个四岁的孩子能认得二千汉字。原来是他的爷爷把字词贴了满家,每天让孩子认。
  学外语的人都知道,如果孤立地背单词,忘得很快,但如果把单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效果就非常好。所以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吧。
  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
  和谐合理的方法往往是美的,也是有效的;坏方法则把原本简单的事变得复杂、低效;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
第二篇:《“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题记]
  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正文]
   陪孩子写作业,现在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
  孩子上小学后,整个家庭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孩子的生活中开始有了一种叫“作业”的东西,它仿佛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能带来此后一连串的变化——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于是很多家长放弃自己的一些活动,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他们希望以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好习惯。
  家长们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写作业时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盯着,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时地过来,先了解一下要写什么,再不时地过来看看写得怎样,最后还要细心地检查。无论何种陪法,都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全程参与,从头关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吗?我认为不需要。
  圆圆刚上学时,学校给新生家长开会,提出家长应该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等要求。但我们没那样做。我们只是在最初几天,当孩子对学校生活、写作业这些事都还比较陌生时,在旁边给予她一些指导和提醒,让她尽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做法。这个时间只有一周,后来就没再管她——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刚上学的一段时间里,圆圆对写作业感到很新鲜,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作业,那神情就像对待刚买回来的一个洋娃娃似的。时间稍长,她就失去新鲜感了。回家就先吃东西、玩耍、看电视,一直磨蹭着不去写作业。当我们发现已经有好几天,圆圆都是需要我们提醒才去做作业时,就决定以后连提醒这句话也省了。我和她爸爸达成默契,我们装作完全忘掉写作业这回事,只忙活自己的事情,每天任凭她玩够了再去写作业。
  很快,她就把自己搞乱了。有一天回家后,她一直没写作业。先看动画片,饭后玩了一会儿玩具,然后又看书,又看会儿电视。到了已洗脸刷牙,躺床上要睡觉时,才想起今天忘了写作业,急得哭起来。我和她爸爸其实早就着急了,但我们一直装着没注意她的作业问题。这时我们才做出和她一样着急的神情,说:是吗,你今天没写作业啊?
  我们说这话时,只是表示了微微的惊讶,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责怪啊,她哭,就说明她已经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坏了。家长如果再带着抱怨和批评的口气说“你怎么能忘记写作业呢,现在着急了吧!”孩子就能从中听出“你真不像话”、“活该”的意味,她就会忘记自责,开始对抗家长的批评。我们亲亲她的小脸蛋,语气平和而友好地对她说,宝贝不要哭了,谁都会有忘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想想怎么办吧。听我们这样说,圆圆停止了哭泣。父母这样理解她,可能给了她很大安慰,她情绪平静了不少。
  她爸爸心里早就着急了,这时不由自主地说,那就晚睡一会儿,赶快写吧。看得出圆圆当时已困了,她听爸爸这样说,有些不情愿,表现出发愁的样子。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我赶快对圆圆说,你愿意今天写,就晚睡一会儿,今天去写;要是想明天早上写,妈妈就提前一小时过来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写,明天就去学校和老师说一下今天的作业忘了写了,这一次就不写了。
  圆圆当时面临的不外乎这几种选择。她想了一下,知道最后一种选择不合适,立即否定了。我敢肯定刚上小学的孩子,如果他以前不曾遭遇学前班或幼儿园布置作业的困惑,如果他的自尊心不曾受到损害,他是不会同意不写作业的。每个学龄儿童心中都有对作业的责任意识;还有自尊和对老师批评的惧怕,这些让他不会随便放弃作业。
  圆圆当时虽然想睡觉,但可能是她觉得不写完心里总有个事,不舒服,就说要现在写。我们说好,那就现在写吧。她无可奈何地下床,从书包中掏出书本,说不想在自己的小屋写,要到客厅写,可能是觉得小屋容易勾起睡觉的愿望吧。我和她爸爸再也没说什么,只给她找个小凳,让她到茶几上写,我们就各自干各自的事去了。
  过了一小会儿我们也该睡了,洗漱完后,我过来看了一下圆圆。她刚刚写完语文和英语,数学还没写。我说:妈妈爸爸去睡觉了,你写完了自己回房间睡觉吧。
  平时她睡得早,都是我们送她进房间。这时,她抬起头,有些嫉妒地说,为什么你们大人就没有作业,就是小孩有作业!我们被逗笑了,说我们其实也有作业,爸爸要画那么多图纸,妈妈要写那么多文章,这都是我们的作业,也必须要按时完成。并说我们可不愿意没作业,没作业就下岗了。写作业的道理小孩子自己其实也明白,就不用给她讲了。我们又亲亲她的小脸蛋,像平时一样愉快地跟她打过招呼,就回自己房间了,留下她一人在客厅写作业。
  我们假装关灯睡了,静静地听着她的动静。圆圆大约又写了十几分钟,自己收拾书包去睡了,我们才把悬着的心放下。第二天也没提这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在这里我想提醒家长们,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接下来几天,圆圆回家早早就把作业写完了,我们心里很高兴,但没有很夸张地表扬她,只是淡淡地告诉她每天都这样做是个好习惯,应该保持,表情中流露出对她的满意。
  早早把作业写完带来的方便和愉快,她自己也能体会到,这个道理一点就透,即使对小孩子,也毋须多说。但她毕竟是孩子,时间稍长,就又开始在写作业方面有些懈怠。距第一次忘记写作业大约十天,圆圆又一次忘了写作业。
本来那天准备睡觉的时间就比平时晚,她想起来作业忘了写,说今天的作业还留得多,得写好长时间,说着又愁得要哭。我们还是采取和前一次大体相同的方法,宽慰过她,就把她一人留在书桌前,我们去睡了。
  可能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会不忍心,觉得自己陪在孩子身边,孩子会有安慰,会写得更快更好。但那样会有几个坏处,一是孩子会在家长面前刻意表现他的痛苦,博得家长同情,这既影响他写作业的专心,又影响速度;二是家长陪写,会让他觉得不完成作业至少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他和家长共同的事,时间长了,会在心理上对家长形成绑架,养成依赖心,这特别不利于他自我责任意识的形成;三是家长坐在旁边多半会忍不住唠叨一句,不论是略有不满地说“赶紧写吧,谁让你又忘了呢”,还是善意地提醒“以后回家好好记着写作业,不要再忘了”,或者是看孩子开始磨洋工,忍不住督促“快点写,你看都几点了”。所有这些话对当时的孩子来说都没有意义,还弄得孩子烦。所以即使你有时间,也不要陪他,即使你当时还不想睡觉,也要假装去睡,情绪上要和平时没有两样,千万不要指责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可没有你那么好的脾气,我一看见孩子没写作业,火气就上来了。那么,我要说,如果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从不去虔诚地思考,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凭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着急,一着急就发脾气,这只能说明你是个任性的家长。一个任性的家长,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呢?
