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及其趋势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未来3年,中国物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过去,电商倒逼着中国物流的快速发展;
未来,中国物流将是怎么样的呢?
过去,电商倒逼着中国物流的快速发展;未来,中国物流将是怎么样的呢?
物流是服务于商流的,未来3年商流的控制权在谁手上,谁将定义这个产业链规则,谁将是这个供应链的链主。
未来的中国商业一定是互联网商业主导的中国新经济,京东作为互联网新商业自建物流体系的代表,有着重要的行业标杆价值。
本文从京东日的“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会”说起。
“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会”用三个词来定义了未来的物流业态:短链、智慧、共生,即3S新一代物流理论。
过去,一个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诸多环节,平均至少被搬运5次以上。新一代物流将通过短链,实现高效、精准、敏捷的服务。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人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整个物流体系都将实现操作的无人化、运营的智能化和决策的智慧化。
供应链和价值网络全局去重新规划行业间、物流企业间的分工和协同化发展。
从京东的物流新战略放眼未来中国物流,会带来哪些思考呢?
一、产业供应链重构
京东物流定义的“短链”核心就是产业供应链的重构。
双11前,刘强东约会各大家电品牌总裁聚会,电商的竞争已经进入品牌抱团模式,平台驱动的新型供应链整合模式了。
家电仅仅是代表一类商品,未来每一类的商品的供应链都在面临重构。重构过后的供应链结构将越来越扁平化,京东的大的S供应链服务将赋能与各大末端小b,最终的供应链将延伸到“S2b2c”的无界零售新型的供应链生态。
关于供应链重构的解释:
1.商流:全渠道无界交易,一切场景皆有消费;
2.物流供应链:短链重构,从产品到用户流通过程越来越短,交付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3.信息流:越来越扁平化,消费者可以参与产品设计,消费者可以随时可视化整个供应链;
4.人工智能+大数据:用户需求的把握将越来越精准,产能过剩将逐步降低到最小,供应链越来越敏捷高效协同。
二、供应链的开放与共享
京东物流未来的3-5年,非京东物流的收入能占到50%,也就是达到一半的是为社会和的物流服务,整体规模我们希望能达到千亿规模的收入水平。这暗示这作为中国电商自建物流的标杆企业,全面的社会化开放。
中国供应链开放分为三步走的逻辑:
1.“链主”企业为中心时代:早期的供应链是以“链主”企业为中心,“链主”企业的利益为大驱动的供应链。
2.“去中心化”的战略协同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种物流平台的开放和互联网化,打通了信息的孤岛,传统的商业模式发展了巨变,去中心化越来越明显。单条供应链上,协同能力越来越强;信息平台方面呈现出:无车承运人、“滴滴”模式的各大货运平台、G7、运满满等物流大数据平台,形成了去中心化的战略协同模式,这就是当下的供应链业态。
3.“共生”的产业生态:未来的物流供应链生态,将是在前面两种基础上升级的“共生”的产业生态。这种生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且是深度的协同和数据共享。更深层次的还有资本的交叉渗透。
从京东物流的发展步伐来看:
1.京东物流开放前:早期的京东物流,提供的B2C电商仓配一体化服务,推动211限时达(当日达)、2小时极速达等快物流服务。
2.京东物流开放后:京东物流角色升级为提供综合供应链服务商,三级仓储网络,大数据预测末端的库存计划,实现高效的供应链协同;收编达达,推动共享经济的物流新服务。京东物流提供基于协同共享供应链资源,包括仓储、IT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应用,推动操作无人化、运营智能化和决策智慧化的全面智慧物流体系发展。
一个企业,越开放越可怕,也越有价值。开放不仅仅是业务的开放,还有系统的开放,资源的开放,资本开放,数据开放......
