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特征三个特征之间有什么联系

出自 MBA智库百科()
  财政运行机制是指各种财政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推动其运行的有机体。作为社会产品分配的主要杠杆,通过其将对金融状况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理解财政运行机制的概念应把握以下要点:
  (一)财政运行机制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机构成部分
  财政运行机制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财政运行机制发挥功能要依赖于的整体联系和功能,财政运行机制的选择也离不开的客观要求。当经济运行机制对各经济要素的联结方式和作用关系作出选择之后,财政运行机制必须服从这种选择,并根据既定的经济运行机制调整财政运行机制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和作用关系,以适应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并发挥财政固有的职能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运行机制决定财政运行机制,财政运行机制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机构成部分。
  (二)财政运行机制是财政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结和作用关系
  财政机体是由许多要素按一定方式构成并有规律地运行和发挥作用的。这些要素按收支形式可区分为税收、、、、、公共经费、公益性事业支出等。按的实现内容,可区分为、、财政约束和财政利益四个要素。这些要素相对独立,各自都有特定的运行机制;同时,又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成为财政运行总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财政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和作用关系不同,决定着实现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财政运行机制。
  (三)财政运行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
  财政运行机制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机构成部分,其运作和发挥就是各财政要素之间以及财政要素与相关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首先,财政运行机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各财政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财政运行机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财政运行机制与其他(如、家庭和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再次,财政运行机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财政机制与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生产、流通、消费既是的起点,即收入的源泉,又是财政分配的终点,即财政作用的对象或目标。脱离这种相互关系,就不可能有效发挥财政运行机制的功能。
  财政运行机制通过财政状况从两方面影响国家的金融状况:一方面财政运行机制将直接影响金融运行机制来诱发与化解;另一方面财政运行机制将通过运行来间接诱发与化解,因此财政运行机制的优劣对诱发与防范金融风险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的下,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两大特征,它包括四个构成要素:
  (2)财政主体系统;
  (3)财政动力系统;
  (4)财政调节系统。
  财政运行机制表现为的,是财政运行的过程和实体,是关系的具体体现。的各种形式,如、上交利润、,、公共经费、、物价补贴、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形成财政运行机制。财政运行机制又是整体中的局部运行机制,它必须从国民经济整体出发把握财政运行机制。首先是要在财政现象同其他分配现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把握财政运行机制。其次,要在财政现象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上把握财政运行机制。脱离这种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财政运行机制是不正确的。1978年以来,我国的正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向过渡,财政运行机制具有了新的特点,表现在运行机制的构造上为:
  (1)主体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中央、地方、企业、集体和个人都构成相对独立的,也在不同程度上构成分配决策的主体;
  (2)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企业的局部成为其发展生产,改善的动力,调节物质利益关系构成财政运行机制的重要依据;
  (3)调节系统由单一的转向与、相结合,以为主的直接调节和以为宅的间接调节相结合,财政运行机制构成了的重要组成部分;
  (4)由纵向的传递系统转向纵横交错的传递系统。
  (一)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财政机制本身有其特定的运行规律,的构建、运行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虽然财政运行机制都是由人们的行为所构建,但是人们的行为不是随意的,而是受着规律的制约。特定的经济条件产生特定的财政机制,但客观性是相对的,不可绝对理解,即人们在财政机制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消极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认识经济、财政规律,并依据规律的要求来调整,进而构建合理的财政机制。
  (二)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财政运行机制一旦构建完成,财政机体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结和作用关系便相对稳定,财政功能的实现方式也就呈现相对稳定的特点。稳定性是财政机制的重要属性,它是机制正常运作的前提,也是人们认识把握,掌握财政运作规律的重要条件。当然,财政机制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当财政运行的客观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机制发生了变革,就要求改变财政要素的联结和作用方式,以新的财政运行机制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
  (三)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是由若干分体机制构成的完整系统。从财政运行机制要实现的特定的功能目标看:它包括、和财政约束机制;从实现特定功能目标所依靠的手段看,财政运行机制由税收机制、国债机制、补贴机制、社会保障机制、财政投资机制等分体机制构成。这些分体机制既自成体系,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又是整个财政运行机制的组成部分。
  (四)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财政运行机制可以分为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财政机制实现着不同层次的功能目标。比如,财政的三大分体机制中,居于基本层次,而、则居于派生层次。就分配机制而言,其又可分为若干层次,从纵的方向上看,它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机制构成;从横的方面看,财政分配机制包括税收分配机制,国债分配机制、财政补贴分配机制以及财政投资机制等。依次类推,税收分配机制、国债分配机制、财政补贴分配机制以及财政投资机制等又都可分为若干层次。当然,财政机制也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加以分析。
  (五)协同性
  协同性是指财政机制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其内部各分体机制的协调配合为基本条件。这首先要求财政运行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和整个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注意财政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配套选择。其次,应重视财政运行机制内部各分体机制的协调设计,这也是财政机体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
  (一)整体性