  那天圆圆确实写得比较晚了,我们一直竖起耳朵听她的动静,到她睡觉时都快十二点了。很心疼她睡这么晚,明天还得早起。但这也是她成长中应该体验的“功课”,她从中一定能学到东西。我们并不觉得她忘了写作业是件坏事,倒觉得它是个教育契机,可以促成圆圆自觉意识的养成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确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圆圆自那以后,再没发生过临睡觉时才想起写作业的事。她很快就学会了安排,有时在学校就能抓紧时间完成不少作业,回家也一般写得很快。
  家长应该记住这一条: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一顿,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可以说,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所以当家长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儿童所有顽固性的坏习惯,几乎都是小问题没得到合理的疏导解决,长期和家长或教师摩擦冲突形成的。陪孩子写作业就是特别容易养成儿童坏习惯的一种做法。
  家长陪的目的是希望有两个提高——效率高、质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认真,就会告诉他要应该抓紧时间,应该认真写。天天陪,这些话差不多就会天天说,因为孩子几乎不可能那么安安静静地长时间地坐着,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把作业写得那么完善。开始时孩子还会在意家长的话,时间长了也就不在意了,这惹得家长说话时就会有些不耐烦,孩子就在情绪上开始和家长对立,事情于是开始走向恶性循环。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为儿童所热爱的事情,当它变成一项被监督完成的活计,让人感到不自由时,其中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家长陪着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我们一定要理解什么叫好习惯。
  按时按点地坐在书桌前,并不等于有了按时按点学习的习惯。“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
“陪”所制造的习惯,只是肢体上的;“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陪”与其说在帮助孩子,不如说是在给他制造麻烦。
  很多媒体、教师或“教育专家”都在建议家长应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这种说法不知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我见过许多看起来确实需要有人陪着学习的孩子,没人陪就一点都坐不住,甚至是孩子自己提出要求,希望家长陪着写作业——但这个事情不能孤立去看。需要家长陪着写作业,这绝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也不是一个正常要求,这只说明他已养成一个坏习惯。他学习成长中遇到的一系列的摩擦和挫折,已造成了他不会管理自己,造成他内心的无力感和无助感。他对自我管理极为不自信,只好求助于外部力量约束自己。事实上,他的内心是反抗这种“陪”的,所以即使有家长在身边,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一定要想办法从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独立性将总也不能生成,那么他会越来越苦恼,越来越不自觉,“陪”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小。同时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在过去时间里对孩子的教育哪里出了错误,这种反思也将决定你如何抽身,决定你的帮助是否能对孩子有正面作用。
  抽身的原则: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哪怕他开始做得不好,也绝不要制造他的内疚感和失败感。你在抽身之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站立,否则他只能再一次摔倒,且摔得更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弱点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没有自我认识,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纪律。一个年纪幼小的人,不论他把“懒惰是不好的”这句话记得多么牢,理解得多么清楚,但是如果这种情感没有迫使他在实际行动中管住自己,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孩子的弱点如果总是通过大人的操纵去克服,那所谓“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虚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会成为孩子自我认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机会,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从约束中挣脱出来。
  陪孩子写作业还有一个坏处是,有些家长因为陪孩子付出了时间和辛苦,就产生讨债心理,当孩子成绩不好或习惯不好时,就会说:我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培养习惯,你居然学成这样!这样的话更让孩子丧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时也会产生负罪感,这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也没有好处。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陪”与“不陪”不要理解得简单化和绝对化。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在学习上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觉、独立意识,防止孩子养成依赖家长、没有自觉性的坏习惯。所以“陪”与“不陪”与其说是行为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教育理念,不能简单地从形式上界定。比如有的家长整天忙着喝酒打麻将,确实也没时间没心思陪孩子,孩子干什么他都不管,这样的“不陪”与我们这里说的“不陪”,则完全是两个概念。
第三篇 《“不管”是最好的“管”》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正文]
  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约我聊天,她是带着一个问题来的,为她单位一个女同事。