三、共生,未来产业链生态的必然趋势
所谓物流生态的“共生”,从如下几个方面看:
1.与上游品牌方共生:
以格力和京东的战略合作为例,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及时响应,京东物流将格力入仓平均时长缩短了50%以上,大大提升了其供应链效率,京东物流实现预约、卸货全网协同,物流不再是痛点,100%保证了货入仓直接形成销售,开启了京东平台无忧供应链里程碑。
2.与线下零售渠道共生:
京东物流整合了各大品牌商、门店等社会化资源,实现了商家线上线下库存共享,从门店就近发货,大大提升了配送效率。
3.与海外供应链合作伙伴共生:
日,京东集团宣布与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之一雅玛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生鲜冷链、跨境物流、全球贸易、物流技术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双方在优势物流网络资源上的共享,将促成商流物流融合的新格局。
5、与同行快递企业共生:
京东的优势在供应链管理,京东在最后一公里上与顺丰旗下的丰巢在2016年就开始了业务对接,并在2017年5月底正式开始全面合作。双方计划在年底之前将合作范围扩展至全国26个城市,接入一万台的丰巢智能快递自提柜。
共生,不仅仅是业务共享,更多是深度的战略协同,长远看是企业价值观的协同,这样才能走的更长远。
四、智能技术、智慧物流深度应用到物流
京东的无人技术的投入如下:
京东打造出一个仓储、分拣、运输、配送、客服全供应链环节的无人化的智慧物流体系。
1.无人仓:
2017年10月,京东物流首个全流程无人仓正式亮相,这是全球首个正式落成并规模化投入使用的全流程无人的物流中心。实现了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对整个物流领域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2.无人机:
京东无人机致力于打造干线级、支线级、末端级三级无人机+通航物流体系,构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物流网络,实现2小时物流生活圈。
3.无人车:
无人车立足于打造京东智慧物流体系中的智能运载装备,以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为基础,根据不同场景的用户需求,研发并生产多种系列多种型号的自动驾驶无人车产品。据悉2016年9月,京东正式发布无人配送车,可以实现针对城市环境下办公楼、小区等订单集中场所进行批量送货。
4.无人客服:
据悉在京东,智能机器人正在逐步的替代人工客服来完成基本的售前、售后等咨询工作。今年618,JIMI当日服务了131万人,占到在线接待量的一半。未来几年内,人机深度融合的“无人客服”是目前打破这种瓶颈的最佳方案。
毫不夸张的说,未来的物流在运营层,所有岗位都将迈向无人化。
五、绿色物流,任何大企业逃不开绕不过的坎
在“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会”上,京东物流启动“青流计划——全球供应链绿色环保”行动。并宣布成立“京东物流绿色基金”,先期投入10亿,加速物流行业的绿色升级。
青流计划包括如下内容:
1.绿色供应链联合行动:
京东物流携手供应链上下游伙伴推动供应链端到端的绿色化、环保化。减少资源浪费,从而实现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目的。预计3年内,京东将减少供应链中一次性包装纸箱使用量100亿个。
2.新能源车引进:
京东物流宣布组建新能源产业联盟,未来5年内,京东物流计划将体系内几十万辆车替换为新能源车。
3.电商包装实验室:
京东成立了电商行业首家物流包装实验室,主要在减量化包装、可循环包装、新材料替代,可降解材料等方面。京东“瘦身”计划让京东在2016年减少了至少1亿米的胶带使用,可绕地球2.5圈。
4.包装回收与循环共享计划:
京东升级纸箱回收计划,日起,京东配送小哥上门送货时,北上广深的用户可将自己闲置的纸箱交给配送员,根据纸箱的数量可获得相应的京豆。京东今年推出了“可循环包装袋”,也可以时髦的叫做“共享包装袋”。
绿色是人类命运共同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未来的物流企业,特别是有社会责任的物流企业,都要肩负起这一重任,这也是发展的趋势。
六、物流商业模式发展巨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将一夜洗牌
未来的物流,靠什么模式去盈利?