  财政运行机制的整体性,是指财政运行机制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它具有部分的意义,一旦离开了整体,这个部分就失去了整体的部分的意义,如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机制中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只有与的其他部分相互协调,才能正确地确定其收入的数量与结构,有效发挥其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功能。整体性是财政运行机制的本质特征,它表现在财政运行机制的目标、运行规律、功能具有整体性,这是财政运行机制最重要的特征。
  (二)动态稳定性
  财政运行机制的动态稳定性,就是财政运行机制具有自组织、自调节和白适应的抗干扰能力的特征。财政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处于内外环境的交互作用之下,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种种因素的干扰,如财政收入机制和支出机制,其收支规模与结构要受到变化以及经济发展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运行机制要具有确定的目标、功能和运行规律,就必须具有抗干扰的稳定性。也就是说,财政机制一经构造完成,在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结和作用关系便相对稳定,财政运行机制的功能能按相对固定的方式发挥,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从而能够使财政运行机制自动地趋于正常状态。
  (三)可控性
  可控性是指财政运行机制从形成到运作都可在人们认识客观的基础上加以把握和操纵。从角度看,财政运行机制属于人造社会系统,其构建或选择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人们可根据客观经济条件的要求,选择或构建适当的财政运行机制;在财政机制运行过程中,人们还可根据财政机制内外部因素变化的要求,及时发现和矫正财政运行机制的目标偏差,调整财政手段和操作方式,把局部要素的变异和外部干扰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减轻财政机制运行过程中的,促使其平稳运行;在财政运行机制的基本功能明显减退,其主要层次结构的全部或部分将趋于解体,解体程度和过程将视财政运行机制的稳定性和外部条件而定,这时,人们可根据新的条件和环境,重新构建财政运行机制。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及其财政的职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及财政不再直接干预活动,主要是按照,有效地提供公共品、调节运行和公平,因此,应按照的客观要求,重新构造中国的政府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财政运行机制的结构,是指财政运行机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组合状态。财政运行机制的结构差异是区分不同类型财政运行机制的主要标志。财政运行机制的结构,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如从财政分配的内容来区分,可分为与财政支出结构等。这里我们主要从财政的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动力结构和调控结构等来加以分析。
  (一)决策结构
  财政运行机制的决策结构,是指财政决策主体及其决策职权在不同层次和范围上的组合构成。根据财政决策职权在政府间的集中与分散程度,财政运行机制的决策结构可分为集权型决策以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决策等不同模式。
  (二)信息结构
  财政运行机制的信息结构是指财政机制在运行中,财政信息传输和反馈方式的组合状态。根据财政信息传输和反馈的不同方式,财政运行机制的信息结构可分为纵向与反馈模式和传输与反馈模式。前者是指财政信息从中央到地方、地方各级、再传输给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反馈则自下而上、层层反馈,直至中央。后者是指财政信息由国家经直接传输给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反馈则由企事业单位对生产、、投资的决策变化或的变化,以及对市场参数(如、、等)的影响,直接反馈到政府,政府采用相应的财政经济手段调控市场,再由市场调节企业和居民等主体的行为。
  (三)动力结构
  财政运行机制的动力结构,是指财政目标实现者的动力来源的组合形态。它反映了财政活动中动力形成的基本方式。财政运行机制按其动力来源,可分为采用行政手段,从目标实现者外部推动的动力形成方式;采用经济手段,从目标实现者内部自发产生的动力形成方式;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动力形成方式三种基本形态。
  (四)调控结构
  财政运行机制的调控结构,是指财政对和施以影响和制约的方式及其组合状态。它集中体现了财政作为政府的重要调控工具对和实施调控和诱导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按财政调控方式不同,可将其区分为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调控模式和以经济手段诱导为主的间接调控模式。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17页& 14页& 3页& 4页& 3页& 6页& 3页& 45页& 6页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财政运行机制"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税收的三个特征与其他财政收入有什么不同_百度知道
税收的三个特征与其他财政收入有什么不同
税收的三个特征与其他财政收入有什么不同
我有更好的答案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白景明:当前财政改革两大特征
发布时间:&
中国财经报
  2017年财政改革继续向纵深挺进。这项改革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
  新的历史起点新在三方面:一是中国已成为GDP规模全球第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的经济大国,二是中国已是市场体系健全、全方位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三是中国是正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的国家。
  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财政改革新特征。全面认识这些特征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财政改革的意义,更有益于全社会齐心协力推进财政改革。
  初步概括,当前财政改革具有任务重、难度大两大特征。
  任务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税改革做出了统一部署,明确指出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现代财政制度是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衔接的财政制度。这意味着改革不仅要对接经济制度变革,还要连接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的变革。
  因此,本轮财政改革呈现出整体推进势态,在预算、税制和财政体制三方面同步推开,范围之广远超过去历次重大财税改革。比如,对比1994年财税改革,当时只是要配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而改革重点仅是财政体制和税制。
  改革任务重并不仅仅体现三大方面改革同步推进,更突出的是要在预算、税制和财政体制三个方面推出适应总体改革目标要求和应对复杂局面要求的多项新的重大改革举措。比如,预算改革要推出过去未建立的预算公开制度、跨年预算平衡机制,税制改革要实现税收法定、调整直接税和间接税关系、建立绿色税制体系等目标,财政体制改革要构建财政事权划分与支出责任划分和政府间收入划分相适应的体制。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中国是在做他国从未做过的事。欧美的财政改革都是分阶段做不同的事。比如,美国上世纪60年代仅仅是推出零基预算改革,90年代推出税制改革。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了一个道理,即中国的财政改革是最彻底的改革,中国具有他国没有的改革动员能力。
  具体到2017年,财政改革任务艰巨则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二是要把增值税税率从四档简并成三档,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三是要推进财政事权划分与支出责任划分、加快制定收入划分总体方案、健全地方税体系、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有必要指出,这些举措都是要在原有改革成果基础上再向前走。
  任务重的突出表现就是要啃硬骨头。比如,增值税税率简并,这项改革是要在一年内就打破刚刚形成五年的税制现状,本质上是对行业税收利益的再平衡。再如,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这项改革是要把财政风险控制和稳增长政策目标有效平衡的改革,既不能放任债务增长,又要确保债务增长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又如,制定收入划分总体方案,这项改革不仅涉及中央与地方总体收入比例关系,还涉及中央与各省之间的收入利益调整。显然,一年内推进如此众多改革确属节奏快速的变革。
