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基础菜鸟入门教程级,入门级单反该怎么选

查看: 14134|回复: 118
菜鸟学摄影,初级入门笔记,(呵呵,贻笑大方了)
我们经常会发现,尽管在相机上看起来曝光正确的照片,导入到电脑中或者洗出来却常常会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这是因为每个相机的电子显示屏亮度都不一样导致的。那么,怎么才能在拍摄的时候就能够知道曝光是否正确呢?
我们可以通过相机中的直方图来判断(直方图的调出方法请见相机说明书)。
在一张照片的直方图中,
横轴代表的是照片的亮度,由左向右,从全黑逐渐过渡到全白;
纵轴代表的则是照片中处于这个亮度的像素数量。
通过这样的坐标,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对一张照片的明暗程度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例如上面这张照片,他的直方图没有贴着左边,也没有贴着右边,也就是说,照片里没有完全曝光不足的地方,也没有完全曝光过度的地方;大部分像素都在中间灰度的位置,所以这张照片的曝光是比较准确的。
曝光不足的照片的直方图
直方图的左边部分占的面积很大,而右边几乎空白,那么说明这张照片的曝光不足。
相反,照片的直方图左边几乎空白,而右边紧贴着边界,并且在照片中的像素占大多数,则说明照片的曝光过度了。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可以用下面这首打油诗来帮助我们理解:左边暗,右边亮
越往右靠光越强
偏左偏右都不好
反差要低山中央
两边高,中间小
不冒头,不断档
连绵起伏好风光
摄影初学新手如何把握摄影感光度呢?
  如何设置感光度
  ISO感光度是对光的灵敏度的指数。
感光度越高,对光线越敏感。
一般情况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情况下,感光度越高越好。但是高感光度下的图像噪音信号较多,清晰度也下降,相反,
感光度低,图像噪音信号减少,画质细腻,但不适用于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环境。 很多玩家常常会碰到以下的情形:在展览馆等禁止闪光灯的场所拍摄,我们不得不禁用闪光,结果得到的是模糊的照片,而如果使用了闪光灯,拍摄对象会产生反光的结果影响画面。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室内或者环境比较昏暗的场所。
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要拍摄出效果好的照片,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通过ISO的调节实现。当然,如果提高ISO设置,会使得照片的颗粒感变得比较严重,这就需要使用者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了。如我们熟知的传统相机那样,ISO感光度表示胶卷对光线的感度,有100、200、400等值。感度值越大越适合用于光线昏暗的场所,但却会损失色彩的鲜艳度和自然感觉。
  顺便提一下,在对色调和图像再现要求严谨的时候,最好使用ISO感光度为25和64的低感光度胶卷。而为了能够满足多种场合使用,经常都使用ISO感光度为400的胶卷,甚至也有使用适合于昏暗场所拍照的ISO感光度为800和1600胶卷的(一次性相机)。
  尽管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但是却配备了与此相似的机能,也能够改变它的ISO感光度(有的机种ISO感光度设定不能改变,请自行在数码相机的说明书上确认)。
这样在使用时,当想让拍摄效果更好的时候,就把ISO设置为100,而在光线不足时就将ISO设置为400。
  这里我们是要防止在昏暗场所中发生手抖,于是将ISO设置成了400。我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ISO设置。
首先,调出菜单画面,并选择ISO感光度。然后从ISO感光度中选择最高值400。ISO感光度提高一倍后,将快门速度提高一倍能进行基本同样的曝光(镜头光圈保持不变)。
& &&&大家都知道一般相机要对焦后才能拍摄,理论上相片中只有被准确对焦的部分(焦点)清晰,焦点前及焦点后的景物会因在焦点以外而显得模糊。不过,基于镜头、拍摄距离等因素,在焦点前、后仍然会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清晰显示,不致于落入模糊地带,这个清晰的范围便称为景深。
  所谓的景深,就是在拍摄的场景中,被摄主体呈现出清晰的范围。景深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很浅,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摄影的模式来控制景深的长短。
  一般会影响到景深长短的原因,有下面三种: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在拍摄距离不变的拍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来拍摄时,因为景深变浅,被摄体的前后景物会变得比较模糊。而使用小光圈时,被摄体前后景物清晰的距离就会变长。
左边大光圈、右边是小光圈,注意后背景清晰程度的差异2.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浅,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长
  在光圈、快门都不变时,拍摄同一个场景,使用长镜头会让景深变浅。而使用广角镜时,景深就会变长。
左边使用长镜头,右边使用广角镜头,可以看出景深的差异3.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浅,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长
  在光圈、快门、镜头焦距都不变的情况下,拍摄同一场景,离被摄体越近时,景深就会越浅。离被摄体越远时,景深就会越长。
相同的焦段,因为拍摄距离不同,景深就会有不同的变化  由上面三点我们可以发现景深的长短,主要是由光圈、镜头焦距及拍摄距离来控制的,因此在需要控制景深的拍摄场合中,我们就可以调整这些要素来拍出合适的照片。
  在早期的镜头环上面都有景深的速查表,可以从上面读出景深的范围和长度,但是现在的自动对焦镜头大都舍去了这个设计,要不就是在镜头上附个非常简陋的景深表,实用功能不大。
  对于业余拍摄者来说,会去读景深表的人其实是相当少的,大多数人都用经验法则去判断景深长度;另一个方法是利用相机的「景深预视」功能,按下景深预视钮后,从观景窗判断景深长短,这是最快也最直接的方法。不过它的缺点是当使用小光圈拍摄时,因为进光量变小,而使得按下景深预视钮后,从观景窗看出去会变得比较暗。
  就一般的拍摄情况来说,在拍摄风景的场合,我们常利用长景深来表现整个清晰的场景,所以使用缩光圈的方式来拍摄。但因为光圈缩小进光量也跟着变小,使得快门速度变低,就需要使用脚架来稳定机身,这也是风景摄影常会用到脚架的原因之一。
  当我们在拍摄人像时,会利用浅景深的方式来模糊被摄体前后的景物,藉以凸显主题的强度,同样的拍摄手法也可以用在其它的场合上。要凸显主题,浅景深是一个很方便的手法,所以一般在购买器材时,会依据需求选购一两支大光圈的镜头,除了能在低光度下拍摄外,能灵活运用浅景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具备良好的构图形式,往往可以把画面很好的体现出来,在艺术写真摄影构图中也有很多禁忌。
  艺术写真摄影的构图禁忌1:缺乏趣味中心
  取景时缺乏忍痛割爱的精神,“鱼”区,“熊掌”亦取,意欲兼收并蓄,反而造成了画面无主次、小头绪、结构松散、杂乱无章的现象。
  艺术写真摄影的构图禁忌2:地平线倾斜
  有的人为了将一些高大的景物拍全,便在取景时采取了让画面倾斜的方法。这实在是个得不偿失的做法。如此,势必造成地平线倾斜,画面失衡,视觉感受不舒服。
  艺术写真摄影的构图禁忌3:各顾东西,神情不一致
  在拍摄众人合影照时,人物的位置没安排好,不能形成一个向核心靠拢的趋势,画面形势呈分裂状,与作品所欲表现的主题不相符。
  艺术写真摄影的构图禁忌4:头撞南墙
  拍摄侧面的人像或带有向前冲势的物体时,没有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一定的空间,给人一种头撞南墙的感觉,画面显得沉闷、压抑。
  艺术写真摄影的构图禁忌5:喧宾夺主
  在画面中过多地表现了陪衬体,使主体物处于次要的地位,反而不引人注目。
  艺术写真摄影的构图禁忌6:落格
  当被摄者与高大的衬景在一起时,顾景不顾人,一味将镜头抬高,结果是拍全了,可人物在画面上常常只剩下个脑袋,落在画面的下端,非常难看。
  艺术写真摄影的构图禁忌7:画面分裂
  取景时没有处理好地平线的位置,将其置于画面正中,于是画面被一分为二,呈分裂状,缺乏和谐、统一之感。
  艺术写真摄影的构图禁忌8:画面撑得太足
  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这很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同时也会令到作品显得拘谨、死板。
  艺术写真摄影的构图禁忌9:附加物缠身
  背景选择不当,产生了烟囱长在肩膀上、脑袋上冒出大树杈等现象,破坏了人物原来的形象。
  艺术写真摄影的构图禁忌10:画面失衡
  在构图时没有顾及画面的影调结构、色彩结构的协调,造成画面色彩,影调失衡,影像照片效果。
  完美的艺术写真摄影,构图是最不可忽略的,一定要切记以上的十大禁忌,只有避免了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有时,当能使底片曝光正确的最高快门速度仍无法&抓住&物体的动作时,就必须在曝光上另行考虑。假如二者悬殊太大,是无法拍出好照片来的。事实上,那些清晰度极高的纪实性照片,反而常常会破坏运动感。从艺术角度讲,影象的轻微模糊往往更加富有真实感。因此,摄影者必须根据所要求的效果来决定自己的清晰标准。
  使用的快门速度决定于影象在相机焦平面上的移动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一般都能很方便地用哩/小时估计出来。因为模糊圈的计算是以英寸的分数为单位,而快门速度是以秒的分数为单位,所以为便于比较,上述的速度单位必须换算成英寸/秒单位。物体移动和影象移动的速度比与两者体积的大小比是一致的。所以距离加倍时,曝光量也可以相应地加倍,而不致有更大的线性位移。
