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眼中,“医疗+保险”模式有前景么

投资人眼中消费升级真正的机会在传统+互联网“组合拳”
2016年8月,由投中信息、《投资中国网》举办的“2016年中国投资年会.深圳”在深圳香格里拉酒店举行。随着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深入,政府鼓励大力发展私募行业。私募股权机构也在优化投资策略、增加退出路径等诸多方式推动行业创新。如何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产业体制改革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在大会讨论。
会上,在消费及升级服务专场中,策源创投管理合伙人元野;爱学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志龙加华伟业资本合伙人王嘉来;天图投资董事总经理魏国兴;长石资本创始合伙人汪恭彬;元璟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琦一起分享了对于当下消费升级行业投资的看法。以下为精彩观点汇总:
消费升级已不是低端价格的竞争
元野:在座各家机构在过去都投资了一些不错的消费服务类的企业。我想听听各位如何看待这个行业未来的机会。
王琦:我加入基金之前做了很多年的市场营销,消费这块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和思考。我们发现,中国整体的低端消费呈现下降趋势,比如可口可乐、康师傅这些增量很小甚至负增长。相比之下,一些新兴的品牌借助线上快速成长为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这个现象的背后是大量年轻的消费群体崛起,他们对品牌观念和消费特点有了很大变化。比如他们会去购买更多的虚拟产品,更多在线上完成交易,而不是像他们的父辈一样选择去实体店购物。以前买东西就是去一个大的商场,甚至是离家里最近的商场去消费就可以了,现在随着网络的崛起,线上渠道越多越多,京东、淘宝之外,微信与微博都成为了新的消费流量入口。
汪恭彬:消费升级,这次奥运会我有很深的感受。傅园慧现象火热的背后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新兴消费人群的变化。我有一个公式,每个人平均享乐的成本是等于这个人所花的时间、金钱作为分子,分母作为享乐的价值。一个人要想平均单位的享乐成本变低,一定要让分母足够大,比如说我做一件事情,包括我看一场比赛、看一场内容,希望它的价值足够大,我的分子要足够少,我花的时间和金钱更少,用户更愿意看八卦,内容电商、公众号来看,最早发展起来快的是八卦的媒体,后面是硬知识的媒体,八卦媒体满足人的本性需求,这是享乐的价值。
享乐的价值和人群是非常相关的,80后和90后在享乐价值上,更喜欢个性化的表达,更喜欢推崇自己,喜欢装逼、炫、酷,这些标签是和50后、60后是完全不一样
魏国兴:消费升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感觉话题背后的逻辑还是性价比的逻辑。之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分母是价格,分子是性能或所谓的体验,过去都是讲价格比较低,导致性价比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现在大家消费力起来以后,价格这个分母没那么重要了,分子这个体验、价值、品质开始非常重要了,这也是大家很多创业都会去关注的对象。
从我们关注的趋势来看,我们看到了三个趋势:产品、渠道、导购。如果讲产品的话,可以再往下划分,它有三个纬度可以让我们抓住这些趋势,在产品里面,一定要先做品类,然后再做品牌,最后做文化。
先说产品,首先是品类。原来没有的品类可以创出一个品类,或是原来一个比较老的品类能演化出一个新的品类。其次是品牌。原来没有品牌的东西可以品牌化,这也是消费升级的出发点,包括我们投资的周黑鸭、百果园,原来是路边摊、夫妻店,现在有了品牌,通过正规的运作给消费者带来非常好的体验,这是品牌。最后是文化。光有品类和品牌似乎也不够了,现在需要一些文化,你的产品在被人消费的时候能产生一些使用价值之外的价值,我们叫做彰显价值。有一些可以炫耀的东西,或是可以实现自己内心认同的东西。
再来说渠道。渠道我们关注的是,怎样把渠道在消费升级的大潮里让大家更加有效率、性价比更高的买到一些比较好的东西。我们比较关注的方向有三块:第一个是社区,因为渠道我们认为便捷性是非常重要的点,我们觉得关注度不那么大的品类都可以在社区内解决,便利内、水果店、药店、理发店、房产中介,平时没那么大的关注度,又是必须的服务,所以它们可以在社区之内完成的。
第二块渠道是服务类的渠道。他可以放在shoppingmall里,将来的渠道划分两类,所有的服务都在shoppingmall体验,即时性的服务都在社区解决。还有一块是电商,这个我就不讲了,这个已经没太多机会了。
第三块是导购。包括策源投的enjoy,有了好的东西,有了好的渠道,再告诉大家我们应该去哪里找,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导购的渠道,这块也是消费升级路上非常好的投资标的,这是我们对消费升级趋势的判罚。
假想出的懒人生活机会 哪些会留下来?