  难度大
  当前的财政改革是市场经济和公众有序参政议政意愿强烈条件下的改革。所以,财政改革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所谓难,主要是指财政改革要稳妥处理三大平衡:
  其一,全社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财政兼具稳增长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双重职能。稳增长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保持一定的赤字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控制财政风险,做好债务代际平衡。这本质上就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做好这一平衡,必须着眼长远根本利益,但又要兼顾当前利益增长和社会稳定。因此,确定赤字率必须讲求绩效,要以填平减税降费和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正常提升两个缺口为原则核定赤字额。同时,严控地方政府举债。
  其二,总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平衡。历经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形成了坚固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固化格局,财政改革难免触动这一格局。但短期内触动多,又易引发多层次社会矛盾。应当看出,对这一格局的触动本质上就是总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平衡。处理这一问题应以总体利益为重,要做好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当前财政改革处理总体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平衡关系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减税与民生支出扩张之间的矛盾。企业是减税的最大受益者,但民生支出扩张的资金来源相应减少。目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增发债务平衡收支,但长期下去风险又会失控。因此,应当研究适度减税与适度扩张民生支出并举之策。
  其三,财政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之间的平衡。财政收支覆盖所有国家机构。财政收入本质上是为公共产品供给筹措资金,财政支出本质上则是为公共产品供给在各部门间配置资金。因此,各领域改革都会牵动财政改革,反过来财政改革又会影响各领域改革。如何使财政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良性互动自然成为平衡两者关系的关键问题。具体讲,当前推进预算改革,就是要倒逼各领域改革加快进度,推进财政事权划分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则是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如此等等。但应认识到,这些改革难度很大,因为改革要触动部门和地方的深层次利益。为此,推动改革既要讲速度又要讲效果。
【】&&&&【】&&&&【】我的图书馆
市场失灵及表现
1、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缺陷。
2、表现:(1)垄断: 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
(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政府干预及失效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首先是直接执行政府的经济职能,并通过执行经济职能来保证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有效实施。
1、政府干预
政府的经济作用: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
(2)社会主义公关调控,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与市场之间是互补关系。
2、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
经济干预:与政府规模有关。政府规模一般是以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示。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集权化倾向的国家高于分权化倾向的国家。我国以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表示的政府规模形成了本身特有的变化轨迹。
干预手段:
(1)立法和行政手段,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财政的目的是通过财政手段,最终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同时又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政策等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政府干预失效: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市场机制存在失灵问题,政府机制同样会带来政府干预失效的问题。
失效的根本原因:政府的运行是以政治权利为基础和前提的,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利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效率问题
(2)寻租行为: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滥用权力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越位”是指应当而且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认为地参与;“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
公共物品的特征与种类
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特征:(1)非排他性,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受益。
原因:a.公共产品大都是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受益者的产品;b.某些公共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可排他,但排他成本十分昂贵,以致经济上不可行 。
(2)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最重要的标志},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公式:X=Xi &含义:对任何一个消费者而言,他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Xi)也就是该公共产品的总量(X)。
(3)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4)公共商品还可能表现出以下特性:
①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②规模效益较大;③初始投资大;④具有自然垄断性。
种类: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两个特征
混合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兼备公共和私人物品的特征,其中有些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指为满足人们需要,将有限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帕累托标准”就是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 )
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A、调节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B、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配置;
C、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间的配置
各国政府通常采用某些指标(如我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或由若干指标组成的“景气指数”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当前主要采用GDP增长率指标。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方式:
A、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得合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饰的结构效率
C、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际的重点建设
D、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E、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的公平准则基期实现机制:&&&
经济公平,指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着眼于分配规则或分配过程的公平合理,强调分配的效率&&&
社会公平,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社会各阶层居民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着眼于分配结果的公平,要缓解社会不同阶层因收入差距带来的矛盾,追求社会的稳定发展。
公平衡量指标:
贫困指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之比。系数 & 1 ,系数越小,越趋于公平。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出于0.3 — 0.4 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我国目前的系数已近接近0.5,说明收入差距已经较大,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方式
A、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
B、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 ;
C、加强税收调节 ;
D、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性支出制度 ;&&&&&&&&&&&&& &&&&&&&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
充分就业,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一个很高的比率。
注意:①经济学中的就业,指一切用自己劳动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
②在总人口中总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劳动能力的。
③充分就业不是指可就业人口百分百就业。
物价稳定指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保持收支平衡,未出现大的逆差或顺差。
实现的机制和手段:
(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和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
(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1)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市场原则是否适用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问题,是研究公共物品时需要解决的一个前提条件。【当一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量达到社会MR=社会MC,该产品的配置是有效率的。】
公共产品由市场提供存在失灵:①会出现搭便车问题。②公共产品成本大于个人从中获得的收益,使个人不愿购买。③个人的购买决策以其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为依据,即使个人愿意购买公共产品,其提供量会大大低于效率所要求的提供量。
&公共产品的有效配置,观点一:公共物品特性,导致其①消费是不等价交换,②价值是个体价格加总。缺陷:个体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无法确定;易产生免费搭车。观点二:成本-效益分析法。
(2)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一是政府。
*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满足私人需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
*提供方式是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的基本依据。
*一般而言,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因为: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提供的角度来看,非竞争性是指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消费的角度来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即使从技术上可以排他,但话费成本太大,这样,消费者不会资源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即所谓免费搭车。
*相对于市场机制而言,政府的运行时迥然不同的。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其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锁存在的难题。表面上,纯公共物品免费享用,事实上也是以纳税为代价的。
政府主要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纯公共物品
市场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资源配置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财政学研究: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间的恰当组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合理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
(3)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① 非竞争又非排他性第一类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比较
决定取舍的主要因素:税收的简单或复杂性程度,税收的中性或扭曲性程度,收费的难易程度以及该产品的需求弹性。
② 利益外溢的第二类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先判断外部效应大小,外部效应大的准公共产品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外部效应小的准公共产品可由市场提供。
多数公共物品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不过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的负担,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实践中,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① 政府授权经营;② 政府参股;③ 政府补助
(4)理论研究及实践 —— 公共物品私人提供
研究: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 ;泰勒.柯文:多数公共物品,可由市场采用一定方式提供 ;
实践:慈善事业;城市污水处理;BOT,etc。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1)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入分析法):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的方案,详细列出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收益,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要求:必须将项目的收益全部量化,同时也将成本全部量化然后再比较其效果。
投资项目的净收益现值为评价标准。【(Bi-Ci),年净收益;(1+r)i,复利;r为贴现率 】
计算公式:
未来净效益的现值NPV:≥0,项目获利能力等于或超过了所要求的收益率,可行;&0,不可行
缺陷:必须将项目的成本和收益量化,而某些项目很难准确计量,甚至根本无法衡量。所以,该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情况。
影子价格,许多成本和效益没有市场价格,是无形的或非市场化的,或者这些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出它们的边际社会成本或收益,故称影子价格(shadow price),是针对无价可循或有价不当的商品或劳务规定的较合理的替代价格。
最低成本法(最低费用选择法):不用货币计量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的有形成本,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标准。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成本易计算,效益不易衡量的财政支出项目的效益。该方法多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意义