  她的这位女同事也是她非常要好的一个朋友,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问题,苦恼得要命。同时,我的朋友自己也经常有类似的烦恼,就想和我专门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的话题从她单位这位女同事开始。
  她的这位女同事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工作出色,人也漂亮,为人处世都不错,是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所以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在爱情上奉行宁缺毋滥,一直蹉跎到36岁才结婚。婚后有了个儿子,中年得子,爱得要命。这些年同学们的孩子已一个个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了,大家聚在一起经常感叹孩子如何难教育。她当时在旁边听着觉得不相信,小孩子会那么难教育吗。
  当她的孩子还在襁褓中,她就给他读唐诗。她读了很多家教方面的书,知道早期启蒙特别重要。孩子刚学说话,她就天天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和他说话。她儿子确实也表现得聪明伶俐,上幼儿园后,有一家心理研究所来幼儿园采集数据,对孩子们进行了智商测验,结果当然是保密的。但后来园长悄悄告诉她,她儿子全园第一名。她觉得自己是个成功的家长,相信自己倾尽全力,一定会教育出一个出色的孩子,甚至是个神童。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说话如何发音标准,小到如何抓筷子如何玩耍,都进行着认真的指导,只要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就立即指出来,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的一个缺点重复犯了三次,就要受到批评,三次以上,就每犯一次打一下孩子手背。孩子每天手背挨打的事总会有,比如打翻饭碗,牛奶没喝完就玩去了,见了阿姨没问好,昨天学的单词今天有一半没记住等等。她说,我打他手背一下又不痛,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严格让孩子长记性,她自信在这样的要求下孩子会越来越完善。
  我的朋友说,她去过几次这位女同事的家,发现同事对孩子那真是叫用心。虽然人在和你说话,但感觉她的心总是在孩子身上放着,不时地告诉孩子一句什么,比如“到写作业时间了”,“手上的水没擦干净,再去擦一下”,“别穿那双鞋,这双和你的衣服搭配好看”。
  朋友感叹说,当妈的都做到这个程度了,可不知为什么她的孩子越来越差。刚上小学时,是班里前三名的学生,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成了倒数第三名。现在这个孩子已上初中,各方面仍然毫无起色,即使是从小就学习着的英语,成绩也总是很低,总之根本没有一点高智商的痕迹。而且性格特别内向,既不听话,又显得很窝囊。他妈妈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呕心沥血地教育他,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觉得这是命运在捉弄她。
  朋友问我:你说这问题出在哪儿,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我想想说:问题还是出在妈妈身上。改善的方法很简单,但我怀疑,正因为简单,这位妈妈恐怕难以做到,或者说她根本就不愿意去做。在朋友疑惑的目光中我告诉她,这位好强的妈妈,她的问题就是对孩子管得太细太严。治疗的方法当然是反面,就是“不管”。
  “不管?”朋友睁大眼睛。
  我说,可能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对孩子管得特别细特别严的家长,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动机在他们的生命中始终比较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业上属于那种放哪儿都会干好,都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样,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对自己的管理,都拿来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们基本上都失望了。
  朋友点头说,对对对,是这样,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儿童不是一块石头,成人刻刀所到之处留下的,并不完全是雕刻者单方面的想法。假如一定要把父母比喻为一个雕刻师,那教育这种雕刻所留下的痕迹则是雕刻与被雕刻双方互动形成的。作为雕刻者的父母如果看不到这种互动性,漠视儿童的感觉,以为在受教育方面,儿童就是块没有弹性的石头,刻什么样长什么样,那么一块璞玉在他手中也会变成一块顽石,或一堆碎料——看不到这种互动性,就谈不上尊重儿童。不尊重儿童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
  朋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接着说,从你的陈述中我可以感觉到,这位家长确实很用心,但实际上她的行为里教育要素很少,更多地是“指令”和“监视”。指令和监视是教育吗?不是!教育如果这么简单,每个家长都可称心如愿,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恨铁不成钢的悲叹了。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现在家家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孩子。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中,所以每个做父母的在开始时都铆足了劲,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儿童教育是件最重艺术,不重辛苦的事。只有那些注重教育艺术的人才会把孩子教育好。瞎用功,乱用力,只会把事越做越坏——这可以解释你这位同事的孩子为什么会每况愈下。
  我接着分析这位妈妈,她在孩子面前其实一直扮演着一个权威的角色,因为只有权威才有资格对别人进行不间断的指令和监视。而就人的天性来说,没有人喜欢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个权威。所有对权威的服从都伴随着压抑和不快,都会形成内心的冲突——孩子当然不会对这个问题有这么清楚的认识,他只是经常感到不舒服,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满意,这让他感觉很烦。于是他慢慢变得不听话,没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闷。所以,家长一定要对“过犹不及”这回事有所警觉,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尽管是以温和的爱的形式出现)。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我们成人不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吗。
  朋友说,是啊,经你这样一分析,觉得真是这么回事。看来以后要少管孩子。
  我点头说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把上面的想法总结为一句话:“不管”是最好的“管”。
&朋友笑起来,说这句话总结得太好了,并说自己在教育孩子中要记住这句话,也要告诉她的那位同事记住这一点。我说,你可以对你的同事讲讲这句话,但不要期待她一定能接受。我对不少家长讲过,不知为什么,一些家长一听“不管”这个词就反感。
  看朋友有些惊讶,我对她讲了下面一件事。
  前几天遇到一位父亲训儿子说,我小时候家里孩子多,你爷爷奶奶忙,谁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觉吗。我和你妈妈对你多关心,每天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学习,你却一点不懂得努力,你怎么就那么不自觉呢?