未来的物流企业盈利,将不是靠信息不对称的物流服务差价盈利,而是在供应链重构、后服务市场去盈利。
1.规模效益盈利减弱,增值服务盈利成为新趋势;
2.单一业务盈利越来越弱,供应链的综合变革获利是趋势;
3.重资产投入盈利模式越来越难,轻资产互联网化运营是盈利新趋势;
4.小企业盈利越来越难,综合服务企业垄断资源盈利是趋势;
5.现场运营的盈利空间越来越难,数据和金融盈利是趋势。
六、物流产业的竞争模式发展巨变
中国物流产业的竞争发生了三级演变:
1.早期是单个企业的竞争;
2.后期是供应链企业驱动的行业竞争;
3.未来是产业生态企业的新生态竞争,就像互联网生态BAT的竞争格局一样。
比如菜鸟与钟鼎的投资生态的布局,俨然就是一场竞争:
京东物流的开放发展,在云仓、在技术、在共享众包等方面,也已经成为了全新的行业生态,京东的物流生态更多的是共生的理念,这是与其他生态完全不同的。
七、未来,无上游商业的物流,将无物可流
1、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下,传统的快递企业的上游客户开始转型,传统快递面临流量危机。
1)无界零售时代,是“S2b”时代,工厂直接发往末端“小b”成为趋势,流量陆续和快递没有关系了;
2)未来的商业将是工厂直发菜鸟仓、京东云仓,然后直配到末端(“小b”端和C端)。
3)京东阿里的“新通路”、“零售通” 全面抢占全国社区便利店,电商平台+社区点的无界零售,将成为无界零售的组合模式,物流服务将转向干线直发+城市云仓+末端城市配送到店的模式,和快递没有直接关系了。
2、缺乏商流、无法控制商流将成为中国物流的死穴。
快递企业被动发展的根本原因,自己不具备商流的控制能力。为什么菜鸟能够驱动整个物流快递企业,关键在于商流;为什么京东物流开放过后在快速升级变革,核心在于对于商流的控制能力。试想:“三通一达”如果没有商流,未来的发展会如何?毫不客气的说,顺丰也缺商流。
中国的两大电商平台,将在无界零售时代重新控制商流,中国传统的物流企业,不和京东物流、菜鸟物流抱团,未来的日子可能会很难过。
以上七个方面的预测,可以看出未来三年中国物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每一个行业企业和从业者去思考,未来3年过后,你的企业卡位在何处,你的商业模式是否应该提前升级,你是否应该与战略合作伙伴深度结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_凤凰财经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文/《经济》杂志社特色小镇研究院院长 王国华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
原标题: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文/《经济》杂志社特色小镇研究院院长 王国华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上世纪80年代飞速发展时期,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被商品超高的毛利率掩盖,随着1997年经济软着陆,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物流作为资源和人力之外的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虽然跳过了美国、日本物流行业的平稳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理论研究、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但其市场规模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实现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外包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9%。物流业前景指数(LPI)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以50%作为经济强弱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我国物流业前景指数,从2014年1月以来均保持在50%以上,反映我国物流业总体仍处在平稳较快发展周期。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物流业总体运行效率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物流业近年来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整体运行效率仍然交低。我国该指标从1991年的23.79%下降到2014年的16.9%。美国、日本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稳定在8%左右,我国与美日相差超过8%。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物流企业加大并购力度,行业整合提速。物流行业集中度低,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呈现的降低服务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特点,行业整体缺乏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进入门槛低导致物流业集中度低,价格竞争激烈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集中度随不断提升,但行业仍缺乏具有定价权的龙头型公司。规模较大的物流公司,可利用规模经济,在网络覆盖、运力配置等方面发挥及时、安全、低成本等优势。小企业服务功能少,综合化程度低,管理能力弱,竞争能力弱,信息能力弱,经济秩序不规范,不具备适应现代物流追求动态运作,快速响应的要求。第二,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深入发展、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物流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一些物流企业从只承担少量简单物流功能外包的第三方物流,拓展到全面介入制造企业供应链的第四方物流。在供应链上游为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服务、原材料入场物流服务、原材料库存管理服务等。在供应链下游为制造企业提供生产线后端物流加工服务、产成品销售物流服务、零部件、售后物流服务等,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自2014年以来,业内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先供应链管理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鼓动和引导更多的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两端延伸服务范围。第三,通用物流与专业物流分化。近年来物流行业内的通用与专业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专业化逐渐成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物流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是由需求来决定的,企业对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优化内部物流管理节约成本可增加企业利润,但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要求物流服务的专业化。通用物流与专业物流相比,对于客户依赖度较小,市场规模更大,但竞争相对更激烈。对一些企业在物流环节中特殊要求较少的,通用物流相比专业物流,具备客户门槛较低,对自身资源要求较少,更具成本优势的特点。通用物流与专业物流的分化,有利于为不同物流需求的企业提供更适合的自身发展服务。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管理行业是典型的轻资产、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产业,供应链管理企业通过对不同行业运行模式的深入研究,利用综合专业能力和自身的整合能力,为客户量身定制集成解决方案,将单一、分散的报关、运输、仓储、贸易、结算服务等组合为供应链管理服务产品,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四流”合一,为客户节约成本,提升价值。供应链管理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要求供应链管理企业需要具备以下能力。第一,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的专业能力。跨领域能力,即纵向贯穿经营活动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多个层次,具备在每个单一层次都能提供解决方案的专业能力。跨区域能力,即横向跨越区域乃至不同的国度、不同制度和不同法律框架,具备在不同区域扫除障碍并执行既定方案的专业能力。跨行业能力,即深刻掌握不同行业、同行业不同客户、不同类型商业模式,并具备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做解决方案的能力。第二,整合与运营能力。