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共同点,即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这类支出即为转移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它们收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
总结: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财政支出规模衡量指标
&& 财政支出规模可以用绝对数指标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指标即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由这两个基本指标又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以?G(%)表示。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即所谓“同比”增长率。
用公式表示为: &【?G代表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财政支出的增(减)额, 代表当年财政支出, 代表上年财政支出】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以 表示。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分母代表GDP增长率, 代表当年GDP比上年GDP的增长额】
(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多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用公式表示为:
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P84-P87
(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2)、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会增加。但在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因此,每一次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财政支出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财政支出上升的规律,被称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影响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因素
& (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1)、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张律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a、政局是否稳定 b、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c、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分析:为了寻求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不仅要分析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因素,而且要分析和控制影响财政支出的微观因素。福利经济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它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政府公共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规模。
& (三)政治决策程序:正是因为政治决策与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的密切关系,才出现了公共选择理论,而公共选择理论则是将经济分析的工具盒方法应用到政治决策过程,深入研究政府决策程序和选举制度,寻求财政决策的最佳途径。可以建立财政支出的回归分析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对确定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政治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四、五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
本质上,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公共需要。
特点:①提供纯公共产品;②消费性,支出的结果引起社会物质产品的消耗和价值丧失而不能实现补偿和增值;③低收入弹性。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随着经济发展,财政还必须保证各项消费性支出的相应发展,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从经济性质来看,根据教育支出的特点,教育一般是一种混合产品。
根据教育的不同等级略有不同:
义务教育具有明显外部效应,基本是由政府提供和保障的,具有较多公共产品性质,可视为一种纯公共产品——政府在义务教育的提供上承担较多责任;
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是利益外溢型的准公共产品。可采取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方式。
政府投资的特点
政府投资是政府作为特殊投资主体,为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利用财政支出对一些特定的社会经济部门和需要进行的投资活动。非政府投资是指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投资。
特点:(1)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量的。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地位,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规模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而且由于要追求盈利,一般主要从事周期快、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企业囿于一行一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基础设施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利畅,越有效,人民的生活也越便利,生活质量相对来说也越高。
政府/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是指狭义的基础设施概念,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
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不同特征。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作为共同生产条件的固定资产,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她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
&&& 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很难由个别企业的独立投资来完成,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很难有效地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 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财政投融资也称“政策性金融”。
意义: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国际经验表明,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作用的最佳途径。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财政投融资的特点:既体现政府的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用,弥补政府投资利益约束刚性不足的缺点。目的:为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性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P160
①社会保险型——“风险分担,互助互济”
②社会救济型&
③普遍津贴型——“人人有份”
④节俭基金型
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式。是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基金。从资金角度来看,现收现付式的养老保险是一种靠后代养老的保险模式,上一代人并没有留下养老储备基金的积累,其养老金全部需要下一代人的缴费筹资,实际上这种保险靠的是代际之间的收入转移。