元野:我想补充一个问题,您讲服务在社区和shoppingmall两个场景下完成,其实过去两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热点,现在被大家踩得很厉害,就是上门服务,倒回来看过去的三年,你们怎么看上门擦鞋、上门按摩、上门打吊针,大家假想出很多懒人生活,频次很低的大城市服务,你们怎么看待这些场景哪些会留下来,哪些是不存在的?
魏国兴:我觉得上门服务比较难的点在于算账,现在比较流行的单位经济模型,每一个小单元,每块钱赚得很辛苦,赚一块钱要付出两块、三块的成本,单位经济模型不成立的话,做上门就是无底洞。需求密度不够,无论是共享或是自营,都不是太经济。反而现在像我们去看日本,他的便利店是非常发达的,分布在你小区周边,通过它你可以买,可以进行小型的仓储,可以做周边服务、配送也好,需求的密度也好,这个是能算得过来账的。
王嘉来:我们比较看好将来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大健康、一个是大娱乐,细分的话,母婴领域我们比较看好,还有养老健康领域,还有体育营销、消费,这里面有一个观点,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增长到一定的数额时,通常是超过1万美金的时候,消费结构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以前我们比较看中吃和穿的消费,现在人均收入增长很多以后,之前传统消费还是差不多的,但是比例下降了很多,新的消费服务领域,像健康领域,体育消费、娱乐消费,这个金额上升得比较快一些,从投资回报来说,这些领域的投资回报更高一些。
钱志龙:最后一个讲挺吃亏的,我觉得消费升级有三个变化,一个是用户需求变了,日常消费年纪越大的消费越少,年纪越轻的消费越多,这是普遍的规律,这个社会物质的极度丰富而造成,刚刚毕业95后左右的大学生,他们一个独生子女背后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可以赚三千块钱,每个月可以花六千块钱,实际上是支付在转移,他可以很放心的花这些钱,这是以前积累的财富在这一代上有相应的爆发,他们有选择的自由。另外是沟通的渠道变了,包括我们自己,已经越来越少围在电视机前,我们今天用手机碎片化的时间。社群化,今天已经不相信权威了,这是沟通的渠道变了。第三个是今天共赢的方式变了,交付的方法变了,今天服务和商品的交付,以前我们是到店里购买,shoppingmall也好,哪儿也好,今天向两极化发展,一极就是所谓的懒人经济,还有O2O把服务送上门来,这些是标准品类的商品、服务。还有体验经济,今天我们会走出去,我亲身加入体验的过程中,越来越两极化。作为我们创业者而言,在这个地方,我们抓住哪几个点?一是要选对人群,今天不要选不愿意掏钱的人,或是给你做精算的人,这个时代已经开始过去的。
第二个是场景,你用什么样的场景去跟用户沟通,跟用户交流他的需求,怎么让用户参与消费决策的过程?而不是利用只是权威,不停的获取广告,脑白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商品和服务,运营能力和如何制造商品和服务稀缺性,人永远会为稀缺性而买单,稀缺性就是利润,作为好的经营者平衡好这三点后面就会有机会,谢谢。
消费的传统媒体投放渠道被低估了吗?
元野:谢谢钱总,就着您刚才说的最后一个问题,可能一个传统投放和新兴投放,最新的行业里,在投放上非常有专业能力的公司,其实我看他们在传统渠道的投放更加的强大,包括小米雷总过去五年反反复复讲投放,今年开始在各个传统媒体上都大规模的投放,甚至电梯也开始投放。传统渠道的投放是最有效的,逻辑上大家都会觉得新兴的渠道更有效,传统大家看是被低估了,您怎么看?