  因为我和这位父亲很熟,就直率地对他说:你这是说对了,就是因为你小时候没人管,才学会了自觉;你儿子不自觉,恰是因为他太“有人管”了。该他自己想的,父母都替他想到了;该他自己感受的,父母都去给他提醒了,他干吗还要自己去留这个神呢,他哪里有机会学习自我管理呢?这位父亲对我的话很不满意,他反驳说,“照你这样说,不去管孩子,倒是可以做好家长,我们这么用心却错了?!”他因为这事,好长时间表现出不爱搭理我。
  这位父亲的反应并不意外。我遇到不少对孩子管制太多的家长,总想说服他们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给孩子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就提议让他们以后少管孩子——这是改变问题的必经之路。但我的提议多半会遭到家长类似的质问。在他们看来,让家长“不管”孩子,就如同让他们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一样刺耳和反感。事实是他们根本不想去理解我这里所说的“不管”——它不是削弱家长的责任,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家长内心树立起的一种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
  朋友点点头,家长总要求孩子改正这个那个缺点;但对于别人给他指出的缺点,却并不愿意接受,从内心都不肯承认自己有这个缺点。我也点点头,这就是为什么给家长做工作特别难,也是许多孩子身上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
  我们沉默了片刻,朋友说,你说的这些我全都理解了。不过,我有个具体问题。假如孩子马上要考试了,比如马上要中考或高考,他还不学习,或者钢琴马上要考级了,他不好好练琴,那家长该怎么办,难道也不要说吗?
  我说,对一个孩子来说,马上要有重要的考试,却还不去认真学习,这确实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但这“不自觉”只是表象,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问题,比如理性不足、厌倦感、自制力差、价值观不成熟、缺少自尊、自卑等。说实在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家长一直以来不合适的管理方式一定有因果关系。如果家长想管,就一定要改变一下方法,用以前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因为他目前的状态就是长期以来你所实施的“管”的一个结果。至于用什么方法管,我无法给出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只能说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小病小治,大病大治,孩子的问题越严重,家长越要根本性地改变教育方法,越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关于这一点,还是从我自己的经验上来谈一下吧。也许能给家长们一些启示。
  我女儿圆圆上高一时,圣诞节我们送了她一个便携式CD机,本意是让她学习得累了听听音乐。但她经常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歌,还隔三差五地去买光盘,对当时的流行歌手、歌曲了如指掌。以我们自己的学习经验来判断,这样学习肯定要分心。如果是在小学,她这样我们也不着急。可现在是高中,时间这样珍贵,竞争这样激烈,你要稍懈怠一点,别人就会赶上来。我和她爸爸有些着急,就提醒她学习时最好不要听音乐,给她讲道理说,高中的作业和小学的不一样,不是为了完成,而是为了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和理解。
  第一次说时,她只说她知道了,并说她自己觉得不影响学习。过了几天,我们看她还是天天戴着耳机写作业,有些忍不住了,就又说她。这次她有些不耐烦了,怪我们唠叨,说她自己知道怎样才好,告诉我们不要管她。
  接下来好长时间,我们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总是很着急的。不光是听耳机的事,主要是她表现出来的整个学习态度的松懈让我们有些着急。这种时候,我们也很多次产生去“管”的冲动,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我和她爸爸商量后决定,这件事不再去管她,随她去吧。
  我们这样考虑:也许她只是新鲜,且现在学习还不够紧张,到高二、高三时学习更紧张了,新鲜劲同时也过了,她自然会紧张起来。也许是她心理上有压力,用这种方式释放,她现在表现出的松懈是她进行自我调整必须经历的一种状态。也许她只是迷恋音乐,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在某一阶段对某个事情产生深刻的迷恋,生硬打断了并不好——在这一切“也许”之上,我们有一份明智:人的学习行为是由两套系统合成的,一套是躯体的,一套是心理的。用强迫的方法可以让一个孩子坐到书桌前,眼睛放到书本上,手里拿上笔——即使他的躯体都到位了,但没有人能让他的心思也到位。如果不是出于自觉自愿,纵然我们让圆圆收起CD机,她也不会因此更专心学习,相反,心可能会离学习更远。既然圆圆说不影响学习,并说她自己知道怎样才好,我们就要相信她的话。
  所以,我和她爸爸互相提醒,管住自己嘴,不再去说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不说”是件比“说”更难做到的事。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你的心理形成挑战,这实在需要家长用足够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这件事。当然,时间长了,我们就真正地不在意,真的忘记去管她了。没注意圆圆从什么时间开始,学习时不再听音乐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她书架上的CD机落了很多灰尘。
  她考上大学后我问起过这件事。圆圆说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确实是会分心,这一点实际上她心里一直知道,但开始时就是想听,约束不住自己。到高三时那么紧张,自己从内心就不愿有什么事情打扰学习,写作业时当然就不会再听了。看来孩子心里对什么事情都是有数的,她只要有一颗上进心,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会进行自我调整。