  物体大小 X 镜头焦距
  ------------------==影象大小
  物体距离 - 镜头焦距
  这样,如用一个焦距为6英寸的镜头,在50英尺距离上拍摄一个身高6英尺的人,正以每小时3哩的速度,朝着与相机成直角的方向走动时:
  72 X 6  432
  ------==----=0.727时
  600-6  594
      =影象大小
  影象与物体的比率为l比99。因为物体以每秒52.8英寸速度运动,影象则相应以每秒0.53英寸速度移动。近似计算,物体每秒位移50英寸,影象则每秒位移大约二分之一英寸。也就是说,在1/53秒内,影象位移1/100英寸,用于接触印相,这样的快门速度所提供的被摄者身体的清晰度是可以接受的。但要考虑到这样的事实即当被摄者整个身体以每小时3哩的速度前进时,他的双脚是交替动作的。因此双脚的移动速度约为整个身体运动速度的二倍。其它许多运动物体的一些特殊部位也都是这样的。比如一匹马在奔驰时,马蹄比马腿的动作要快得多。在用负片放大照片时,还必须把由此而造成的清晰度的损失考虑在内。
  为了快速计算出物体位移的数值,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求出近似值,用物体的运动速度(单位为哩/小时)乘上20,将其得数再乘上快门速度的秒数,即:
  物体运动速度(哩/小时)X 20 X 快门速度=物体位移值
  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位移值可计算如下:
  3 X 20 X 1/50=60/50=1.20英寸
  与前面的计算对照,较为精确的计算为1.06英寸
  某公司推荐用下述简单方法来求得快门速度:
     物体距离(英寸〕
  ------------------------------------
  运动速度(码/小时) X 镜头焦距(英寸)
  用此法计算上例:
  600      600    1
  ---------==---------==----秒
  5280 X 6   31680   53
  上述计算都是假定这样一种条件,即物体运动方向与镜头光轴成直角。假如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朝着相机而来或背离相机而去的话,影象的位移则大都只限于大小的改变,此时可用相当于原来三分之一的快门速度,如果运动方向是与镜头光轴成45度角的话,则应用三分之二的快门速度。依此可以类推出运动方向成其它角度时所需要的快门速度。
  因为影象的实际位移取决于它的相对大小,也就是说,取决于所用的镜头焦距和物体的距离。为方便起见,可以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即以镜头焦距的倍数来估计物体的距离,如附表所示,它是按1/250时的模糊圈计算出来的。
  快门刻度盘上所示快门速度的精确程度有很大出入,所以任何具体快门在任何刻度上&抓住&物体动态的效率都必须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确定,附表提供了一些试验数值。
  可以从移动着的车辆上拍摄照片,快门速度和在相同距离的一个固定位置上拍摄该车辆时所用的一样。当被摄物运动得太快以至无法使任何现有的快门速度来&抓住&它们的动态的时候,不妨顺着物体的运动方向转动相机进行拍摄。通过实践,可以获得背景模糊而运动物体足够清晰的影象效果,这种效果常常给人以非常真实的感觉。
  与相机光轴成直角运动的物体 哩/小时 以镜头焦距的倍数计算距离
  50 100 500
  行人 3 1/300 1/150 1/30
  走动的马 4 1/400 1/200 1/40
  跑动的马 9 1/ 1/100
  船和非机动车辆 10 1/900 1/450 1/90
  奔驰的马 20 1/200 1/
  赛马 30 1/300 1/
  火车和汽车 30 1/250 1/
  火车和汽车 60 1/500 1/
  游戏和轻松的运动 1/ 1/100
  竞走、跳跃和激烈的运动 1/0 1/200
  跳水 1/ 1/100
当夜色开始袭上社顶静谧的天空的时候,热闹了一整天的森林大世界终于沉静下来,暗夜精灵开始活跃于这漆黑的舞台上,某株植物总有这样那样的昆虫在歇息,热力四射的青蛙兄弟正在高歌鸣唱,指引着我们的行走的乡间草径,揭开这一夜的精采序幕。
& &&&大自然的奇妙夜绝对要比大白天要精彩得多,静谧的星空、奇妙的生物,绝对可以让每一个人大开眼界。但是要想拍好这样的场面,你可要虚心正坐,因为接下来我们将要揭开夜摄生态的神秘之处,只准尖叫不许吭声。首先介绍使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摄●使用手电筒补光拍摄
& && &&&使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摄时,可利用两盏较强力的手电筒来补光,放置在不同的角度,配合近拍模式来拍摄
◎拍摄时的要点
a.注意白平衡需要调整
b.利用高iso值来增加快门速度避免晃动,同理亦可增加景深
c.若放大倍率仍不够,部份数码相机还可以再外挂加倍镜头
d.建议使用全手动模式来拍摄(M模式)使用手电筒补光拍摄范例:(左右各一盏灯补光)
(使用加倍镜)
●使用内建闪灯拍摄
& && &普通数码机内建闪灯的出力较不足,当距离被拍摄物太远或太近时,会有打不到光的现象,这也是数码相机的缺点,此时可以考虑购买较高阶且可外接闪光灯的数码相机
◎拍摄时的要点
a.使用闪灯拍摄时可将iso值调低,以减少噪声提升画质
b.若当距离太远时反之可提高iso值来增加闪灯出力的强度(距离)
c.如靠物体较近时记得尽量缩小光圈以增加景深使用内建闪光灯拍摄范例(使用内建闪灯拍摄)
但距离太近,闪光灯无法打到下巴,造成下巴处暗部太多
接着介绍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好处
& && &使用普通数码相机时,它的对焦与拍摄速度往往令人诟病的,更尤其是在光源不足的情况下,但使用数码单反相机可以大大的改善这个问题,而且拍出来的效果及画质更是比普通数码相机好,更有以前传统相机的操作的手感,集了许多优点于一身,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摄影爱和者也都相继的舍弃使用传统相机而投入数码单反的怀抱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
●拍摄要点
相机设定 拍摄时通常我会建议使用全手动模式(M模式)
ISO值:200~400 (依拍摄的距离设定,200为最常使用)
快 门:将快门调整到相机闪灯同步的最高上限
(例如Nikon D70是1/500 ,Canon 300D是1/200)
光 圈:通常光圈的范围在F8-F16之间调整,
光圈小,闪灯出力需越大,回电速度慢,景深长
光圈大,闪灯出力需越小,回电速度快,景深短,适合连拍
(最适合的光圈为F8-F16 ,通常F16之后画质会开始下降,故也不必过于迷信最小的光圈值)
闪光灯设定
亦建议使用全手动模式(M模式)
距离较近时可设1/8~1/32出力 (使用柔光罩)
距离较远时可设1/1~1/4 出力 (不使用柔光罩)
范例一 (使用Nikon D70 ,SB-800 ,105mm macro)
距离较短约在30cm内
闪灯:使用柔光罩,M模式,1/8~1/16出力
相机:1/500,光圈11~16 ,ISO200
我的拍摄习惯:假设闪灯出力设在1/8 ,此时我只调整光圈,不调整闪灯出力,因为拍摄眼睛对着观景窗,调整光圈最为方便,而不用离开视线去调整闪光灯输出
范例二(使用Nikon D70 ,SB-800,Sigma 70-300mm macro)
距离较远超过一公尺
闪灯:不使用柔光罩,M模式,1/1~1/4出力
相机:1/500,光圈8~11,ISO:400
我的拍摄习惯:当距离较远时,我便会拿掉柔光罩,甚至将ISO值提高至400 ,让闪光灯的回电速度可以加快范例三(使用Canon EOS 5D,Sigma DG 500 super,Sigma 150mm macro )
距离约50cm
闪灯:M模式 ? 出力 拉出扩散版
相机:M模式,快门1/200 ,光圈F8~14,ISO:250
小勋的说明:我习惯使用闪灯M模式 TTL虽然也不错,但常常得到不是我要的效果,也会拉下扩散板会使光现较柔合一点……光圈不开到最小,大概F8-F14,可以获得较高的画质。范例四(使用Canon 300D,Canon双闪 ,Tamron 90mm macro)
距离约30cm
闪灯:TTL模式
相机:M模式,快门1/200 ,光圈8~16,ISO:200
Winsun的说明:当距离如果较近时,光圈可以调整至F22 ,另环闪的两个闪灯亦可调整位置来改变光线的角度或个别调整出力,距离越近,效果越好范例五(使用Nikon D70,SB-800,Nikon 60mm macro )
距离约50cm
闪灯:使用M模式 1/8~1/32出力,或使用TTL模式
相机:M模式,快门1/500 ,光圈F11~22,ISO:200
志明的说明:闪灯为SB-800者,建议装上第五颗电池盒,回电速度可加快很多;另外,近距离拍摄可使用柔光罩,使光线较为柔和;或拉出反光板,避免画面下方产生阴影
范例六(使用Nikon D100 ,单点闪灯+SB-800,Sigma 150mm macro )
距离约20~50cm
闪灯:都使用M模式 主灯为单点闪光灯调整1/16~1/32出力,副灯为SB-800
相机:M模式,快门1/60~1/250 ,光圈F11~16,ISO:200~400
小黑的说明:
由于单闪容易产生阴影,而TTL又对太白及太黑的物体产生错误的判断,所以都习惯使用多闪,我习惯主灯及附灯都设定为M模式,并配合单闪提高快门速度。
副灯的使用:避免画面产生阴影及主体不必要的晃动,副灯设定为SU-4的M模式触发任何单闪都可感应。其它注意事项
.拍夜间生态的环境有时是很复杂的,要多善用地形或是周遭物体来支撑,以增加拍摄时的稳定度。
.普通的纪录照,通常是要将种类的特征让人可以清楚辨识出其种类,故在拍摄时若碰到不确认的种类时,建议可以多拍摄几个角度以方便请人鉴定物种。
.拍摄时可多尝试不同的角度,如俯角、仰角、水平视角… 等不同角度。
.除了图鉴照之外也建议各位可以拍些环境照,以便可以更了解 ?堑纳?罨肪场?/STRONG&相机使用后的保养
.万一在拍摄过程中不慎湿身,请按下面流程办事:
a.相机不用关机,直接取出电池
b.将外观先擦拭干净,利用电风扇至少先吹上一夜
c.隔天再放入电子防潮箱
d.一天后拿出放入电池试用,可能会产生两类结果:
I.正常?买鞭炮庆祝
II.无法使用?哀悼……送修
.拍摄时相机有淋到雨(轻微)
将相机擦后放如防潮箱即可
.拍摄时相机有淋到雨(严重,但仍可正常拍摄)
将外观先擦拭干净,利用电风扇至少先吹上一夜
隔天再放入电子防潮箱
.拍摄时预防淋雨除了称雨伞外,也可以利用毛巾或是套上塑料防止相机淋雨用来犁田的相机↓听说这是某人的相机↓一手拿手电筒一手拿相机拍,不是很难拍吗?