钱志龙:今天我们公司有1500多号人,其中有700多号人是在做传统的渠道,今天传统渠道不建议做非常广泛的投放,就像电视投放一样,你看的时候就是脑白金、脑白金的方式,他是有极大的浪费,但是如果你的客群精准的话,你在做这样的投放,实际上在资本重组的情况下,可以找到大规模的覆盖,这个时候你的产品必须要有相应的稀缺性,或者说我通过大量投放的时候,我在增加共赢产量的时候同样有稀缺性,小米就是典型,不是小米手机只生产一百台,是生产上千万台,他要有这样的稀缺性必须有极大的渠道投放,今天新兴的电子类产品,无论OPPO还是小米,都在平衡这里面的关系。
王嘉来:一般把消费分成两类,传统消费品一般比较看重他的产品、品牌影响力,他的渠道能力,以及市场口碑,包括对消费者的理解,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包括现金流,这个很重要。新经济的企业,这两年发展很快,有几个点是我们很关注的,首先最重要的是,他是不是能解决传统消费企业的痛点,当年我们投滴滴的时候估值是非常贵的,我们为什么会投呢?因为我们觉得它是 真的解决了交通出行的痛点,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他的市场空间会非常大,现在来看投资效果还OK,包括我们投的美大,合并之前我们大众点评就投了,这些是解决实际的痛点。
比如说洗车行业,也提到上门服务,消费者没有体验到这种消费方式可以带来多少优越性,这个行业的投资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行业的问题,只是跟随这波大潮做这样的创业或是创新,大部分企业都死掉了,还有很小的一部分企业活下来了。新经济企业从渠道创新、服务创新的点上是不是能掐准命脉,抓住这个命脉,他将来的发展是有机会的,否则这类企业长期来看,最多只是历史篇章中很短的一个阶段。
钱志龙:我再补充一个我的理解,无论是传统的消费也好,还是新的互联网消费,所有第一次获客的时候都要有成本的,第一次获客的时候没有传统之分和新的之分,能不能维系老的客户,运营的角度能长期让他获得服务,获客解决了,后面的运营成本是获客的5%都不到,公司就可以大规模的产生相应的利润,这是投资非常重要的逻辑。
大健康有解决消费痛点和商业模式的大健康是医疗消费的机会
元野:大健康和泛娱乐也是消费升级新兴的消费热点,也是我们在座很多投资机构非常关注,也在寻找投资机会的领域,能不能请汪总和其他几位嘉宾分享一下,怎么看相应的投资机会和解决的痛点,健康我们在移动医疗上也有一些关注,2007年的时候就投了,陆陆续续这几年也在布局,做移动医疗,有需求大家看病难,做一个APP给所有的病人,怎么能吸引病人呢?找一些专家,大家去传统渠道专家挂号很难,这里可以补贴给你一些专家号,有了这些专家号,有些病人就有了生态,可以给民营医院卖手术、甚至卖器械,消费者保险公司可以买单,过去一百个移动医疗2C的项目99个都是讲这个故事,除了到大钱的公司还在这个领域坚持,希望他们能走出来,其他的基本上不成立了,您在新的一波,在大健康领域和真正解决消费者痛点又比较成立的商业模式会是有哪些呢?
王嘉来:您刚才说的领域是我们很关注的,就是移动医疗,包括您提到好大夫在线、 春雨医生、丁香园、平安医生,我们都了解过,这个行业也是我刚才提到的,他是在解决一个核心痛点的问题,包括挂号难、看病难,三甲医院看病是非常差的,好大夫是解决一种服务,我们了解以后,这个行业也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政策的不确定性,他们实际上都在做互联网医院,现在互联网医院国家这边的牌照一直没有开放,他们都在违规做这个东西,包括怎么盈利,这个领域他要寻求突破,这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一个是政策的沟通、研究,再有一个是盈利模式的建立,否则现在这个行业别说是赚钱了,连收入都非常少,当然我个人非常看好这个领域,非常希望能看到将来他们能出一个像滴滴出行的公司。
娱乐这块,现在消费的主流,90后是非常大的群体,作为投资人来说,对他们消费习惯的了解,我觉得是很大的挑战,比如说网红经济,包括像直播,整个的消费逻辑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理解是有点困难的,比如说直播行业,一个女主播一天能赚几万,通过送一个游艇、送个鲜花就能赚几万,我确实不太理解消费习惯在哪儿,确实这个行业非常火爆,融资也非常火爆,要想了解这种新娱乐领域的发展,我觉得一定要花很多心思了解新的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以及方式。谢谢。
魏国兴:我讲一下移动医疗,这里面很简单的道理,谁提供价值、谁提供最大的价值谁就有机会赚钱,我们看医疗,谁提供最大价值,说白了是一些医生,特别是名医生,做移动医疗的企业他控制不了医生,你问诊不一定问得到医生,提供的价值是挂号或是一些病例的存档等,是一些周边的价值,不是核心的价值,当然你就不应该赚到比较多的钱。另外一块竞争也比较激烈,导致每个人的获客成本也比较高,一方面费劲的拉到一个客户,拉到客户以后又没有提供很好的价值,这也是导致目前比较难去赚钱比较大的原因。
第二块是付费习惯的问题,我们看任何一个品类,干任何一件事,这件事以往的品类是什么,原来在哪件事上衍生出来的?现在很多给患者做一些家庭医生,做一些平时的建议、提醒也好,中国人没有家庭医生的概念,美国是家庭医生付费、接受服务,突然在中国做一个家庭医生的概念,他没有根,之前就不付费,现在让他付费,这个也面临消费习惯的培养,这就是为什么娱乐里面舍得花钱,说白了,原来卖艺的都打赏钱,这个付费习惯一直都有的,只不过现在在网上看美女,付费也是正常的,娱乐确实给我提供很大的价值,美女就在这个平台上,我得到了非常大的满足,当然谁提供价值谁就能赚到钱。
汪恭彬:我觉得核心还是商业本质,线上的流量越来越贵,线上的流量基本被BAT垄断了,前20个DAU500万的APP,90%都是BAT控制的。
另外一个现象值得我思考,像OPPO为代表的企业,在线上是没有卖手机,线下有20万个零售帮他卖手机,今年已经是全球第四大,今年有可能成为排名更前的手机厂商,他只有线下没有线上。 商业本质是不是比所谓的互联网更重要?