供应链管理服务与普通物流服务不同,供应链管理企业只对供应链上的关键节点进行投资,不依赖大规模固定资产投入谋求产出,而是强调整合各层级现有资源,在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的指导下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这就要求从业企业具备较强的整合与运营能力。第三,信息系统支持能力。供应链管理集成服务具有大范围、跨领域、多层次立体全方位整合的特点。信息传递也会表现出多边、交叉、同步等特性,信息流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要素。要求企业配备的信息系统技术架构先进、功能层次分明、高效协同以满足业务需求。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创造体现在缩短客户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供、产、销的整体运行效率,有助于企业在应对频繁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提升响应速度。文/《经济》杂志社特色小镇研究院院长 王国华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上世纪80年代飞速发展时期,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被商品超高的毛利率掩盖,随着1997年经济软着陆,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物流作为资源和人力之外的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虽然跳过了美国、日本物流行业的平稳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理论研究、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但其市场规模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实现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外包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9%。物流业前景指数(LPI)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以50%作为经济强弱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我国物流业前景指数,从2014年1月以来均保持在50%以上,反映我国物流业总体仍处在平稳较快发展周期。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物流业总体运行效率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物流业近年来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整体运行效率仍然交低。我国该指标从1991年的23.79%下降到2014年的16.9%。美国、日本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稳定在8%左右,我国与美日相差超过8%。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物流企业加大并购力度,行业整合提速。物流行业集中度低,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呈现的降低服务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特点,行业整体缺乏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进入门槛低导致物流业集中度低,价格竞争激烈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集中度随不断提升,但行业仍缺乏具有定价权的龙头型公司。规模较大的物流公司,可利用规模经济,在网络覆盖、运力配置等方面发挥及时、安全、低成本等优势。小企业服务功能少,综合化程度低,管理能力弱,竞争能力弱,信息能力弱,经济秩序不规范,不具备适应现代物流追求动态运作,快速响应的要求。第二,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深入发展、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物流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一些物流企业从只承担少量简单物流功能外包的第三方物流,拓展到全面介入制造企业供应链的第四方物流。在供应链上游为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服务、原材料入场物流服务、原材料库存管理服务等。在供应链下游为制造企业提供生产线后端物流加工服务、产成品销售物流服务、零部件、售后物流服务等,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自2014年以来,业内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先供应链管理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鼓动和引导更多的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两端延伸服务范围。第三,通用物流与专业物流分化。近年来物流行业内的通用与专业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专业化逐渐成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物流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是由需求来决定的,企业对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优化内部物流管理节约成本可增加企业利润,但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要求物流服务的专业化。通用物流与专业物流相比,对于客户依赖度较小,市场规模更大,但竞争相对更激烈。对一些企业在物流环节中特殊要求较少的,通用物流相比专业物流,具备客户门槛较低,对自身资源要求较少,更具成本优势的特点。通用物流与专业物流的分化,有利于为不同物流需求的企业提供更适合的自身发展服务。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管理行业是典型的轻资产、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产业,供应链管理企业通过对不同行业运行模式的深入研究,利用综合专业能力和自身的整合能力,为客户量身定制集成解决方案,将单一、分散的报关、运输、仓储、贸易、结算服务等组合为供应链管理服务产品,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四流”合一,为客户节约成本,提升价值。供应链管理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要求供应链管理企业需要具备以下能力。第一,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的专业能力。跨领域能力,即纵向贯穿经营活动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多个层次,具备在每个单一层次都能提供解决方案的专业能力。跨区域能力,即横向跨越区域乃至不同的国度、不同制度和不同法律框架,具备在不同区域扫除障碍并执行既定方案的专业能力。跨行业能力,即深刻掌握不同行业、同行业不同客户、不同类型商业模式,并具备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做解决方案的能力。第二,整合与运营能力。供应链管理服务与普通物流服务不同,供应链管理企业只对供应链上的关键节点进行投资,不依赖大规模固定资产投入谋求产出,而是强调整合各层级现有资源,在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的指导下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这就要求从业企业具备较强的整合与运营能力。第三,信息系统支持能力。供应链管理集成服务具有大范围、跨领域、多层次立体全方位整合的特点。信息传递也会表现出多边、交叉、同步等特性,信息流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要素。要求企业配备的信息系统技术架构先进、功能层次分明、高效协同以满足业务需求。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创造体现在缩短客户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供、产、销的整体运行效率,有助于企业在应对频繁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提升响应速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三农你我他
穿针引线服装设计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中国日报网
每日经济新闻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国际iMarkets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7126