  我的朋友说:嗯,我越听越明白了,你这是老子的“无为而治”。
  我笑笑说,差不多吧。看她还没听厌,我就不厌其烦地接着说,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儿童是一个完美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家长如果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朋友很感叹地说,平时到学校开家长会,校长或老师们一说到孩子们的问题,就强调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多管管孩子。通过今天的聊天我才知道,其实在当下,很多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因为家长管得少,恰是因为管得太多了。我笑笑说,你说到问题的要害了。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知道在孩子的某些发展阶段上和某些发展方面,你是无能为力的,或者说是不需要作为的——这一点,如果你不怕得罪人,就回去给你的同事建议一下,就她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作为”才是最好的作为,“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第四篇:《不考100分》——向孩子要成绩的艺术
  在一所小学校门口,看到一小女孩兴冲冲地对来接她的妈妈说“我数学考了98分!”她妈妈马上问谁谁考了多少,听到人家考了100分,脸上有不满,“人家能考100分,你怎么就考不了?”孩子原本兴奋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脸委屈与沮丧。
  孩子成绩好坏,并不在于家长对孩子说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于怎样去说。语言不是呼出的空气,不会消散在空中无影无踪。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家长说过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产生好影响,坏痕迹只能产生坏影响。
  我还在一个朋友家见过一位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她没有前面这位妈妈的严肃,看起来性情很好。朋友和他们母子寒暄,问孩子是不是放假了,期末考试好不好。孩子很骄傲地说,语文98,数学99。我们一听连连称赞孩子真棒,妈妈倒也高兴,愉快地白孩子一眼,嗔怪地说孩子:“看你这臭显摆,班里有好几个孩子考双百呢,你考个双百再来吹牛!”妈妈其实在内心应该是比较满意的,她这样说多半是为了谦虚。孩子听了有些不服气地做个鬼脸跑开了。
  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许多小学生家长在孩子的分数问题上,都是这样漫不经心地犯错误。上面两位家长虽然说话的口气和用意不一样,但话语中传达的价值观一样——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人满意的。家长就这样把学习变得功利,不知不觉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让孩子偏离学习的正途。尤其前一位家长,她不但让孩子对学习怀有虚荣心,还教唆孩子去嫉妒。
  当孩子第一次背上书包去上学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可是用不了多长时间,许多孩子就开始陷入痛苦。作业像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分数像河一样挡在他们面前。尤其当他看到别的同学考了好成绩,而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或者即使成绩还不错,仍然没达到家长期望的高度时,就会感到沮丧和不自信。
  与此同时,很多第一次把孩子送进小学的家长,在这关键的时刻,并不是通过向书本学习或向他人学习,知道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在学习上形成自信和好习惯;而是怀着掷骰子的心理,被动地等待着结果,看自己的孩子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也有家长自以为是地瞎指导孩子,要求孩子考100分,以为那就叫教育孩子。这些家长共有的表现就是单纯地向孩子要成绩。
  我见过一位小学教师,她的儿子很聪明,她觉得自己所在的小学不好,特意把儿子送到市里最好的一所寄宿制小学。那所小学以考试成绩好而著称。孩子们从上一年级,每周都有考试。这位妈妈每周末接儿子,总是首先谈考试,问语文考了多少,数学考了多少,班里有多少同学考了100分。她儿子尽管学习也不错,但考试卷上总会或多或少错一点,没有一次能拿到100分。她也懂得孩子需要鼓励,就总是安慰说“没事,九十多分也很好,争取下次考100分”。期中考试前的一次小考中,儿子终于数学拿到一个100分,高兴极了。她接了孩子回家,马上就让孩子给姥姥和奶奶打电话,汇报考了100分。姥姥家和奶奶家的人都一个劲地夸孩子,这个成绩给所有的人都带来极大的愉快和幸福,纷纷许诺说期中考试再拿了100分就给这样那样的奖励。到期中考试,她一再叮嘱儿子考试要认真,好好检查卷子,不要出错,争取考100分。考试后去接孩子,这个不到7岁的小男子汉一见妈妈就哭了,告诉她自己没考出一个100分。妈妈尽管很失望,却没批评孩子,只是又一次鼓励他争取下次考100分。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是那种总能够给孩子鼓励的家长,认为儿子没拿到100分流泪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她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激励很有效。所以当她对我讲起这些时,也表现得很自信。但我听得却忧心忡忡。