以前谈的移动医疗和泛娱乐,移动医疗前几年特别红,我们也花了很长时间研究,我也见张瑞,这里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痛点,解决C的痛点还是解决医生的痛点,很多的创业项目,在中国目前现行的体制下,C的痛点不用解决,C的痛点太多了,没有满足医生的痛点是没有用的,要解决医生的点,他要名利双收,要么帮医生写论文,帮他取得教授的职称,要么帮他赚钱,只有把医生的问题解决才能附带把C的痛点解决,医生不够用,中国的糖尿病为例,中国一个医生平均覆盖2万个糖尿病的病人,医生怎么够用?这是政府资源垄断的市场,所以这个市场是很难做的。
王琦:作为元璟资本来说,我们花挺长时间看移动医疗,原因很简单,我们最大的合伙人他是阿里健康的董事长,他在医疗公司做了三年,在其他行业没布局那么深,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三五年前我们看到的创业公司,三五年前开始的创业公司都是非常业余的创业团队,那个时候为什么这样?是因为天时还没有到,嘉宾提到整个国家的政策并没有开放到多点执医,医生的自由度没有像现在这么高,那个时候很多天使没到,使得二等、低等的团队出来创业,而且很多是互联网背景的团队出来创业,现在看起来这些项目是不够专业的。
我们听说过很多很有意思、好玩的事情,可能大家很难想象,有些APP,医药的团队为了做医生的活跃度,让一些美女在晚上陪值班医生聊天,让医生更多在APP活跃,开泳池Party让医生来参加,提升医生参与APP的活跃度,大家会把很多互联网的概念套在医疗领域,大家觉得日活很重要,可能病人的活跃没那么重要,医生的活跃很重要,就想办法各种各样的运营方式刺激医生,实际上是错的,真正医疗最核心的东西就是问诊,就是看病,没有那么多医生去娱乐、聊天,更多的精力是放在病人和医生之间真正基于病人和生病情况的讨论,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个领域我们也不可能指望消费领域的APP一样做到日活100万,日活1000万,这是不可能的,全中国的医生可能也就几十万,还包括非常边缘的非职业医生,真正核心的医生,可能在中国只有上万甚至还不到,在大城市,各个科室里真正能带动病人,有市场的信任度,病人愿意咨询的医生就这么多,APP的数字上看起来不会那么大,拼命花很多的时间,创业团队、互联网团队做很多数字上的玩意儿,我觉得是误入歧途的,这是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的误区。
在过去的一天时间,因为国家的开放,我们也看到一些机会,我们自己投资一家公司是安心医生,他自己加入大众点评之前做了医药公司,他对医疗和互联网两块经验都是非常多的,我们当时看到他看到的这个项目是非常激动的,在市场上很少有人同时了解医生、医院、医疗政策以及病人的消费行为,这个项目是跑得非常快的,在儿科领域,尤其是在大城市是第一大平台。医疗领域有很多有意思的方向,比如说大家提到盈利模式的问题,我自己观察那么久,线上的付费我相信不会是主流盈利模式的来源,可能还是基于回归线下,因为医疗最终是病人和医生的问诊,这个问诊首先包括检查。
包括开药,这些在过去那么多年,将来可见的五年、十年都不太可能脱离,另外还牵涉到医保,这是和其他不一样的,病人是需要报销的,所以他必须在线下做检查,线下开药。现在有一个好的情况,在广东我们看到国家开放了多点执医,包括线下小的诊所也慢慢开放,魏总也提到过家庭医生概念,香港、台湾他们其实家庭医生是非常发达的,我们自己也认为,有机会在接下来的三天到五天培养一群有胆识,愿意出来单干的医生成为中国第一批家庭医生,前提是我们做高医生本身的个人定位和包装,他其实会变成KO2,我们也投资了一家公司,他在帮很多的医生建立某个领域,比如说儿科、妇科的美誉度,他在线下开诊所,有很多的病人会追随他,奠定了开家庭医生的前置条件。医疗保险会是移动医疗里比较有意思的方向,他是能接触医疗整个系统很重要的支点,也是很多移动医疗创业公司将来的重要盈利点。
投资人也困惑:95后玩的项目我看不懂
元野:过去互联网模式做大健康,我也想起一家特别有名的公司,我看他的时候,他和他的团队把每日的活跃变成最主要的考核指标,他本来最主要的用户是做婴儿、母婴相关的问诊,他在里边加了两性的专栏,能保证日活保证50万,妈妈咨询自己的孩子哪儿不舒服的时候出来很多少妇出轨这类的话题,保证日活数量很多,真正最有价值5%的活跃用户是真正想服务好的用户,每天看到这些内容,相信他们以后再不会上来,其他目的是休闲娱乐、茶余饭后看一些八卦,这个企业也发展很困难,新一代的创业者更好的看好医疗的机会,对这些公司更予以期待。