没错,这是使用DSLR的朋友,很多人会问到的问题!!!请看右方示范图:
手电筒可背,活动自如,可双手拿相机,增加稳定度,且不会受限于地形因素无法放置手电筒
秘密武器就是,居家必备的橡皮筋长镜头也可以改成这样绑,当然绑闪灯也是可以夜摄生态相关作品欣赏:仰拍效果不错,值得尝试开心果 作品《月下虫影》一个剪影也是十分特别的照片钟茗作品《精灵的碎语23》 正面拍摄钟茗作品《精灵的碎语18》侧面拍摄钟茗作品《精灵的碎语69》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底部留言处发表,欢迎指正,如果相关相关夜摄生态作品可当夜色开始袭上社顶静谧的天空的时候,热闹了一整天的森林大世界终于沉静下来,暗夜精灵开始活跃于这漆黑的舞台上,某株植物总有这样那样的昆虫在歇息,热力四射的青蛙兄弟正在高歌鸣唱,指引着我们的行走的乡间草径,揭开这一夜的精采序幕。
& &&&大自然的奇妙夜绝对要比大白天要精彩得多,静谧的星空、奇妙的生物,绝对可以让每一个人大开眼界。但是要想拍好这样的场面,你可要虚心正坐,因为接下来我们将要揭开夜摄生态的神秘之处,只准尖叫不许吭声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实属作品成败的关键。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有不能完全代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的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不“逾矩”。
构图的好与坏往往能决定一幅作品的成败。我们要想拍好照片,就要先了解构图的基本规律和方法,避免出现很多基础性的错误。
& & 一般来说初级影友犯的大多数错误都非常类似,总结为以下构图十忌以提醒影友。
十忌之一——无主题
& & 初学摄影的人,往往希望把眼睛看到的美景统统拍下来,生怕漏掉任何细节。但是每次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时,总会觉得照片上的景物远没有自己看到的漂亮,甚至杂乱无章,而这正是因为我们拍摄时在画面中放入了过多的景物而导致的。一张内容过多的照片,往往令人感到不知所云,什么东西都有,却好像什么都没表达。我们在拍摄时,应该首先问自己: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这张照片,我要让观看者看到的是什么? 这样,在拍摄时我们就会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元素,如杂乱的背景,无关的人物等,观看者在作品中一眼就能读到我们要表达的内容,并且被其吸引。
此图中的元素较多,近景中的人物,模特车上反光镜中的影像,右边黄色的车,以及远处过街的行人,都是比较突出的视觉点,元素较多便容易产生主题思想的分歧。
十忌之二——画面太满,透不过气
& & 初学拍摄时,我们有时会认为主题在画面中占的面积比例越大越好,于是我们往往将要拍摄的景物拉得很近,直到画面放不下为止。当我们看到拍出的照片时,发现这些照片中的景物就如同贴在脸上,令人感到非常的压抑,透不过气来。也有些时候,我们在照片中会看到一个孤零零的物体,却丝毫不知道它所处的环境。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主题占据了过多的空间,画面被撑满,也完全挡住了交代环境的必要背景。
花在画面中占据了较大的面积,空间太挤,画面感觉不舒服
& & 拍摄时,我们一般将主体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三分线等位置,留出适当的空间给背景,使主体自然地存在于环境中。
此图画面的空间感很好,有较多的留白,也正好衬托出烟的质感,同时主题也比较突出
十忌之三——建筑倾斜
& & 建筑倾斜在摄影中很忌讳的。除非是摄影师刻意地追求某种效果或者要以此表达某种特殊的情绪。建筑倾斜往往给人一种极度的不稳定感。令观看者感觉拍摄随意,不踏实。一般来说,拍摄建筑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保证建筑处于水平位置。
图1与图2的区别非常明显,图1中的建筑因为垂直画面,感觉画面很安全,视觉效果良好。而图2中的锥形塔倾明显向左倾斜,让人有要倒塌之感,增加了画面的不安全感,也会导致观者有不舒服的心理感受。
十忌之四——头撞南墙
& & 在拍摄侧面人像或者拍摄有向前冲的趋势的物体时,一般来说要尽量在人物朝向或者运动朝向的地方留有更多空间,让人的视线生理得到释放。但很多初级影友时常会忽略这个问题,有时会将主体占满画面,并会在人物朝向部分使取景框嘎然而止,导致画面沉闷憋气。
这幅图的问题出在构图时未留意背景中的杂物。人物头顶长出两根柱子,这是犯了很常见的“头顶长物”的毛病,其实这种现象只要意识到,是很容易避免的。此图中在人物朝向的位置,取景框嘎然而止,视觉感不舒服,有头撞南墙的感觉。
十忌之五——附加物缠身
& & 在拍摄时,背景的选择很重要,要避免造成头顶生树杈、烟囱等现象,这样会带来很尴尬的视觉效果。而且附加物的产生,会严重影响主题的表达,分散观看者的注意力,甚至会给观者带来莫明其妙的心理感受。
人物后面的背景中有根弯曲的细绳,它与前景中的人物共同出现,产生令人啼笑皆非效果,而事实上只要改变角度或者去掉背景,都是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十忌之六——画面分裂
& & 拍摄时,没有安排好地平线的位置,使之位于画面中心,可能会造成主体与背景平均分配在画面两侧,或者造成主体与配体被平均分配在画面两侧,这都会让画面产生一分为二的感觉。因为画面上下一分为二,会导致画面上下力量均衡,而使主题不明, 缺乏统一和谐感。
水平线位于中间,使画面一分为二,显得呆板,没有生气
草地的力量与天空的力量均衡让人产生主题的疑惑
图1和图2都是平均分割了画面,图1将水平线放置了画面的中间,使画面显得呆板,而且没有主题,而图2 中的天际线也正好位于中间,画面结构呆板,并显得拘谨。
十忌之七——喧宾夺主
& & 画面中过多地表现陪衬体,或者将色彩和形体过于抢眼的陪衬体取景入内,会导致观看者的注意力过多地被陪体所吸引,使主体处于次要地位。这种本末倒置的构图将无法表达摄影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甚至会导致观看者对作品含义的错误理解
此图到底是表现建筑还是表现树?有些模棱两可,若是表现建筑则前面的树有些突兀;若是表现树,后面的建筑又会抢风头,所以从表现主题上来看,此图容易生产分岐。
十忌之八——画面失衡
& & 在构图时没有注意整体的影调及色调结构,造成画面色彩、气氛不协调,影响照片效果;或者在构图时没有注意画面呼应关系,导致观看者心理感觉压抑紧张等状态都称之为画面失衡。
力量和面积比较重,所以与右边相比,有不平衡之感
力量太轻而让画面显得失衡
图1和图2都涉及画面左右平衡的问题。图1左边的红色建筑很高大,占据画面左边比较大的面积,而画面右边则是比较小的红色建筑,因此画面
& & 看起来左右显得不平衡。而图2左右两边也是呈对角线分割,而且左边的内容比较少,画面比较单纯,而右边湖面上的建筑占据较多的面积,但因为左下角的深色船只的牵引,使得画面的重心会逐渐往左下角偏移,原来画面的重与轻在船只的牵引下,也达到了一个平衡。
在我一头扎进摄影世界之前,我从未考虑或学习过有关构图的知识。我曾经认为,只要去拍就好了。如果我要拍一张反映真实生活的照片,我无法想象自己去对一个跑向公交车的人说:“对不起,你能不能站在三分之一处?”我以前完全不在乎构图这回事儿。
& & 但当我开始做到无需考虑仅凭直觉就能设置相机时,情况就不同了。我突然有了充足的时间,在拍摄时无需让被摄体来适应我,我可以适当地移动自己,在构图自然形成的瞬间捕捉到画面。
& &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而且你还没考虑过构图这回事儿,这里有一些规则可以帮你上路。自然,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但是除非你已经熟练掌握,否则不能去打破它们。这里有4个重要且容易上手的规则,没有他们我甚至无法拍照:
& & 这可能是在摄影师中最广为人知的构图法则了。某些数码单反相机甚至可以在取景器中显示三分网格线。这个法则是说,在一幅画面中,拍摄主体应该位于三等分直线上。例如,根据这条法则,地平线不应该位于画面中央,而应该位于三分之一处(译者注:靠近上方或下方,根据主题而定)。大地上仅有一棵树的画面中,树应该位于两条垂直线中的一条上。
& & 奇数法则是说,画面中主体是奇数时,画面在视觉上比较动人。例如,如果你要拍摄不止一个人的照片,不要拍2个人,应该拍3、5或7个人。当然,对于婚纱摄影来说,这是个愚蠢的想法,对吧?但是只要有可能,如果你拍的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纪念照,就要记住奇数法则。研究表明,人们在观看照片时对奇数主体感到更舒服。
& & 我将这条法则与三分法则混合使用。你可能自然而然地运用过空间法则,但没有注意到这是一条构图法则。这条法则是说,为了表现运动感、交代画面的背景、以及让画面有延伸感,需要在画面中“留白”。例如,如果你拍摄一个跑步者,要在他前面留一定的空间。不要把空间全部放在他的身后,这无助于观众想象他正向前跑的画面。如果你要拍一张妇女对着一个不在画面中的东西大笑的照片,在她笑的方向上留有空间。这会令观众好奇,在画面之外有什么东西呢?她在笑什么呢?我之所以将这条法则与三分法则混合使用的原因也是很自然的,这些主体应该位于画面的三分之一处。
& & 视角是最基本的构图法则,而且就像按快门一样简单。你就是你的观众。你的相机就是他们的眼睛。如果你在眼平位置拍摄一只狗,你的观众就会在眼平位置看到这条狗。如果你从低处拍一条狗,你的观众同样会从低处看到这条狗。如果你从高处拍一条狗,你就给观众带来一种俯视的感觉。
1.数码相机的P档和AUTO档有区别吗?
& & 入门级的数码单反,如D40等,除了有P档之外,还有一个AUTO档,但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 & P档虽然也是由相机来控制曝光,但可以给人更大的灵活性,比如你转动相机的拨盘,即可选择各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可以进行曝光补偿等。AUTO档没有这个功能。另外,用AUTO档时,光线不够的时候,会自动打开内闪,而P不会这样。说白了,AUTO档就是将你的单反完全模拟成为一个自动的小DC。
2.什么是相机的安全快门?
& & 安全快门指的是能基本保证你拍照时不会因为手抖而导致照片发虚所用的最慢的快门速度。
&& 一般来说,安全快门是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说你用200mm的焦段拍摄,你的安全快门就是1/200秒。
& & 但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首先,因为上面说的只是过去的传统说法,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什么DX画幅的数码单反。如果你用的是D80一类的DX画幅相机,由于视角变小,镜头焦距相当于乘上了1.5倍,所以你的安全快门再用1/200秒可能就不行了,而应该是1/300秒。第二,如果你所用的镜头有防抖功能,比如是VR镜头,这个安全快门的速度可以降低不少。第三,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练好基本功,这样你有可能使用更慢的安全快门,如果功夫过硬,在广角端用几分之一秒、长焦端几十分之一秒的速度都可以拍出清晰的片子。
用内闪的时候要注意你所用的镜头!
& & 如果你用内闪,如果同时使用70-300一类的长镜头,你的照片的下面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半圆形的黑影。这不是问题,而是你的镜头遮挡住了闪光灯的光线。
3.为什么我的镜头安装到机身上时,只能在某几档光圈下释放快门,其他的均显示FEE?
& & 发生这种情况的一般都是D型镜头,也就是说有光圈环的那种。你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把光圈锁定到最小位置才行。
& & 为什么我在回放照片时,有些地方总是闪耀,尤其是亮的地方?可我下载到电脑上看的时候就一切正常?