(2)基金式。基金式又分为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两种。完全基金式是指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为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养老储备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未来向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金的资金需要。部分基金式则是介于现收现付式和完全基金式之间的一种筹资模式,即当期的缴费一部分用于应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一部分用于为受保人建立养老储备金。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归根结底受到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财政学基本观点之一。经济影响财政的因素主要是经济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收入分配体制,价格水平等。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制约。一般,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收入总额大,占GDP的比重也高。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实际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研究的深化。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调整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必需的,但必须有缜密的整体设计,并要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
(3)、价格: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②现行税制因素;③产品比价关系变动
我国财政收入包括的内容
(1)、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包括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和通货膨胀收入。
(2)、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为预算内(税、费)和预算外(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障收入、制度外收入)两大类。
(3)、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①按财政收入来源中所有制结构分类,包括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②按财政收入来源中部门结构分类。包括工农部门收入、轻工重工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二三产业部门收入等。
税收的属性及“三性”
&& 税收的基本属性:两方面剖析:①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殊规定性;②是剖析不同社会或不同国家的税收的特殊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税收的界定:
(1)税收是与国家的存在直接联系的,是政府及其赖以生存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即政府保证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基础
(2)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3)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而税收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形式和国家的形式
“三性”(权威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核心)和固定性。
强制性: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税,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它是税收作为一种财政范畴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必要保证。某种情况下。强制性可能转化为自愿性。
无偿性: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对具体的纳税人而言不需要偿还。税收的无偿性是针对具体纳税人而言。
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具有一定相对性。
税收术语(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税率)
&(1)征税对象——对什么征税?
& 又称税收客体,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现代社会,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类。税源,指税收收入的源泉或最终出处:①指某种税的征税对象总量及其分布状况,与征税对象是同一客体;②也指税收收入的经济内容。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的是征税的广度。
&(2)课税标准:也称课税依据或计税依据,是国家征税的实际依据。税基,指据以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包括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类。
&(3)税率——征多少税?
&&& 一国税收制度的核心。指国家征税的比率,即税额与课税依据之比,反映征税的深度。分为:
&&& ①定额税率亦称固定税额,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的税率形式。
&&& ②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税负相同。
&&& ③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不同,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税收原则、税收中性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设计税制、实施税法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它决定政府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怎样征税等,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 当代税收原则包括税收公平和效率两大原则。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应以公平为主。公平原则,即税收要公平对待所有纳税人,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应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适应。税收的效率原则:征税必须考虑效率要求。效率原则,在组织税收入过程中和处理税收与经济关系时,必须讲求效率,坚持效率优先思想。包括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
税收中性,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中性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税收中性不代表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化价格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税收必须在使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发挥其调控经济作用。
税负转嫁方式
(1)前转(顺转),指纳税人提高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2)后转(逆转),压低进价把税负转嫁给供货商。
(3)混转或散转,前传+后转;
(4)税收资本化,也称资本还原。指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要缴纳的税款,通过压价购进的形式在购买时预先扣除,把税负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出售者。是后转的特殊形式。
税收经济效应的内容
&& 税收效应,即税收的调节作用。是政府课税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产生的各种影响,包括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和对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