刚才汪总讲他作为个人投资人不是典型的用户,不太了解直播平台的机制,我投资这个团队,我不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围绕这样做,现在带出一波投资机构在消费领域人群的分类,最近两年有一个很强的现象是价值观绑架,很老牌的投资机构,包括我们的前辈,其实他们在投资领域里有非常多的经验积累,在过去两年,由于他们脱离了年轻的用户,他们在国外没有办法理解国内的滴滴、映客。年轻的投资者,我是95后,二次元你们不懂,其实很多投资机构把自己定位成很向往大学生、90后的机会,不是投资价值观的体现,决策者毕竟年龄比较长,年轻的机会和消费者的体验又是95后的天下,每家机构怎么面对这样的挑战?
王嘉来:当新的消费群体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去了解、制动了解,刚开始思维模式、意识形态有比较大的差异,我们要主动了解消费群体、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再有一个是有的时候在投资,现在有些投资项目的时候估值方式越来越多,最早的时候我们比较熟悉的PE,按利润去估值还有PS,互联网起来以后的UV,还有新型的企业,现在型的消费企业估值非常另类,这个具体不介绍了,这个时候要主动改变自己,主动了解这个领域。
魏国兴: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新的人群出来,老的机构一定会不适应,这个肯定会出现问题,不然社会没法进步了,不可能老机构霸占市场,会有新的机构出来,这是一代又一代能观察到的,机构来讲有三点:一是心态的调整,你的年龄是60后,70后,心态完全可以是70后,投资界有这样的投资人,他们非常活跃,他们也非常年轻。二是要去做事先的准备,做一些研究,研究工作要做在前面,事先发觉人群变了,不变的东西是什么?把不变的东西抓出来,再看不变之外有哪些变量在变,我们根据这些去提前研究好、布局好这是第二个。三是决策机制,不要沿袭原来一层一层向上汇报的机制,我们公司都是平等交流的机制,更多对项目的沟通,对90后的判断是茶余饭后,在这种场合下讨论出来的,这个也有助于一线具体项目、投委会负责决策的老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些人,更好的了解,相信90后也不是洪水猛兽,曾经80后也是洪水猛兽,现在也变成传统的了,还是有开放的心态,也没那么可怕。
汪恭彬:去年有一个笑话,90后的创业者,把话说利索就能融到钱,现在看来又回到本源了,我们的观察,90后可能是两个极端的群体,一个是极端的靠谱,另外一个极端是极端的不靠谱,人的本性还是在的,可能人群对年龄段的需求理解更深一点,对于我来讲,我怎么做呢?我需要我的投资经理更多的年轻化,比如说我尽量找一些年轻的90后小伙伴过来,让他们心态更接近、更了解,要求我们自己有这种心态体验这种产品,不断体验产品,我们也鼓励90后、年轻的小伙伴参与决策,决策体系上主要的合伙人票数比例高一点,只要我的投资经理特别推一个案子,基本上不会特别的否掉,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
王琦:80后、90后划分人群我觉得还是很粗暴的,每一代我相信都有很多的变化,尤其是不同城市、不同区域,消费观念、消费差异也很大,我们会花时间到差异,找到里面有意思的点,刚才也强调了,KO2的能力很强,他们受到明星、网红、直播、公众号,他们在这个上面会带动消费的情况,我们过去也看到是非常显著,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这个点上是整个人群的消费关键在发生变化,包括80后、85后,包括渠道变化的影响,这个变革很大,影响是90后兴起的,人群会发生变化,如果有非常大趋势上的变化,作为投资机构必须捕捉到,很明显的观察到这个点,找到里面比较好的创意者,我们投90后的CEO比较少,我们还是投80、85年左右的CEO赚90后的钱比较靠谱一点。
来源:投资中国网
看见女客户洗澡怎么办?