& & 这是你把回放状态设定在高光状态了,所以照片中最明亮的部分会闪烁不停。你只要向下按动多重选择器即可回到正常的查看状态。这里提醒一下,买了相机之后,首先仔细阅读一下说明书非常必要。
4.遮光罩到底有什么用?怎么合理使用?
& &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废话,顾名思义,遮光罩就是为了遮挡光线的,尤其是在逆光或者侧逆光拍照时。但有时候,你会发现,尽管你使用了遮光罩,但照片上仍然会有光斑出现,而且你也没有使用劣质或者假冒的uv镜,甚至根本就没用UV。
& & 这种问题主要发生在APS-C画幅相机使用全画幅镜头情况下。因为,全画幅镜头的遮光罩是给全画幅相机设计的,其最大长度以不在照片上出现阴影为准。但你将其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比如D80,这个遮光罩就失效了,或者说是部分失效。因为你只用了镜头中间的成像部分,遮光罩显然就不够长了。因此,如果你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另外配一个遮光罩。
& &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拍照,就立刻把遮光罩安上。当然,我这样做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遮光,尤其是晚上。我的目的其实是保护镜头。因为,我对画质非常在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画质,我的镜头基本都不用UV了(除了到海边拍照和下雨的时候例外)。没有了UV,自然会多一些风险,尤其是爬野山时,经常会有树枝等划到镜片上。我安装了遮光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
5.镜头焦距、视角和景深的关系
&& (1). 镜头焦距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尺寸,是多少毫米,就是多少毫米,100mm就是100mm,不会变成150mm,不会随着相机的画幅不同而改变;
& & (2). 相同焦距的镜头放在不同画幅的相机上,画幅越大,视角越大,画幅越小,视角越小;
&& (3). 相同画幅的机身,如果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或者说越深、越长)。
& & 通俗地说,镜头焦距是指从镜头光心(单片镜头的中心或多片镜头的成像中心)到焦平面的距离。焦平面是相机里的成像面或感光面。这个感光面从早期使用的干板式玻璃片式的底板,到后来的软片式的胶片底板,一直发展到现在数码相机所使用的CCD、超级CCD或CMOS等感光器件。这个成像面的尺寸规格就是我们所说的画幅。
& &&&通过上面的定义不难看出,镜头焦距实际上是一段距离长度,而且是一个不会改变的固定长度,是一个物理尺寸。不论你的105mm镜头放在DX画幅的D300上,还是放在FX全画幅的D3上,这段物理距离都是固定的,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发生改变的只是你的相机焦平面(即CMOS)的大小而已。这个焦平面越大,视角也越大,也就是说所能容纳的拍摄场景越大,反之视角越小,容纳的场景越小。换一句话说,同样的拍摄对象,使用同样焦距的镜头,当焦平面是全画幅时,感光面积大,所得到的拍摄对象就更全面一些,如果是DX画幅,感光面积小了,拍摄对象的四周的一部分被剪裁到画面外,因此得到的成像则就更局部一些了。
& & 这是从相同焦距的镜头放在不同画幅相机的角度上说的。下面我们换一种方法,看看用相同画幅的相机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是什么结果。
&& 如果我们使用相同画幅的相机,不论是D3还是D300,在同样的拍摄距离,用100mm的镜头拍摄之后再用150mm的镜头拍摄。我们会发现用150mm镜头拍摄时,只能拍到100mm镜头画面中的一部分。结果和上面使用不同画幅相机一样,视角小了。
& & 尽管两种拍摄条件不同,一个用全画幅+150mm焦距镜头,另外一个是DX画幅+100mm焦距镜头,但由于两者成像时的视角相同,结果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便一样了。因此,人们便发明了一种说明相同焦距镜头在不同画幅相机上使用的表述方法,即“相当于”三个字。我们可以说,100mm的镜头放在D3上是100mm,放在D300上之后,就相当于150mm焦距(视角)。注意:这里说的是“相当于”,指的是视角效果,不是说镜头的100mm焦距变成了150mm,因为人们经常把括弧里面的“视角”两个字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更完整和更正确的说法就是,“100mm的镜头放在D3上是100mm,放在D300上之后,其视角相当于150mm焦距的镜头”,这种说法能清楚地说明问题的本质。
6.什么是恒定光圈镜头?
& & 首先,恒定光圈的概念是相对于变焦镜头说的。有的变焦镜头非常便宜,比如不带防抖的70-300mm/f4.5-5.6才几百元钱,而有的变焦头则要上万,比如尼康新出的24-70mm/f2.8。后者贵是因为后者是恒定大光圈,无论你将焦距调整到多少,都可以使用f2.8的光圈。图样,佳能的24-105/F4镜头也是如此,无论是在24mm焦距还是105mm焦距,都可以使用f4的光圈。而70-300mm/f4.5-5.6由于不是恒定光圈的,所以尽管你在相机里使用光圈优先,把光圈调整为f4.5,但只要你把焦距拉到长焦端,光圈就会变小了。
& & 恒定大光圈镜头为了保持能够恒定使用f2.8的光圈,所以镜身一般很大,因此成本也高,所以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7.镜头的最佳光圈是怎么回事?
& & 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往往在f5.6-f11的范围内,所以才有那种“f8下无狗头”的说法。而高级镜头,即所为的“牛头”,其最佳光圈往往比较大,即使在全开的情况下,也可能很锐利。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花高代价购买牛头的原因之一。他们进牛头,除了焦外成像好看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大光圈下的高分辨率。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用17-55时经常使用f5.6的原因。
&& 有人曾经对大多数镜头的最佳光圈进行过如下统计:
& & 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
&& 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 & F2-F2.8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
&& F2.8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 & F3.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
& & F4.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建筑反映了每个时代的文化与情感,新的建筑寄托了人们对新的时代的构思和希望,而老的建筑总能引起我们怀旧的情绪。对摄影师来说,不管是新的还是老的建筑,这都给他们提供了无穷的拍摄机会,用这些全新而有趣的照片来更新他们的图片库。
  拍摄建筑要体现地点和空间感,使用佳能400D 相机去拍摄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自带的小尺寸传感器捕捉建筑的内部或外部。佳能拥有一系列广角镜头,包括(相当于EOS 400D 的22mm)一流的14mm 超广角镜头和广角变焦镜头,例如,EF-S 10-22mmf/3.5 USM (专门适用于较小的感应器)或者L 系列16-35mm f/2.8 USM镜头(相当于400D 25-56mm)对于清晰表现建筑的轮廓是很重要的,如果喜欢在拍照时在画面两边留有多余的空间,那在建筑物和室内拍摄时应选择使用超广角镜头
  不管你是否对拍摄建筑感兴趣,偶然的尝试可以帮助你打开思路,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线条空间的合理布局,从而得到一幅立体感强的作品。
  此图所展现的是两座办公楼间的天井,体现出两座建筑截然不同的风格。曝光 参 数 ISO 100,f/11,1/200s, 使 用 佳 能EF24-105mm f/4.0 L IS USM 镜头、24mm 进行拍摄  如果你是拍摄建筑的新手,可以选择一座建筑研究一下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光线下被摄体的不同特征,仔细观察建筑结构细节和视觉空间,它们形成有趣的阴影或倒影,与建筑物其他部分相映成趣。
  多数的建筑是为人而建,而人们又赋予这些各式各样的建筑构以迥异的灵魂。就构图而言,人们赋予建筑摄影以立体感,更重要的是,使建筑充满了活力,动感,生气和激情。
  包罗万象的建筑摄影包括商业建筑和私人建筑内部的拍摄。灯光在室内拍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翻到建筑摘要(Architectural Digest)那章或相同读物时,显然精心的布光(或是人造光,或是自然光)决定了拍摄的成败。
提示 如果前景的元素反射到建筑上,一定要把他们包括进整个画面构图当中,让欣赏者看到这一反射路径。比如,如果附近的一个金属雕塑反射到主体建造物的玻璃和钢结构上,那么一定要把这个雕塑的全部或部分拍摄进来作为前景。
7.2.3 建筑拍摄小窍门
  强调色彩和线条。如果你拍摄的建筑物特征明显,色彩鲜艳,在正午明媚的阳光下拍摄可以突出色彩。一个好的拍摄位置,可以让你表现出建筑或内部立体的线条和形状。利用周围的元素突出场景感和空间感。例如,在一所大学里,透过通向大门的拱廊拍摄那些温馨的拱门。或者拍摄因某物(比如山茱萸树)而闻名的地区,尽量取一枝开满鲜花花枝置于画面一侧上方,并将周围的景物虚化,以免干扰主体效果。
  尝试A-DEP 模式。如果想拍有排列的建筑群,需要从某一角度呈阶梯状展现建筑物,使用A-DEP 模式可以获取最佳的景深。
  在弱光和夜晚条件下的室内和室外进行拍摄时,使用 C.Fn-2 打开长时间曝光消除噪点功能。曝光后,相机会立即产生一个黑框来减少噪声,使用这种功能会减慢拍摄速度,但它提供了消除在拍摄中因长时间曝光所产生的噪点的最大保障。
7.2.1 构思
  要想找到拍摄构思,最好是走进建筑物里面参观一下能够反应外部设计的内部设计元素。你所拍摄出的一系列的图片要能够解释其位置和空间感。寻找一些设计目的相同的、新旧程度不同的建筑物进行拍摄,像法庭、大车棚、咖啡馆、饭馆、图书馆和火车站等。然后制作一系列照片,以表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物的设计和功能发生的巨大变化。拍摄时,要仔细研究被摄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看是否能够用并排方式来表现对比和反差。在考虑建筑物和内部结构时,要尽量把建筑独特的空间感用摄影语言表达出来,在表述空间时,要去思考怎样才能把你的想法通过摄影作品体现。