&& 从税收对纳税人的影响看,税收效应在理论上一般分为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级,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用税收效应说明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劳务供给、投资、储蓄)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这两种效应,如果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主要是激励作用,它促使人们增加工作;如果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就会形成超额负担,人们可能会选择闲暇替代劳动。(我国实际情况税收几乎不影响劳动力的供给)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1)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税前抵扣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
(2)税收对投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3)税收对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1)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高低;
(2)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了替代效应的强弱,所得税的累进程度越高,对个人储蓄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3)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一般较高,对高收入者征税有碍于储蓄增加;
(4)减征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高储蓄的收益率,有利于储蓄。(在我国的实际情况:税收对储蓄的影响不明显)
拉弗尔曲线 P249
&& 拉弗曲线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间的一般关系:
(1)税率为零时政府收入为零;
(2)高税率不一定能取得高收入;
(3)取得同样多的收入可用不同税率,且必然存在一个最优税率。
(4)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纳西,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 &拉弗曲线对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启示性:最佳税率应是既能使政府获得实现其职能的预期收入,又能使经济实现预期产出的税率。最佳税率只能建立在本国国情基础上。我国最佳税率的制定需考虑我国财政收入结构的特殊性。
商品课税的功能
商品课税的优点是税源充裕,课征方便,并可以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
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由于商品课税与商品价格相联系,在国内会干扰市场运行并形成分配不公,在国际间会阻碍资金、劳动力和商品的自由竞争和流动。
总之,商品课税是特征鲜明、功能突然、缺陷也明显的一个税类。在税收实践中,必须扬长避短,这也正是我国商品课税制度建设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增值税的特点以及征收
增值税是指企业生产商品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具体到一个生产单位,是指纳税人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扣除外购商品额后的余额。
增值税的最大特点是在就一种商品多次课征中避免重复征税。
增值税的计征方法:从理论讲,有三种方法:一是将纳税单位纳税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如工资、利润、利息和其他增值项目)逐项相加作为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求出增值税额,称为“加法”。二是从企业单位纳税期内的销售收入额减去法定扣除额(如原料、燃料、动力、零配件等)后的余额,作为增值额,称为“减法”(或扣额法)。三是不直接计算增值额,而是从按销售收入额计算的税额中扣除法定外购商品的已纳税金,以其余额作为增值税应纳税额,通常称为“扣税法”。在实践中,由于“加法”计算复杂,误差较大,很少有哪个国家采用。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制度
(1)征收范围:征收范围包括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2)纳税义务人:所有销售应税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的工商企业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外商投资企业也属于纳税人】
(3)增值税税率:采取一档基本税率和一档低税率模式
(4)实行价外计算办法:实行价外税,即将原来含税价格中的价和税分开并以不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在零售以前各环节销售商品时,专用发票上要求分别填写含税金和不含税金的价格。
(5)按购进扣税法计算应纳税额,实行根据发货票注明税金进行税款抵扣制度
(6)对年销售收入小于规定的额度且会计核准不健全的小型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办法
(7)按规范化办法计算纳税的增值税纳税人要进行专门的税务登记,并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建立纳税人购销双方进行交叉审计的稽核体系,增强增值税自我制约透漏税和减免税的内在机制
所得课税的特征及缺陷
& &特征:(1)、税负相对公平。(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4)、课税有弹性。
缺陷:(1)所得税的开征及其财源受企业利润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2)所得税的累进课税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3)计征管理也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税务管理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往往遇到困难(4)有一种观点认为,同商品课税相比,所得课税的经济调节功能较弱,不易有效地体现政府的经济政策
国债特征、结构、负担层次
国债的特点:①自愿性 ②有偿性 ③可靠性:国债的担保物不是财产和收益而是政府的信誉,在一般情况下国债比私债要可靠,被称为“金边债券”&&&
(国债的发行必须遵循信用原则:有借有还)
国债的结构,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相互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组合:
①应债主体结构:实际上是社会资金或收入在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格局,即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各自占有社会资金的比例
②应债资金来源结构(国债持有者结构)
③国债期限结构(以偿还期为标准)
国债负担的层次
①国债认购者负担(影响发行总量):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利让渡,必须考虑认购者的实际负担能力 ②政府即债务人(影响发行规模及政府信用):政府借债要考虑偿还能力量力而行&
③纳税人负担(影响税收制度):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是税收,但现代普遍实行“以新债还旧债”会不断增加债务余额
④代际负担(影响一国整体经济):由于有些国债的偿还期较长,年年以新债还旧债并不断扩大债务规模,就会形成这一代人借的债转化为下一代甚至几代人负担的问题
国债的政策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的普遍做法。实质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民间资金在一定时间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单方面的转移。
(2)筹集建设资金,国债既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又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
(3)调节宏观经济,国债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国家预算含义(内容上、形式上……)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重要的立法文件。
&& 国家预算反映国家和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
从形式上看,国家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成为反映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