一家世界著名的大酒店招聘经理,前来应聘的人非常多,老板想考考他们:“有一天当你走进客人的房间,发现一女客正在裸浴。你应该怎么办 ?” 众人都举手抢着回答,有的说“对不起,小 姐,我不是故意的。”有的说“小姐,我什么都没有看见。” 老板听后不停的摇头。 这个时候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说了一句话,当场被录用了。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你想到了吗?
打开微信,关注微信号:jrjnews2013,回复“洗澡”就知道答案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有料有趣有干货!
要闻解读、内幕探析、经济前瞻!
今日搜狐热点我的位置:
纵深 | 一场比赛,告诉你投资人眼里的创业新变化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龚丹韵
中国当下的风投,和美国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时期有点相似
自从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中华大地便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浪潮。
两年多时间过去,创业产生了哪些新动向?阅项目无数的投资者又会提出哪些新忠告?记者采访了多位投资人,并通过一场全球创业大赛释放的信号,希望管中窥豹,把握2017年中国市场的创业新趋势。
“故事”不再流行
3月初,哈佛全球创业大赛的亚太区决赛在上海举办。
当天晚上6点,陆家嘴国金中心,7个创业团队面对30多位专业观众,一一陈述自己的创业项目。每位讲述人只有10分钟时间表达、10分钟时间接受评委提问。而在场的8名评委,都是来自各领域的资深投资人。
哈佛中心(上海)董事总经理、资深投资人黄晶生是这场决赛的主持人。他发现,过去比赛选手常常会犯的老毛病,今年的比赛中竟然基本没人犯。比如超时。
一般而言,创始人巴不得一股脑儿把所有信息都告诉观众,讲述超过10分钟是家常便饭,导致评委的提问时间被大大压缩。
很少有选手意识到,更珍贵的其实不是创业者的自我表达,而是评委提问。投资人关注什么、问些什么,往往一针见血,对创业项目起到关键性的点拨作用。但经验少的创始人往往只顾着自我表达。
而今年的比赛,只有1名讲述人超时,其他队伍均在10分钟内陈述完毕,投资人和参赛者你来我往,问答进行了好几个来回,有些投资人甚至当场给项目提了很多建议。
“今年的选手经验丰富,心态成熟。”黄晶生这样评价。
这种成熟不仅体现在讲述上,还体现在年龄上。今年的参赛选手有些并不年轻。大部分选手具有多年工作经历,属于半路辞职创业。少数几位年轻人也有海外留学和海外工作背景。
这是一种巧合吗?
比赛时,一位投资人无意中的话,透露出某种信息。他说,今年风投市场越来越谨慎,不再像2015年那会儿,创业者只要有好的故事、新的概念,未必想清楚商业模式,也能获得风投。如今,中国市场的风投更加理性,对创业团队也越来越“挑剔”。
反映在这场比赛中,今年在决赛入围阶段评委们就已经很“辣手”。比如此前筛掉了一个来自新加坡的项目,对方想从事网上的会计服务,觉得在东南亚专业类服务价格比在中国便宜,这就是市场机会。但评委们认为,专业服务还必须立足本地,懂得国情,于是毫不留情地筛掉了它。
另一个被筛掉的项目,来自一名金融人士,他希望通过做知识产权的官司来获得收益,“这应该是律师做的,我们对他没有信心。”评委说。
结果今年杀入决赛的,大多是相对成熟的项目、相对成熟的创业者,没有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脱颖而出。
“今年跻身决赛的项目确实相对成熟。”一位评委说,她甚至估计“其中至少3个项目,有可能在市场上拿到风投”。
互联网+不再包打天下
这次比赛的第一名,并不是来自互联网+领域,而是来自传统的教育领域。
项目创始人名叫张颖。采访她的那天,她带领团队刚刚获得了一个国际青年科技大赛的冠军。
张颖原本在科技类公司做高管。辞职创业之初,她做的是留学咨询。2014年起,全球stea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跨学科的实践教育理念)发展得风生水起,编程和软件、3D打印、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方兴未艾,科技类国际赛事忽然遍地开花。
张颖发现,这门生意可以不局限在留学,还能与国内学校合作,培训、主办或者辅导学生们参加国际科技比赛。
渐渐地,国内名校的自主招生也开始看中科技赛事,如今连高考改革也把它纳入部分环节。外部环境一片利好,张颖意识到,不能再慢慢做了,应该抓住市场机会,引入风投,快速扩张。
张颖团队的老师
“当阿尔法已经战胜李世石,你不能还在教小孩子画小乌龟。”张颖比喻。
如今,她已经获得约20所国内学校的确定合作与意向合作,公司辅导的参赛队伍也战果赫赫,常常在国际机器人赛事和全球各大创新大赛上夺冠。
几乎所有投资人,都一致认为张颖的项目“已经成熟,逻辑清晰,连利润都能看得到,切中市场的窗口期”。
赛事组织者,哈佛商学院(上海)校友会副主席,远毅资本合伙人高毅坦言,张颖的项目市场潜力很大,和国家考试关联性强,还签下一些全球赛事的主办权,优势“一目了然”。
这个比赛的第一名虽然来自传统行业,但它的创意得益于近几年全球的互联网发展和科技创新浪潮。这恐怕也是今年参赛创业者的一个缩影:
项目大多很传统,可有意无意间,传统中却蕴含着新思维、新做法。
不怕有缺陷,但要有独特解决方案