  这张图片实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繁忙,在这座带有钟表的办公楼下,忙碌的车辆来往穿梭。此图使用佳能 EF 24-105mmf/4.0L IS USM 镜头,以 47mm 拍摄,曝光参数为 ISO 100,f/8,快门速度 1/150s
  许多现代建筑物都使用了特殊的材料,比如进口石料、水晶材料等。一定要确保突出这些建筑内部、外部的独特元素。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这些特征作为贯穿于整个摄影作品中的主题。
  广角和远摄镜头都是拍摄建筑物的主要镜头,在近距离拍摄时使用广角镜头,特别是在倾斜相机向上拍摄时,建筑物的垂直线会与取景框在顶部重合。在图片编辑软件中可以校正这种透视扭曲,或者使用可以移轴镜头(tilt-and-shift lens)正透视扭曲、控制焦距范围的,如佳能TS-E24mm f/3.5L镜头。把镜头抬升到与其光学轴线相平衡,可以纠正合焦线的广角畸变。倾斜镜头改变镜头光学轴线和相机的感应器之间正常的垂直关系,可以获得更大的景深。使用移轴镜头,先要设置相机,使聚焦平面和建筑物墙的表面保持平衡。由于镜头上移,它使得墙的表面垂直上移,使拍出来的建筑物呈矩形。
7.2.2 对建筑物与其内部拍摄
新颖的建筑设计和玻璃表面反射出的建筑物使这座办公楼看起来格外引人注目
一、准备:选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使用合适的设备拍摄日出和日落。大家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并从左向右地穿过天空。当你事先考虑好想拍出一定效果,例如你想利用一块需出地面的岩石作为前景,但太阳不是正好落到它的后面;太阳会移到右边并可能错过这块石头,如果你的目的是当阳光洒落投射到这些岩石上时拍摄它,你必须抢先移到左边以便拍到理想的画面。
  二、合适的季节:拍摄日出和日落的最佳季节是春、秋两季。这两季比夏天的日出晚,日落早,对拍摄有利,在春秋云层较多,可增加拍摄
  三、云:云在拍摄中是自然的反光物体,它能传播太阳的红光,从而不断变化着作品的相同。云彩也可以作为作拍摄的主要题材。但要注意观察当云遮住落日时出现的情况;光线会从云后四处射做一从而使照片增加极为动人的效果。当太困核近运的起绿时,云会出现一条亮跟呢样的景色也是非常适合拍摄的。要注意观察,当太阳逐渐从这个亮边中间出现时,要抓拍。
  四、倒影:拍摄水面倒影会使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增色,平静的海面或湖面能反映天空中的景物。呈现出如镜中一样的影象,而拂过水面的微风总是会扰动这种倒影。在水面上留下条更加耀眼的光线,并从地平线到画面的前景之间勾画出一条光裕。当太阳渐渐下落时,这条光路会延伸到你的眼前。
  五、因先。直接对着太阳,曝光读数总是不准。这  艾比湖晨曲  张绪权 摄
样会导致画面上只有太阳,而其余部分却曝光不足。有
两种方法能帮你确定合适的曝光读数。一种是先让太阳处于取景器内的三个不同的位置上,然后取这三个曝光读数的平均值。另一种方法是,直接采用你头顶上空拍摄时的曝光读数。拍日出和日落,使用不同的曝光会产生不同的拍摄效果,因此可选评曝光读数的上下各拍一摄一次(增加一档和缩小一挡人)。
  六、镜头:用任何镜头都能拍摄日落。但如果太阳本身就是画面主题,要尽可能的使用长焦距。在标准的35毫米画面上,太阳只是焦距的1/100。如果是50毫米的标准镜头,太阳的大小仅仅是0.5毫米,用200毫米的镜头.太阳的大小为2毫米,用400毫米镜头,太阳为4毫米。 一旦太阳开始下落,光线的亮度将明显下降,很快就需要你使用慢速度,用手托举着长焦镜头,很不稳定。因此,当你拍摄太阳时,要准备一付三脚架。
  七、光圈;当日落是作品的主题时,你应该更重视控制光圈的大小。用小光圈能使太阳呈现星星状的效果,光圈越小,这种效果就越好。
  八、眩光:直接拍摄太阳,会在镜头内产生脸光,从而使画面的反差严重失调,同时会产生入射光线被镜头表面反射到胶片上而形成光斑线条。高质量的遮光罩有助于限制眩光,同时
                使用最小光圈可减少这些光斑。反差失调应绝对避免,但
由于镜头表面反射所引起的光斑线条可作为作品的构图组成部分。 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会有这种光班效果,但使用其他相机比较容易出现误差和毛病。
  九、色彩的安排:当太阳在空中渐渐下落时,色温减低,形成暖色调。早在肉眼看到太阳呈红色之前,它已经开始呈深黄色,然后是桔黄色,最后在胶片上呈红色。这种效果会使画面增色,然而很少会有摄影家,能想起来改变一下实质上是错误的色调。对于要拍摄真实场景的摄影家来说
  夕阳鹤影  谷学忠 摄  82A浅蓝色滤镜能去掉日出和日落照片中温暖热烈的色调。      
  十、注意保护你的眼睛:当太阳接近地平线时,透过取景器去观察,一般来说是安全的。太阳在空中越高就越亮,这时直接观察太阳就越危险,尤其是用长距镜头观察更是如此。为安全起见可用一段跑光或是冲黑了的胶片(一段35毫米长的小胶片就很理想)把它贴在取景器上,你就能观察太阳并确定最佳构图。
摄影之奥秒,就是它包含了很多元素,您可把它看待成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用相机去创作,某程度上跟画家用油彩画笔创作一样,但摄影却又很重视器材的摄影师必须了解相机和镜头的特点。可是,正因为摄影那么的博大精深,涉及的元素又多,不少人都会对之产生很多误解和谬见,有不少初学摄影的朋友更不知不觉被误导了。因此,我们特地炮制了这篇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些常常被人误解的摄影问题。
  误解一:镜头反差越高,解像度就越高 有些拍友,当使用某镜头拍摄时,会发觉所拍摄出来的影像有很高的反差(一般称为较「硬」),又或者看起来很鲜明,便冲口而出说某某镜头解像一流。一旦看反差弱的照片时(即常称作为较柔时),便声声道镜头解像不良。这一种说法,似乎有点武断,其实解像度和反差是两样东西来的,不应一概而论,当然又有些相关的地方。 甚么是解像度? 解像度(Resolution)其实是经过一些标准的测验得来的数据,是利用一张黑白的线条图表,在不同的光圈下用镜头拍摄,然而最标准的数据理应是由机器读出,但某些杂志或试验所用菲林显像作人眼判断,这似乎会带有一些客观因素,如菲林的处理过程或人眼的限制等,但一般都可接受,因为至少可找出同一支镜头在不同情况下(不同光圈或焦距)的解像表现,毋须与其它镜头比较便成。一般来说,越能在同一范围分析出越多线条的数目就越有解像力,即是较锐利的镜头。 甚么是反差? 反差(Contrast)虽不代表解像度,但也不无关系,但不能说反差高,解像便高。反差其实是指镜头将暗位层次表达的能力,一个影像必须有光和暗两个对比,反差高是指光与暗之间明显分隔,而中间可能没有太多渐层(gradation);而反差低则指光与暗之间不够明显或不够鲜明,但有较多的层次,看起来可能会使人觉得较呆板。 对于彩色或黑白的影像,反差的定义也是一样的。一般人误会反差高是好的,没错,反差高确是较鲜明和调子轻快,但是没有丰富的层次,刚才的高解像度便失去了意义,令整体的仔细表现会有阻碍。惟反差确是很主观的东西,未必有一个标准,但具体上一支全面一点的镜头会较受欢迎,何况现今的菲林也有很好的反差及层次,也有不同的选择,如专为拍人像而设的,又有专为还原准确色彩而设的菲林,拍友们也毋须太过盲目追求。
  误解二:加1B天光镜好过UV滤镜每当买新镜头时,都会考虑买一块保护镜头的滤镜,一般1B SKYLIGHT和UV两种,前者比后者昂贵,有人说UV只是一块玻璃,而1B拍人像会靓些又或者拍摄的色彩会准确些,所以会偏选1B,但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太合适。 1B skylight滤镜正式来说是一块有颜色的颜色滤镜,是其中一块标准化的矫色滤镜,可隔除360nm或以下的光波(属于较蓝色的光线至UV),并同时可轻度吸收约550nm的光波(即绿色光线),总括是用作减轻于山区或海边拍摄时的偏蓝现象和树叶的绿色反光,在绿油油草地上拍摄人像就可能用得着。可是,在直接的阳光下拍摄,这块1B滤镜是全废武功,换句话说,也仅是一块玻璃。UV滤镜则是用来隔除肉眼看不见的紫外光,因此在色彩上(一般彩色菲林乳膜上根本无法对UV显现色彩)是全无影响,但据厂方的建议,它的最大作用是将拍摄无限远的模糊情况改善,但老实说,天气才是最终决定因素,要是空气中尘粒多或湿度高,加多少块UV也是徙然的。既然是这样,甚么滤镜都不加又是否最好呢?对的,光学上是绝对是好的,因为加上了一块玻璃,可能会弄巧反拙,但这又未必可以由肉眼察觉得到,再仔细衡量之下,买一片玻璃保护前组镜片,似乎比起一丁点儿的光学损失来得重要。但是1B还是UV,那就悉随尊便。但花钱买一块有多层涂膜的UV已很足够了,既可保护镜头,又可减少光学的损失,较为值得。
  误解三:专业菲林靓过业余菲林有一些拍友常有一错觉,以为专业菲林的影像质素一定比业余菲林好,但往往发觉事实又不是那么明显,就归究所用的相机、镜头、测光表等等不够好,甚至是自己,这看来有点可怜。专业菲林确有比业余菲林优胜的地方,但不代表业余菲林一定是差些,其实我们只想道出专业菲林是专为专业摄影师而设,要用得它们出色,办法很简单,学学怎样去当一个专业摄影师便行了,所需要的不一定是专业器材,反而是技巧,尤其是处理菲林的技巧。各位不妨去尝试买些专业幻灯片来试用,您会发觉陈列的地方都会有一个雪柜,再留心菲林上的说明,除了使用限期外,还有一个建议储存温度,一般约为十二、三度。专业菲林靓在够新鲜,若能在保存时依足所建议的环境,菲林会得到预期的效果,但随意处理菲林,一时又到甲店,一时又到乙店冲晒,敢保证每次没有不同的色彩表现才怪哩。当然,还有很多处理菲林的方法,例如曝光因素、倒易率等,或可参考说明书的指示。业余菲林就不同了,除了expire date外,也没有其它的指示了,而一般都有较长较稳定的储存期,而且宽容度高,对一般用家来说似乎较为可靠。
  误解四:闪光拍摄一定要用X同步快门有不少中外摄影书籍也曾提及过X同步快门这东西,甚至有最快闪光同步快门这一名词。但有不少初学摄影的朋友误解以为闪灯拍摄时要硬性使用某一档快门。其实,所谓闪光同步快门或最快闪光同步快门是泛指可作闪光拍摄的快门,最快的意思是在那快门速度以上的快门不能作闪光同步,否则会拍不到全格菲林清晰的影像,这问题是存在于镜后快门的相机上,而每部相机都有独立的设计,故最高同步快门都不是全部一样的。使用闪光灯时,只要在最高同步快门下任何一档,均可拍摄到有闪灯效果的照片,只是快门越慢,现场光之曝光时间较长而己。举例在室内拍摄,若以最高同步快门闪光拍摄,背景未必可有足够曝光,这使主体前景雪白光亮,而后景则昏暗漆黑;若以慢快门(甚至便摄机中所谓Slow Sync或夜景人像模式等)同步闪光拍摄,便能获得较具现场气氛的照片。除此之外,利用较慢快门时,甚至可选择前或后帘的同步闪光,你可调较快门一开启便闪光,又可以在快门关闭前闪光,均可创造特别的拍摄效果。
  误解五:微距镜只能作近摄? 微距镜是专为拍摄极近距而设的,但有人说它于正常拍摄时会有质素的下降或迷信只能用在翻拍或微距拍摄用途上。其实,根据一些光学测试,无论是以1:1或1:2和1:50比例拍摄时,微距镜头的解像在大部份光圈下都有极优异的表现;而1:49或1:50时的测试,解像度比其它同等焦距的非微距镜头高很多。然而微距镜头最大的问题是对焦设计是专为近距而设的,故此在数十厘米至无限远的距离可能只须转动对焦环不足45o,在精确度上可能大打折扣,但现今的AF镜头已非常准确了,或可弥补这种问题。故此,以微距镜头拍摄正常距离的景物,甚至人像是绝无问题的,f/2.5或f/2.8光圈或许不能尽用,因为常会有四角失光的情况,这是难免的,但收一级光圈已能解决,相反,拍摄微距时,细的光圈容易造成绕射现象,因而f/8到f/11都会较为适合。但一些微距镜用家会知道,微距镜解像非常高,照片看下去好象有点「硬蹦蹦」,但各人有各自的喜好,选择众多,随阁下所好吧!