从实际经济内容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时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或编制财政收支平衡表,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预算的年终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
从预算的名称来看,有单式预算、复式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中长期预算、项目预算、行动预算、绩效预算、国民经济预算、充分就业预算等。
政府采购(含义、目的)
&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使公民缴纳的税收和财政支出产生更大的效益。
财政赤字分类
财政赤字是有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两部分组成
周期性赤字,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自动产生的财政支出的增减而形成的财政赤字,称为周期性赤字。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
结构性赤字,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发生的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变量决定,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将财政赤字分为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两部分,对判断财政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对政府的财政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结论:
(1)采取何种财政政策【扩张或紧缩】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形势和当前财政赤字性质的正确判断
(2)一般来讲,财政政策【至少在短期内】既改变结构性赤字又改变周期性赤字,财政措施在增加或减少结构性赤字的同时可能减少或增加周期性赤字
赤字弥补方式及经济效应P384-P388
& ※(1)、增收减支:增加财政收入或压缩财政支出解决财政赤字。缺点:时间成本大,易遭到纳税人反对;会受到财政支出刚性制约。
※(2)、动用财政结余,前提:以前年度有财政结余。
& ※(3)、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货币供应量M=货币乘数m×基础货币B )
& ※(4)、发行公债——赤字债务化/债务融资
赤字融资:发行国债,称为债务融资或赤字债务化
货币融资:政府拥有货币发行垄断权,可以通过货币创造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方式,即财政部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或投资;另一种是间接方式,即财政部向公众出售国债,随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银行将债务货币化)
如果扣除通过货币融资弥补的财政赤字,那么国债就是过去所有财政赤字(财政盈余作为财政赤字的负值)累积的总额。
债务化融资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只是资金在部门间的转移,是将暂时不使用的资金的使用权转移给政府部门,不会增加基础货币量,从而也不会扩大货币供给量,赤字债务化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1)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就可能推动利率上升(2)在国债市场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债的规模过于庞大,损害了政府和国债的信誉,人们对政府的偿债能力失去信心,政府就不得不增加货币发行量或向中央银行借款,结果也是将赤字债务化转变为赤字货币化
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国债利息率是国债发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利息率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才有可能靠税收的自然增长支付利息,否则也要靠借新债偿还旧债的利息。
货币化融资对经济的影响
一般认为,巨额财政赤字通过扩张总需求必将导致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与赤字规模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
弥补暂时性的财政赤字而一次性增加的货币供给,只能引起物价水平的一次性上升而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导致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财政赤字在一段时间里持续存在,而且通过赤字货币化持续地为财政融资,才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一般只有货币供应超过货币需求时才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M=货币乘数m×基础货币B )
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情况:
(1)货币乘数下降幅度大于等于基础货币增加量&&&&& 供应量不会增加反而可能减少
(2)货币需求增加幅度大于等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幅度
(3)政府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不超过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的增加量
财政政策概念、目标、类型
财政政策,是一国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的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措施。财政政策由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平衡政策等构成完整的政策体系。财政政策由政策目标、政策手段和政策传导三要素构成。
目标:(1)、经济的适度增长;(2)、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3)、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4)、收入的合理分配;(5)、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
类型:(1)、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
&&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指某些能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而无需借助外力的财政政策,可直接产生积极调节作用。
&&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某些需借助外力才能产生经济调节作用而自身没有自动稳定作用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自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2)、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分为:
&& 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在编制预算时,通过调整收支规模来增加和刺激总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
&& 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财政收支规模变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平衡社会总供求缺口,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
& 中性政策: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3)、按财政政策调节作用层次的差异,分为:
& 宏观财政政策,调整整个国民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 微观财政政策,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解决其财政激励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分析题)
& &(1)、双松政策;(2)、双紧政策;(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馆藏&3232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财政的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