  她的错误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没去关注。她的行为看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实质是在追求作为家长的满足感。而她及她的家人那种共同的“满分癖好”,在学习动机上会给孩子误导,而他们对考出满分后的种种许诺,看似和蔼,实则粗暴,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却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满分是一个成绩极限,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孩子根本达不到。家长对100分的爱好,只是不断制造儿童的失落与内疚感——孩子从偶尔的好成绩中,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愉快,但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内心是不安与痛苦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次考试会怎样,会不会让家长满意,他心里没有把握,惴惴不安,一心惦记着分数,真正的学习目标迷失了。
  前些天在聚会中遇到一个老同学,他儿子上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平平,他为此有些发愁。那天我们正吃饭中,他收到儿子的一条短信,说数学考了97分。看来孩子非常高兴,都来不及等爸爸回家,急于告诉他这个好成绩,并问他高兴不高兴。我这位老同学当然高兴,当即对大家宣布了这个事,说他儿子已有两年数学没上过90分了。他当即给儿子回了短信,合上手机时,他有些得意地说,我告诉儿子“我高兴,但你要考100分我更高兴”。他还陶醉在自己很会鼓励儿子的良好感觉中。我不客气地对他说,你这样说真是疯了,这不仅破坏了孩子眼前的快乐,他刚刚建立起的一点自信,也足以被你这句话击碎。
  假如家长提出什么要求孩子就能实现什么,那么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成绩优异、习惯良好、多才多艺、品貌出众——那样的话做家长真是件轻松惬意的事。
  可上帝似乎有一种不公,“分数越要越少”这个现象很残酷但确实存在。一些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费尽心血,孩子却成绩差习惯坏;另一些家长看起来做得轻轻松松,孩子在学习上却又自觉成绩又好。这让许多对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长感叹自己“命不好”。其实这些“命不好”的家长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改变不正确的成绩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上,成功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好,一是对学习不利;二是对保持不利。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就像一个跳高运动员,如果在训练中或赛场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跃过横杆,而总是考虑场上观众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他跳过去了会得到怎样的奖赏,跳不过去会如何难堪。这种想法会让他顾虑重重,甚至装腔作势,那么他在赛场上将不会取得好成绩。
“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让那些没有远见没有踏实心地的家长最终失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感到很奇怪,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很优秀,经常考90多分或100分,为什么上了中学就不想学也不会学了?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有很多种,但这之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孩子是因为从小形成不良学习动机,其结果一是败坏了学习胃口,二是动机的低下束缚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使他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
  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我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我女儿圆圆上小学时,学校对成绩评定不打分数,只打“优”、“良”、“及格”、“不及格”,85分以上就是优。她成绩一直不错,都打了“优”,但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每次卷子上都有些错,也就是说她基本上没得过100分。我不愿强化考试的重要,所以对她大大小小的考试并不直接过问,只在暗中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经常和她聊聊学校里的事,也和老师们沟通一下。
  老师经常让家长在发下来的卷子上签字,我和先生绝不因为孩子分数的高低兴奋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兴,我们也正常表达高兴;考不好,孩子可能会有些沮丧,我们就告诉她:没考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要是老师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会的,虽然得了高分但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不也很遗憾嘛。这样说能引导她踏实下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
  同时我也注意激励孩子,因为她毕竟是孩子,需要一些浅显的成就感。例如,一张数学卷子,她考了85分,经由她自己修改后,又有9分的题做对了,但还有一道6分的小题没改对,我会很愉快地在她改正的题上打上对钩,然后用铅笔在原分数旁边写上“94”,告诉她现在的成绩已变成94分,而不是85分了。那道6分小题她可能会马上再改正,也可能需要再想想或第二天请教老师,或需要妈妈和爸爸给她讲一讲。总之不论什么时候改正了,我就会把那个94分擦去,写上100分。即使卷子已经让老师重新收走了,我也会给她一个口头100分,对她说“昨天你还有一道题不会做,是94分呢,今天就都会了,变成了100分!”