有意思的是,比赛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也来自传统行业,而非纯粹的互联网模式。但投资人的评价分歧很大。
获得第二名的项目是智能投顾,创始人陈伯岳做过纽约的股票分析师,他的合伙人是一位金融学教授。这个项目想利用手机App软件,帮助中国客户进行美股投资。
参赛的创业者正在讲述
获得第三名的项目来自几位海归,她们想用时尚、流行的方式做中国茶,希望今天的年轻人能重新喜欢上喝茶。
高毅说,他对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投资会比较谨慎。第二名“跨境交易有政策壁垒”,而第三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差异化定位、培养种子客户。
但另外一位专注天使投资的投资人、阿尔法公社创始合伙人蒋亚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见。
蒋亚萌坦言,自己关注消费品类比较多,他发现,年轻人其实很喜欢喝奶茶,比如美罗城有6家奶茶店,在实体店铺走下坡路的大环境里,6家奶茶店竟然全都挣钱。有些饮料店毛利润高达90%,比咖啡店赚得还多,而它们还有很多潜力尚未挖掘。
今天的年轻人,也许不爱喝限定产地的普洱茶,那是小众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茶饮料没有前景。如今的新零售业催动着消费升级,一些传统的消费品类很有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可是具体到这次的参赛团队,蒋亚萌觉得他们还欠缺消费品的行业经验,商业模式需要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习惯。
“如果只是想把中国茶销往海外市场,那我建议她们不如去拿海外的风投,更有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他说。
六禾创投创始人王烨当天没有去比赛现场,但是进行了书面打分。他说自己评分时主要看两点:创业针对的是不是市场的痛点问题?是否提出很独特的解决方案?
饶是如此,有时候也会陷入“思维迷宫”。如今,许多创业项目都是创新型的,可谓前无古人,即便传统行业的创业,想法也天马行空,商业逻辑难以预估。而投资人毕竟不是什么都懂的全才,彼此之间擅长的领域不同,看法有分歧,亦属于常态。毕竟,这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时代。
从开荒阶段到进入平台期
2015年风投的疯狂,让人们记忆犹新。那时候,中国市场的风投几乎都在争着“撒钱”。北京中关村的咖啡馆由此被人津津乐道。尤其是互联网+项目,只要创业者有好点的故事、新颖的概念、包装的噱头,基本都会得到一些机会。
然而2016年,随着A股下跌,风投们谨慎了不少。加上此前投资的创业项目,很多仍处于亏本状态,市场开始逐渐冷静了。
2014年哈佛全球创业大赛亚太区的冠军徐嘉子,对市场的冷热有鲜明感受。她的项目“青苹果健康”刚刚夺冠时,融资市场还很火,她一个月之内能拿到3本投资意向书。2016年后,项目到了B轮阶段,她感到市场明显冷了下来。在她看来,经济发展总有周期,不可能一直很火热。
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顾旻曼说,大批创业项目还是会偏互联网化,毕竟这一轮的创业热潮,就是通过科技提高行业效率,创新生产方式。但到了2017年,顾旻曼总结“与其说是互联网+,不如说是+互联网”。许多创业项目本质还是传统行业,只不过普遍利用了互联网工具。
“中国市场的风投兴起正是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毅说,“但到了今年,产业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期。”
风投总是在不断追逐创新的机遇,当年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也经历了一个平台期,当下一步方向尚未明朗时,资金、人才、协同资源等许多要素还被锁定在上一级产业中。
学生作品,三维建模灯具
比如,曾经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时,手机性能是一个核心要素,决定了行业迁移的投放速度。对风投行业来说,高潮和低谷都是正常的循环。
王烨有一个比喻。他说,互联网创业项目刚刚兴起时,犹如一片荒蛮之地,开荒阶段,怎么做都可以,然而到了2017年,这片土地上的好位置基本已经被别人卡到了,眼前不再是一马平川。于是接下来,必须更加看中项目的壁垒、门槛、条件,开始探索市场上更真实的需求。
王烨近年来看的比较多的是大数据项目,专业性强,讲究行业经验。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正在减少,“但这不是坏事,说明现在还打算出来创业的人,肯定是认真想过了。创业回到了更良性、更健康的状态。”
新事物诞生时先要经历一场“百团大战”
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中国市场的风投总是过于“盲目跟风”。
比如共享单车火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已有的共享单车几乎多到摆放不下,成为社会管理的难题,此时竟然还有风投大量涌入,打算推出第7个、第8个共享单车品牌……消费者单从直觉就会产生疑问,这样会不会太跟风了?