  误解六:入射式测光表比反射式准 这种说法不够全面,客观来说,其实两者都一样准确,但对只用单一种测光方式的人来说,相信某一种较为可靠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两种均有各自的操作方式及量度方法。但以反射式测光表来说,就稍比入射式麻烦,因为往往要考虑18%灰度的限制,而入射式可直接量度投在主体上的光度,直接获得光圈值。可是,我们相机上内置的均是反射式测光表,好处是胜在够方便,因为不用每每走在主体面前测度,而且多是TTL(Throagh the lens),镜头的失光、滤镜等曝光因素也直接包括在内,减低错误发生,比入射式容易及可靠。但主体及背景的色彩(如黑或白)都会造成测度错误,惟一方法是作曝光补偿,只要多练习,要获得正确曝光并不是那么艰难。而入射式本身已有比反射式优胜的地方,但使用上是较为麻烦,若不介意多带一个测光表,这也没有问题,但千万要紧记将镜头前的滤镜等因素计算在内。还有,如NikonF5已设有3D RGB的反射式测光表,这意味着反射式测光还有可跳出柜框的地方,只要解决18%灰度的限制,根本不用怀疑其准确性。
  误解七:密封防潮最可靠 每逢到了雨季,拍友心情就最忧愁,因为心爱的器材随时受潮报销,有些人就疯狂购买各类防潮用品,诸如吸湿器,抽湿机等。一旦下雨,就宁愿把相机镜头藏起,变成湿度过敏狂,这样子,整个夏天可能连一筒菲林也拍不完,可说是非常可悲。老实说,香港这里的气候,要待RH低过60%的日子可谓少之又少,何况是在雨季。然而关上所有器材亦未必能完全防潮,很多人都会有经验,放在密封盒里的「陈年」镜头也会不知何解生了霉菌。其实要防止镜头发霉,防的不是湿应是菌。要制止镜头发霉,首要是了解为何会发霉,潮湿和黑暗皆是霉菌的至爱,然而菌在空气中四散,根本防不胜防,若在密封的防潮箱里,一样有霉菌,若加了防潮珠(一般都会用silica gel),便能有一定的抽湿作用(但不是永久的,一当饱和便效力全失),市面有些可将水份吸进盒内的防潮器,虽然吸水效果好明显,但笔者建议大家要小心,应勤一点检查是否已满或破漏,更要避免放在过度高温的地方,因为水份一样有可能被蒸腾出来。所以,很多人宁愿有空拿镜头出来把玩或者使用,见一见光已可大大减少发霉的机会。而一般放在冷气开放的房间,只要空气流通,加上湿度低,镜头发霉的机会已非常低了。若真的要把器材藏起一段颇长的时间,最好是在湿度低的环境下,放进适量的防潮物料,以密封的箱盛载,记紧要把镜头清洁干净,以免细菌滋长。据说有些电子防潮器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价钱却非常昂贵。
  误解八:要经常抹拭镜片 市面有很多专为清洁镜头的器具甚至抹镜药水,究竟镜头应否经常需要抹拭的呢?一般拍友自然是疼爱自己的器材,看见镜上沾了一粒尘已惊惶不已,急着买东西来清洁镜头。有一些人会用有扫的气泵把尘粒扫走或吹走,甚至用抹镜纸及药水擦拭,但这是不太好的,除非镜面上所沾的污渍如手指模较难清洁,否则不要贸然用东西擦拭镜头表面,因为此举可能会弄花镜面,也可能令部份涂膜脱落,但现今的涂膜已相当稳固,然而此举始终太危险了。建议为镜头加装一块UV或IB skylight滤镜作保护,就算弄污了也可随意抹,甚至换一块新的,怎也比弄花镜头的镜片化算得多。若真的需要,购买镜头纸或镜头清洁剂时要小心,避免使用有酒精成分的清洁剂,因为这等会令镜头有所损伤,用时不要将清洁剂滴在镜面上,若流进镜头内或镜片的边缘,亦会弄坏镜头。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尽量避免弄污两端的镜面,若沾了尘应用气泵轻力吹走,若是沾了手指模或油渍可用高密度布料或已打磨的皮革抹拭。若是内部生了霉菌或有水气凝结(如出入冷气场所)时,最好交回原厂保养中心代为处理。
  误解九:50mm焦距等于人眼 人们常说50mm焦距是标准镜,又称与人眼的视觉效果相近,常说用50mm拍的影像就最真最写实。但若细心从观景器望出去,与肉眼相比,可能所见到的影像大小又不是如此,会发现50mm镜头下的影像会比大脑所接收的更广阔。若论视角(Angle of View),50mm镜头只有46o,然而人眼可有接近120o,但为何人眼看到的又总不够50mm镜头广阔呢?问题其实是出现在影像的平面大小上和镜片与人眼内的晶体之分别。人眼所感光的地方是在视网膜(Retina)上,而感光细胞所聚集的地方也只限于一点,即黄点(yellow spot),感应色彩的锥形细胞(cone cells)比黑白视觉的棒形细胞(Rod cells)少和更集中。于是乎,您会发现看东西(如看书)的时候,只能习中看见中央部分,而其它圆周外的字未必能够看清,但菲林就不同,只要镜头视角涵盖,而主体又是平面的话,整个平面都会清晰,因为菲林面(24X35mm)都有相等的感光药物。另一方面,用50mm拍摄出来的影像,比例上与实物无分别的,只要将影像放大至与实物原大小一样放在眼前,与你在实物前看其实是一样,但这并非只有50mm镜头可以做到,80mm、100mm、180mm……都可做到。究竟50mm真在哪里?或许从观景器里看比较接近人眼所见到的,但这要视乎主体的距离,要记着:人眼看到是1:1的Life size,然而从观景器看的是有缩细的效果。还有,50mm镜头的焦点或清晰平面分布是与人眼有别,因此,说50mm与人眼接近似乎可能有点儿那个,但说50mm镜头没有严重变形和取景范围适中是「真」的表现也还是可以的。
  误解十:镜头焦距会影响透视 有些拍友常常说某某20mm镜头很有透视感,又话某某300mm镜头很有压迫感,说这些全都因为不同焦距有不同的透视感。事实上,透视与焦距是没有关系的,而透视是指光线的收缩效果,如用广角镜从地下拍摄整座大厦时,建筑物两边的线会向上收缩,而并不是平行的。一般来说,共有三个主要影响透视的因素:不变的距离.假若保持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与主体保持不变角度,但以不同焦距拍摄同一主体时,拍出来的照片将有不同的视场大小(Field of View),而主体也会有不同的放大率,用长些焦距的会有大一些的放大倍数;然而,透视是一点也不变的,不信可将多张用不同焦距拍摄的照片放大或缩小至同一放大倍数来看,主体与背景之比例是非常相近的,即是说透视也相近。改变相机与主体之距离透视与镜头焦距无关,但同一支镜头与同一个焦距,若以不同的主体与相机距离拍摄,便会有不同的透视效果。或是,有多支不同焦距拍摄同一主体时,为了拍到接近相同大小的主体时,便更改拍摄的距离,结果20mm的会摄到更多的背景,而100mm会有接近人眼视觉的效果,而200mm又可能拍到背景与主体「压缩」或接近了的照片。相机与主体之角度另一个影响透视的因素便是取景时的相机角度,若以广角镜拍摄时,从低角度拍摄站立着的人像时,看起来便会是上身短、下身长,而从高角度拍摄时,则会有相反的效果。若以水平向着主体拍摄,这种透视的变形便不会出现。以后大家或不会再对以上各项摄影问题而存有误解了,但摄影始终是非常变化多端的玩意,当中还有很多事项是值得讨论的,日后有机会的话,或会再与读者分享。
春天到了,花儿竞相开发,人们开始结束自己的冬眠生活开始了拍摄活动。每到春天,除了最受关注的油菜花田,那就是属于木本植物类花卉最受摄影爱好者们的青睐了。
& & 木本植物类花卉包括桃花,杏花,梨花,梅花等,它们枝繁叶少,花朵小巧迷人。本次专题,我们邀请到了生态达人断魂剑魔与我们分享探讨他的拍摄技巧。
本次拍摄器材:Canon 400D、5D II+100mm 2.8微距
& & 有阳光的时候,拍摄出来质感和画质会好多了;但是南京梅花开的时候下雨的几率比较大,所以我拍的时候换了个思路,参照了国画的手法,后期做了适当裁剪,这组片中的竖条照片基本都是这样的拍摄手法。
& & 《暗香》取名于王安石的诗“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 && &拍摄参数:400D+百微,光圈2.8,速度1/640秒,ISO 100
& & 这张我主要运用线条来表现梅花,后期也做了裁剪,裁剪后画面更简洁。拍摄的时候要注意梅枝不能凌乱。基本枝干保持同一个方向延伸会比较容易把握。这张也不是很完美,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向上的那枝梅花,画面会更加好。
拍摄参数:400D+百微,光圈3.5,速度1/160秒, ISO 100
& & 拍摄这样的大场景,控制主体和背景的虚实关系很重要,如果有70-200这样的镜头应该会更好控制。
& & 拍摄的时候我选择了走向比较整齐梅枝为拍摄对象,主体是前面的白色梅花,梅枝弯曲有度。背景是虚化的红色梅花,比较干净,色彩体现搭配也不错。
& & 不过个人认为好像红色的背景也相对有点抢眼,如果反过来拍摄主体梅花是红色,背景是白色梅花,可能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拍摄参数:5D II+百微,光圈2.8,速度1/200秒, ISO 200
& & 我们拍片要注意画面的干净简洁,荷花需要荷叶来衬托,梅花也需要树干来表现她的傲骨和美丽,我们拍片的时候一般把单个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特殊情况除外。上面这幅我是寻找了一枝梅花和树干成V字形的构图结构。白色的花和树干光比比较大,所以我用RAW拍摄,后期把花和树干单独处理,这样梅花和树干都有了细节。
& & 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的花丛要以其中一朵作为主体,这样你的画面才有一个焦点。这一朵花或完整,或娇媚,总之要有它的特色,才能让你的画面更加吸引人。
特写的拍摄技巧
拍摄参数:5D II+百微,光圈2.8,速度1/100秒, ISO 200
& & 景深控制,拍摄的时候要保证拍摄主体的清晰,背景又不能太乱,这个要看平时的长时间积累。我的这张图,拍摄主体是在那2朵梅花上,但是为了背景不乱,我用的最大光圈,虚化背景,结果下方那朵梅花也有些虚了,所以认为拍摄这类小花,光圈越大越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可以拍摄两三种光圈参数比对一下,因为有个别具体情况,所以我就不具体指出光圈参数了。
拍摄参数:400D+百微,光圈2.8,速度1/800秒,ISO 100
& & 暗调和亮调其实是因为拍摄角度造成的,背景是天空比较多拍出来就比较亮,背景是树枝,草地等等多以暗调为主。拍摄时候就是还是强调一个宗旨:画面简洁干净。
& & 上面这张照片,我是以天空和其他粉色梅花为背景,画面比较干净明快,后期通过色彩平衡、可选颜色和色彩饱和度加了些黄色和粉色,使画面更加明快,给人以喜悦欢快的感受。
每一次拍摄都有很多趣事,也难免留有遗憾,这次也是。
& & 这次拍摄也算是早有准备的,就是镜头没有准备齐全,主要是因为天气延误的拍摄,中午时分才到了南京梅花山拍摄,没拍完又下雨了,由于天气不好,拍摄的时候又没带脚架,很多片有些虚。
& & 拍摄过程中最好笑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拍摄姿势了,我拍摄过程中引来了3位MM的惊奇询问:哈哈……(狂笑),大叔啊!(好像我也是80后的唉)你在干嘛?(原来此时我正在一个半米宽的小水沟里拍水中梅花,由于下面都是水,两脚跨在两岸,脸快贴到水了,屁股朝天。)看了他们给我拍的照片笑翻了。
& & 但是最后一看我拍的片,惊讶不止:真好看。其实是我的无敌兔的屏幕比较骗人,呵呵!然后强烈要求我用我的相机给他们拍了几张!