  任何考试卷,只要修改,成绩肯定会高于原来的。这样,孩子就发现了过程与结果的关联性。圆圆认识到,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会是100分。这不但让孩子知道学习要一点一滴地认真对待,最重要的是她会因此觉得,得不得100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像前面那个哭泣的小男孩一样,以押宝的心态求100分。
  不在教育上虔诚思考,不去用心理解孩子,分数上步步紧逼的家长,最后多半会沦为节节败退的家长。
  有一位家长,他的生意做得很好,赚了不少钱,但他的儿子一直令他头痛。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初三了,特别不爱学习。他现在担心儿子连高中都考不上,更不用说上什么重点学校了。他在一个场合听我提到前面的“小学教师家长”和“手机短信家长”的事后,有些不以为然地说,我看你说得不对,孩子学习好不好还是在于他自己,我对儿子多用心,对他的要求也不高,从来没要求他考100分,他也没学好。
  这个家长的情况我比较了解,他做生意很精明,但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怎么笨怎么来。他孩子刚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每逢期中、期末考试,他就给儿子请来各科家庭教师,从考试前一个月给孩子补课。他对儿子说:“爸爸不怕花钱,只要你能考出好成绩就行。”
  他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成绩还能保持中等偏上,他为了鼓励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就总是说:“班里谁的家长舍得花这么多钱请家教,你应该进前10名啊。”可他的孩子不但没有进前10名,反而开始往后退。假如儿子考了第22名,他就会拿着孩子的考试成绩,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爸爸为你的学习花了那么多钱,你怎么也该考进前20名啊。”几年下来,他现在对儿子说的话已变成“你哪怕考个及格也行啊!”
他为了儿子的学习,除了请家教,还经常在考试前给学校老师送礼,回来对儿子说:“你爸赚的钱,都给了老师了,你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谁?”
  这位精明的生意人,以为他的商业法则可以处处灵验,花钱就可取得“鬼推磨”的效果。实际上他和前面几位“要100分”的家长比起来,对学习的认识更浅薄,在恶化孩子学习心理方面有过之无不及。他不断地把学习目标定位在“考试”上,使孩子目光短浅;不断地关注“名次”,来扰乱孩子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制造孩子的内疚感,使孩子在心态上变得虚浮;不断地用钱来轻薄知识,让孩子学会庸俗思维。一个在学习上目光短浅,没有良好动机,心态虚浮,思维庸俗的孩子,他的成绩怎么可能不一路下滑?
  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100分呢,包括我自己,也很在意孩子的成绩。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都是破坏性的。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中的好成绩,也只能从这里出现。
  儿童天生就懂得自尊自爱,“争强好胜”其实是一种天性。孩子入学后,即使家长不说什么,他们都会产生对分数的追求,对名次的渴望。面对卷子,他们每个人都会尽了全力表现出最好的自己,绝没有一个孩子明明会做,故意做错,故意让自己拿不好的成绩。
  家长要建立这样一种信心:不提分数或名次要求,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从家长的态度中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而是为了自己学会。他不对分数斤斤计较,才会最终获得好成绩。
  这是个奇怪的定律——想要“100分”,就别要求孩子考100分——听起来像个悖论,但它真正成立。
第五篇、《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孩子天生是不会说谎的。
  圆圆四岁时,我和她爸爸带着她在北京已漂了近两年。户口没着落,房子也没有,我们一家和另外一个姓高的朋友合租了一个有三间平房的小院,圆圆管那人叫高叔叔。高叔叔很喜欢圆圆,经常和她说话。当时我们想找个能解决户口和住房的地方安顿下来,正好烟台有两家设计院希望我先生去面谈,于是我们带着圆圆一起去烟台。临走前,因为考虑到能不能谈成还是个悬而未决的事,没必要向别人声张;所以先生在临走前一天遇到小高时,说我们准备回内蒙古老家去。
  到烟台后,和一家招聘单位初步谈好条件,决定来这里,但先生需要留下试用一周。于是我带着圆圆先回北京。因为我考虑事情还是要等到先生在那里工作一周后才能最后确定,为稳妥起见,在回京的火车上对圆圆说:你回去见到高叔叔不要对他说我们来烟台了。
   圆圆懂事地点点头。
  结果,我和她回到那个小院后,圆圆一看到小高,就赶快宣布:“高叔叔,我不能告诉你我去哪里了。”小高说:“你不是回内蒙古了吗?”圆圆说:“不是,我妈妈不让我告诉你我去哪里了。”弄得我只好把实话都讲出来。
  我们到烟台后,单位很快把户口给办好,还给了我们一套三室的房子。漂泊几年后,来到这样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有了这样一份安稳的生活,这让我们觉得非常幸福,心里很感谢招聘我们过来的院长,于是春节回老家时花二百元买了一对有蒙古特色的工艺小银碗,准备作为老家特产带回去向院长表示感谢。
  我和先生从没给任何领导送过礼,这一次送这个小工艺品虽说只是出于感谢,但真拿着“礼物”带着圆圆往院长家走时,心里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似乎很害怕别人知道。圆圆不理解我们的心情,她来去都兴高采烈的,很为自己去给别人送了点什么而愉快。所以当我们回来走到楼下,看到和我们同住一个楼的她爸爸单位的同事时,她就兴冲冲地对那人说:“熊伯伯,我们刚才去院长爷爷家,给院长爷爷送礼去了!”她爸爸只有尴尬得嘿嘿笑的份儿。