播放数:132959
播放数:39172
播放数:164329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如何?_百度知道
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近年来,随着网购电商的崛起,物流业也受到刺激正在飞速发展之中,尤其是其中的快递业务,更是呈现爆炸式增长。物流业已经成为了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渗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每一步当中,成为了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根据《前瞻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已经超过220万亿元,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8.7%,其中快递快运、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保持快速增长,成为了投资者青睐的热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期过渡,其突出特点就是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而物流行业作为重要的生产线服务业,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物流服务做先导;消费升级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也有更高要求。综上所述,未来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一是量质齐升,其二是基础更牢,其三是创新驱动物流业发展。今后伴随着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及“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物流现代化正呈现出链式化、智慧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研究资询领导者
主营:商业信息咨询;经济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行业研究报告咨询
物流业发展朝着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发展前景一片好。  1、第三方物流日益成为物流服务的主导方式。从欧美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1998年美国某机构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同时研究表明,美国33%和欧洲24%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  2、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广泛用于物流领域,物流与电子商务日益融合。上世纪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曾简化了物流过程中繁琐、耗时的订单处理过程,使得供需双方的物流信息得以即时沟通,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以精确衔接,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而互联网的出现则促使物流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满足了物流系统高度集约化管理的信息需求,保证了物流网络各点和总部之间以及各网点之间信息的充分共享。  3、物流全球化。物流全球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大型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日益从全球的角度来构建生产和营销网络,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和产品销售的全球化相应地带来了物流活动的全球化。另一层含义是指,现代物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集中,并通过国际兼并与联盟,形成愈来愈多的物流巨无霸。1998年,欧洲天地邮政(TNT)以3.6亿美元兼并法国第一大国内快递服务公司Jef Service。1999年,英国邮政以5亿美元兼并德国第三大私人运输公司German Parcel。这些兼并活动不仅拓宽了企业的物流服务领域,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物流管理科学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是管理科学的新的重要分支。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发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创造第三个利润源泉。 物流管理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范围。物流管理科学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在西方国家,引起现代物流管理科学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以下几个直接的技术、经济和政策上的原因:(1)由于产品越来越趋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的多样性和小批量化决定了配送的复杂化;(2)制造业和营销业中JIT、快速响应、连续补货等技术的采用,引进了以时间为基本条件的物流服务,要求人们做到在库存、运输和生产、销售之间进行严格控制与协调,以使存货量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变传统上依赖于安全库存的物流战略;(3)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管理高度依赖对大量的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为物流系统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处理事务、进行评估和决策的支持处理功能。条形码技术、EDI、卫星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水平和物流过程的透明度;(4)发达国家在运输领域广泛采取的放松管制政策,使运输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物流创新层出不穷。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外界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客户服务激增、时间性成为管理的焦点、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迫使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管理。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发现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因此,企业开始把寻求成本优势和服务差别化优势的目光转向向生产前后延伸的物流领域,并开始在这一领域里实行全程质量管理。可以说,从世界范围看,在当今工商企业面临的诸多战略问题中,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就是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必须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这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高德拉特所著的《目标》一书风靡全球制造业界,其精髓就是从生产流程的角度来管理生产。相应地,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名为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则在1992年改名为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