& & 拍片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我们快乐的享受着,特别有了自己满意的作品的时候。
& & 如果你喜欢他的作品,还可以通过点击以下图片欣赏。
摄影技术的提升是经验的积累,借鉴前人的知识和技巧能够快速提高我们的照片拍摄水平。在胶片时代,经无数摄影师的经验积累汇聚,形成了十二条简化操作、最实用的摄影技巧这些简化的摄影技巧,将帮助你应对很多难以掌控的拍摄场景。
1.阳光十六法则
& &对于风景摄影而言,过分依靠相机的测光结果往往不能得到最佳的拍摄效果。比如场景中存在大面积暗色景物时,相机的测光系统会增加曝光量,得到的照片效果呈现过曝的效果,天空变成惨白一片,没有任何细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时如果采用“阳光十六法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阳光的照射强度是相对固定的,在阳光照射充足的室外,将相机的光圈设定为F16、快门速度为1/125秒(ISO为100的前提下)就可以拍出色彩浓烈,曝光正常的风景照片了。根据这个法则,碰到反光较为强烈的环境,比如在海滩上摄影时,应该使用F/22光圈,在光线受到减弱时,比如多云情况下应使用F/11光圈。
2.月光11、5.6法则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有规律地发生着变化,从古至今那些美丽的传说无时不刻使人们对天体产生着遐想,而在夜晚当你面对天空时,月亮又是第一个走进我们的视野。古代,诗人们对月饮酒赋诗,当今在人们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时候,都喜欢把月亮拍进自己的画册。
根据专业人士的测量,满月时的亮度值为EV15,相机ISO设定在100时,采用1/125秒的快门速度,采用光圈F11拍摄可获得正常的视觉效果。半月时需要增加4倍曝光量,曝光组合可设定为ISO100、快门1/60秒、光圈F5.6。而在拍摄月芽时甚至需近1秒长的曝光。细分析起来并不是因为它们大小的变化引起亮度的下降,而是月亮在盈亏变化时所受到阳光照射的角度起着变化。拍摄月亮忌曝光过度,多曝光会成为一个白圈,毫无月亮的感觉,所以称为月球,是因为它有立体感。
3.相机抖动法则
  当你手持相机拍摄时,快门的速度不能小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如果快门速度越慢,那么拍摄抖动时就越可能降低锐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话,快门就要达到1/50秒以上为宜,只有当环境实在昏暗时,用闪光灯、脚架或者把相机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动。
不过如今的数码相机很多都具备防抖功能,以镜身防抖技术为代表的佳能和尼康而言,优势主要体现在长焦摄影能力上,在135mm毫米以上的焦段采用镜身防抖,效果非常明显,完全可以替代3档安全快门(举个例子,也就是说在200mm端开启防抖后手持拍摄快门速度可以达到1/30秒)。采用机身防抖功能的机型的防抖优势主要体现在50-100mm这段中焦上,以刚发布的奥林巴斯E3为例,它在这个焦段可以实现替代4档安全快门,也就是说在100mm的焦段下,快门速度1/8秒拍摄的照片也不虚。
4.灰板法则 
  灰板是拍摄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没有灰度板怎么办呢?可以将手背(手心太白,手背颜色接近脸部)摊开面向阳光,对手背进行测光,然后加一档曝光。
&&5.景深法则
&&当被摄物体比较深的时候,应该对焦点选择在景深的前1/3处,因为这样,对焦点后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种光圈和焦段组合都可以使用这个法则。记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离被摄物体越远,景深就越大。
6.快速闪光输出法则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专用热靴TTL闪光灯价格昂贵,很多人用售价仅有100多元的通用接口的热靴闪光等替代。以国产的银燕闪光灯为例,BY28A的售价在160元左右,不过它确是一款具备灯身自动测量闪光的自动闪光灯。当我们需要在室摄逆光人像照片时候,为了保证天空的细节和逆光条件下较暗的人脸光比均匀,我们需要用闪光灯对人脸进行补光。
& && &以BY28A为例,我们将闪光灯的感光度设为相机ISO的两倍(比如相机ISO100、闪光灯ISO400)。相机采用光圈优先曝光,相机选择的光圈要和闪光灯上设置的光圈一致。按照天空的亮度进行曝光,经过闪光的照明阴影区的人脸亮度通常比天空的亮度低一档,照片整体的光比非常合适。
7.捕捉动态法则
这条法则是根据角度与速度的经验公式而来的。如果物体沿着镜头的轴线运动你能够用1/125的快门捕捉下,那么它追至于镜头轴线的运动能用1/500秒捕捉下来。也就是说,如果物体沿镜头轴线称45度运动,只需要1/250的快门速度。
8.日落法则
拍摄落日时,要对落日上部测光,但是不能让太阳出现在你的取景器中。如果想让日落看上去比实际晚一小时,可以在曝光补偿中减一档。
9.闪光距离法则
这个法则很简单:距离乘以2,感光度乘以4。例如,你的闪光灯在ISO 100时,有效距离为20英尺。如果你想使闪光灯的距离达到40英尺时,则需要ISO 400。
10.像素翻倍法则
如果你想使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增倍,那么很简单,就是要像素翻两番。
11.数码冲印尺寸法则
& & 如果你想把你的作品打印成大尺寸的照片时,照片的尺寸不能大于数码图片的长宽像素各除以200。如果你对作品要求很高,那么至少得除以250。
12.曝光法则
在处理数码照片时,最普遍的法则是保证高光区曝光准确,低光区随他去。可是当处理负片,特别是彩色负片的时候,你最好增曝一档。
  摄影艺术中的虚和实,是指景物虚化的艺术效果。虚和实体现在摄影画面上,实质上是藏虚露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摄影艺术增加作品感染力的一种特殊手段。在中国画中,为了突出主体,特别注重对景物的虚化,如国画中云雾缭绕的山峦叠嶂,或隐或现,着墨的浓重轻淡等,都是表现虚化的方法。而摄影艺术上的虚化,也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如摄影画面上的光斑、光晕、虚松、亮点等形式
  前焦虚实例
后焦虚实例  二、动虚
  由于被摄物体或照相机的运动而使画面景物部分的虚化模糊称谓动虚。动虚有三:
  1、物动虚:是指运动体在运动中进行拍摄,而致使摄影画面部分地出现松虚现象。如飞鸟的翅膀、奔跑中的汽车、运动员的手和脚等在画面上呈现出的虚松现象。这种虚化可使人们感到具有强烈的动感 。
物动虚实例:模特韩霭龄的手快速泼水造成手虚化。  2、镜动虚:是指摄影者立于动体上(如乘车或骑马)拍摄所造成的景物虚化现象。由于这些动体速度高,当相机追随被摄景物时,前景产生高速后泻,后景产生快速前移,只有当被摄景物的前移或后泻的运动速度,同运动体保持同步时,被摄物体才是清晰的,除此之外,所有不同步于运动体的景物,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模糊线条。若用变焦法拍摄所产生的放射形模糊线条,也属镜虚之例。
双动虚实例,这是日在川大江安校区,我坐在另一辆汽车上拍的,宝马Z4的车速大概在100码,要拍到这种效果,快门速度最好不要超过1/100s。  3、双动虚:是指被摄对象本身在运动中,照相机镜头也跟着被摄体在运动而进行的跟踪摄影(即追拍),由此而产生的画面中主体清晰,旁景虚松,呈模糊影象,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速度感。
  : 尼康 D80,光圈:F3.5 快门:1/79 sec ISO:160 曝光补偿:2/3 EV
  物动虚实例:摩托车的速度高达260公里/小时,要抓住太难了,拍了几十张,就这张最清楚,说明不是镜头不行,而是技术不过关。
  三 、 物 虚
  物虚是指透过云雾、烟尘、轻纱、透明薄膜等物质对主体进行拍摄,致使画面部分产生虚化模糊,称之谓物虚。物虚有七种情况 :
  1、云虚:当被摄景物,如高山上的奇峰怪石、古松青柏,或被云海半掩,或由流云虚拂,被摄景物借助云的遮掩,使之虚实相生,这种虚化的变幻,给人一种蓬莱仙境的意境。
  云虚实例
  2、雾虚:晨雾弥漫,自然界一片茫茫白色。拍摄时能较好的简化背景,突出拍摄重点,可使被摄的中、远景物表现为虚幻,画面影调柔和,画意清新淡雅。
  3、气虚:是指白色的水蒸汽而言。如冬季施工现场、食堂,由于水汽上升,虚化了部分景物,使人感到场地环境热气腾腾,蒸蒸日上。
  4、烟虚:浓烟密布,硝烟滚滚,可用来揭示战争气氛。在日常生活中,如在黑色背景上托出一缕缕虚化了的烟,大有生活的情趣。在劳动生产的景象中,也可以利用烟虚表现繁忙的劳动景象。
  5、尘虚:是指尘土飞扬。或因群马奔腾,或因汽车急驰,或因风天所致,尘土在空中弥漫,使部分景物虚化,造成一种特殊的气氛。
  6、风虚:在大风天气里,由于风的吹拂,树枝的摇摆,花茎的颤动等,都可在摄影画面上呈现出虚化的影像。
  7、半透明状物体虚化: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①农用塑料薄膜育秧。虽然塑料薄膜遮掩了秧苗,虚化了的被摄物仍能交代出茁壮成长的内容。
  ②演出舞台上的纱幕,若拍演员在幕间的优美造型,可产生虚无飘渺的效果。
  ③家庭中的纱帘,还有姑娘用以蒙面的纱巾,都能使被摄主体若隐若现,为画面增加虚化的效果。
  物虚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何运用摄影艺术的技巧,获得物虚的艺术效果呢?对于云、雾、气、烟等这些气雾状物质,因其白,浅色居多,拍摄时一定选择深色的背景,以便能衬托出气雾虚化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滤色镜的作用。如黄、桔黄、橙、红等滤色镜,它们都能压暗天空浅蓝色调,诸以突出白云的效果。还应注意光线的运用,逆光照射很能显示烟雾的效果,使远景淡化,增加画面的纵深感。