  这些事现在看来只是笑话,很有趣,当时却弄得我们很不自在,有些下不了台。但我们没责怪孩子一句,也没有试图再说任何一点掩饰话来圆这个场。如果当时为了面子,当着孩子的面说些谎话,我们自己可能不尴尬了,却是教给孩子说假话。这样的事不合算。
  我们一直注意发展圆圆的诚实品格,除非是极偶尔的情况下出于善意的需要,否则绝不教她说假话;同时我们也注意尽量以身作则,自己首先做诚实的人。
“不说谎”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一个假话连篇的人,即使他以世俗的标准看有多么“成功”,他实质上也不是个幸福的人,因为他的道德一直悬空着。
  小孩子都非常聪明,能很细腻地体察大人的反应。可能是那次“给院长爷爷送礼”让我们一瞬间脸上流露的窘迫太多,圆圆回家后似乎有一些不安,她觉得自己做错事了。我们立即安慰说,没事,原来只是觉得没必要说,你说了也没关系。她爸爸更嘉奖似地抱起她说:爸爸就这么点秘密,全让你给抖落出来了!宛如她做了件有功的事。
   我们都笑起来,圆圆一下轻松了。
  圆圆在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懂事,她以后肯定不会因为我们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就总去“抖落爸爸的秘密”。有些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能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她只要有健康的心理,就一定会把握好这个分寸。
   如果说某个孩子有说谎的坏毛病,这一定是他的成长环境出了什么问题。
   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
  首先是模仿大人。虽然没有一个家长故意去教孩子说假话,即使经常说谎的家长也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但如果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为了哄孩子听话,经常用一些假话来骗他;或者是家长经常对别人说假话,不时地被孩子耳闻目睹,孩子就会慢慢学会说假话。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出于成人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经常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并无道德上的不妥,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留下说假话的印象,教会他们说假话。
  墨子就染丝这件事比喻教育上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所以如果孩子出现说谎的毛病,家长一定要首先进行自我反省。
  造成孩子说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压力”,即家长比较严厉,对孩子的每一种过错都不轻易放过,都要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或者是家长太强势,说一不二,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体恤孩子的一些愿望。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的情绪经常性地紧张和不平衡,他们为了逃避处罚、达成愿望或取得平衡,就去说假话。
  一位母亲为她孩子的说谎问题来向我咨询。她和她爱人都是博士,从她身上可以看出知识分子的良好修养,我想她孩子说谎应该不是从父母那里模仿的。
   她的孩子是个女孩,当时读初二。我和这位母亲就从具体的事情上聊起。
  她说,就拿最近的一次说吧。我花1000多元给我女儿买一个彩屏电子词典,一再嘱咐她不要丢了,因为我这个孩子经常丢东西,她从小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说过她多少次也改不了,她爸因为这事有一次惩罚她在房间里一动不动站了两个小时。她得到这个彩屏词典也非常喜欢,向我们保证说要认真保管,肯定丢不了。结果这么贵的词典用了一个多月就丢了,丢了她也不跟我说。我发现她词典不在了,问怎么回事,她说是借给同学了。我让她赶快要回来,结果好几天拿不回来。她开始几天总说那个同学忘了给她带来,追问了几天她说要回来了,但转手又借给另一个同学。我有些怀疑,让她两天后必须拿回来。两天后她对我说要回来了,但放在教室里了。我不信,说要第二天亲自跟着她到教室看看,她到这个时候还装得很镇静。直到第二天早晨我真要跟着她去学校,她才哭了,说词典丢了,承认她这些天一直在骗我。
  这位母亲说,以前孩子说谎还有些不自在,现在那么多天编谎话骗家长,居然说得像真的,没事人似的。她不能理解自己那么用心教育孩子,孩子怎么能学会撒谎。她说她能原谅孩子丢东西,但不能原谅她说谎骗人。
&我能理解这位妈妈的气愤,但这件事让我听得内心隐隐作痛。这位妈妈只看到了孩子丢东西的过失和撒谎的过错,却没有细心体会孩子在那些日子内心所受的煎熬。
  我对这位妈妈说:就这件事情中孩子的表现,应该不叫说谎,她只是想隐藏一件事。孩子丢了东西,根本不是你以为的没事人似的,她内心其实很痛苦。正常情况下,孩子应该寻找父母帮助解决,可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去寻求你们的帮助,宁可以拖延和撒谎来应付?这是因为她没有把父母当作不幸的分担者。孩子这样的反应肯定是出于经验,我可以猜测,在你们以前的生活中,一定是孩子一做错了事,总会遭到批评,是这样吗?
   这位妈妈想了想,点点头说,我们对她要求是挺严的。
  我说,你们认为严格对孩子好,但孩子可不觉得好。她知道,这件事告诉了父母,不但词典不能找回来,还会挨一顿批评——她干吗要把一件坏事变成两件呢。所以她宁可选择隐瞒。
  这位妈妈有些吃惊地说,这样分析是有些道理,不过我们从来不打不骂孩子,她做错了事,只是批评她几句,最多罚站一会儿。这有什么呀,哪个孩子不挨父母批评呢。再说,纸包不住火,靠说假话拖延那么些天有必要吗?
  这位妈妈不知道儿童其实十分好面子,大人以为无所谓的事,儿童往往会看得很严重。我们绝不能以我们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二模考好妈妈奖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