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其需求预测、原材料采购和运输环节通常叫做进向物流,原材料在工厂内部工序间的流通环节叫做生产物流,而配送与客户服务环节叫做出向物流。物流管理的关键则是系统管理从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以保证在最低的存货条件下,物料畅通的买进、运入、加工、运出并交付到客户手中。对于有着高效物流管理的企业的股东而言,这意味着以最少的资本做出最大的生意,产生最大的投资回报。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各大生产企业纷纷外包零部件生产,把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转移到人工最廉价的国家去生产。以美国的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三大车厂为例,一辆车上的几千个零部件可能产自十几个不同的国家,几百个不同的供应商。这样一种生产模式给物流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维持最低库存量的前提下,保证所有零部件能够按时、按质、按量,以最低的成本供应给装配厂,并将成品车运送到每一个分销商。这已经远远超出一个企业的管理范围,它要求与各级供应商、分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息,精确配合,集成跨企业供应链上的关键商业流程,才能保证整个流程的畅通。只有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才能达到同一供应链上企业间协同作用的最大化。市场竞争已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到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于2000年改名为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以反映行业的变化与发展。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曾试图扩大物流管理概念的外延来表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最后因多方反对,不得不修订物流管理概念,承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十二五”期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抓紧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础上,争取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十二五”规划中突出体现,并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筹划 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分析:我国物流业整体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传统的基础物流业务,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低端物流服务的价格竞争。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连续出台、制造与商贸企业物流外包程度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物流行业将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首个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表明,从2011年以来,物流业景气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平均值为54.4%;受网购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以快递为主的邮政物流业增长势头尤为突出,其指数平均值为63.9%,明显高于其他物流行业,并且稳定性较好。数据显示,2013年前2个月,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分别为51.3%和50.4%,增长势头进一步趋稳。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2012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8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10%。报告分析认为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各细分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促进我国物流业快速稳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抓紧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础上,争取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十二五”规划中突出体现,并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筹划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由注重基础建设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转变。另外,发改委近期将完成物流标准化、物流园区、煤炭物流、应急物流等4大物流专项规划。这4 项规划将和冷链物流规划和商贸物流规划一起,成为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的6大专项规划。  目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复合增速17%。但物流效率不高,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17.8%,两倍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当下,国内物流行业内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主体资方背景呈现四足鼎立的格局,这四类企业各有特点和市场定位,其规模、服务内容及关注的行业存在较大差别。  中国物流市场产业集中度低,物流市场具有“多、小、少、弱、散、慢、乱”等特征。截至2011年1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估的A级物流企业共1506家,但代表我国物流业发展最高水平的5A级物流企业仅98家。物流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都很小,入行门槛低。未来随着物流企业整合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物流业整体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传统的基础物流业务,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低端物流服务的价格竞争。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连续出台、制造与商贸企业物流外包程度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物流行业将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物流行业研究小组指出,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预计“十二五”期间物流行业整体增速可以达到20%以上,但基础物流(简单仓储和运输)和高端物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整合)增长将明显分化,前者约为10%,后者则可达30%。朝阳行业中的龙头公司成长性有望超过30%并成为引领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在传统重化工行业中,专业化物流企业和大型贸易/供应链企业依托市场份额扩张,增速也可达到20%以上。  总体来说,物流行业前景是很不错的,而且随着物流信息化及物联网的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将更为迅速。
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覆盖,国内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物流作为电商运作的“双腿”支撑,其“行走”方式直接决定了货件配送效率的高低。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全社会物流总规模平均每年增长超过20%。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30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11万亿元,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随着各大物流企业间的合纵连横也不断推进。物流业的全面战争即将开启,有望终结物流业“战国时代”,迎来物流业的“寡头时代”。物流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而突破这一瓶颈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大自己,总之,我国物流现代化程度还较低,国家物流系统有待构建,全球物流体系才刚起步,中国物流业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物流行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