那么,风投究竟是怎么想的,或者说,这种盲目跟投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几位投资人有一些相似的解释:
如今的创业项目,往往具有高速扩张的属性。早期一旦投对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让项目快速走上正确轨道,团队很容易杀出一片天地。每位风投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投对的人。
当年,淘宝不是第一家做网购的,谷歌不是第一家做搜索引擎的,脸书也不是第一家做社交网站的,但现在站住脚跟的却是它们。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当一件大家都看好的新事物诞生时,往往先要经历一场“百团大战”。不像过去的高端制造业,行业壁垒高、周期长,后来者望而却步。
具体到共享单车,北上广如果市场饱和了,有的投资人觉得那还可以做二三线城市。中国市场那么大,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为什么不去试一试?上策是打败对手,站稳脚跟;中策,至少还可以等下家把我收购。
“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弱点。从众,跟风,贪婪。”王烨说,比如近期最火的类型是人工智能,有些投资人觉得,一定要投一个人工智能项目,不然自己就没有站在风口上。
此外,作为基金经理人、机构投资者,他们也有自己的行为逻辑。
募集的资金已全部到位,经理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把钱投出去,不然就说明你不够努力。可实在找不到理想的投资项目怎么办?不如就投一个最火的亮点。
这是一个“不会错太多”的选择,跟风会有安全感,甚至假设“我投了摩拜单车”,说出去听起来就很牛,证明自己很有眼光。短期内是否挣钱,对他们而言,反倒不太重要了。
当然,如果长期依然不赚钱,还是会面临压力。但至少在分析责任时,可以推脱,当初市场上的大佬们都投了这个热点,是市场太难以预料,而不是自己的错。因此,有些基金经理人在投资时,喜欢看左右,而不是看项目本身。
科技型投资还是“香饽饽”
创新,不一定非得是互联网模式。
高毅说,如果把眼光再放大一点,放在国家产业的全局去看,风投市场未必趋冷。高毅的风投项目就集中在医疗领域,“我已经投了好几个医疗类项目,这一块目前仍然很热。”
科技型投资依然是“香饽饽”,除了互联网,其他如新材料、芯片、人工智能等,许多领域正崭露头角。甚至有投资人表示,人工智能太火了,已经出现泡沫化的可能性。
作为偏向早期项目的投资人,蒋亚萌对当下的市场更为看好。
他分析说,当市场比较冷静的时候,只有好的创业团队才能拿到钱。中国大量资金从房地产和A股涌入股权投资市场,风险投资基金的钱更多了。那么,好的团队就能拿到更多的钱。拿到钱后,没有人一窝蜂和你竞争,你能招到更好的人,用更低的成本去创业,你的跑道会更长。
徐嘉子则形容,中国当下的风投,和美国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时期有点相似。如今,美国的投资人已历经几轮泡沫,留下来的人都很有经验。而中国的风投行业还处在婴儿期,人才紧缺,大部分基金经理从未自己创业,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市场低谷,所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不懂就会跟风。
高毅从全球比较来看,如今的中国市场是全球风投的战场,热度甚至不亚于美国。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的创业者都想来中国市场融资。
美国风投有明显的技术导向,而中国的情况更为复杂。比如说,在美国,医疗行业结构稳定,只有技术突破才能有效推动行业发展。而中国的医疗行业还在迅速发展,多重因素驱动下,机遇比较多。
上海正在努力建设全球科创中心,风投市场和政府如何有效配合?
从以色列、北欧、美国走过的经验来看,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的技术导向项目,如果有政府主导和早期介入,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但互联网之类的行业创新,不如放手让市场承担风险,这样的组合能产生放大效应。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和科技不断迭代的时代,市场并不缺少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创业者。但最后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专业而理性的风投市场。而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栏目主编:龚丹韵
正文图片:采访嘉宾提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