  在处理物虚的艺术效果时,不要迷信物质条件和特殊技巧,只要在视觉上看到的、非常明显的云雾虚化现象,用正常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拍摄,不加滤色镜,同样能得到较好的虚化效果。
  四、光虚
  由光造成的虚幻景象称为光虚。如在密林中,由光的透射而形成的一条条明亮的光路,淡化了周围的景物。这类情况在光线较暗的大型车间里,只要有阳光射入,也会产生幅射光路虚化的效果。
  五、镜虚
  是利用附加镜虚化画面边沿的景物和柔化影调反差。如晕化镜可使画面四周出现光晕;雾化镜则可使画面部分地出现雾状;利用变焦镜头可使主体以外的景物呈放射状虚化;拍摄人像若加用柔光镜,或用白纱、黑纱、纱网等物,自制纱镜套在镜头上拍摄,也可获得满意的虚化效果。
  摄影艺术造型中的虚化,实际上是虚与实的艺术表现形式,一切虚化的手段,都是为了烘托主体,深化意境,加强摄影画面的表现力。因此,在进行虚化时必须做到该实则实,应虚即虚,相映生辉,神韵豁达。虚景的安排要为主题服务,虚在摄影画面上不能喧宾夺主,始终要保持从属和陪衬的地位。如若一味地去追求虚化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丢掉了画面主体,失去了主题中心内容。对虚化的景物不能存在偏见或偏爱,不可唯虚是摄或见虚即弃,运用虚实关系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摄影创作构思,利用实中见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的幻觉,增加摄影艺术的神韵,把人们的思路引入摄影作品的意境中去,提高画面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
通过本文学习你也能拍出这些高质量素材图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与大家分享12个能够帮你拍出高质量纹理照片的摄影技巧。
  1. 使用自动对焦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对焦。高质量的图片要求完美的对焦。无论你的手动对焦能力有多强,仍然应该使用相机的AF功能。因为失之毫厘的对焦失误就会毁掉一张照片。
使用自动对焦  2. 注意拍摄距离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拍摄距离。关于这一点,并没有一定的规则或定论,只取决于你的拍摄情况。包括希望图片中包括多少细节,图片要做什么用,以及使用哪种镜头。
  这里有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比如如果你拍的是一个有着较小的规则图案(比如砖墙),则拍摄范围可以广一些。照片中的细节越多,图片质量越好。
  相反,如果你拍摄的是一扇窗户,则应该尽量靠近,让它充满画面。
  另一种可能的拍摄对象是织物。拍摄这种东西应该非常靠近,才能得到足够的纹理细节。
注意拍摄距离  3. 选择最佳角度
  拍摄纹理图片,最好以接近90度的角度拍摄,让被摄体直面镜头。这样才能获得“平整”的纹理,否则就需要后期在Photoshop中做调整。
  在拍摄时尽量保持90度,因为即使是最好的后期技术,也无法做到完美无缺。
选择最佳角度  4. 避免阴影、眩光和反光
  纹理图片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受光均匀。拍摄这类照片最佳的天气是多云,在被摄体表面没有阳光直接照射。云层就像一个大的柔光箱,可以产生柔和的光线,最适合拍摄纹理。
  在计划拍摄时,最好先看看天气预报。如果不想受制于天气,那么最好买一套柔光器材,用来将强烈的阳光变成柔光。
  要避免任何的阴影。如果在表面看到阴影,就不要按下快门,就这么简单。阴影是无法通过后期手段消除的。
  尽量消除所有眩光。使用遮光罩就很有效,高质量的uv镜也有作用,可以过滤掉一部分光线,提高照片的质量。
  最后是要注意反光。反光表面是最难拍的。如果你拍摄的是金属、玻璃、反光塑料之类的东西,有两种办法:首先是使用偏振镜(对金属无效),其次是在较暗的屋子里用柔光箱来布光。
避免阴影、眩光和反光
  5. 避免浅景深  我们都喜欢浅景深,但在拍摄纹理图片时,它却是最大的敌人之一。  确定你使用的光圈在f/2.8以上,否则画面中一定会有部分脱焦,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浅景深
6. 曝光准确   拍摄纹理,曝光准确非常重要。我们已经谈过光圈问题,下面就是感光度和快门速度的问题了。应尽量使用低感光度,不能超过ISO 800以避免噪点。曝光准确  7.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慢  在确定了光圈和感光度之后,就是快门速度了,这取决于现场光线和器材情况。如果是手持拍摄,最少也要在1/60s以上。  记住你需要得到准确的曝光。任何过曝成白色的区域都是无法挽回的。这里建议拍摄时略微欠曝,这样后期调整曝光容易一些。  8. 使用RAW格式  使用RAW格式拍摄也很重要,它能给你提供更多的后期调整空间。这种格式体积更大,存储时间也更长,不过是值得的。  如果你没有大容量存储卡,那就不要用RAW+JPG选项,而只保留RAW文件,这样也能节省一些空间。使用RAW格式
 9. 使用三脚架   如果是在弱光环境中拍摄,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的三脚架能给你的相机提供坚如磐石般的稳定。
三脚架  10. 使用快门线
  即使使用了三脚架,你可能还需要一根快门线来远程触发快门。这样可以避免因按动快门引起的相机震动。
  快门线的替代品之一是相机的延时自拍功能。设置成2s,相机会在快门触发后计时,然后自动拍摄。
快门线  11. 不要用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应该我们要避免的东西的之一。你可能已经知道,广角镜头存在一种叫做“畸变”的东西。虽然有时候在后期可以进行校正,但最好还是避免吧。
  我个人建议用定焦镜头,特别是50mm,无论是在全画幅相机还是非全画幅相机上都适合。
  使用定焦镜头的优点有很多。它不会引起镜头畸变,特别是在f/2.8以上。不过如果条件不允许,那么就用你手头的镜头吧,只是应该在35mm以上。
广角镜头  12. 拍摄前做计划
  最后一条建议,是在拍摄前先做好计划。在拍摄之前,先去目的地巡视一两次,考虑该使用什么器材。列一个拍摄清单,以节省在现场的时间。
  希望这些建议对你能够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能拍到自己满意的照片。
楼主辛苦了,学习中。
感谢楼主如此 用心 的转载摄影经验!!!!
好帖。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要领。
智尊宝 发表于
感谢楼主如此 用心 的转载摄影经验!!!!
呵呵,主席见外了,真的不是故意的!!!
左边暗,右边亮
越往右靠光越强
偏左偏右都不好
反差要低山中央
两边高,中间小
不冒头,不断档
连绵起伏好风光
太全面了,学习了
又认真学习啦!!!!感谢楼主!!
欢迎多多发文!
谢谢分享··················
只要学就会有收获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进行了认真学习,很有收获。以后还要学习,谢谢楼主,辛苦了。
本帖最后由 yiluhuahai 于
11:43 编辑
摄影基本功-设置感光度( 15:51:26)转载标签: it&&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O感光度是对光的灵敏度的指数。感光度越高,对光线越敏感。一般情况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情况下,感光度越高越好。但是高感光度下的图像噪音信号较多, 清晰度也下降,相反,感光度低,图像噪音信号减少,画质细腻,但不适用于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环境。
  很多玩家常常会碰到以下的情形:在展览馆等禁止闪光灯的场所拍摄,我们不得不禁用闪光,结果得到的是模糊的照片,而如果使用了闪光灯,拍摄对象会产生反光的结果影响画面。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室内或者环境比较昏暗的场所。
  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要拍摄出效果好的照片,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通过ISO的调节实现。当然,如果提高ISO设置,会使得照片的颗粒感变得比较严重,这就需要使用者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了。如我们熟知的传统相机那样,ISO感光度表示胶卷对光线的感度,有100、200、400等值。感度值越大越适合用于光线昏暗的场所,但却会损失色彩的鲜艳度和自然感觉。
  顺便提一下,在对色调和图像再现要求严谨的时候,最好使用ISO感光度为25和64的低感光度胶卷。而为了能够满足多种场合使用,经常都使用ISO感光度为400的胶卷,甚至也有使用适合于昏暗场所拍照的ISO感光度为800和1600胶卷的(一次性相机)。
尽管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但是却配备了与此相似的机能,也能够改变它的ISO感光度(有的机种ISO感光度设定不能改变,请自行在数码相机的说明书上确认)。这样在使用时,当想让拍摄效果更好的时候,就把ISO设置为100,而在光线不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门级单反选哪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